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茶知识大全.doc
33页白茶知识大全 依据成品茶的外观呈白色,故名白茶六大茶类之一白茶为福建特产,主要产区在福鼎、政和、松溪、建阳等地基本工艺包括萎凋、烘焙(或阴干)、拣剔、复火等工序.萎凋是形成白茶品质的关键工序白茶具有外形芽毫完整,满身披毫,毫香清鲜,汤色黄绿清澈,滋味清淡回甘的的品质特点 属轻微发酵茶,是我国茶类中的特殊珍品因其成品茶多为芽头,满披白毫,如银似雪而得名此外,中国浙江的安吉白茶和贵州正安白茶因自然变异整片茶叶呈白色,不同于带有白色绒毛的一般白茶白茶基本概述白茶白毫银针白茶,又称福鼎白茶,是中国六大茶类之一白茶是指一种采摘后,不经杀青或揉捻,只经过晒或文火干燥后加工的茶一般地区不多见白茶生产已有200年左右的历史,最早是由福鼎县首创的,因此又称为福鼎白茶.该县有一种优良品种的茶树-—福鼎大白茶,茶芽叶上披满白茸毛,是制茶的上好原料,最初用这种茶片生产出白茶茶色为什么是白色,这是由于人们采摘了细嫩、叶背多白茸毛的芽叶,加工时不炒不揉,晒干或用文火烘干,使白茸毛在茶的外表完整地保留下来,这就是它呈白色的缘故白茶白毫显露.比较出名的出自福建北部和宁波的白毫银针,还有白牡丹白茶的名字最早出现在唐朝陆羽的《茶经》七之事中,其记载:“永嘉县东三百里有白茶山。
"陈橼教授在《茶叶通史》中指出:“永嘉东三百里是海,是南三百里之误.南三百里是福建福鼎(唐为长溪县辖区),系白茶原产地可见唐代长溪县(福建福鼎)已培育出“白茶"品种因其仅有名称,能否作为起源证据还有待进一步商榷.有的学者认为白茶始于神农尝百草时期,湖南农学院的杨文辉先生就持此观点他发表的《关于白茶起源时期的商榷》一文中提出白茶的出现早于绿茶白茶是茶叶里的瑰宝,药效性能很好的茶之奇葩分布在云南、广西、广东、江西、湖南、湖北、贵州、福建等海拔400—1300米的灌丛中、林中、石上、河边根据民间长期饮用和实践及现代科学研究证实,白茶具有解酒醒酒、清热润肺、平肝益血、消炎解毒、降压减脂、消除疲劳等功效,尤其针对烟酒过度、油腻过多、肝火过旺引起的身体不适、消化功能障碍等症,具有独特、灵妙的保健作用民间采用它制作成清醇的“白茶饼”,因其独特风味和保健作用流传到南洋一带,至今在东南亚各国享有盛誉白茶历史渊源白茶,素为茶中珍品,历史悠久,其清雅芳名的出现,迄今已有八 百八十余年了宋徽宗(赵佶)在《大观茶论(成书于1107~1110“大观"年间,书以年号名)中,有一节专论白茶曰:白茶,自为一种,与常茶不同。
其条敷阐,其叶莹薄,林崖之间,偶然生出,虽非人力所可致有者,不过四五家;生者,不过一二株;所造止于二三胯(銙)而已芽英不多,尤难蒸焙,汤火一失则已变而为常品须制造精微,运度得宜,则表里昭彻如玉之在璞,它无与伦也.浅焙亦有之,但品不及宋代的皇家茶园,设在福建建安郡北苑(即今福建省建瓯县境).《大观茶论》里说的白茶,是早期产于北苑御焙茶山上的野生白茶.[4]生产而白茶的生产,是于清嘉庆初年(1769)采芽茶制成银针1885年改采福鼎大白茶制成白毫银针历史关于白茶的历史究竟起于何时,茶学界有些不同的观点有人认为白茶起于北宋,其主要依据是白茶最早出现在《大观茶论》、《东溪试茶录》(文中说建安七种茶树品种中名列第一的是"白叶茶")中;也有认为是始于明代或清代的,持这种观点的学者主要是从茶叶制作方法上来加以区别茶类的,因白茶的生产过程只经过"萎凋与干燥"两道工序也有的学者认为,中国茶叶生产历史上最早的茶叶不是绿茶而是白茶其理由是:中国先民最初发现茶叶的药用价值后,为了保存起来备用,必须把鲜嫩的茶芽叶晒干或焙干,这就是中国茶叶史上白茶的诞生白茶种植技术园地建设白茶园,应选择避风向阳、土层深厚的缓坡地段.全土层深度要求达到0。
