
心理学通史绪论.ppt
28页心理学通史心理学通史HistoryofPsychologyHistoryofPsychology主讲:于振主讲:于振绪论绪论•主要内容:主要内容:–心理学与心理学史–心理学史的范围与内容–学习心理学史的意义–心理学史观•教学目的:教学目的:–理解心理学史的研究对象及心理学史发展的动力和条件,掌握学习心理学史的方法理解学习心理学史的意义第一节 心理学与心理学史•心理学——横向 研究行为和心理过程•心理学史——纵向 心理学思想或理论的形成、发展的历史与规律 1879年冯特 德国莱比锡大学心理学实验室前科学心理学时期科学心理学时期心理学发展的心理学发展的两个时期两个时期第一节 心理学与心理学史Ø心理学史的发展阶段l20世纪60年代之前(零散、孤立的状态)•波林(Edwin G. Boring)《实验心理学史》1929年,心理学史成为心理学专业必修科目•海德布莱德(Edna Herdbreder)《七种心理学流派》1933年,对心理学流派作了精彩介绍•墨菲(G. Murphy)《近代心理学史导引》1949年,并修正了波林在《实验心理学史》中忽略应用心理学的不足l20世纪60年代之后• 心理学史作为一个特定研究领域正式开始•罗伯特.华生(R. I. Watson)——心理学史走向专业化研究的主要推动者»1960年,在《美国心理学家》上发表《一个被忽略的领域》»1965年,APA第26分会,心理学史分会;Akron大学建立了美国心理学历史档案馆»心理学史专业杂志《行为科学的历史》创刊,主编是华生第一节 心理学与心理学史•经过几十年的稳步发展,心理学史取得了长足进步–研究队伍上不断壮大,APA心理学史分会成员从1956年的234人发展到1995年的1000多人–专业研究水平不断提高,各种心理学会议和期刊上的心理学史文章显著增加,以致APA于1998年专门开辟出《心理学史》杂志–心理学史成为心理学专业的核心课程,它作为一种不容忽视的整合力量被心理学教学和研究所重视为什么心理学家对心理学史会有强烈关注?•人们期望了解自己的行为•在人类了解自己的早期尝试中,留下了许多关于人性的荒诞看法•若干世纪以前关于人性的许多问题,至今仍然继续在讨论•心理学中的问题连续性是独特的»历史上探讨的问题现在仍然没有解决第二节 心理学史的范围与内容Ø西方心理学史•研究西方国家中主流心理学存在和发展的历史Ø中国心理学史•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史•中国近现代心理学史Ø苏俄心理学史•十月革命前,俄国的、苏联时期的以及现在俄罗斯的心理学1879冯特内容心理学与意动心理学之争新行为主义;新行为主义;新精神分析;新精神分析;皮亚杰学派皮亚杰学派行为主义构造心理学与构造心理学与机能心理学之机能心理学之争争格式塔精神分析20世纪前欧洲(德国)20世纪后美国20世纪50年代之前行为主义和精神分析平分秋色20世纪50年代之后人本主义心理学产生了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现代认知心理学诞生了一、西方心理学史一、西方心理学史二、中国心理学史(一)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史–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丰富的心理学思想–中国古代心理学涉及到人的心理的方方面面(二)中国近现代心理学史 1.中国近代心理学史(16-17世纪) 2.中国现代心理学史 建立时期:19世纪末至20世纪40年代 发展时期:1949年至今 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传入的西方心理学传入的西方心理学目前中国心理学取得长足进步•心理学研究机构和教学机构不断发展壮大•人才培养上了一个新台阶•与国外心理学同行展开的学术交流活动日益增多三、苏俄心理学史•十月革命前: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 唯物主义:巴甫洛夫(I.B. Pavlov)等;唯心主义:格罗特(Gelot)•苏联时期:受到意识形态斗争的强烈影响。
马克思主义学派:马克思主义学派:布隆斯基、柯尔尼洛夫、维果茨基 内省心理学派:内省心理学派 鲁宾斯坦学派;维果茨基、列昂节夫、鲁利亚——维列鲁学派(社会文化历史学派);人学学派•俄罗斯心理学:研究心理学理论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问题第三节 学习心理学史的意义 忽略历史并不意味着我们能摆脱历史的影响忽略历史并不意味着我们能摆脱历史的影响 ——R. I. Watson•历史的作用:避免犯错,预测未来•学习心理学史的意义:»有助于了解当代心理学的全貌»为心理学提供了一种整合的力量»有助于提高理思维、历史思维的培养»有助于培养健康怀疑与批判的精神一、有助于了解当代心理学的全貌•舒尔茨(D. Schultz):“由于人的极端复杂性,若干世纪之前提出的关于人类本性的许多问题,现在仍然以各种不同的形式提出来因此,在心理学中存在着一种与过去更加直接和明确的联系…现代心理学也只是与其过去的发展联系起来时,它才是有意义的。
二、二、心理学史为心理学提供了一种整合的力量心理学史为心理学提供了一种整合的力量 心理学史不仅是连接心理学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纽带,而且是日益多样化和专业化的心理学的一种整合力量三、学习心理学史有助于提高理论素养三、学习心理学史有助于提高理论素养 1.循着历史上著名心理学家对心理学一些基本问题的探讨轨迹,可以锻炼我们的理论思维能力 2.学习分辨心理学史上形形色色、纷繁复杂的理论,有助于提高我们判断问题的能力 3.在梳理心理学发展的来龙去脉时,我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得提高 四、学习心理学史有助于培养健康怀疑与批四、学习心理学史有助于培养健康怀疑与批判的精神,避免重复历史的错误判的精神,避免重复历史的错误 1.不存在解释一切的理论体系,不能够以单一的方法论取代所有 2.从流行的观念中解脱第四节第四节 心理学的历史观心理学的历史观 怎样看待心理学的历史发展过程?经过漫长的发展之后,如今的心理学能不能称之为科学?如果心理学是科学,是否像物理化学那样,是一门成熟的科学? 心理学有一个长期的过去,但仅有一个短期的历史。
