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岩石和土壤》单元解读与单元作业设计教科版.docx
8页教科版四下第三单元作业设计一、 基本信息基本信息学科年级学期教材版本内容科学 四 二教科版三单元《岩石和土壤》二、 单元内容以及目标三、单元分析课标要求本单元注重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1.减少容量,降低难度岩石:2课减至1课,只研究三种常见岩石表面特征矿物:4课减至1课,从认识岩石的角度来了解矿物2.增加土壤内容,完善知识结构土壤:1课-2课,保留原有对土壤成分的学习(第6课),增加了不同类型上壤的探究3.关注学习动机与实践活动增加第1课《岩石和土壤的故事》意图就是增强学习动机、兴趣增加第4课《制作岩石和矿物木》意图是增加了许多观察实践活动,旨在顺应学生年龄特点,提升学习兴趣4.凸显大单元结构优势将零散的知识点置于学生概念框架中,促进概念不断建构单元间重视与低、高学段单元的关联,推进概念的理解与持续发展单元分析本单元总体结构为总——分——总 第1课是开篇课主要意图是激发兴趣,引发学习动机和探究意愿,为今后学习岩石和上壤的知识并抱有持续探究热情埋下一颗兴趣的种子第2—4课是关于岩石(矿物)的学习第2课是对三种上要岩石的观察描述;第3课从岩石组成的角度了解矿物的知识;第4课时动于制作岩石和矿物标本,增强实践性与 《岩石与土统》知识点整理;是学习岩石、土壤之间一个过渡课。
将岩石和土壤建立关联 第6、7两课是对土壤的学习第8课是总结课将岩石、矿物与土壤之间关系进行系统分析与总结,并且从重要资源《岩石与土壤》知识点整理的角度提升保护意识本单元目标:科学知识目标:1.岩石和土壤记录了地球的形成和演化历史2.花岗岩、砂岩、大理岩等常见岩石只有不同的特征3.岩石足出一种或多种矿物组成的,不同矿物有不同的形态特征4.土壤的形成是岩石风化作用的结果5.上壤具有一定的成分,按成分含量不同可分为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6.岩石和土壤都是地球上的重要自然资源科学探究目标1.能利用观察、实验、比较等多种方法,描述和记录岩石、矿物和土壤的特征在教师指导下,能运用分析、推理等思维方法,将事实与认识相关联,形成对问题的解释2.能根据岩石、矿物和土壤的特征,对照有关资料对它们进行识别并制作岩石和矿物标本科学态度目标:1.欣赏岩石和矿物的美2.培养搜集研究岩石和矿物的兴趣3.认识到使用多种方法认识岩石和土壤的重要性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认识到岩石、矿物和土壤是人类生产生活的自然资源,应该保护自然资源合理开采单元的重难点:进一步认识岩石和土壤,并从中提取重要的科学概念,并用所学解决遇到的实际科学问题。
对四年级的学生来说,岩石和土壤并不陌生,生活中随处可见,但是,学生对岩石和土壤却又不了解,学生或许知道花岗岩,大理岩,砂岩等一些常见的岩石,但对这些岩有的组成和特征却是不了解的;关于土壤,学生更是没有去关注过上展中存什么,对土壤的形成和成分更是缺少了解所以,本单元的学习既是以学生身边常见的岩石和土壤作为研究对象,更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习得观察和研究的方法,提升科学思维和探究能力四、本单元作业设计思路:在双减政策的指导下,作业是课程活动的延伸,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首先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以及不同层次学生发展的不同需求,其次根据本单元内容安排的特点还有目标,为突破重难点,特设下面的单元的练习,80%是基础部分,20%是需要利用所学通过推理所得我的作业设计坚持以下原则:(1)作业层次化:作业分三个层次,基础作业和提升作业要求必须都会,第三部分综合作业主要是实验探究活动,要求大部分孩子都会2)作业多元化;作业有查阅资料,收集数据,统计整理,观察记录等多种活动,综合提升学生各方面能力3)作业生活化:其中提升作业的第一大题就是回归生活,让学生明白学习科学的重要性,科学无处不在4)少而精的原则:每一课的知识点都做到精挑细选具有代表性。
