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自主发展:高校教师专业发展之根本.docx

5页
  • 卖家[上传人]:I***
  • 文档编号:234493443
  • 上传时间:2022-01-04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9.13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自主发展高校教师专业发展之根本    摘 要:高校教师专业自主发展是调整拓宽并加深自身教学专业知识、学术研究能力和专业精神的可持续发展的过程,具有自觉性、学术性和创造性特点构建优质教学是高校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基础,科学研究是高校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核心,促进学生发展是高校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目标教师要善于学习,提升专业自主能力;要勤于反思,增强专业自主性;要开展同伴互助,寻求专业支持在自主发展中,教师只有不断超越自我,才能达到专业发展的最佳境界关键词:自主发展;专业发展;高校教师:G645 文献标志码:A :1002-0845(2013)03-0077-02自主发展即自觉主动地在实践中求索,不断完善自我、挑战自我的成长过程高校教师的自主专业发展是指教师主观上有专业发展的需求和强烈的发展意向,在自主意识下根据教学、科研等实践活动的需要,不断学习,调整拓宽并提高自身教学专业知识、学术研究能力和专业精神的可持续发展的过程它是一种不断演进、更新和不断完善的动态的发展过程,具有自觉性、学术性、创造性的特点 1)自觉性表现为自觉学习、自觉反思、自觉修养,体现出自我塑造,而非被塑造2)学术性高校教师研究水平反映了其对本学科了解的深度,是学术水平的体现,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表现。

      3)创造性其发展富于创造性,能够彰显高校教师学术自由的特点以及与众不同的个性一、自主发展是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动力1.自主发展是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原动力高校教师自主专业发展源自于对教学工作的爱、对学生的责任、对科学研究的执著这是一种内在的精神力量,促使他们自觉主动地寻求专业成长,并付诸艰苦的实践,将追求教师专业发展当成一种生命的自觉行为2.自主规划是维持教师专业发展的长久动力使教师坚持和提升自我专业发展的持久决心需要强大的动力,这种动力归功于自我发展的取向、强烈程度及自我专业发展的规划即将目前发展状态及以后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结合起来,使教师能够筹划未来的自我、控制今日的行为,使得目前已有发展水平影响今后的发展方向和程度,使得未来发展目标支配今日的行为3.自我实现是教师专业发展的终极目标当个体在有机体的层面上更加开放地意识到存在于内心的自我情感和态度时,个体也就更加清楚地理解了外在于自己的现实[1]自我实现是教师专业发展长久心向的努力目标,它的动力和持久性要大于对物质的追求随着专业不断生长,教师会冲破限制,挖掘自身专业潜能,通过自我支配和自我调节,突破自我,实现自我价值二、自主发展是高校教师实现专业发展的根本途径1.构建优质教学是高校教师自主专业发展的基础(1)高校教学内容的专业性、研究性及拓展性高校教学的每一个专业领域都具有独特的专业知识结构体系,对高校教师的专业知识有着严格的要求,即高校教师的知识必须是专门、系统、规范且不断推陈出新的。

      教师要对所教学科有独到的见解,要广泛地涉猎其他领域,随时关注所教学科中更为概括性的问题,如史实的记载、辩论和认识论方面的讨论等洪堡在创办柏林大学时提出,“教学内容必须是持续不断地寻求客观知识的直接反映 ”[2]即高校教师在课堂上要把自己的科研成果研究的心路历程传授给学生2)高校教学策略的探索性弗莱克斯纳曾说,“大学训练应是在未知领域的边 缘上探索,即便在已知领域,也要体现一种怀疑和探索精神”[3]也就是说,高校教师要创造一种求知的共同基础,鼓励学生发展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师生在平等的讨论式、交流式、分析式教学中,完成知识的传递与互动,让学生在思考与探索中解决问题和获得真知教学策略的运用凝聚着教师的智慧教师要致力于形成个性化的教学风格及教学理论,以其具有的专业性与创造性,构建优质教学教师要把教学作为重要的成长环境,在构建优质教学中完成知识结构的优化,形成以广泛的文化基础知识为背景、以精深的学科知识为主干、以相关学科知识为必要补充、以丰富的教育科学知识和心理学知识为基本知识边界的复合性的主体知识结构[4]2.科学研究是高校教师自主专业发展的核心(1)科学研究是对教学的升华钱伟长认为,“科研反映你对本学科清楚不清楚。

