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1专题七 近代西方政治的确立与发展第2节政治的扩展知识梳理学案.doc
8页三 民主政治的扩展【课程标准】知道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和?德意志帝国宪法?的主要内容,比拟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与法国共和制的异同分析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西方政治开展中的作用考试说明】〔3〕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确实立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德意志帝国宪法?知识梳理】一、法国共和政体的建立〔一〕、震荡中的法国1. 1789~1870年的法国〔1〕政权更迭:大革命→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法兰西第一帝国〔拿破仑帝国〕→复辟1792 --- 1804 1804 --- 1814 1815 的波旁王朝→七月王朝→法兰西第二共和国→法兰西第二帝国 → 第三共和国---1830 1830--- 1848 1848--- 1852 1852--- 1870 1870--- 1940 1792 1848 1870共和制 君主制 1789 1804 1815 1852“各种政体的试验场〞思考:如何认识法国政体中帝制与共和制长期斗争的实质?分为两种情况:1815~1830年在复辟的波帝王朝时代,是资产阶级与封建阶级的斗争。
之前之后的法兰西第一、二帝国与第一、二、三共和国之间都是资产阶级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国体不变,只变政体〔2〕政局特点 党派林立、政权更迭频繁、政局动乱不安、政治运动与人民斗争此起彼伏2、保皇派梯也尔与麦克马洪的恢复帝制的行为①梯也尔〔1871~1873年当政〕疯狂迫害国际工人协会组织,野蛮屠杀巴黎公社战士,取消出版、结社自由,制造白色恐怖,建立了“一个没有共和派的共和国〔法兰西第三共和国〕〞②麦克马洪(1873~1879年当政)直接着手恢复帝制,准备发动政变但由于广阔工农群众、士兵及资产阶级共和派的强烈反对和保皇派内局部歧,方案未能得逞〔二〕一票共和1. 共和政体确实立1875年,国民议会以一票的微弱优势通过法案,公布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即1875年宪法〕,共和政体得以最终确立2. 1875年宪法的内容①行政权归于总统总统是国家元首和军队最高统帅,任期7年他有权任命文武官员,缔结条约,实行大赦等经众议院同意有权任命内阁,经参议院同意有权解散众议院②立法权属于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的两院制议会参议员由地方参议会代表间接选出,众议员由普选产生,内阁对参议院负责众议院可以提出并通过法案,但受到总统和参议院的控制。
③其它A、定?马赛曲?为国歌、7月14日为国庆节;B、把“政府的共和形式永远不得动摇〞和“凡曾统治过法国的家族成员不得中选为法国总统〞等内容写信宪法3. 1875年宪法公布的意义①从法律上阻断了保皇派复辟帝制的道路,最终确立了共和政体;②是工业革命完成后的必然结果,为工业资产阶级提供了分享政权的时机,促进了法国工业资本主义的开展思考: 探究:一组耐人寻味的数字法国大革命发生在1789年,1870年才建立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1875年宪法是标志),此后才一直实行共和制1789-1870年一共是81年,其中建立过第一、二共和国第一共和国1792年建立,到1804年第一帝国正式建立,第一共和国只有12年1848年第二共和国成立,到1852年第二帝国建立,第二共和国只存在了4年两个共和国总共16年,81年里有65年处在君主制度之下(包括君主立宪制)思考:法兰西共和国之路为何如此艰难?法兰西共和之路的艰难历程说明了什么问题?从中可得到哪些启示?[思路解析] 人类历史上一种新的制度取代旧的制度是不可能一帆风顺的说明一问,可以从欧洲封建势力的强大、资产阶级力量的弱小、传统观念的根深蒂固等方面来思考启示一问,从共和制最终战胜帝制的结果来分析,如答:在充实自己,壮大自身的前提下坚持不懈,锲而不舍就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答案] 〔1〕内因:第一:法国的封建势力强大,不甘心退出政治舞台在这78年间,资产阶级与封建复辟势力,共和派和帝制派之间斗争不断第二:共和国时期政局动乱、缺乏威信,引起人民不满第三:法国小农经济兴旺,君主制传统还很浓厚第四:由于法国工业资本主义经济开展相对缓慢,致使法国工业资产阶级力量相对弱小,而法国同一时期的大资产阶级与金融贵族的力量比拟强大,所以法国共和制确实立相当不易外因:周边国家都是君主制,法国率先废除君主制,必然遭到反对,甚至外来武装干预〔2〕说明:①包括法国在内的欧洲大陆(法国曾遭遇欧洲君主国的干预)封建势力的强大②封建专制主义观念的根深蒂固③新兴资产阶级力量尚弱小④新事物开展道路的曲折性〔3〕启示:①要充分认识到事物的复杂性②应有坚持不懈,锲而不舍的精神③充实自己,壮大自身 二、脆弱的德国民主1. 德意志的统一〔1〕时间、领导人19世纪六七十年代,威廉一世、俾斯麦〔2〕方式、中心国家普鲁士、王朝战争〔三次,击败丹麦、奥地利和法国〕〔3〕统一1871年、巴黎凡尔赛宫镜厅、德意志帝国〔第二帝国〕建立,四分五裂局面结束19世纪70年代德意志能够统一的原因:第一19世纪五、六十年代,德意志资本主义经济已得到迅速开展,但国家四分五裂的状况严重阻碍德意志资本主义进一步开展,统一成为历史开展的必然趋势。
