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村不养父母的故事.docx
16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农村不养父母的故事 篇一:养父母之志 其次课 养父母之志 《孝经》云:“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立身行道”就是修养自己的德行,能够成圣成贤,“扬名后世”就是让后代子孙都效法你的行为让父母得到光显,后人都能崇敬你的父母这是一种境界,是一种对自己负责,对家庭负责,对社会负责的态度 朱德元帅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缔造者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之一朱德总司令从小就懂得关切关怀自己的父母他的母亲钟老太太是一位勤劳的农村妇女,每天总是天不亮就起床,做好一家人的饭,然后到地里干活,种田、种菜、挑粪等,样样都少不了回到家后,又要挑水、做饭、喂猪、养蚕,晚上还要在昏暗的油灯下纺线,一向到深夜沉重的家务累弯了她的腰,朱德看在眼里,疼在心上于是,他经常在母亲身边协助,当他八、九岁时,就能挑水种田分担母亲的劳动了为了减轻母亲的负担,每每日不亮,他就费很大的力气到很远的地方去挑水 后来,朱德从戎了,当上了八路军总司令,长期无暇侍奉母亲,但他无时不惦记着母亲,抗日战役时期的1937年11月,朱德的一个外甥从四川省老家随抗日部队来到山西省的八路军总部,报告他家里人因他加入革命而遭遇株连和迫害,家境分外困难。
朱德虽身为八路军总司令,当时却身无分文,便于11月29日在山西省洪洞县给他在四川的好友戴 与龄写了一封信:“我们抗战数月颇有兴趣……我家中近况,颇为寥落,亦破产时代之常事,我亦不能再顾及他们惟家中有两位母亲,生我养我的均在,均已八十(岁),尚康健,但因年荒今岁乏食,恐不能度过此年,又不能告贷我十数年来实无一钱,即将来亦如是我以好友关系向你募二百元中币,速寄家中朱理书(朱德二哥之子)收此款我也不能还你,请作捐助吧朱德这封缺乏三百字的信,既有报国之志,又有孝母之情,更有勤廉之德二百元难倒了总司令,大孝为国是此心!此后几年,朱德断断续续给母亲寄去几张照片,还有几百元钱,以此略表孝心1944年2月15日,朱德的母亲钟氏以86岁高龄去世,噩耗传来,朱德五内俱焚他一个人坐在炕头悄悄地吸烟,眼泪在他刚毅的脸上流淌他说:“母亲现在离我而去了,我将永不能再见她一面了,这个哀痛是无法补救的母亲是一个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为了表达对母亲的哀思,他一个多月没有刮胡子,又以血泪凝成悼文——《回忆我的母亲》,发表在同年4月5日延安的《解放日报》上。
1966年11月有记者采访朱德时提问:“你一生中最大的可惜是什么?”朱德脱口而出:“我没能侍奉老母,在她离开人间时,我没能端一碗水给她喝听了这些,谁能不为朱德的孝心所打动呢?中国有句名言:“自古忠孝不能两全由于 肩负着民族的重任,也由于战役环境,朱德没有时间侍奉老母,对他来说,切实是一件可惜的事 析疑难 1、在母亲去世前很长一段时间,朱德并没有亲自回家乡侍奉母亲,但为什么还说他的孝心感动人?(孝是忠的根基,忠是孝的升华当忠孝不能两全时,为国家尽忠,为民族尽孝就是最大的孝) 2、孝是众德之根,诸善之源,立身之本,齐家之宝,治国之道人之根本在孝但一段时间以来,一些子妇缺乏孝敬父母的意识,有的人自己成家以后,拒绝赡养父母读了本材料,你觉得跟朱德相比,作为普遍人的我们更可以从哪些方面孝敬自己的父母呢? (现在努力做好本分的事,在校内外让父母放心,就是孝敬父母,长大有才干,养父母之身,悦父母之心 荣父母之志,就是孝敬父母你的告成就是父母最梦想看到的,也是最为欣喜的对待亲情,不是单指物质享受那么简朴,关键在于他们的健康和心情多和父母说说话,讲一讲你的体验,以及喜怒哀乐,他们听过了不但会激励和抚慰你,还会给你出方法。
