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人教版高考历史选习题:10及答案 含解析.doc
4页最新历史备考资料人教版高考历史一轮选习题(10)及答案一、选择题1、唐玄宗时礼部尚书沈既济说:“前代选用,皆州郡察举……至于齐隋,不胜其弊……是以罢州府之权而归于吏部自隋罢外选,招天下之人,聚于京师,春还秋往,乌聚云合在此,他旨在强调科举制( )A.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B.扩大了官吏人才来源C.禁锢了知识分子思想D.提高了官员文化素养【答案】A2、《数字中国-2016》:“从城市建制、城市功能、城市公共服务三个方面,宋代的城市化远超其他王朝城市人口比例达前所未有20%,而后世就连清朝嘉庆盛世也只不过7%,民国只有10%当时世界上的最大城市开封人口达150万,远远超过当时的伦敦的10万下列与宋代城市化增长无关的因素是( )A.古代中国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B.农业、手工业经济的发展繁荣C.海外贸易与货币经济的发达D.政府重农抑商政策的长期扶植【答案】D【解析】城市化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而由“重农抑商政策”的内涵可以确定古代中国政府不可能扶植鼓励城市化的发展,故答案为D项3、“自宋以降,仗义死节之士远轶(超过)前古,论者以为程朱讲学之效该材料表明程朱理学对宋代以后中国社会的突出影响表现在( )A.重建儒学的价值信仰 B.成为封建统治工具C.压抑了人的个性发展 D.促进文化教育普及【答案】A【解析】材料宋朝之后,“仗义死节之士”超过前古,这是儒学价值信仰的体现,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到程朱理学对于维护封建统治的作用,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到程朱理学对于人性的压抑,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到程朱理学对于文化教育的普及,故D项错误。
4、以下为《十二铜表法》的部分内容,该材料反映了《十二铜表法》注重( )A.保持道路畅通B.保留原始的古老习俗C.规范人们行为D.协调贵族与平民关系【答案】C【解析】题干材料规范的相关行为都是人们日常生活行为以及保护私有财产,故C项正确;A项仅是第一条内容涉及,并不是三则内容的共性,故A项错误;B项也能从材料中体现,但不是三则内容的共性,故B项错误;题干材料没涉及贵族与平民的关系,故D项错误5、1915年,陈独秀认识到:“要救中国,先要从思想革命开始,否则政治革命就只能是走形式,辛亥革命推翻皇帝却换上另一个独裁者就是例证这反映出( )A.辛亥革命没有起到思想解放的作用B.陈独秀全盘否定辛亥革命C.新文化运动将思想革命作为救国的根本D.新文化运动从反对尊孔复古逆流开始【答案】C6、戈尔巴乔夫曾指出:“在斯大林时期,工业化是靠利用集中营的囚犯,同时也是靠农业的破产来实现的对农业来说,集体化实际上成了新的农奴制在戈尔巴乔夫看来,斯大林模式( )A.未能推动苏联农业的发展B.建立在对农业的掠夺之上C.使苏联短期内实现工业化D.造成苏联经济的严重失衡【答案】B7、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说:“同我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相比,美国遇到了我们甚至连做梦也没有想到的那种挑战。
那种挑战”指( )A.不结盟运动的萌动 B.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C.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 D.美苏冷战的正式结束【答案】B【解析】不结盟运动早在1961年兴起,故A项错误;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出现三足鼎立的局面,是对美国霸权的挑战,故B项正确;中国的综合国力在提高,但在20世纪70年代,中美共同面临来自苏联的威胁,同有改善关系的需求,故C项错误;美苏冷战结束于苏联解体(1991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8、下面为我国对外贸易和引进外资增长统计表(单位:亿美元)表中信息反映出我国( )对外贸易(进出口)1980年1990年2000年2012年381.41 154.44 722.938 671.2引进外资(已利用外资)1984年1990年2000年2012年270.51 028.95 935.611 329.4A.基本形成了外向型经济 B.在全球化中的地位提高C.对外开放步伐逐步加快 D.市场经济体制逐渐完善【答案】C【解析】材料无法体现以出口创汇为主要目标的经济活动,无法得出基本形成外向型经济的信息,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对外贸易和引进外资的情况,不能说明在全球化中的地位提高,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我国对外贸易和引进外资不断增长,说明对外开放步伐逐步加快,故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对外开放的情况,不是市场经济体制,故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傅兰雅(John Fryer)是晚清来华的著名翻译家之一他于1863年到达北京,成了京师同文馆的第二任英文教习1868年5月,他进入成立不久的江南制造局翻译馆开始科技书籍的翻译工作,直到1896年离开中国傅兰雅翻译的书籍有很多都是填补空白之作他在翻译的过程中,形成了一套与其他翻译者略有不同的中文术语体系深感于术语混乱所造成的不便,他出版了“中西名目表”,归总了翻译中遇到的金石、化学、药学、汽机和植物等门类的术语,以便于译者和读者使用,并努力倡导术语的统一傅兰雅于1880年发表的《江南制造总局翻译西书事略》中说截至1879年6月,售出书籍31 111部从当时已刊成书籍98种来看,平均每种售出300多部如此看来,其影响似乎有限材料二 1896年夏天,傅兰雅来到美国加州大学执教如果说在江南制造局工作的二十八年中,傅兰雅工作的主要目标是向中国人介绍西方的科学技术,那么到美国后,他的工作重心就转向了让西方人认识中国的传统和文化上在加大任教的近20年间,傅兰雅开设过各级汉语、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等课程,并在校内外就中国语言文字、历史、地理、风俗文化、中国教育和中国的现状作过多次讲演。
以加利福尼亚大学1898~1899年的课程注册表为例,我们可以看到傅兰雅所开设的课程有:中国、日本的语言、历史、文学、政府、法律及社会现状;中日与欧洲、美国的贸易;中日哲学与宗教;中国古典文学;中国官话与文言的研究所有这些为想了解中国的西方人士提供了一扇窗户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傅兰雅所译书籍影响有限的原因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傅兰雅对中西文化的贡献答案】(1)原因:国人对西学的了解需要进一步加强;儒家教育和科举考试在中国占统治地位;译著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针对性,内容大多深奥2)贡献:努力改变中文术语差异的状况,统一中文科技术语;通过教书、译书等方式,促进了西方科学知识的传播,极大推动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进程;推崇传播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