——艾宾浩斯 一、科学哲学家托马斯.库恩的科学史观 (一)范式的基本含义:–第一,从心理方面而言,范式是科学群体的共同态度和信念,是从事某一学科的科学家所共同分享的立场和观点;–第二,从理论方法上来说,范式是科学群体所公认“理论模型”或“研究框架”,如“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是古典天文学时期天文学家的范式 库恩认为,范式的形成是科学成熟的标 志,任何学科只有具备了稳定的范式,才 能称之为规范科学(二)库恩阐述了科学发展的动态模式(1)前科学时期:范式还没有形成,学科内部学派林立,相互争吵不休;(2)规范学科时期:稳定的科学范式开始形成,大部分科学家依据范式进行研究,对共同的范式坚信不疑;(3)反常与危机,当范式不一致的现象亦即反常经常出现时,科学家对于范式的信心逐渐动摇,产生了分歧和混乱,学科由此丧失了共同的研究基础,争吵和争论再次出现,学科发展 进入了危机的时期。
(二)库恩阐述了科学发展的动态模式:(4)科学革命,反常导致革命,科学革命是以心烦时代替旧范式,是科学面貌的根本改变5)新的规范科学时期,通过革命,新的科学规范得以确立,科学重新进入了一个稳定的规范科学时期 二、心理学家对心理学科学发展的看法 有一些心理学家依据范式的概念阐述心理学史的动态发展 (一)美国心理学家巴斯《心理学革命的结构》,认为心理学早已进入了规范科学阶段,并且已经经历了四次科学革命: 1.从构造主义到行为主义的革命 2.从行为主义到认知心理学的革命:人的心理是积极主动3.精神分析的革命:弗洛伊德,非理性,本能和早期经验,潜意识 4.人本主义的革命:人是积极的、主动的、 自主的二、心理学家对心理学科学发展的看法(二)相反观点:• 肯德勒认为:–革命不能称之为革命,只能说是一种进化;在心理学的发展里,一个流派向另一个流派过渡并不具备破旧立新的性质,是继承–四次革命中形成的范式没有一个得到共同接受 构造主义构造主义——自然科学化倾向和自然科学化倾向和元素主义的分析方法被行为主义元素主义的分析方法被行为主义所继承所继承——刺激刺激-中介因素中介因素-反应反应被认知心理学所强调。
被认知心理学所强调 二、心理学家对心理学科学发展的看法(三)库恩的“范式”概念在心理学科学发展中的应用 根据库恩的观点,范式是某一学科内所有科学家都共同接受的而巴斯所提出来的心理学的四次革命中不具备这一特点需要注意的是,库恩的科学史模式是物理学的模式,我们如果不考虑心理学的学科特点而照搬这种模式,只会让我们陷入“物理主义”的泥坑三、心理学的“范畴”•范畴——心理学中存在类似于范式的东西,是心理学家所采取的一种态度或价值观,这种态度或价值观决定着他对心理学基本问题的解释,使他的行为自觉地与范畴所规定的原则相一致–数量化——只考虑数量化而不考虑是否合适用数量化•范畴与范式:–它们都是一种态度或信念,都具有导向性的理论框架;但是范式在某个特定的历史时期只有一个,而范 畴却可以有很多个;范畴的范围小于范式;范畴 存在对立面三、心理学的“范畴” 美国心理史学家沃特森认为心理学内存在着18对以 对立形势呈现的范式:1.有意识的心理主义和无意识的心理主义2.内容上的主观主义和内容上的客观主义3.决定论和非决定论4.机能主义和构造主义5.归纳主义与演绎注意6.经验论与唯理论 7.机械论与活力论 8.方法论的客观主义与方法论的主观主义三、心理学的“范畴” 9.元素论和整体论 10.一元论和二元论 11.自然主义与超然主义 12.一般规律的研究与特殊规律的研究 13.外周论与中枢论(心理事件的起因) 14.纯科学观和功利主义观 15.质的研究与量的研究 16.理性主义与非理性主义 17.静止观和发展观 18.静态论与动态论三、心理学的“范畴”•对“范畴”的评价–范畴的最明显特征是它的导向性 ——“先入为主”–范畴的多样性导致了心理学学科性质的复杂性,每个心理学的流派的理论基础都由不同的范畴组成,难以实现统一–学派的演变实际上是范畴的演变–在学习心理学史的过程中,分析这一时期心理学中流行的范畴,看看哪些范畴组成了不同心理学流派的理 论框架,这样我们才能理解心理学的历史发展线索, 理解一个心理学派向另一个心理学派演变的 理论基础。
本课程主要内容 上篇 心理学思想史 中篇 心理学流派 下篇 心理学新发展第一章 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史第二章 古希腊罗马时期的心理学思想第三章 欧洲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心理学思想第四章 近代欧洲的心理学思想 第五章 科学心理学的建立第六章 构造心理学第七章 欧洲的机能主义心理学第八章 美国的机能心理学第九章 行为主义第十章 行为主义的演变第十一章 格式塔心理学第十二章 勒温的拓扑心理学第十三章 皮亚杰学派第十四章 精神分析第十五章 精神分析的演变第十六章 人本主义心理学第十七章 信息加工认知心理学第十八章 联结主义认知心理学第十九章 苏俄心理学第二十章 认知神经科学第二十一章 进化心理学第二十二章 生态心理学第二十三章 文化心理学第二十四章 女性主义心理学第二十五章 社会建构论心理学第二十六章 积极心理学Thank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