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吸虫病棘口吸虫》PPT课件.ppt
14页第七节第七节 棘口吸虫病棘口吸虫病病原体病原体宿主:家禽和野禽宿主:家禽和野禽寄生部位:大肠和小肠寄生部位:大肠和小肠病原体形态病原体形态 生活史生活史 病变病变症状症状 诊断诊断 治疗治疗 预防预防棘口科(棘口科(Echinostomatidae)的各种吸虫:)的各种吸虫: 卷棘口吸虫(卷棘口吸虫(E.revolutum))棘口属(棘口属(Echinostoma)) 宫川棘口吸虫(宫川棘口吸虫(E.miyagawai)) 日本棘隙吸虫(日本棘隙吸虫(E.japonicus))棘隙属(棘隙属(Echinochasmus)) 叶状棘隙吸虫(叶状棘隙吸虫(E.perfoliatus))低颈属(低颈属(Hypoderaeum):似锥低颈吸虫():似锥低颈吸虫(H.conoideum))棘缘属(棘缘属(Echinoparyphium):曲领棘缘吸虫():曲领棘缘吸虫(E.recurvatum))病原体形态病原体形态卷卷棘棘口口吸吸虫虫呈呈长长叶叶形形,,大大小小为为7.6~~12.6╳ ╳1.26~~1.60mm。
具具有有头头冠冠和和头头棘棘口口吸吸盘盘小小于于腹腹吸吸盘盘卵卵巢巢呈呈圆圆形形或或扁扁圆圆形形,,位位于于虫虫体体中中央央或或中中央央稍稍前前睾睾丸丸呈呈椭椭圆圆形形,,前前后后排排列列,,位位于于卵卵巢巢后后方方子子宫宫位位于于卵卵巢巢前前方方卵卵黄黄腺腺发发达达,,分分布布在在腹腹吸吸盘盘后后方的两侧,伸达虫体后端方的两侧,伸达虫体后端卷棘口吸虫卷棘口吸虫虫卵椭圆形,淡虫卵椭圆形,淡黄色,大小为黄色,大小为81-91×52-64μm成虫寄生于禽类的直肠、盲肠中,虫卵随粪便排出体成虫寄生于禽类的直肠、盲肠中,虫卵随粪便排出体外,在水中发育为毛蚴,毛蚴钻入第一中间宿主(淡外,在水中发育为毛蚴,毛蚴钻入第一中间宿主(淡水螺)发育为胞蚴、雷蚴和尾蚴,尾蚴从螺体逸出后水螺)发育为胞蚴、雷蚴和尾蚴,尾蚴从螺体逸出后钻入第二中间宿主(淡水螺、蝌蚪、鱼类)变为囊蚴钻入第二中间宿主(淡水螺、蝌蚪、鱼类)变为囊蚴终末宿主吞食含囊蚴的第二中间宿主而被感染囊蚴终末宿主吞食含囊蚴的第二中间宿主而被感染囊蚴在宿主的肠道发育为成虫在宿主的肠道发育为成虫生活史生活史剖检可见肠壁发炎,点状出血,肠内剖检可见肠壁发炎,点状出血,肠内容物充满粘液,粘膜上附有虫体。
容物充满粘液,粘膜上附有虫体病变病变1 1、主要危害雏禽主要危害雏禽2 2、刺激肠黏膜,引起黏膜发炎、出血和下痢刺激肠黏膜,引起黏膜发炎、出血和下痢3 3、少量寄生时不显症状,严重感染时可引起、少量寄生时不显症状,严重感染时可引起 食欲不振,消化不良,下痢,粪便中混有粘食欲不振,消化不良,下痢,粪便中混有粘 液禽体消瘦,贫血,可因衰竭而死亡禽体消瘦,贫血,可因衰竭而死亡症状症状粪便中检获虫卵或剖检发现虫体可确诊粪便中检获虫卵或剖检发现虫体可确诊诊断诊断1 1、二氯酚:剂量为、二氯酚:剂量为150-200mg/kg150-200mg/kg体重,体重, 拌于饲料内喂服拌于饲料内喂服2 2、氯硝柳胺:剂量为、氯硝柳胺:剂量为50-60mg/kg50-60mg/kg体重,体重, 拌于饲料内喂服拌于饲料内喂服治疗:治疗:1、、 对流行区内的家禽进行计划性驱虫,减少病原扩散;对流行区内的家禽进行计划性驱虫,减少病原扩散;2、、 对禽粪进行堆积发酵,杀灭虫卵;对禽粪进行堆积发酵,杀灭虫卵;3、勿以生鱼或蝌蚪以及贝类等饲喂家禽,以防感染;、勿以生鱼或蝌蚪以及贝类等饲喂家禽,以防感染;4、用药物或土壤改良法消灭中间宿主。
用药物或土壤改良法消灭中间宿主 预预 防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