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种树郭橐驼传》公开课教学设计.docx
4页《种树郭橐驼传》教学设计《种树郭橐驼传》教学设计教书人生《种树郭橐驼传》教学设计一、 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1、了解及文章的思想内涵2、掌握类、固、致、易等实词的多义性和且、而等虚词的意思和用法二)能力训练点1、学习本文设事明理的写法2、掌握文章运用对比与映衬的表现手法三)德育渗透点本文针对当时官吏繁政扰民的社会现象而作, 启发上层统治者清肃吏治, 顺应老百姓的 生活习惯和生产规律,使它们修养生息,以维持社会秩序四)美育渗透点赏析文中史笔与文辞兼美的语言表现力二、学法引导1、学生先阅读注释,了解以及文章的主旨2、学生对照注释,自己疏通课文,尤其要注意一些文言现象,可以采用讨论方法,合 作学习3、学生对照课后题目,通过读课文,初步完成对课文的理解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重点:1、掌握多义词的用法2、学习文章运用对比与映衬的表现手法3、学习文中设事明理的写法难点:1、史笔与文辞兼美的语言表现力2、《种树郭橐驼传》一文深刻的思想意义解决方法:1、师生合作研讨,尤其注意学生间的合作,教书做好点拨2、熟读全文,以读来促进理解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师生互动设计1、教书补充生平以及文章的写作背景,增进学生对文章内涵的理解。
2、教师合理设置讨论题,启发学生读书思考3、学生自读课文,发现问题与同学商讨研究,做好质疑准备六、教学步骤(一)明确目标(同素质教育目标)(二)整体感知1、导入新课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 但是到了唐代中期, 已是危机四伏, 封建社会开始走下坡路我们从柳宗元的《捕蛇者说》中可以看出封建朝廷苛征重税,人民不堪重负,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柳宗元不但揭示了当时官吏繁政扰民的这一社会现象, 还指出了解决这一现象的方法 那就是清肃吏治, 顺应百姓的生活习惯和生产规律, 使他们修养生息, 以维持社会秩序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柳宗元的《种树郭橐驼传》 (板书)2、及相关背景介绍(1)学生自读课文注释,了解生平及文章的主旨2 )教师补充柳宗元(773-819 )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子厚,河东解人(今山东运城县解州镇),世称柳河东他出身于官吏家庭, 21 岁时中进士,官监察御史里行与刘禹锡参加了主张革新的王叔文集团, 任礼部员外郎 革新失败后被贬为邵州刺史, 赴任途中又被贬为永州司马同时被贬的还有七人,史称八司马事件在长期的谪贬生活中,柳宗元接近了人民,他的思想有了很大变化。
后任柳州刺史, 故后人也称之为柳柳州 文学上与韩愈一起提倡古文运动, 同被列入唐宋八大家之中,并称韩柳 他的文学主张是文道并重,强调创作态度必须严肃认真他的创作可分为传记、论文、山水游记、寓言等四种,以山水游记和寓言的文学成就最高他的游记代表作《永州八记》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他的寓言短小精悍,含义深远 《三戒》是很有影响的代表作柳宗元在诗歌创作上的成就也主要体现在山水诗的创作上 他的诗不同于其他人的山水田园诗, 而是借诗表现了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自身不幸的感叹 他在哲学上, 提出天地、 元气、 阴阳不能赏功而罚祸, 打击了当时流行的因果报应思想,但对佛教妥协,有儒、释、道三教调和的主张,著有《河东先生集》 3、整体把握文意,理清文章思路1 )学生朗读课文,讨论文章的层次及概括层意找出文章中点明题旨的一句话简要概括全文每节的主要内容2)教师点拨,明确:能顺本之天,而致其性焉尔第一段介绍郭橐驼命名由来及籍里第二段介绍郭橐驼以种树为职业第三段由郭橐驼自述种树之法第四段从郭橐驼之口发出治国安民的议论第五段点明写作目的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达成过程1、给下列字注音病瘘 (lu)郭橐(tu)驼孳⑵勖 (x)缭(so)丝夕^(sn)ll(yng)2、学生自读课文,归纳文中的文言知识。
1 )指出下列加点词的词类活用现象并释义甚善,名我固当 驼业种树且硕茂,早实以蕃 其筑欲密 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明确】名,起名,作动词业,以……为业,作动词实,结果实,作动词筑,捣土用的杵,文中用作动词,捣土 爪,用指甲划破,作动词2 )指出下列加点字的意思植木之性根拳而土易见长人者好烦其令 字而幼孩故病且怠讨论,明确明确】性:性质、方法易:更换 长:治理字:养育病:穷困(3 )辩析下列实词的词义和虚词的用法1 .秦孝公据嵋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固 2 .独夫之心,日益骄固3 .沛公默然,曰:故不如也4 .甚善名我固当1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顾 2 .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3 .三岁贯女,莫我肯顾4 .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1 .既克,公问其故故 2 .桓侯故使人问之3 .君安与项伯有故4 .其土欲故1 .且壮士不死则已2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且 3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4 .存者且偷生5 .故病且怠讨论,交流,明确如下明确】固 坚固 顽固 确实 本来顾 拜访,探望却,反而 照顾 看故 原因,缘故特意 旧交情 旧,原来且 况且 尚且 将近 暂且 并且4、研读课文阅读 1-2 节,说说郭橐驼是怎样的一个人?讨论,明确:他是一个平凡、朴实、而具有丰富经验的植树能手。
阅读第 3 节,讨论描写郭橐驼这一形象的手法讨论,明确:【明确】 本节文字运用了对比映衬的手法来写郭橐驼具有丰富的植树经验郭橐驼的种树经验在于种树不害其长,不做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的事而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而他植者却与之截然相反第4节,将郭橐驼种树之道移之官理,仍借郭橐驼之口,写出做官的道理,那么如何做官呢?【明确】 做官之人,要像种树那样,要顺应民众生活的要求,不要妨碍他们的生长,使他们得以蕃生,安性5、赏析本文的写作特色学生通读全文讨论写作特点明确】 文章运用了对比与映衬的表现手法,先谈养树,后论养人,以种树喻治民,含蓄委婉地表达了的政治观点叙事语言简洁生动,是本文的一个突出特点 如仅用隆然伏行几个字,就写出了人物的形象特征;仅用甚善名我固当几个字,就写出了人物的个性, 这种史笔与文辞的兼美,显示了高超的语言表现力四)总结扩展【总结】 这是一篇传记,也是一篇寓言式的说理文文章通过记述郭橐驼的两段话, 反映了当时官吏政乱令繁、骚扰百姓、使之不能安生的现实并且提出了解决矛盾的方法, 即像郭橐驼种树那样, 不妨碍它们自然生长; 统治者清肃吏治,顺应老百姓的生活习惯和生 产规律,使他们休养生息,以维持社会秩序。
本文兼有传记文和寓言的特点,将两种文体熔为一炉就其历叙人物姓名、籍里、 职业及对人物作正写反衬等笔法来看,是传记文格局;就其借种树之道以喻为官治民之道来看, 则又是寓言性质这种融合,有助于叙议契合、事理相生请细加体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