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遗传学_各章复习重点整理.doc
28页遗传学复习重点第一章 绪论1、遗传学:是研究生物遗传和变异的科学遗传:亲代与子代相似的现象就是遗传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变异:亲代与子代、子代与子代之间,总是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这种现象就叫做变异2、遗传学研究就是以微生物、植物、动物以及人类为对象,研究他们的遗传和变异遗传是相对的、保守的,而变异是绝对的、发展的没有遗传,不可能保持性状和物种的相对稳定性;没有变异,不会产生新的性状,也就不可能有物种的进化和新品种的选育遗传、变异和选择是生物进化和新品种选育的三大因素3、1953年瓦特森和克里克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的研究,提出DNA分子结构模式理念,这是遗传学发展史上一个重大的转折点第二章 遗传的细胞学基础 原核细胞:各种细菌、蓝藻等低等生物有原核细胞构成,统称为原核生物 真核细胞:比原核细胞大,其结构和功能也比原核细胞复杂真核细胞含有核物质和核结构,细胞核是遗传物质集聚的主要场所,对控制细胞发育和性状遗传起主导作用另外真核细胞还含有线粒体、叶绿体、内质网等各种膜包被的细胞器真核细胞都由细胞膜与外界隔离,细胞内有起支持作用的细胞骨架。
染色质:在细胞尚未进行分裂的核中,可以见到许多由于碱性染料而染色较深的、纤细的网状物,这就是染色质 染色体:含有许多基因的自主复制核酸分子细菌的全部基因包容在一个双股环形DNA构成的染色体内真核生物染色体是与组蛋白结合在一起的线状DNA双价体;整个基因组分散为一定数目的染色体,每个染色体都有特定的形态结构,染色体的数目是物种的一个特征 染色单体:由染色体复制后并彼此靠在一起,由一个着丝点连接在一起的姐妹染色体 着丝点:在细胞分裂时染色体被纺锤丝所附着的位置一般每个染色体只有一个着丝点,少数物种中染色体有多个着丝点,着丝点在染色体的位置决定了染色体的形态 细胞周期:包括细胞有丝分裂过程和两次分裂之间的间期其中有丝分裂过程分为: 〔1DNA合成前期〔G1期;〔2DNA合成期〔S期; 〔3DNA合成后期〔G2期;〔4有丝分裂期〔M期 同源染色体:生物体中,形态和结构相同的一对染色体 异源染色体:生物体中,形态和结构不相同的各对染色体互称为异源染色体 无丝分裂:也称直接分裂,只是细胞核拉长,缢裂成两部分,接着细胞质也分裂,从而成为两个细胞,整个分裂过程看不到纺锤丝的出现在细胞分裂的整个过程中,不象有丝分裂那样经过染色体有规律和准确的分裂。
有丝分裂:包含两个紧密相连的过程:核分裂和质分裂即细胞分裂为二,各含有一个核分裂过程包括四个时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在分裂过程中经过染色体有规律的和准确的分裂,而且在分裂中有纺锤丝的出现,故称有丝分裂 单倍体:具有一组基本染色体数的细胞或者个体 二倍体:具有两组基本染色体数的细胞或者个体 联会:减数分裂中,同源染色体的配对过程 胚乳直感:植物经过了双受精,胚乳细胞是3n,其中2n来自极核,n来自精核,如果在3n胚乳的性状上由于精核的影响而直接表现父本的某些性状,这种现象称为胚乳直感 果实直感:植物的种皮或果皮组织在发育过程中由于花粉影响而表现父本的某些性状,称为果实直感 2.细胞的膜体系包括哪些膜结构?细胞质里包括哪些主要的细胞器?各有什么特点? 答:细胞的膜体系包括膜结构有:细胞膜、线粒体、质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液泡、核膜 细胞质里主要细胞器有:线粒体、叶绿体、核糖体、内质网、中心体 3.一般染色体的外部形态包括哪些部分?染色体形态有哪些类型? 答:一般染色体的外部形态包括:着丝粒、染色体两个臂、主溢痕、次溢痕、随体 一般染色体的类型有:V型、L型、棒型、颗粒型4.植物的10个花粉母细胞可以形成:多少花粉粒? 多少精核? 多少管核? 又10个卵母细胞可以形成:多少胚囊?多少卵细胞?多少极核?多少助细胞?多少反足细胞? 答:植物的10个花粉母细胞可以形成: 花粉粒:10×4=40个;精核:40×2=80个;管核:40×1=40个。