      教学没有科研作为底蕴,就是一种没有观点的教育,没有灵魂的教育一个教师在大学里能否教好书,与他搞不搞科研关系很大”[5]教师的提高主要不是靠听课进修,主要靠做研究工作边研究边学习,缺什么学什么,边干边学,这是主要的方法”[6]教师不搞科研是上不好课的因为没有自己的观点,就不会选择正确的教学内容所以,科学研究是教学的灵魂,是对教学的升华2)科学研究的探索性和学术性高校教师要根据自己的专业特长,自主选择课题,持之以恒地探索其本质问题,尝试发现教师本学科的理论和规律其中,兴趣是探索未知的信念、它决定着教师的学术生命科学研究可促使教师更加自觉、主动地去思考实践中的诸多新问题,更加广泛地获取新知识,更加积极地探求解决之道教师要掌握获取学术研究的资料和前沿动态的途径,引入新的科学研究方法,加深专业知识的深度,拓宽学科的知识广度,提高思维的高度;要在不断地进行科学研究的过程中,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和学术水平由此可见,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无止境的,研究可以超越自我科学研究有助于视野开拓,研究愈深则发展愈好;研究水平越高就越逼近学者,从师者到学者是一种超越3.促进学生发展是高校教师自主专业发展的目标(1)教师发展是学生发展的根本教师的专业素养高度决定了学生的发展高度。

      只有教师的专业水平不断提高,才能保证学生培养的高质量高校教师要有帮助大学生学会认识、把握和发展内心世界的专业本领,能够引导大学生自我规划并设计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以培育大学生自主发展为根本使命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收获的是自主专业信念及自我专业精神的养成2)教师发展的最高目标是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是学生发展的直接指导者,应着眼于学生的发展,使学生的人格、智力、创造力、个性等得到和谐全面的发展要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潜力和发展可能,使学生得到积极的发展教师无论在教学中、科学研究中还是在学习生活中,都要尽量使自己成为引导学生全面发展的心灵导师,从而使自己的专业发展达到一种升华,努力向教育家靠近综上所述,高校教师要承担教学、科研和教育之责任何一种专业素质的缺失都会成为专业自主发展中的阻碍各种专业素质的先后提升、相与累进是教师和谐而完整发展的保证三、实现高校教师自主专业发展的策略1.善于学习,提升教师的专业自主能力学习是教师自主专业发展的主渠道,这是由教师职业的性质决定的教师的学习应该是发自内在需求的学习,要以专业发展需求和专业发展完善为导向其学习内容应指向专业理念、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其学习途径以自主学习为主。

      教师在自主学习中可提升自我的生命价值,解决实际问题,并引发新的学习问题,从而实现某种转化学习取得的成效可通过教师自身的问题有没有得到切实的解决、学习中有没有生成新的问题、新问题与老问题相比有没有质的提升以及教师在多大程度上完成了对所学新知的转化等方面来评价由此可见,教师的学习是以自我为导向的主动学习,它可以有效地提升教师专业发展的自主能力2.勤于反思,增强教师的专业自主性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及科研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的专业行为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活动反思要求教师从多个视角去判断自身行为;要求教师摆脱思维定式,具有质疑精神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反思型教师追求的是专业行为的不断完善,其本质是教师主动的思维过程,即教师主观上强烈的完善专业行为的自主性通过反思,教师可捕捉到专业实践中的细节问题,找出自己的差异与不足,促进其自身专业实践能力的成长,成为教育的实践者和自身教学行动的研究者,使教学与科研互相促进,实现专业的自主发展由此可见,反思是使教师走向自觉、自主与探究的专业发展之路的重要手段只有经过反思的专业实践才有专业价值,教师才能在专业行为中找到自我因此说,自我反思是一种自我观照、自我扬弃、自我确认、自我追求、自我调整、自我建构以及最终实现完美自我之手段[7]。

      3.同伴互助,寻求教师的专业支持同伴互助是指教师之间以发现和解决教师专业行为中的问题为基础,通过团体合作、经验分享等增进教师专业成长的一种平等的合作互助方式教师之间的合作可以由原生态的院、系自动生成,亦可跨学科、跨专业组成,还可以以某一主题为基点生成教师之间合作体的建构可以是行政划分,也可以是教师自主创建笔者以为,发挥主要作用的实际是那些由于专业发展需要而自发建立起的合作体它们有共同的发展目标,面对共同的规范,能够自我守护和彼此相互约束为了实现教师的专业发展,在同伴互助中可以采用课堂观察、教学观摩、示范教学、共同参与教育科学研究等方式方法同伴互助可向教师提供一个寻求帮助、建立关系和信任,获得个体自主专业发展支持的场所,能够消除教师的孤独感,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支持教师的终身学习和专业发展的目标总之,高校教师专业自主发展是教师一生追求与探索的过程在专业活动中时常会遇到各种难题,应对困难和挑战的过程也是一种成长与发展在自主发展中,教师只有不断超越自我,才能达到专业发展的最佳境界参考文献:[1]龙晓东. 论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人格发展观[J]. 湘潭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8(3).[2]伯顿?克拉克. 研究生教育的科学研究基础[M]. 王承绪, 译. 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7.[3]亚伯拉罕?弗莱克斯纳. 现代大学论——美英德大学研究 [M]. 徐辉,陈晓菲,译. 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211.[4]冯建军. 从教师的知识结构看教师教育课程的改革[J]. 中小学 教师培训,2004(8).[5]钱伟长. 论教育[M]. 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6:231.[6]钱伟长文选[M]. 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4:119.[7]吴天武. 自我反思: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必然选择[J]. 教育与职 业,2004(12):28-29.〔责任编辑:程 佳〕  -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