第二在资产阶级软弱的情况下,出现了经济和军事实力强大的普鲁士邦国在其“铁血宰相〞卑斯麦的领导下,普鲁士通过王朝战争完成了德国的统一大业2. 君主立宪制确实立〔1〕时间、标志1871年4月,德意志帝国宪法公布〔2〕内容①国体:联邦制由22个邦和3个自由市组成,帝国掌握军事、外交、海关与银行立法等权,各邦那么保存一些自治权②政体:君主立宪政体其一,行政权属于德意志皇帝:皇帝拥有巨大权力,他是国家元首,统率三军,任命宰相,召集和解散议会;宰相是内阁首脑,由皇帝任命,对皇帝而不对议会负责他主持政府工作,拥有绝对权力,内阁大臣都服从其领导其二,立法权属于两院〔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制议会:联邦议会〔上议院〕权力巨大,代表由各邦君主任命,议长为帝国宰相,负责法律的审批;帝国议会〔下议院〕作用很小,按普遍、平等的选举法选举产生,虽然具有立法权,但任何法案必须经过联邦议会和皇帝的批准才能生效,无行政监督权3. 对德意志君主立宪制的评价〔1〕局限性确立了容克贵族与资产阶级的联合专政,民主立宪是虚,君主专制是实,普鲁士的军国主义传统得以延续,带有浓厚的封建性、军事性色彩它是一种不彻底的和不完善的代议制,阻碍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彻底完成。
〔2〕进步性标志着具有资产阶级性质的帝制国家建立起来,是德国迈入资本主义时期的标志在其保护下,德国资本主义经济得到迅速开展,到19世纪末,德国已跻身世界强国之列思考: 阅读以下材料,答复以下问题1882年3月,日本政府为了制定一部满足帝国统治需要的宪法,专门派出以伊藤博文为首的“宪法考察团〞去欧洲考查在德国期间,柏林大学的一位教授给他们提出建议:“在欧洲各国中,德国情况和日本最为近似,德国虽设议院,但贤明皇帝在上,议院之权薄弱如今日本开设议院,亦不可以议院之多数决定事项〞伊藤博文等人对此非常信服,便决心以德意志帝国宪法为蓝本,制定日本帝国的宪法请答复:〔1〕德意志帝国宪法是在什么时间制定的?该宪法有什么局限性和进步性?〔2〕“德国虽设议院,但贤明皇帝在上,议院之权薄弱〞的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思路解析] 第〔1〕问,很简单,是对教材根底知识的再认再现第〔2〕问,先做出判断,再根据德意志帝国宪法中关于议会与皇帝之间的关系来做答[答案]〔1〕①时间:1871年4月②局限性:表达出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③进步性:资产阶级性质的帝制国家建立,冲破了封建束缚,适应了资本主义工业迅速开展的要求,到19世纪末,跻身世界强国之列。
〔2〕①观点:正确②原因:德意志帝国宪法虽然规定实行君主立宪制,但是皇帝和首相真正掌握了国家最高权力,议会只能参与制定法律,但任何法案必须经过皇帝的批准才能生效,无行政监督权疑难解惑】1、法国共和制和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比拟工程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相同①都是近代资产阶级代议制政体;②国会由两院组成,下院选举产生,享有立法权;③总统或皇帝是国家元首和军队最高统帅,总揽行政权,有任免官员和解散议会的权力不 同政体总统制民主共和制二元制君主立宪制国家元首总统皇帝元首产生方式国民议会选举产生世袭国家权力中心议会皇帝议会产生方式参议院由间接选举产生,众议院由普选选出联邦议会由各邦代表组成;帝国议会由选举产生,但它不能组成代议制的政府政府首脑与议会关系总统对议会负责;总统任免官员和解散众议院,须征得参议院的同意帝国宰相对皇帝负责不对议会负责;皇帝可以直接解散议会2、美国总统制共和制和法国议会制共和制的比拟共和制是一种民主的国家管理形式,是与专制相对的它是指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或元首由选举产生,并有一定任期限制的国家管理形式资本主义国家的共和制,依据立法机关和行政机关的关系不同又可分为议会制、总统制、委员会制、半总统制。
1787年宪法使美国成为一个总统制共和国国家,而1875年宪法使法国成为一个议会制共和制国家两者各有异同:类型议会制共和制总统制共和制区别政府产生方法及政党上台关键由议会产生,关键在议会选举中获得多数席位中选总统组织政府,关键在总统选举中获胜国家元首、议会和政府间的关系政府由议会产生,对议会负责,当议会通过对政府不信任案时,政府就得辞职或呈请国家元首解散议会,重新选举政府由中选总统组织,政府对总统负责,总统在行使权力时,对议会不负政策上的责任,议会只有在总统违反宪法时,才能对总统提出弹劾,议会不能因政策问题,投不信任票,使总统和政府辞职,而总统也无权解散议会国家权力中心议会总统国家元首地位和职权虚位,没有实权有实权,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总揽行政权力,统率军队相同点(1) 都属于民主共和制,议会和国家元首都由选举产生,并有一定的任期(2) 都实行三权分立原那么3、英国君主立宪制与德国君主立宪制的比照工程英国议会制君主立宪制德国二元制君主立宪制同政体相同,都为君主立宪制不同国家元首国王,无实权,是国家的象征,“统而不治〞皇帝,由普鲁士国王世袭,拥有广泛的权力政府首脑与议会关系首相和政府(内阁)掌握行政权,对议会负责宰相主持政府并担任联邦议会议长,但只对皇帝负责,而不对议会负责议会议会是最高立法机关,是国家权力的中心联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