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土地整理实习报告2200字.docx
25页土地整理实习报告2200字 一、实习目的通过这次去肥城考察矿区塌陷及复垦的情况和效果的野外实习,使学生巩固土地复垦的基础理论,理论与实际观察、实习、探究和应用相结合,培养学生应用土地复垦知识,在野外调研,采集的基础上,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二、实习时间20xx年5月22日三、实习地点肥城市四、实习内容考察肥城市的矿区塌陷情况及复垦后效果一) 肥城市矿区概况肥城县煤矿区位于县境内北部,东西长22公里,南北宽2-7公里,储煤面积98.58平方公里,总储量11亿吨煤田含煤地层属石炭二迭系,煤层均被第四纪冲积层覆盖,厚度250-450米,底盘为奥陶系灰岩,共有煤层16层,其中可采煤有10层和两个分煤层,平均可采煤厚度为11.5米肥城煤矿区现有地方煤矿4座,省属煤矿8座,年产煤500万吨,到19xx年共产煤9700万吨,产煤研石1300万吨矿区跨石横、王瓜店、湖屯、老城四个乡镇的51个行政村二) 肥城市矿区塌陷概况肥城煤田塌陷区是我国四大岩溶型塌陷区之一,其塌陷规模大,塌陷特征具有很强的代表性本文在阐述了该地区采煤塌陷的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塌陷规律、特征、成因机理、发展趋势,提出了防灾、减灾、治灾措施。
肥城煤田采取掏空回采式采煤,由于无冲填措施,每个采面撤除支撑顶柱后即开始自然沉陷受煤层构造厚薄不均、煤层埋深的差别和水文地质结构的影响,断层带留煤柱隔层较多,同时因煤区多层开采由上而下、先后次序、施工进度等的不同,造成沉陷时间、速度、深浅、幅度的悬殊,使煤矿区形成高低不等的波浪式地形和丘陵状地貌随着开采量的增加,带来的土地塌陷日趋严重,塌陷面积逐年增加,到19xx年已达3653公顷,其中长年积水面积980公顷,季节性积水面积730公顷,不积水面积1943公顷据矿务局资料,开采万吨煤地表塌陷0.24公顷,开采一米厚煤层地表塌陷0.7米左右照此计算,肥城矿区以年130公顷的塌陷速度发展,整个矿区最大塌陷面积达1万公顷,一般塌陷3-5米,最大塌陷8-12米(三) 肥城市矿区治理现状地表塌陷引起各级政府的重视,几年来坚持因地制宜、科学复垦,已复垦塌陷地1113公顷,其中耕地470公顷、鱼塘550公顷、园林52公顷,取得显著效益为了提高治理效益及科学性,肥城县政府同山东农业大学联合承担了省科委下达的“煤矿区塌陷地综合开发利用的研究”项目,运用生态学原理,在127公顷塌陷地上进行试验,探索出五种治理最佳模式,并进行大面积推广。
这五种模式即挖深填浅,对深水区,挖鱼塘,淤泥造地,种养结合对季节性积水区;挖沟排水造田,发展农业生产对塌陷变形地;削高填洼,划方整平,配建水利设施,恢复耕种对浅水区不稳定区;直接利用,顺势发展芦苇、蒲草或穿插耕种;充填复垦,对临近石横电厂的塌陷地,用煤灰填平,覆土后种植粮食或经济作物与此同时,在塌陷地上大力推广了选用良种、配方施肥、模式化栽培、间作套种、立体种植等八项配套技术这些技术的综合运用,发挥了互补优势,最大限度地挖掘出了塌陷地的潜力肥城县煤矿区塌陷地的治理取得了显著成效,但目前的治理改造现状还停留在一般性的恢复生产上,有待于进一步深化塌陷地的治理改造,是肥城今后农业生态环境发展的大事,影响到十万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我们今天的实习主要对肥城市改造复垦、充填复垦、直接利用这三种复垦模式的实施效果进行了考察首先是石横,这个地区的改造以挖深填浅模式为主,即将造地与挖塘相结合,利用挖掘机械将沉陷深的区域再挖深,形成鱼塘,取出的土方充填沉陷浅的区域形成耕地,达到水产养殖与农业种植并举的利用目标肥城市有一地区就实行挖塘养鱼、淤泥造地、种养结合、立体开发的方法然后我们到的一个地方是按充填复垦模式进行改造的。