10个卵母细胞可以形成: 胚囊:10×1=10个;卵细胞:10×1=10个;极核:10×2=20个; 助细胞:10×2=20个;反足细胞:10×3=30个 6.玉米体细胞里有10对染色体,写出下面各组织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 答:⑴. 叶 :2n=20〔10对 ⑵. 根:2n=20〔10对 ⑶. 胚乳:3n=30 ⑷. 胚囊母细胞:2n=20〔10对 ⑸. 胚:2n=20〔10对 ⑹. 卵细胞 :n=10 ⑺. 反足细胞n=10 ⑻. 花药壁 :2n=20〔10对 ⑼. 花粉管核〔营养核:n=10 7.假定一个杂种细胞里有3对染色体,其中A、B、C来表示父本、A'、B'、C'来自母本通过减数分裂能形成几种配子?写出各种配子的染色体组织 答:能形成2n=23=8种配子: ABC ABC' AB'C A'BC A'B'C A'BC' AB'C' A'B'C' 5.植物的双受精是怎样的?用图表示 答:植物被子特有的一种受精现象当花粉传送到雌雄柱头上,长出花粉管,伸入胚囊,一旦接触助细胞即破裂,助细胞也同时破坏两个精核与花粉管的内含物一同进入胚囊,这时1个精核〔n与卵细胞〔n受精结合为合子〔2n,将来发育成胚。
同时另1精核〔n与两个极核〔n+n受精结合为胚乳核〔3 n,将来发育成胚乳这一过程就称为双受精 8.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有什么不同?用图表示并加以说明 答:有丝分裂只有一次分裂先是细胞核分裂,后是细胞质分裂,细胞分裂为二,各含有一个核称为体细胞分裂 减数分裂包括两次分裂,第一次分裂染色体减半,第二次染色体等数分裂细胞在减数分裂时核内,染色体严格按照一定的规律变化,最后分裂成为 4个子细胞,发育成雌性细胞或者雄性细胞,各具有半数的染色体也称为性细胞分裂 减数分裂偶线期同源染色体联合称二价体粗线期时非姐妹染色体间出现交换,遗传物质进行重组双线期时各个联会了的二价体因非姐妹染色体相互排斥发生交叉互换因而发生变异有丝分裂则都没有 减数分裂的中期I 各个同源染色体着丝点分散在赤道板的两侧,并且每个同源染色体的着丝点朝向哪一板时随机的,而有丝分裂中期每个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地排列在各个分裂细胞的赤道板上,着丝点开始分裂 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形成四个子细胞,,染色体数目成半,而有丝分裂形成二个子细胞,染色体数目相等9.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意义在遗传学上各有什么意义在遗传学上?l 有丝分裂的遗传学意义:〔1维持个体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使子细胞获得与母细胞同样数量和质量的染色体 〔2保证了物种的连续性和持续性均等式的细胞分裂,使每一个细胞都得到与当初受精卵所具有的同一套遗传性息l 减数分裂的遗传学意义:〔1维持物种染色体数目的稳定性 〔2为生物的变异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10.何谓无融合生殖?它包含有哪几种类型? 答:无融合生殖是指雌雄配子不发生核融合的一种无性生殖方式,被认为是有性生殖的一种特殊方式或变态 它有以下几种类型: ⑴. 营养的无融合生殖; ⑵. 无融合结子:包括 ①. 单倍配子体无融合生殖;②. 二倍配子体无融合生殖;③. 不定胚; ⑶. 单性结实 第三章 遗传物质的分子基础 半保留复制: DNA分子的复制,首先是从它的一端氢键逐渐断开,当双螺旋的一端已拆开为两条单链时,各自可以作为模板,进行氢键的结合,在复制酶系统下,逐步连接起来,各自形成一条新的互补链,与原来的模板单链互相盘旋在一起,两条分开的单链恢复成DNA双分子链结构这样,随着DNA分子双螺旋的完全拆开,就逐渐形成了两个新的DNA分子,与原来的完全一样。
