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鱼的形态与种类.ppt
28页第一节 金鱼,(一)金鱼的外部形态与变异 1.体形 4.体色 7.眼 2.头型 5.鳍形 8.鼻 3.侧线 6.鳞片 9.鳃 (二)金鱼的分类,,金鱼不同部位的测量 1.全长 2.体长 3.头长 4.吻长 5.眼径 6.尾柄长 7.体高 8.尾柄高 9.背鳍长 10.胸鳍长 11.腹鳍长12.臀鳍长 13.尾鳍长14.鳞片15.鳃盖 16.鼻17.口 18.侧线,,1.体形 野生鲫体细长而侧扁草金鱼的体形属此种类型经过长期家化与人工定向培育,金鱼的体形即因品种而异:躯干缩短,成椭圆或纺锤形;有的品种腹部膨大而肥圆,甚至成球形,而尾柄则陡然变细短,例如,文种类型中的红珍珠鳞,蛋种类型中的虎头和狮头,龙种类型中的五花龙睛、绒球龙睛或墨龙睛等2.头形 金鱼的头形可分成三种类型: 平头、鹅头(高头)与狮头(虎头型)有背鳍的是狮头 无背鳍的是虎头,3.侧线 草种金鱼的侧线弯曲似鲫,随体形的变异,侧线呈弯曲状的收缩,先向下,后向上,至尾柄处又向下而后趋于平直,形成波浪状弯曲;身体愈缩短,其弯曲度愈明显4.体色 原始金鱼的体呈红黄色随着金鱼的演化与品种的分化,体色变异很大有红、黄、蓝、紫、黑、白、橙、灰、古铜等单色构成的金鱼体色;也有由双色构成的体色,即红白、紫蓝花、素蓝花、红黑花、喜鹊花等;也有由多种颜色形成花斑。
体色的形成与遗传、生活环境和饲(饵)料成分有关5.鳍形 草金鱼的鳍形与鲫类似但其他蛋种、龙种或文种型金鱼的鳍形均有较大的变异,而变异最大的是背鳍和尾鳍其他鳍在鳍条数量和鳍形状上与野生鲫鱼存在差异 (1)背鳍 (2)尾鳍,,(1)背鳍 金鱼的背鳍分正常背鳍与无背鳍两种类,背鳍残缺不全者为畸形,应淘汰正常背鳍位于背部中央,但鳍的前缘比鲫和草金鱼高无背鳍的金鱼为蛋种类型2)尾鳍,数量,,单尾(草金鱼),双尾(多数金鱼),长度,,短尾(例如多数蛋种金鱼),长尾(例如文种、龙种),,三尾,四尾(蝴蝶尾、凤尾、孔雀尾),,、反转尾等,6.鳞片 金鱼的鳞片主要有三种类型:正常鳞、半透明鳞、透明鳞和珍珠鳞透明鳞中没有反光质和色素细胞,看来像一片透光的塑料片;珍珠鳞边缘色深、中央色浅而外凸,像是镶嵌在鱼体身上的珍珠7.眼 金鱼眼变异很大除草金鱼为正常眼外,依品种不同可分为龙睛眼型、望天眼型、水泡眼型、蛤蟆头眼型(蛙眼、小水泡眼)四种(图2—6)龙睛眼的眼球像算盘珠突出眼眶之外,特别大;望天眼的眼球也膨大凸出,且向上反转90角,直朝天空;水泡眼的眼球正常,但眼眶中充满液体,形成半透明泡状凸于头的两侧,像戴着两个气球;蛤蟆头眼的眼球正常,只是眼眶中的半透明液体较少,形成的凸起小于水泡眼,故又称小水泡眼。
8.鼻 绒球品种金鱼的鼻隔膜特别发达,形成一束肉质小叶凸于鼻孔之外,像两个绒质的花球,故得名绒球有的还呈四球,更耐观赏,如四球龙睛、朱球墨龙睛等9.鳃盖 金鱼的鳃分为,正常鳃、透明鳃和翻鳃变异鳃盖的鳃盖骨后缘由内向外翻转,使部分鳃丝裸露与鳃盖之外,故称翻鳃二)金鱼的分类 长期以来,中国民间对金鱼的分类一直采用4分法,也称为传统分类: 1、依传统分类方法通常把金鱼分为四类: 草种:类似于野生鲫鱼的金鲫 文种:双尾,眼不凸出,有背鳍 龙种:双尾,眼凸出,有背鳍 蛋种:双尾,眼不凸出,无背鳍目前,传统分类在我国应用仍十分广泛,但是这种分类方法已经无法满足人们对金鱼进行精细的品种划分与命名的需要根据目前我国所能收集到的金鱼的特征将金鱼分为12个系列此分类方法突出了金鱼主要变异特征,并与目前我国金鱼命名规律相照应,利于认知和辨别,我们可称之为“12分法”1.金鲫系列 2.文鱼系列 3.琉金系列 4.高头与狮头系列 5.绒球系列 6.珍珠鳞系列 7.龙睛系列 8.蝶尾系列 9.丹凤系列 10.虎头系列 11.水泡系列 12.望天系列,1.金鲫系列 金鲫系列的金鱼又称草金鱼,体型与野生鲫鱼近似,身体侧扁,呈纺锤形,头尖,背鳍高耸,单尾或双尾。