5)全面性原则:所有的课时的知识点全面覆盖无死角五、单元作业设计: 作业层 次作业内容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基础作业一、火眼金金1.下列土壤中,( )的渗水性最好A.壤土 B.黏质土 C.沙质土2.下列矿物硬度最大的是( )A.金刚石 B.石墨 C.石英3.下列土壤中含沙量最多的是( )A.黏质土 B.沙质土 C.壤土4.下面不属于矿物的是( )A.长石 B.石墨 C.玻璃5.土壤中颗粒最大的是( )A.沙砾 B.沙 C.沙 D.黏土二、找一找把中间的矿物和它们的特征用线连起来石墨金刚石方铅矿石英 玻璃光泽 金属光泽 该部分的题主要考察学生书本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的初步掌握,同时也是课前预习能知道的知识,激发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的探究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提升作业 一、小试牛刀:1.将土壤倒入水中,看到很多小气泡冒出,说明土壤中含有( )A.沙 B.黏土 C.空气2.在农村里经常听到这样一句话:“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
用金刚钻给瓷器钻洞进行修补,利用的是它( )的特性A.硬度大 B.光滑 C.有强金属光泽3.轩轩在海边捡到了一块岩石,他可以用( )包起来带回家研究A.纸巾 B.毛巾 C.铁皮4.甜甜打算种植土豆,它种在( )里更合适一些A.沙质土 B.黏质土 C.壤土5.优优用餐巾纸包住收集的土壤,用力握一握,发现餐巾纸上有水迹,这个现象说明土壤中含有( )A.空气 B.水分 C.腐殖质6.下列物体可以用来点豆腐的是( )A.石墨 B.石膏 C.石盐7.把矿物放在白色无釉瓷板上摩擦,瓷板上会留下矿物的条痕我们在观察矿物的条痕时发现有些矿物的条痕颜色与矿物的外观颜色不一样,下面的描述正确的是( )A.矿物外表颜色会变化所以不能作为矿物的特征B.矿物的条痕颜色比旷物外观颜色更可靠C.两种颜色都是不可靠的8.海水中含量最高的矿物质是( )A.盐 B.铁矿 C.蜡石9.根据矿物的( )把矿 物分为透明、半透明、不透明三种A.边緣的透明度 B.整体透明度 C.中间部分透明度10.下列生活用品中,不来源于矿物的是( )。
A.瓷碗 B.毛巾 C.铁勺11.( )里含有植物生长所需要的矿物质A.玻璃 B.土壤 C.空气12观察发现这块岩石的表面有树叶的痕迹,这块岩石称为( )A.大理岩 B.化石 C.花岗岩13.下列鉴别岩石的方法中,最可靠的是( )A.闻一闻岩石的气味B.掂-掂岩石的质量C.在显微镜下看岩石成分和矿物晶体14.一般用于磨刀石的岩石是( )花岗岩 B.砂岩 C.大理石15.外力的风化作用和生物的作用会使岩石最终变成( )A.碎石 B.黏土 C.土壤二、我是小判官1.含有较多腐殖质的土壤比较肥沃 )2.土壤是一种单纯的物质,里面只有黏土这一种成分 )3.各种岩石的硬度一样 )4.用小刀可以检验岩石的软硬度 )5.做岩石标本时,应将采集的岩石砸开,露出新的面 )6.大理石能开采,所以它是矿产 )该部分的知识主要考察对基础部分知识掌握得熟练程度和实际应用,提高学生的观察力,逻辑推理能力综合作业联系实际,应用科学1.比较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的渗水性实验实验内容比较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的渗水性实验目的了解各种土壤的渗水性所需材料漏斗、量筒、水、滤纸、三种不同种类的土壤实验步骤在盛有土壤的漏斗中缓慢倒入50毫升水观察漏斗下面量筒中经过土壤滤出的水量观察现象经过沙质土渗出的水量多,经过黏质土渗出的水量少结论沙质土的渗水性能 ,保水性 ;黏质土的渗水性能 ,保水性 。
通过以上实验探究发现,花生、薯类这样的农作物更适合种在_______,像金银花、佛手适合种在______2.制作岩石和矿物标本小科捡到两块很特别的岩石,编号后进行了细致的观察,作了如下记录①号岩石:由黑、白、肉红等颜色组成,有很多班点,里面还有一些无色透明的颗粒,很粗糙,用小刀、铜钥匙不能刻画出痕迹②号岩石:铅灰色块状,放在白色的无釉瓷板上摩擦留下黑灰色的痕迹,用指甲可以刻画出痕迹,反光能力与金属相似1)用小刀、铜钥匙不能刻画出①号岩石的痕迹,说明它的硬度属于 这块岩石中透明的颗粒像石英,浅色的像长石,可以判断这块岩石是 岩石中呈片状的矿物是 2)②号岩石的条痕颜色是 光泽为 关泽根据在它的边缘无法看到其他物体,可以判断 3)如果我们要观察矿物的条痕颜色,需要使用的材料是( );观察矿物的透明度时,需要使用的材料是( ) A.小刀 B.手电筒 C.白色无釉瓷板(4)小科想把两块岩石制作成标本保存起来,下列做法哪些正确吗?请在括号中打“✓”或“x” )给采集到的岩石编号 )对照标本图鉴识别采集到的标本 )制作标签时写上名称即可,采集地、采集者等信息不用写。
)将岩石按照编号顺序放置在小盒的格内,标签对应放好5)岩石和矿物是组成地球的重要资源,也是人们生产生活的宝贵资源,属 (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资源,我们要好好保护它们至少写出两条保护措施:① ;② 该组题重点考查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探究能力以及对本单元知识综合应用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