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的社会与文化尔雅课后作业答案完整版.doc
19页中国的社会与文化尔雅课后习题答案中国的社会与文化(一)1新闻业的早期雏形初现在那个地方?A、 威尼斯B、 米兰C、 伦敦D罗马正确答案:A2“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是谁说的?A、 鲁迅B、 李大钊C、 陈独秀D毛泽东正确答案:B3普利策是哪个国家的?A、 美国B、 英国C、 德国D意大利正确答案:A4“如果报界寡廉鲜耻、唯利是图、蛊惑人心、贪污腐化,那势必使人民也变得像 它一样卑劣这句话是谁说的?A、 司徒雷登B、 埃德加•斯诺C、 普利策D邵飘萍正确答案:C51978年著名的社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最初发表在哪份报纸上?A、 光明日报B、 人民日报C、 参考消息D新华日报正确答案:A6新闻这个职业的雏形最初产生于哪个城市?A、 巴黎B、 威尼斯C、雅典D伦敦正确答案:B7“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出自以下哪位人物?A、 陈独秀B、 严复C、 李大钊D梁启超 正确答案:C8“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最早出现在 1978年的哪份报纸?A、 《人民日报》B、 《党报》C、 《中国日报》D《光明日报》 正确答案:D9第一个采访红区的西方记者是谁?A、 罗伯特•卡帕B、 埃德加•斯诺C、 法拉奇D约瑟夫•普利策正确答案:B10普林策是哪个国家的新闻学家?A、 美国B、 英国C、 法国D德国 正确答案:A11第一个采访红区的西方新闻记者是:A、 埃德加•斯诺B、 普林策C、 罗伯特•卡帕D威廉•拉塞尔 正确答案:A12“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是谁的话语?A、 陈独秀B、 胡适C、 李大钊D鲁迅正确答案:C13斯诺是第一个访问红区的西方记者,这种说法正确吗? 正确答案:214新闻业的工作是一个每时每刻都在影响社会的工作,这种说法正确吗? 正确答案:215《红星照耀中国》的作者是安娜•路易斯•斯特朗?正确答案:X16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新闻学院是普利策倡导和捐资所建? 正确答案:217新闻工作每日每时都在影响社会影响公众。
正确答案:218在文艺复兴时期的威尼斯产生了新闻职业的早期雏形正确答案:219从社会影响而言,新闻最根本的属性是每日都在影响社会的工作 正确答案:220新闻工作的弱点是容易浮光掠影正确答案:2中国的社会与文化(二)1“超过应该不是十五年,也不是十年,只需两三年”,这是谁提议的?A、 毛泽东B、 刘少奇C、 朱德D邓小平正确答案:A2新闻的先天弱点是由以下哪个因素所决定的?A、 工作性质B、 社会需求C、 文化思潮D政治诉求正确答案:A3《纽约世界报》和《纽约新闻报》的竞争对哪场战争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A、 美英战争B、 海湾战争C、 美西战争D越南战争正确答案:C4I960年五月后作为中国“左”的指导思想体现的“三面红旗”不包括?A、 人民公社B、 大跃进C、 总路线D大炼钢铁正确答案:D5《纽约新闻报》的创办者是?A、 默多克B、 赫斯特C、 卢斯D普利策正确答案:B6以下哪个人物以生命为代价推动了中国的法治进程?A、 彭宇B、 小悦悦C、 朱令D孙志刚正确答案:D7恩格斯认为新闻的弱点是什么?A、 容易伤害当事人B、 容易浮光掠影C、 传播速度太快D容易引起社会混乱正确答案:B8《红星照耀中国》的作者是谁?A、 司徒雷登B、 卡尔•迈当斯C、 埃德加•斯诺 D爱泼斯坦 正确答案:C9新闻工作最大的缺点是肤浅,这种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答案:210《纽约世界报》是普利策创立的,是否正确?正确答案:211袁隆平的杂交水稻研究在2010年的目标是水稻亩产要达到1000公斤? 正确答案:X12新闻工作者要在短时间内做出准确全面的判断离不开平时的各种关于中国社会 现状的积累?正确答案:213户籍制度是造成中国城市与乡村二元结构分裂的社会结构的一种根源。
正确答案:214普利策建议新闻工作者要成为社会的守望者正确答案:215解释权包括对新闻事实的选择、判断、分析正确答案:216新闻工作要在很短的时间完成对事物或事件的评价正确答案:217新闻媒体的恶性竞争对导致美西战争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正确答案:218导致新闻工作的容易浮光掠影的主要原因是其时效性正确答案:219普林策创立了《纽约新闻报》 正确答案:X中国的社会与文化(三)1中国的特殊国情是什么?A、具有悠久的历史B、 不曾中断的历史C、 多种多样的文明D以上都是正确答案:D2什么是中国特色?A、 中国特有国情所决定的特点B、 儒家文化C、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D人口多,差距大正确答案:A3在看待社会事物时,我们应该秉承以下哪种态度?A、 实事求是B、 变化C、 辩证主义D发展正确答案:A4“文化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 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是谁说的?A、 歌德B、 斯宾塞C、 泰勒D斯宾格勒正确答案:C5“中国特有的国情”最主要的是指?A、 不曾中断的历史和文化传统B、 独特的地理环境C、 独特的政治体制D独特的民族性格正确答案:A6下列属于物态文化层的文化是?A、 拜金主义B、 青铜器C、 见面握手言好D社会主义制度正确答案:B7下列哪个国家的改革和走向世界的步伐比我国稍晚?A、 巴西B、 阿根廷C、墨西哥D印度正确答案:D8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的是谁?A、 吴文俊B、 袁隆平C、 王选D黄昆正确答案:B9“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口号产生于以下哪个时期?A、 三大改造时期B、 大跃进时期C、 文化大革命时期D改革开放新时期正确答案:B10西方人对中国的各种现象之所以有不同的理解, 是因为文化背景不同,这种说法 是否正确?