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考总复习《数与式》教案.docx
49页中考总复习《数与式》教案中考总复习教案第一章数与式《数与式》是初中数学的基础知识,是中考命题的重要内容之一,年年考查,北京近三年来在新课标中考试题中“数与式”部分的权重:35%左右,分量之中,不容忽视!一、本章知识要点与课时安排(大致安排五课时左右)(一)实数(一课时)(二)整式与因式分解(一至两课时)(三)分式与二次根式(两课时)(四)数式规律的探索(可以揉到前面几讲中去讲,也可以单设一课时)说明:您可以根据自己学生的学习程度,合理安排复习内容二、课时教案第一课时实数教学目的1 .理解有理数的意义,了解无理数等概念.2 .能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掌握相反数的性质,会求实数的绝对值.3 .会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数.4 .会比较实数的大小,会利用绝对值知识解决简单化简问题.5 .掌握有理数的运算法则,并能灵活的运用.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数轴、绝对值等概念及其运用,有理数的运算.难点:利用绝对值知识解决简单化简问题,实数的大小比较.教学方法:用例习题串知识(复习时要注意知识综合性的复习).教学过程(一)知识梳理实数实数的分类数轴相反数绝对值平方根、算术平方根概念 比较大小2.实数的运算法则加、减法 乘、除法 乘方、开方运算律科学记数法(二)例习题讲解与练习例1在3.14,If,0,工,cos30°,乌,一我,270.2020020002…(数字2后面“0”的个数逐次多一个)这八个数中,哪些是有理数?哪些是无理数?(考查的知识点:有理数、实数等概念.考查层次:易)(最基本的知识,由学生口答,师生共同归纳、小结)【归纳】:(1)整数与分数统称为有理数(强调数字0的特点);无限不循环小数是无理数.注意:常见的无理数有三类①兀,…②如,屈,…,(-混不是无理数)③0.1010010001-(数字1后面“0”的个数逐次多一个).(2)一个无理数加、减、乘、除一个有理数(0除外)仍是无理数(2是无理数).注:此题可以以其它形式出现,如练习题中2或12题等例2(1)已知a-2与2a+1互为相反数,求a的值;(2)若x、y是实数,且满足(x-2)2+FT苍=0,求(x+y)2的值.(考查的知识点:相反数的性质、二次根式的性质、非负数等概念.考查层次:易)(这是基础知识,由学生解答,老师总结)【总结】:(1)对于一个具体的数,要会求它的相反数(倒数、绝对值、平方根与算术平方根),对于一个代数式,也要会求它的相反数.解答是要注意从概念中蕴涵的数学关系入手:a、b互为相反数=a+b=0;a、b互为倒数=a,b=1.(2)非负数概念:例3(1)若数轴上的点A表示的数为x,点B表示的数为-3,则A与B两点间的距1―离可表示为.(2)实数a、b在数轴上分别对应的点的位置如图所示,请比较a,-b,a-b,a+b的大小(用“<”号连接).(3)①化简布;②7-4<3=;③估计告1与0.5的大小关系是空0.5(填“>、”"='"<)'.(答案:(1)x+3;(2)a+b)(考查的知识点:数轴、绝对值、比较大小等概念,无理数的估算、有理数的运算法则等.考查层次:中)(这是一组较为基础的题,(1)与(2)题注意数形结合,(3)题注意讲解无理数与有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由学生探讨,老师适当的点拨、总结、归纳,)【归纳】:(1)问题(1)若数轴上的点A表示的数为刈,点B表示的数为X2,则A与B两点间的距离可表示为AB=x2-xi,要会由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上升到坐标平面内两点间的距离(例如练习第10题)——数形结合.(2)问题(2)应先由数轴判断字母所表示的数的符号及绝对值的大小关系,再紧扣实数运算法则进行解答.(3)绝对值的意义:(4)估算一个无理数的方法:平方法、被开方数法.(5)比较大小的方法:数轴图示法、作差法、平方法,其中第(2)小题还可以采用赋值法.2 pn④2题图练习一:(供选用)1 .2的相反数是;-3的倒数是;-5的绝对值是;9的算术平方根是;-8的立方根是2 .有四张不透明的卡片如图,它们除正面的数不同外,其余都相同.将它们背面朝上洗匀后,从中随机抽取一张卡片,抽到写有无理数卡片的概率为.3,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C . +(-2)=+2)A.J(—2)2=-2B.d.4 .(1)写出一个小于-2的数:;(2)绝对值小于5的所有整数的和是D.沈5 .下表是我国几个城市某年一月份的平均气温,其中气温最低的城市是()城市北京武汉哈尔滨沈阳平均气温(单位:c)—4.63.8一19.4一12.1A.北京B.武汉C.哈尔滨6 .比较大小(用”或号填空):(1)-9-4;(2)75反7 .数4而的值在()A.8和9之间B.9和10之间C.10和11之间D.11和12之间8 .实数a,b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下列各式正确的是()11—I1A.a>bB.a>-b*8题0bC・-a>bD.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