当地发电是用煤作为原料,发电后产生的粉煤灰与水进行比例的混合,再输到地里,然后再在粉煤灰层上铺30—50cm的适于耕作的黄土,再在地里种庄稼,如地瓜、小麦等最后我们到了肥城市老城区的一个按直接利用模式进行改造的地方对大面积或很深的常年深陷积水区,根据深陷地实际情况直接加以利用如网箱养鱼、养鸭,种植浅水藕或耐湿作物等五、实习总结及体会通过这次实习,我巩固了自己有关土地复垦方面的知识,同时实地考察增强了自身的实践能力,也意识到了我国的土地利用确实存在着很大的问题,更意识到了我们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重要性土地利用国画是土地管理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土地管理的目的就是合理有效地利用和节约土地,使这项不可再生的资源能长期为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提高发挥作用如果我们不制定合理的土地利用规划,并遵循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来实施,那么我国的土地问题就会更加加重,以致影响人民的生活以及国家的发展像肥城市这样不合理的过度的开采煤矿,导致大面积土地塌陷,造成人们的生活环境不好,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事后还要想方设法的恢复生态环境,这样又投入了不少的人力、物力、财力,还要等很长一段时间才能收到成效与其为了短期的利益而破坏土地,还不如为了长期的利益来制定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发展土地。
然而破坏已经造成,我们现在应该做的就是好好学习自己的专业知识,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来改造土地,合理利用土地,为长期的人民的生产生活和国家的经济发展做贡献第二篇:地籍测量实习报告 10300字地籍测量实习报告院系:应用技术学院专业:工程测量与监理2010级姓名:马元俊学号:1015070326地籍测量实习报告其主要内容有应纳税的土地面积,土壤质量及土地税额的登记因此,地籍是反映土地的权属,位置,数量,质量和用途等状况的土地档案,是编制国民经济计划,制定有关政策,进行现代化建设不可缺少的重要依据之一 地籍是由国家建立和管理的地籍资料要为国家的地籍管理提供依据,而地籍管理的对象是作为自然资源和生产资料的土地为了全面研究土地的权属,自然和经济状况而进行的以地籍调查、土地登记、土地统计和土地评价等为主要内容的工作称为地籍工作 地籍管理的核心是土地的权属问题所以,建立并健全地籍管理制度,不仅可以及时掌握土地数量和质量地动态变化情况,保持土地调查地现势性,而且可以利用它对土地利用及权属变更进行监督地籍测量是在权属调查基础上进行的地形测量权属调查是在现场核实宗地的土地使用者、土地用途等,并通过本宗地与相邻宗地使用者的现场指界,标定宗地界址,丈量宗地界址边长,绘制宗地草图和填写地籍调查表。
在此基础上,依据权属调查资料开展地籍测量地籍测量分为地籍控制测量和地籍细部测量两大部分,测绘每宗土地的权属界线、形状、位置、地类等,绘制地籍图,量算面积地籍测量不同于一般地形测量,由于其成果是土地登记的重要依据,因此它是一项具有法律性质的测绘工作 地籍管理从最初单一的税收地籍发展到产权地籍,再到现在的多用途地籍,其内涵不断丰富在此过程中,测绘手段也取得了长足进步,测绘仪器从最初的原始工具到经纬仪、水准仪、测距仪、全站仪等,现在GPS技术正在不断得到应用 地籍是以地块为基础建立的在记载地块状态时,还要记载地块内附着物的状况地籍信息包含着地籍图集,地籍数据集,地籍薄册,它们之间通过特殊的标识符连接成一个整体,这个标识符就是通常所说的地块号(宗地号或地号) 地籍测量是在权属调查基础上进行的地形测量权属调查是在现场核实宗地的土地使用者、土地用途等,并通过本宗地与相邻宗地使用者的现场指界,标定宗地界址,丈量宗地界址边长,绘制宗地草图和填写地籍调查表在此基础上,依据权属调查资料开展地籍测量地籍测量分为地籍控制测量和地籍细部测量两大部分,测绘每宗土地的权属界线、形状、位置、地类等,绘制地籍图,量算面积。
