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省特殊教育教师现状调查问卷(教师版).doc
6页测验日期 月 日 问卷编号: 特殊学校教师现状调查问卷(教师版)尊敬的教师:您好!为了进一步理解特殊教育学校教师的现状,我们进行这次问卷调查本次调查不记名,成果无对错之分,仅供研究之用,请按照您的实际状况回答您的回答对我们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您的大力支持,我们表达深深地感谢谢谢合伙!第一部分 性别:A. √男 B.女年龄:A.20岁如下 B.20-30 岁 C. √ 31-40 岁 D. 41-50 岁 E.50 岁以上 学校所在地级市-------学校所在地区:A.省会 B. 地级市 C. √ 县级市或县城 D.乡镇 E.农村所在的学校是:A:盲校 B:聋校 C:培智学校 D√:综合性特教学校 E:其她__________职称:A.小教二级(或中教三级)B.小教一级(或中教二级) C. √小教高档(或中教一级)D.小高高(或中教高档)您的教育年龄:A.1-5 年 B. 6-10 年 C. √11-15 年 D.16-20 年 E..20 年及以上您的特教教龄:A.1-5 年 B.6-10 年 C. √11-15 年 D. 16-20 年 E.20 年及以上您的第一学历:A.专科如下 B. √专科(或高中) C.本科 D.研究生及以上您的最后学历:A.专科如下 B.专科 C√.本科 D.研究生及以上您第一学历所学专业是:1.特殊教育专业 2. √非特教师范专业 3.其他非师范专业您最后学历所学专业是:1.特殊教育专业 2. √非特教师范专业 3.其他非师范专业您目前工作的工资待遇:A. √1000- 元 B.-3000 元 C.3000-4000 元 D.4000 元以上您所专家的科目与否与自己所学专业一致?A:一致 B:√不一致您所专家的科目若与自己所学专业不一致,您采用的应对措施是: A:自学 B:自费参与专业学习 C:报名参与学校外派的专业学习 D:√参与学历教育您平时与否常常翻阅特教专业书籍或期刊:A:定期翻阅 B:√常常翻阅 C:有空才看 D:历来不看您对教师从事教育科研的观点是:A:非常重要,科研是基本B:重要,√两者互为增进 C:搞不搞科研无所谓,搞好教学就行 D:教师做科研等于“不务正业”您近来十年刊登的科研论文数量和级别状况是:年份数量111级别区级市级国家您近来十年曾经获得过哪些奖励和证书(涉及资格证书、专业级别证书)? 年份 数量 奖励名称 证书名称 级别您近来十年曾经专家过哪些课程? 年份专家课程名称 专家课程数量美术美术美术美术美术美术美术美术美术 平均周学时数121010101013131313学生的障碍类型 您近来十年使用多媒体授课教状况: 年 份 使用状况从未使用偶尔使用常常使用√√√√√√√√√您近来十年参与培训状况:年 份培训内容培训目的培训单位培训形式培训时间培训次数培训效果第二部分 指引语:请仔细阅读下面的句子,从所给的几种选项中,按照您的实际状况来作答,选择一种与您的想法和做法最接近的选项,用“√”标注。
请您注意每个选项都做了回答,且只选一种答案谢谢您的合伙问卷一1. 您的身体健康状况如何? A.不清晰,很少关怀个人的健康问题 B.不健康,身患多种疾病(如:颈椎病、胃病等)C.亚健康,易生病(如:容易感冒等)D.健康√2.您的睡眠质量如何?近一种月工作时的心情如何? A.睡眠很不好,易醒、常常失眠,心情也不好,爱发脾气B.一种星期有两三次失眠,喜忧参半C.偶尔失眠,心态较平和D.睡眠较好,心情大多数时间很舒畅,能精神饱满地投入到教育教学中√3.您每天上完课后感觉如何?A.常常有疲倦感,且长时间不能缓和 B.有时有疲倦感,根据所教科目而定C.很少有疲倦感 D.没有疲倦感很轻松√4.您与否注意劳逸结合或者有运动的习惯,平均每天的锻炼时间是多少?A.没有运动的习惯,也没有时间锻炼√B.不常常运动,平均每天30分钟如下C.常常运动,平均每天30分钟-1个小时D.非常注意,有自己的运动筹划,每天运动1个小时以上5.遇到某些事情(例如不公平看待)您的情绪如何?A.怒不可遏,大发脾气√B.会有一段时间情绪消沉C.以稳定的情绪、平和的心态看待发生的事情D.豁达开朗、心态良好,觉得这只但是是生活的小插曲6.你对你所教学科的态度如何? A.不喜欢,觉得不适合自己 B.一般,是一份谋生的职业√C.喜欢,可以让自己的知识有所展示 D.热爱,自己从中实现了自己的价值7.