谈感想 人人都是父母所生、父母所养,儿女感恩和气待父母的孝道,就是符合天地运行规律的道德行为《孝经》教人孝父母,敬兄长,尊长辈,效忠国家历来的忠臣孝子被人尊崇,逆子叛臣被人唾弃因此,我们都应像上述故事中的朱德元帅那样孝敬父母,给父母创造出一个弥漫爱的和谐家庭,让父母能安度晚年这样,既是父母的幸福,也是儿女的心愿! 阅读 材料一:《西游记》中三个重要人物:徒弟孙悟空、猪八戒,师父就是菩萨心肠的唐三藏师徒如父子每当师父唐僧被妖怪抓去,打定蒸着或煮着吃时,曾经饱受紧箍咒磨折又遭师父驱赶的悟空马上现身在唐僧的身旁,连那好吃懒做、搬弄是非、耍小聪明、说谎、贪财好色、贪生怕死的八戒此时也会勇往直前,以命相搏有这样的忠孝徒弟护送,唐僧自然就会有惊无险取回真经了忠孝徒弟护送唐僧取经) 材料二:《水浒传》写的是北宋宣和年间(1119--1127前后)宋江等聚众起义的故事书中有不少关于忠孝的故事如宋江在梁山身居高位,仍冒着被杀头的危害回家接父母,结果采纳朝廷的招安;“黑旋风”李逵千里迢迢到老家接母亲到梁山去享福,途中,母亲口渴,孝子李逵急于找水,结 果老母被林中窜出的老虎叨走吃掉了。
李逵悲愤至极,奋勇杀死四只老虎若平日也未必打得过老虎) 材料三:《三国演义》白帝托孤一段讲:章武三年(223)二月,刘备病重,召诸葛亮到永安,与李严一起托付后事,刘备对诸葛亮说:“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你的才能是曹丕的十倍,必定能够安置国家,终可成就大事假设嗣子(刘禅)可以辅佐,便辅佐他;假设他没有才干,你可以自行取代]”诸葛亮涕泣地说:“臣敢不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乎!”在他结果一次北伐曹魏时,病逝于五丈原前线的军营中,其对于刘备,对于蜀汉王朝的忠孝真乃“天地可鉴”! 材料四:高尔基的《童年》里有个小仆人公叫阿廖沙,四岁丧父,跟随悲伤欲绝的母亲到专横、濒临破产的小染坊主外祖父家生活,经常挨外祖父的鞭打但在这个家庭里,有一个勤劳、固执、良善的外祖母四处护着他,就像还没开的花蕾用花瓣护着花蕊一样正是在外祖母的呵护下,阿廖沙很小就学会了帮外祖母分担各种事务,也学会了一些小的独立赚钱的才干十五岁时离家自身赚钱生存在外祖母的爱心熏陶下,阿廖沙幼小的心灵中已经种下了对外祖母敬爱、喜欢的种子,展现了以后阿廖沙在逆境中乐观生存,在一生中孝顺老人的故事。
篇二:百善孝为先 我的家风故事 百善孝为先——我的家风故事 太阳十班 耿舒奕家长 家风是一种潜在无形的气力,在日常的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的心灵,塑造孩子的人格,它对孩子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孩子的性格特征、道德素养、为人处事及生活习惯等,每个方面都会打上家风的烙印可以说,有什么样的家风,就有什么样的孩子我就是在传统、朴实的家风熏陶下长大的?? 百善孝为先——这是我在生活中的亲身体验处世为人理应与人为善”这是父母给我定的第一条“家规”爸爸妈妈在我很小的时候就教我要敬爱长辈,保护小辈虽然分家早,但爷爷奶奶家的活妈妈总是主动地去做,无微不至地照管爷爷奶奶的生活更加是爷爷去世后,妈妈更是责无旁贷地承受起了照管奶奶的重任,直到奶奶去世在这种良好家风的影响下,我从小就对长辈很敬爱成家后,我经常打问候父母,定期拜访;逢年过节,会买份礼物和家常菜,和爱人、孩子一起,为他们做饭,静心听听父母的故事和唠叨,给她们洗洗衣服、晒晒被子我们的一点点孝心都会激发老人无限的得志感 模范的气力是无穷的从耿舒奕刚懂事起,我们就教导她要崇敬老人,孝敬长辈,并以身作那么,潜移默化地影响她。