地籍测量不同于一般地形测量,由于其成果是土地登记的重要依据,因此它是一项具有法律性质的测绘工作 地籍管理从最初单一的税收地籍发展到产权地籍,再到现在的多用途地籍,其内涵不断丰富在此过程中,测绘手段也取得了长足进步,测绘仪器从最初的原始工具到经纬仪、水准仪、测距仪、全站仪等,现在GPS技术正在不断得到应用一、实习目的1.了解当前土地管理部门的工作程序和业务流程2.熟练掌握地籍测量仪器(经纬仪)的操作方法3.掌握界址点测量的外业实施方法和界址点坐标的计算4.熟练掌握地籍调查的程序,地籍草图的绘制,宗地图的绘制地籍调查的目的是为了获取每一宗地的位置、权属、界线、数量、用途、等级等基本信息,为土地登记提供依据资料地籍调查形成的资料成果主要有:(1)地籍调查表、宗地草图和界址点、界址边勘丈原始记录2)地籍控制测量原始记录、控制点网图和平差计算成果3)解析界址点成果表4)地籍铅笔原图和着墨底图、地籍图分幅接合表及宗地图5)面积量算成果及土地分类汇总统计表6)地籍调查报告二、实习时间、地点一)野外实习时间:20xx年2月21日--5月15日地点:云南省保山市腾冲县、云南省德宏州梁河县二)内业资料整理时间:20xx年2月21日--5月15日地点:云南省保山市腾冲县、云南省德宏州梁河县 三、对地籍测量在城镇地籍测量的应用 的了解地籍管理是土地管理中最基础、最核心的部分。
土地位置的固定性,使所有与土地有关的地籍信息都具有空间信息特征,数字化地籍测量是一种有效采集地籍信息的方法和途径地籍测量的主要地籍要素是界址点,因此,对界址点的测量要求,决定了地籍测量的仪器、方法和精度,甚至也确定了成图方法根据《城镇地籍调查规程》规定,地籍测量的方法主要是解析法,解析法是按照所采集的数据,解算出界址点的坐标作为原始数据,据此绘制地籍图,同时利用界址点坐标计算宗地面积,这种方式称做数字地籍测量通常使用的仪器有: GPS +全站仪+便携机,或全站仪+便携机四、地籍测量内涵地籍测量的内涵地籍测量的内涵地籍测量的内涵地籍测量的内涵 地籍测量主要是指利用现代测绘技术以一定的精度测定土地境界、土地权属位置、土地面积并以反映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状况以及质量等级的专门测量,它为国家土地管理部门提供具有现时性的土地详查资料,并为土地登记提供依据地籍测量不同与普通的地形测量,地籍测量应随着宗地的土地登记的变更而不断地更新,时时保证地籍资料的现势性地籍测量是测绘技术与法律的综合应用,地籍测量是一项基础性的具有政府行为的测绘工作,是政府行使土地行政管理职能的具有法律意义的行政性技术行为;地籍测量为土地管理提供了精确、可靠的地理参考系统;地籍测量是在地籍调查的基础上进行的;地籍测量具有勘验取证的法律特征;地籍测量的技术标准必须符合土地法律的要求;地籍测量工作有非常强的现势性;地籍测量技术和方法是对当今测绘技术和方法的应用集成;因此测绘人员不仅要具有熟练的测绘技能,而且还应熟知相关的法律法规。
从事地籍测量的技术人员应有丰富的土地管理知识 数字地籍测量是数字测绘技术在地籍测量中的应用,其实质是一种全解析的,机助测图的方法数字地籍测量是以计算机为核心,在外连输入输出设备及硬、软件的支持下,对各种地籍信息数据进行采集、输入、成图、绘图、输出、管理的测绘方法数字地籍测量是一个融地籍测量外业、内业于一体的综合性作业系统,是计算机技术用于地籍管理的必然结果它的最大优点是在完成地籍测量的同时可建立地籍图形数据库,从而为实现现代化地籍管理奠定了基础五、实习具体内容地籍调查是土地登记工作中为确定土地权属、明析产权的实质性调查,其成果资料是保护土地所有者和土地使用者合法权益、解决土地产权纠纷的重要凭据同时,通过地籍调查还可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