正确答案:211中国社会是一个矛盾的共同体,具体很强的对比性,这种说法正确吗? 正确答案:212对文化首先进行层次分析的是英国文化学家泰勒?正确答案:X13唱歌跳舞属于行为文化层?正确答案:214客观、公正、真实、准确是对新闻工作者的要求。
正确答案:215时效性是新闻写作的一大特性正确答案:216我们生活的社会是多元的,甚至是矛盾的正确答案:217任何历史最终是通过文化的方式表现出来正确答案:218外国记者对我们关注越来越多,主要原因是感情的加深正确答案:x中国的社会与文化(四)1中国改革开放开始于哪一年?A 1977.0B、 1978.0C、 1989.0D 1990.0正确答案:B2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取得的最大的成就是什么?A、 经济发展B、 社会文化C、 开放程度D教育改革正确答案:A3在《改革开放30年报告》中,1978年的外汇储备是多少?A、 15亿美元B、 16亿美元C、 17亿美元D 18亿美元正确答案:B4西方的高铁建设从什么时候开始?A、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B、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C、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D上世纪八九十年代 正确答案:B5改革开放三十年(1978――2007),中国的GDP大概增长了多少倍?A、 10 倍B、 15 倍C、 22 倍D 40倍正确答案:C6世界普遍认为经济改革取得成就最辉煌的国家是?A、 中国B、 印度C、 墨西哥D俄罗斯正确答案:A7宗教信仰属于文化的哪一个层次?A、 物质文化层B、 制度文化层C、 行为文化层D心态文化层 正确答案:D8《原始文化》的作者是?A、 爱德华•泰勒B、 詹姆斯•弗雷泽C、 亨利•摩尔根D爱德华•霍尔 正确答案:A9以下不属于克鲁克洪的观点的是?A、 文化是历史上所创造的生存式样的系统。
B、 文化具有显型式样和隐型式样C、 文化是一种行为的习惯D文化具有为整个群体共享的倾向正确答案:C10中国的GDPS、额在哪一年超过日本?A 2009年B、 2010 年C、 2011 年D 2008年正确答案:B11在改革开放之前,经济是发展的重点,这种说法是否正确? 正确答案:X1270年代,中国大量青年下乡是政治因素带来的失业问题吗? 正确答案:213就GDP数据而言,中国在2009年时已经超过了日本? 正确答案:X141978年时中国的日用品基本是凭票供应?正确答案:215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增长速度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 正确答案:216票据经济是物质匮乏时期的特有产物正确答案:217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巨大成就应归结于改革开放的政策 正确答案:X18中国的和谐号列车时世界上速度最快的 正确答案:2中国的社会与文化(五)1捉蒋亭在我国哪个城市?A、 重庆B、 延安C、 南京D西安正确答案:D2柏林墙的倒塌和哪个事件无关?A、 德国统一B、 第二次世界大战C、 前苏联解体D冷战结束正确答案:B3著有《改革与新思维》并提出所谓的“新思维”的是?A、 斯大林B、 赫鲁晓夫C、 戈尔巴乔夫D叶利钦正确答案:C4“戈尔巴乔夫先生,请推倒这堵墙! ”是谁在演说时说的?A、 里根B、 罗斯福C、尼克松D老布什正确答案:A5苏联解体时一共有多少个加盟国退出?A、 8个B、 10 个C、 14 个D 20个正确答案:C6乘坐高铁从上海到北京大概需要多长时间?A、 8个小时B、 7个小时C、 9个小时D 4个小时正确答案:D7以下不属于上世纪90年代的“亚洲四小龙”的是?A、 新加坡B、 韩国C、 香港D澳门正确答案:D8以下对知青上山下乡运动说法正确的是?A、 它从50年代开始一直持续到文化大革命结束。
B、 知青一般指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C、 这项运动得到了毛泽东的提倡和领导D以上说法都正确正确答案:D92012年中国高速铁路达到:A、 1.1万公里B、 1.2万公里C、 1.3万公里D 1.4万公里正确答案:C10被西方社会称之为:“民主社会胜利”的事件是:A、 柏林墙的倒塌B、 前苏联的解体C、 戈尔巴乔夫改革D冷战的结束正确答案:A11下面哪一项是戈尔巴乔夫最著名的理论A、 改革论B、 新思维C、 发展论D新视野正确答案:B12根据吕艺老师的讲解,将来的一天,我们的过速铁路会连接到世界范围吗? 正确答案:213我国的铁路建设技术已经走向了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