单尾草金鱼有两种基本形态,分别是短尾的普通草金鱼,另一种是长尾的燕尾草金鱼2.文鱼系列 文鱼是在草金鱼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较为原始、外表普通的金鱼,身体短圆,各鳍发达,四叶尾,除此之外没有特别之处3.琉金系列 由日本在江户时代经琉球传入的中国文鱼的基础上培育改良而成的,因此称为“琉金”,其特征与文鱼很接近琉金最为显著的特征是背脊陡然高高隆起,形似牛背,各鳍修长,体圆而头尖4.高头与狮头系列:此系列金鱼的最大特征是在文鱼基础上,头部发展出了丰富的肉瘤,高头即指高头型金鱼,狮头即指有背鳍的狮头型金鱼5.绒球系列 此系列的金鱼的鼻孔膜变异成绒球状,绒球的基因呈显性,在文种、龙种、蛋种和龙背种中均有绒球金鱼,如“文鱼绒球”、“龙睛绒球”、“高头绒球”、“珍珠鳞绒球”、“蛋凤绒球”、“虎头绒球”、“朝天龙绒球”等6.珍珠鳞系列 具有珍珠鳞的金鱼,头尖,腹部肥大,形同皮球珍珠鱼的鳞片常会引起其他种类金鱼的啃食,因此不适合与其他金鱼品种混养7.龙睛系列 眼为龙睛型,其他特征与文种近似此系列金鱼在文种金鱼基础上变异而来,具有400多年历史,是中国传统金鱼的代表8.蝶尾系列 蝶尾是在龙睛金鱼基础上发展形成的,与龙睛金鱼在尾鳍形状上有差别。
蝶尾金鱼的尾鳍两腹叶方向向前,四叶舒展开,如“V”形或“X”形,形如蝴蝶9.丹凤系列 属蛋种金鱼但与其他蛋种金鱼不同的是,丹凤金鱼头部无肉瘤,身形匀称,各个鳍较长而飘逸,使得其别有一番韵味10.虎头系列 虎头金鱼,南方称之为“寿星”头部为虎头型的金鱼体宽、肥胖、形似蛋,肉瘤发达,是蛋种金鱼的代表我国传统的虎头背部较平直,缺乏美感,近些年通过与日本兰寿杂交选育而成的国寿,与传统的虎头已出现明显的区别,兼具虎头头部丰满肉瘤和兰寿背部的精致曲线(在虎头金鱼基础上尾柄变短粗陡然下降,形成背部优美线条)体型肥状有力,尾柄短而粗为了与日本兰寿区别,称之为“国寿”或“中国兰寿”11.水泡系列 具有水泡眼型和蛤蟆头眼型的蛋种或文种金鱼,眼睛常常因水泡的挤压而“半朝天”水泡眼型金鱼的水泡大者如鸡蛋,其薄囊上布满毛细血管、淋巴管,无鳞片,内充盈液体蛤蟆头眼型的金鱼水泡很小,此种金鱼称为“蛙头”,现已不常见蛋种水泡金鱼的背部不能太过平直,否则会出现重心不稳的情况12.望天系列 具有望天眼型的金鱼,是龙背种金鱼的代表品种,分为长尾和短尾两种望天金鱼的眼圈晶亮,眼轴端正向上,背部光滑,模样逗人金鱼命名的一般方法是“色+主要特征(品种)+(色)次要特征”,例如红龙睛翻鳃,就是红(色)+龙睛(主要特征)+翻鳃(次要特征)组合而成。
但是,金鱼品种日趋多样化,有时难以区分主次特征,我们可以依据变异出现的先后来决定“主次”顺序,比如红色金鱼同时具有龙睛和珍珠鳞特征,我们可以称之谓“红龙睛珍珠”根据文献记载,推断部分系列金鱼在我国出现的前后顺序大体上是:文鱼(1502年之前),龙睛(1592年),丹凤和虎头(17XX年),望天眼(1870年),高头(19世纪末),绒球(1900年),珍珠(1925年),水泡眼(1925年),蝶尾(1961年),琉金(1502年后在日本出现,我国1980年后引进),国寿(2004~2005年)1.金鲫系列 2.文鱼系列 3.琉金系列 4.高头与狮头系列 5.绒球系列 6.珍珠鳞系列 7.龙睛系列 8.蝶尾系列 9.丹凤系列 10.虎头系列 11.水泡系列 12.望天系列,金鱼的命名规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