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pp模式简介.docx
6页ppp模式简介 PPP模式简介 PPP模式即Public—Private—Partnership的字母缩写,中文直译为“公私合伙制”,是指政府与私人组织之间,为了合作建立城市根底设施工程,或是为了供应某种公共物品和效劳,以特许权协议为根底,彼此之间形成一种伙伴式的合作关系,并通过签署合同来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2022年12月,财政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中心正式获批成立,主要担当PPP工作的政策探究、询问培训、信息统计和国际沟通等职责一、工程适用范围及模式〔一〕工程适用范围PPP模式主要适用于政府负有供应责任又相宜市场化运作的公共效劳、根底设施类工程如燃气、供电、供水、供热、污水及垃圾处理等市政设施,马路、铁路、机场、城市轨道交通等交通设施,医疗、旅游、教育培训、安康养老等公共效劳工程,以及水利、资源环境和生态爱护等工程依据《关于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示范工程实施有关问题的通知》〔财金?2022?112号〕,财政部共确定了30个PPP示范工程,包含新建工程8个,地方融资平台公司存量工程22个,青岛胶州湾海底隧道一期工程、青岛体育中心两个存量工程位列其中将市场机制引进了根底设施的投融资,不是全部根底设施工程都是可以商业 PPP模式化,应当说大多数根底设施是不能商业化的。
政府不能认为,通过市场机制运作根底设施工程等于政府全部退出投资领域在根底设施市场化过程中,政府将不得不接着向根底设施投入必须的资金对政府来说,在PPP工程中的投入要小于传统方式的投入,两者之间的差值是政府采纳PPP方式的收益 1 〔二〕操作模式选择依据国家发改委《关于开展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指导看法》〔发改投资[2022]2734号〕的说明,PPP分为三种操作模式:1.经营性工程对于具有明确的收费根底,并且经营收费能够完全覆盖投资本钱的工程,可通过政府授予特许经营权,采纳建立—运营—移交BOT、建立—拥有—运营—移交〔BOOT〕等模式推动要依法放开相关工程的建立、运营市场,踊跃推动自然垄断行业逐步实行特许经营2.准经营性工程对于经营收费缺乏以覆盖投资本钱、需政府补贴局部资金或资源的工程,可通过政府授予特许经营权附加局部补贴或干脆投资参股等措施,采纳建立—运营—移交〔BOT〕、建立—拥有—运营〔BOO〕等模式推动要建立投资、补贴与价格的协同机制,为投资者获得合理回报踊跃缔造条件3.非经营性工程对于缺乏“运用者付费”根底、主要依靠“政府付费”回收投资本钱的工程,可通过政府购置效劳,采纳建立—拥有—运营〔BOO〕、托付运营等市场化模式推动。
要合理确定购置内容,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切实提高资金运用效益二、采纳PPP模式的主要优点〔一〕有利于转换政府职能,减轻财政负担政府可以从过去的根底设施、公共效劳的供应者变成一个监管者,从而保证质量公共部门和私人企业在初始阶段共同参加工程的识别、可行性探究和设施等工程建立过程,保证了工程在技术和经济上的可行性,缩短前期工作周期,使工程费用降低〔二〕促进了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各方优势互补该模式突破了引入私人企业参加公共根底设施工程组织机构的多种限制利用私营部门来供应资产和效劳能为政府部门供应更多的资金和技能,促进了投融资体制改革同时,政府部门和民间部门可以取 2长补短,发挥政府公共机构和民营机构各自的优势双方可以形成互利的长期目标,可以以最有效的本钱为公众供应高质量的效劳使工程各方参加者整合组成战略联盟,对协调各方不同的利益目标起关键作用三、采纳PPP模式存在的隐忧PPP成为政府工程的朝阳模式,但一些地方政府过渡放大PPP模式的价值,背离了推行PPP模式的初衷很多地方政府之所以急于通过PPP模式实现融资,目的是提高当地GDP增长速度,提升政绩事实上,仓促上马,不解除会出现局部运营困难、入不敷出,还贷困难的现象。
为了保证工程持续运营,政府要么提高收费标准,把债务转嫁给当地百姓,这可能会遭到百姓的剧烈反对;要么担当相关债务,最终由纳税人买单,成为一种变相的地方债;有的为吸引合作方,放任公共效劳领域投资者自定价、高收费,损害公共利益有的拿出工程盈利模式不明、鼓励措施不清,导致社会资本不愿“接招”四、PPP模式操作程序依据财政部《关于印发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操作指南〔试行〕的通知》〔财金?2022?113号〕,PPP模式操作程序标准为:(一) 工程识别 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工程由政府或社会资本发起,以政府发起为主由财政部门会同行业主管部门,对潜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工程进展评估筛选,确定备选工程对于列入开发打算的工程,工程发起方应按财政部门的要求提交相关资料,再由财政部门会同行业主管部门从定性和定量两方面开展物有所值评价工作定性评价重点关注采纳PPP与采纳传统模式是否能优化风险安排、增加供应、提高运营效率等,定量评价主要通过工程全生命周期内政府支出本钱现值与公共部门比拟值进展比拟 3 (二) 工程打算 县级〔含〕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可建立特地协调机制,主要负责工程评审、组织协调和检查督导等工作,政府或其指定的有关职能部门或事业单位可作为工程实施机构,负责工程打算、选购、监管和移交等工作。
工程实施机构应组织编制工程实施方案,依次对以下内容进展介绍:工程概况、风险安排根本框架、工程运作方式、交易构造、合同体系、监管架构、选购方式选择财政部门应对工程实施方案进展物有所值和财政承受实力验证,通过验证的,由工程实施机构报政府审核 〔三〕工程选购工程实施机构应依据工程须要打算资格预审文件,邀请社会资本和与其合作的金融机构参加资格预审,并将资格预审的评审报告提交财政部门备案通过资格预审的,工程实施机构可以接着开展选购文件打算工作〔四〕工程执行社会资本可依法设立工程公司政府可指定相关机构依法参股工程公司,工程融资由社会资本或工程公司负责工程合同中涉及的政府支付义务,财政部门应结合中长期财政规划统筹考虑,遵照预算管理相关规定执行财政部门和工程实施机构应建立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工程政府支付台账,严格限制政府财政风险工程实施机构定期监测工程产出绩效指标,编制季报和年报,并报财政部门〔五〕工程移交工程移交时,工程实施机构或政府指定的其他机构代表政府收回工程合同约定的工程资产、组建工程移交工作组,依据工程合同约定与社会资本或工程公司确认移交情形和补偿方式,制定资产评估和性能测试方案工程移交完成后,财政部门应组织有关部门对工程产出、本钱效益、监管成效、可持续性等进展绩效评价,并公开评价结果。
2022年3月25日 4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6页 共6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