在我们的影响下,耿舒奕也更加敬爱老人她经常会谈论爷爷奶奶或姥姥姥爷,主动打问候爷爷奶奶每次回到奶奶家或姥姥家,她总会给她们讲故事、唱歌、跳舞,想手段逗老人们开心,看着老人们开心的笑脸,我们感到无比的欣慰耿舒奕很心疼老人,每次都帮奶奶做一些家务有一次,大家要打定开饭了,耿舒奕却站在厨房门口不吃饭,她说:“奶奶 还没吃,我吃不下,我等奶奶一起吃”一句话,让我们感动得流下了眼泪 良好的家风已经在耿舒奕的心里深深地打下了烙印在外面玩的时候,假设遇到老人,她会主动给老人让路;公交车上,她会和我们挤一个座位,把腾出来的座位让给行动不便当的人一次在小区里玩,她看到一位清洁工爷爷在捡垃圾,加紧帮着把身边的垃圾都捡到垃圾埇里?? 良好的家风深深地影响着孩子的品质总结我们家的教导,我们觉得一个良好的家庭空气是分外重要的由于家风家训会给孩子一个引导作用,家庭空气也会对孩子的成长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我们将持续秉承这种优良传统,让耿舒奕也能传承下去,快喜悦乐地成长,最终走出一条完备的人生路 篇三:确定要给孩子讲的三个故事 确定要给孩子讲的三个故事 确定要给孩子讲的故事(一) 爸爸,我为什么要上学?” “爸爸,为什么要上学呢?” 儿子上学不久问爸爸。
爸爸说:儿子,你知道吧? 一颗小树长1年的话,只能用来做篱笆,或当柴烧 10年的树可以做檩条 20年的树用处就大了,可以做粱,可以做柱子,可以做家具······ 一个小孩子假设不上学,他7岁就可以放羊,长大了能放一大群羊,但他除了放羊,根本干不了别的 假设上6六年学,小学毕业,在农村他可以用一些新技术种地,在城市可以到建筑工地打工,做保安,也可以当个小商小贩,小学的学识够用了 假设上9年学,初中毕业,他就可以学习一些机械的操作了 假设上12年学,高中毕业,他就可以学习好多机械的修理了 假设大学毕业,他就可以设计高楼大厦,铁路桥梁了 假设他硕士博士毕业,他就可能研发创造出一些我们原来没有的东西 知道了吗? 儿子:知道了 爸爸说:放羊、种地、当保安,丢人不丢人? 儿子:丢人 爸爸说:儿子,不丢人他们不偷不抢,干活赚钱,养活自己的孩子和父母,一点也不丢人 不是说不上学,或上学少就没用就像一年的小树一样,有用,但用处不如大树多不读书或读书少也有用,但对社会的付出少,他们赚的钱就少读书多,花的钱也多,用的时间也多,但是付出大,自己赚的钱也多。
儿子:我明白了,我要好好读书 儿子出国前还对爸爸说,那次谈话印象深刻跟孩子交流既不需要威逼,也不需利诱,孩子会为自己做最好的选择 确定要给孩子讲的故事(二) 孩子做不做家务,未来大不一样 哈佛大学学者曾经做过一项调查研究,得出一个惊人的结论:爱干家务的孩子和不爱干家务的孩子,成年之后的就业率为15∶1,犯罪率是1∶10另有专家指出,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务劳动与孩子的动作技能、认知才能的进展以及责任感的培养有着密不成分的关系 在美国,孩子不管年龄大小,都是重要的家庭成员,所以报告孩子他们在家庭中理应负起的责任是很重要的,而承受家务那么是最好的方式不同年龄的孩子可以做哪些家务劳动? 这张美国孩子的家务清单或许可以借鉴一下: 9-24个月:可以给孩子一些简朴易行的指示,譬如让宝宝自己把脏的尿布扔到垃圾箱里 2-3岁:可以在家长的指示下把垃圾扔进垃圾箱,或当家长苦求扶助时协助拿取东西;帮妈妈把衣服挂上衣架;使用马桶;刷牙;浇花(父母给孩子适量的水);晚上睡前整理自己的玩具 美国孩子的家务清单 3-4岁:更好地使用马桶;洗手;更留心地刷牙;专心地浇花;拾掇自己的玩具;喂宠物;到大门口取回地上的报纸;睡前帮妈妈铺床,如拿枕头、被子等;饭后自己把盘碗放到厨房水池里;扶助妈妈把叠好的明净衣服放回衣柜;把自己的脏衣服放到装脏衣服的篮子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