8~1.0米,松土层要求在05米左右,并要求地下水位低、通气保肥性良好的园地.以呈酸性的山地黄壤、沙性黄壤和红黄壤土为好坡地一般以朝北方向为好翻地施肥种植白茶的土壤要求深翻0.45~0.50米,四周开好排水沟,平整好土地,然后每亩施饼肥150~200千克,硫酸钾复合肥20~25千克(茶叶专用复合肥数量加倍)作底肥,要求移栽时根系不直接碰到肥料,以免肥料伤根,影响茶苗成活种植规格一般采取单行条栽,行距 1.33米,丛距033米,每丛种2~3株茶苗移栽时间一般以3月上旬前后或10 月份为宜.栽种技术茶苗移栽定植时,要按种植规格确定的行、丛距,开好移植沟或定植穴,最好现开现栽,保持沟(穴)内土壤湿润.白茶苗根系分布较浅,定植时适当深栽,一般埋至根颈处为宜栽种时,一手扶直茶苗,一手将土壤填入沟(穴)中,将土覆至不露须根时,再用手轻轻提苗,使茶苗根系既能自然舒展,又与土壤紧密相接,并随即浇足定根水,且在茶行两侧铺好稻草,再在稻草上用行间土覆盖,以利于保持土壤水分和地温同时,还要做好抗旱防冻和缺株补植,确保全苗、壮苗.防虫害为了提高白茶白化程度,应提倡在秋末冬初重施基肥,春茶前和夏、秋茶期间,薄施氮肥.白茶茶园的病虫防治应采用生物、农业和综合防治的方法,一般不喷农药.修剪采摘白茶园的定型修剪与轻修剪的方法相同于常规茶园.在采摘上,幼龄期要做到多留少采,培养好丰产树冠。
白茶制作工艺白茶的制作工艺是最自然的,把采下的新鲜茶叶薄薄地摊放在竹席上置于微弱的阳光下,或置于通风透光效果好的室内,让其自然萎凋晾晒至七八成干时,再用文火慢慢烘干即可由于制作过程简单,以最少的工序进行加工采用单芽为原料按白茶加工工艺加工而成的,称之为银针白毫;白茶一般多采摘自福鼎大白茶、福鼎大毫茶,政和大白茶及福安大白茶等茶树品种的一芽一二叶,按白茶加工工艺加工制作而成的为白牡丹或新白茶;采用菜茶的一芽一二叶,加工而成的为贡眉;采用抽针后的鲜叶制成的白茶称寿眉白茶的制作工艺,一般分为萎凋和干燥两道工序,而其关键是在于萎凋萎凋分为室内自然萎凋、复式萎凋和加温萎凋要根据气候灵活掌握,以春秋晴天或夏季不闷热的晴朗天气,采取室内萎凋或复式萎凋为佳其精制工艺是在剔除梗、片、蜡叶、红张、暗张之后,以文火进行烘焙至足干,只宜以火香衬托茶香,待水分含量为4~5%时,趁热装箱.白茶制法的特点是既不破坏酶的活性,又不促进氧化作用,且保持毫香显现,汤味鲜爽.采摘白茶根据气温采摘玉白色一芽一叶初展鲜叶,做到早采、嫩采、勤采、净采芽叶成朵,大小均匀,留柄要短轻采轻放竹篓盛装、竹筐贮运萎凋采摘鲜叶用竹匾及时摊放,厚度均匀,不可翻动.摊青后,根据气候条件和鲜叶等级,灵活选用室内自然萎凋、复式萎凋或加温萎凋。
当茶叶达七、八成干时,室内自然萎凋和复式萎凋都需进行并筛烘干初烘:烘干机温度100-120℃,时间:10分钟;摊凉:15分钟.复烘:温度80-90℃;低温长烘70℃左右保存茶叶干茶含水分控制在5%以内,放入冰库,温度1-5℃冰库取出的茶叶三小时后打开,进行包装[6]白茶特点白茶最主要的特点是毫色银白,素有“绿妆素裹"之美感,且 芽头肥壮,汤色黄亮,滋味鲜醇,叶底嫩匀冲泡后品尝,滋昧鲜醇可口,还能起药理作用中医药理证明,白茶性清凉,具有退热降火之功效,海外侨胞往往将银针茶视为不可多得的珍品.白茶的主要品种有银针、白牡丹、贡眉、寿眉等尤其是白毫银针,全是披满白色茸毛的芽尖,形状挺直如针,在众多的茶叶中,它是外形最优美者之一,令人喜爱汤色浅黄,鲜醇爽口,饮后令人回味无穷白茶功效治麻疹白茶防癌、抗癌、防暑、解毒、治牙痛,尤其是陈年的白茶可用作患麻疹的幼儿的退烧药,其退烧效果比抗生素更好.[7]在中国华北及福建产地被广泛视为治疗养护麻疹患者的良药.故清代名人周亮工在《闽小记》中载:“白毫银针,产太姥山鸿雪洞,其性寒,功同犀角,是治麻疹之圣药促进血糖平衡保健茶市场调研显示,白茶除了含有其他茶叶固有的营养成分外,还含有人体所必需的活性酶,国内外医学研究证明长期饮用白茶可以显著提高体内脂酶(lipoproteinlipase)活性,促进脂肪分解代谢,有效控制胰岛素分泌量,延缓葡萄粉的肠吸收,分解体内血液多余的糖分,促进血糖平衡.白茶含丰富多种氨基酸,其性寒凉,具有退热祛暑解毒之功,在产区夏季啜一杯白牡丹茶水,很少人会中暑。