对有关特殊教育专业知识,(如治疗、康复、训练等),您与否系统学习过?若有,有哪些?A.历来没学过B.学过很少√C.学过某些初步的知识,大概有个理解D.系统学过请列举出:8.您对特殊教育学科前沿理论思想、最新信息的理解限度如何?A.不理解B.普及好久才理解C.普及后不久理解√D.及时理解9.您对与特殊教育学科有关的学科知识(如医学、心理学、社会学、生理学、脑科学等)理解多少?A.不理解B.比较熟悉,懂得其中几种C.熟悉,只限于懂得,没有较好地结合√D.很熟悉,能较好的互相结合,使之发挥作用10.在实际教学中,您能否精确判断出受教对象的特殊类型(如智障、听障、自闭等)?A.不能B.比较熟悉,只限于懂得,没有用过√C.懂得并可以判断出常用的D.能精确判断,并可以开展有关评估11.您对某种康复治疗或训练的技术掌握限度如何?A.生疏B.还在学习掌握中√C.熟悉,只限于懂得,没有用过D.纯熟掌握,常常在教学中使用12.在教学中,您与否能予以特殊对象所需的有关服务?A.不懂得有关服务是什么B.只限于懂得,没有用过√C.可以,有些地方生疏,影响了实际操作D.可以,应用自如,可以较好地协助受教对象13.在教学中,您与否能根据不同的对象,制定个别化教育筹划,实行IEP教学?A.不懂得IEP是什么B.只限于懂得,没有用过√C.可以,有些地方生疏,影响了实际操作D.可以,应用自如,可以较好地协助受教对象14.您每年用于购买特殊教育的专业书籍、报纸、杂志的耗费,大概为多少?A.100元如下√B.100-300元C.300-500元D.500元以上15. 您觉得自己在专业发展中遇到的制约因素有(可多选)?A. 孤军奋战,缺少团队合伙B. 自我经验积累,缺少专家引领√C. 教材老化,缺失校本教材研发D. 孤芳自赏,省内外专业交流展示缺位16.对某些老式文化或商定俗成的风俗习惯,您的理解及熟悉限度如何?持何种态度?A.不理解B.比较熟悉,懂得其中某些,无所谓好坏√C.熟悉,只赞成自己觉得对的D.很熟悉,应用自如,能辩证的看待它17.您对“以人为本”观点如何看待?A.不理解B.基本认同,觉得是一句标语√C.与自己的价值观相符,但愿在实践中体现出来D.很赞同,已经在实际工作中贯彻了这个理念18.您对“常怀一颗感恩之心”如何看待?在生活中您如何做?A.错误B.基本认同,觉得不现实,做不到C.与自己的价值观相符,但在应用时踌躇不决√D.很赞同,在实际中常常这样做并体会到了它的内涵19.您习惯每天阅读报纸,理解新闻及当今科学的新发展等事情? A.从不,没有这个习惯 B.偶尔遇到就关注一下 √C.只理解自己感爱好的 D.每天都这样做,总是及时地理解20.您与否有思考及写作的习惯,例如写某些随笔、感悟、反思等? A.没有这个习惯B.偶尔遇到就思考一下,没有形成文字 C.只对自己感爱好的才这样做D.已经成了习惯,并享有其中的乐趣√21.您乐意提高自己的信息技术水平吗?通过什么途径?A.不乐意,没什么用处B.无所谓,若是学校或集体组织公费学习可以C.乐意,若是教学或生活中用到再去自学或参与有关的培训班√D.非常乐意,会积极运用一切机会学习自己不会的技术22.您在教学生活中,对某些基本的工具软件(如:Word、Excel、PPT、Access、Flash、Frontpage等)的操作纯熟限度如何?A.生疏,几乎不会用,都是找人协助B.一般,只会操作简朴某些简朴的√C.某些复杂的自己能在摸索中掌握D.很纯熟,且熟悉其特点及合用范畴23.您在教学生活中,能否纯熟使用多种检索措施或工具,找到需要的信息?A.很生疏,常为此事发愁B.只懂得一两种措施√C.比较熟悉,目前浮现的检索措施都用过D.很纯熟,能在最短的时间里找到,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24.您在教学生活中,能否将获取的信息资源加以整顿、总结、筛选、解决,并应用到多种实践中去?A.生疏,常为此事发愁B.正在尝试这样做√C.能做到,但次数不多D.纯熟运用,常常通过这个方式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25.在平常生活及教学中,面对众多浩瀚的信息资源,您与否能自如地甄别和筛选,抵御和消除垃圾及不良信息的干扰和侵蚀?A.比较困难,常常为此事紧张 √ B.一般,已经习惯了C.偶尔会受到垃圾信息的干扰 D.能自如应对,有很强的信息免疫能力26.您选择从事特殊教育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