这种复制方式成为半保留复制 冈崎片段:在DNA复制叉中,后随链上合成的DNA不连续小片段称为冈崎片段 转录:由DNA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RNA的转录有三步: ①. RNA链的起始; ②. RNA链的延长; ③. RNA链的终止及新链的释放 翻译:以RNA为模版合成蛋白质的过程即称为遗传信息的翻译过程 小核RNA:是真核生物转录后加工过程中RNA的剪接体的主要成分,属于一种小分子RNA,可与蛋白质结合构成核酸剪接体 不均一核RNA:在真核生物中,转录形成的RNA中,含有大量非编码序列,大约只有25%RNA经加工成为mRNA,最后翻译为蛋白质因为这种未经加工的前体mRNA在分子大小上差别很大,所以称为不均一核RNA 遗传密码:是核酸中核苷酸序列指定蛋白质中氨基酸序列的一种方式,是由三个核苷酸组成的三联体密码密码子不能重复利用,无逗号间隔,存在简并现象,具有有序性和通用性,还包含起始密码子和终止密码子 简并:一个氨基酸由一个以上的三联体密码所决定的现象 多聚合糖体:一条mRNA分子可以同时结合多个核糖体,形成一串核糖体,成为多聚核糖体 中心法则:蛋白质合成过程,也就是遗传信息从DNA-mRNA-蛋白质的转录和翻译的过程,以及遗传信息从DNA到DNA的复制过程,这就是生物学的中心法则。
同义密码子:代表一种氨基酸的所有密码子 反密码子:tRNA顶端有三个暴露的碱基与mRNA链上互补的密码子配对 2.如何证明DNA是生物的主要遗传物质? 答:DNA作为生物的主要遗传物质的间接证据: ⑴. 每个物种不论其大小功能如何,其DNA含量是恒定的 ⑵. DNA在代谢上比较稳定⑶. 基因突变是与DNA分子的变异密切相关的 DNA作为生物的主要遗传物质的直接证据: ⑴. 细菌的转化已使几十种细菌和放线菌成功的获得了遗传性状的定向转化,证明起转化作用的是DNA; ⑵. 噬菌体的侵染与繁殖 主要是由于DNA进入细胞才产生完整的噬菌体,所以DNA是具有连续性的遗传物质 ⑶. 烟草花叶病毒的感染和繁殖说明在不含DNA的TMV中RNA就是遗传物质 3.简述DNA双螺旋结构及其特点? 答:根据碱基互补配对的规律,以及对DNA分子的X射线衍射研究的成果,提出了DNA双螺旋结构 特点:⑴. 两条多核苷酸链以右手螺旋的形式,彼此以一定的空间距离,平行的环绕于同一轴上,很像一个扭曲起来的梯子⑵. 两条核苷酸链走向为反向平行⑶. 每条长链的内侧是扁平的盘状碱基⑷. 每个螺旋为3.4nm长,刚好有10个碱基对,其直径为2nm。
⑸. 在双螺旋分子的表面有大沟和小沟交替出现 6.原核生物DNA聚合酶有哪几种?各有何特点? 答:原核生物DNA聚合酶有DNA聚合酶I、DNA聚合酶II和DNA聚合酶III DNA聚合酶I :具有5'-3'聚合酶功能外,还具有3'-5'核酸外切酶和5'-3'核酸外切酶的功能 DNA聚合酶II :是一种起修复作用的DNA聚合酶,除具有5'-3'聚合酶功能外,还具有3' -5'核酸外切酶,但无5'-3'外切酶的功能 DNA聚合酶III:除具有5'-3'聚合酶功能外,也有3'-5'核酸外切酶,但无3'-5'外切酶的功能7.真核生物与原核生物DNA合成过程有何不同? 答:⑴.真核生物DNA合成只是发生在细胞周期中的S期,原核生物DNA合成过程在整个细胞生长期中均可进行⑵.真核生物染色体复制则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