因此白牡丹是当地茶农夏季必备的白茶之一.明目白茶存放时间越长,其药用价值更高白茶中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原,它被人体吸收后,能迅速转化为维生素a,维生素a能合成视紫红质,能使眼睛在暗光下看东西更清楚,可预防夜盲症与干眼病同时白茶还有防辐射物质,对人体的造血机能有显著的保护作用,能减少电视辐射的危害因此在看电视过程中多喝一些白茶是有百利而无一害,尤其是少年儿童更应提倡多喝白茶,有利于保护眼睛,健体保肝护肝白茶片富含的二氢杨梅素等黄酮类天然物质当酒精摄入过量,超过人体肝脏的代谢能力和解毒能力时,酒精就会对肝细胞产生直接或间接损害、刺激脂肪合成、缺氧、产生乙醛而诱导各有关酶系活性而导致扰乱肝脏代谢等等.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导致酒精性肝炎、脂肪肝、肝纤维化以致肝硬化甚至肝癌等的发生另外,乙醇的代谢物乙醛是造成酒后第二天头昏和恶醉的主要原因,是给肝脏带来损害的主要物质大量的临床试验证明,白茶片富含的二氢杨梅素等黄酮类天然物质可以保护肝脏,加速乙醇代谢产物乙醛迅速分解,变成无毒物质,降低对肝细胞的损害.另一方面,二氢杨梅素能够改善肝细胞损伤引起的血清乳酸脱氢酶活力增加,抑制肝性M细胞胶原纤维的形成,从而起到保肝护肝的作用,大幅度降低乙醇对肝脏的损伤,使肝脏正常状态迅速得到恢复。
同时,二氢杨梅素起效迅速,并且作用持久,是保肝护肝,解酒醒酒的良品白茶储存方式第一种:白茶放罐子里储存茶叶放在茶叶罐里保存,以防压碎,茶叶罐的选择,以锡罐为上,铁罐、纸罐次之,要求密封性要好第二种:木炭储藏法取适量的木炭装入小布袋内,放入存放茶叶罐的底部,然后将包装好的茶叶分层排列在罐里,在密封坛口,木炭应每个月换一次第三种:冷藏储藏法将茶叶用袋子或者茶叶罐密封好,将其放在冰箱内储藏,温度最好为5°.第四种:暖水瓶储藏法将白茶茶叶装进新买的暖水瓶中,密封好即可第五种:白茶要低温、避光贮藏因为,在高温条件下,茶叶内含成分的化学变化加快,从而使品质陈化加速,光照使茶叶内含成分发生光化学反应,从而使品质失去原有风格第六种:生石灰储藏法将生石灰用布袋包装好,同时茶叶也密封包装好,茶叶要密封包装并远离有异味的物品,需要注意的是生石灰带最好每隔2个月换一次白茶分类白茶因茶树品种、原料(鲜叶)采摘的标准不同,分为:芽茶(白毫银针)和叶茶(如白牡丹、新工艺白茶、寿眉).白茶主要品种有白牡丹、白毫银针、贡眉、寿眉一、白毫银针白毫银针,简称银针,又叫白毫,因其白毫密披、色白如银、外形似针而得名,其香气清新,汤色淡黄,滋味鲜爽,是白茶中的极品,素有茶中“美女”、“茶王”之美称。
由于鲜叶原料全部采自大白茶树的肥芽,其成品茶,长三厘米许,整个茶芽为白毫覆被,银装素裹,熠熠闪光,令人赏心悦目冲泡后,香气清鲜,滋味醇和,杯中的景观也使人情趣横生一般每3克银针置沸水烫过的无色无茶透明玻璃杯中,冲入200毫升沸水,开始时茶芽浮于水面,5-6分钟后茶芽部分沉落杯底,部分悬浮茶汤上部,此时茶芽条条挺立,上下交错,望之有如石钏乳,约10分钟后茶汤泛黄即可取饮 二、新工艺白茶新工艺白茶简称新白茶,原中国茶业公司福州分公司(现福建茶叶进出口有限责任公司)和福鼎有关茶厂为适应港澳市场的需要,于1968年研制的一个新产品,远销欧盟及东南亚国家及日本等多个国家和地区.是在白茶加工工艺的基础上,加入轻揉工艺制成新白茶对鲜叶的原料要求同白牡丹一样,一般采用“福鼎大白茶"、“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