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教育精品:第3课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学案人民版必修3.doc

11页
  • 卖家[上传人]:cl****1
  • 文档编号:379799594
  • 上传时间:2022-11-19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96MB
  • / 1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3课 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课标要求] 1.列举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2.认识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作用一、科研的起步与国力的展示1.背景:新中国成立时,我国的科技水平落后2.振兴科技措施(1)中国政府确立了自力更生的发展方针2)1949年成立了中国科学院,1958年成立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3)欢迎李四光、华罗庚、钱学森等海外的知识分子回国并大力培养科技人才4)1956年,国务院成立科学规划委员会,编制出《十二年科技发展远景规划》掀起“向科学进军”的热潮3.科技成就领域时间成就地位国防1958年第一座实验性原子反应堆建成标志着中国开始跨入原子能时代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跨入核国家行列1967年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1970年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重量超过苏美等国的卫星医学1965年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世界首次农业1973年袁隆平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世界首次[易混易错]“两弹一星”战略中“两弹”指的是原子弹和导弹,非原子弹和氢弹,“一星”指的是人造地球卫星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提出1.背景(1)“文革”使中国科技事业严重受挫,中国与发达国家在科技领域的差距拉大。

      2)“文革”后,邓小平提出“尊重知识,尊重人才”3)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科学事业迎来了发展的春天4)科技体制改革中央发出《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强调从中国实际出发,对科学技术体制进行改革2.提出:1988年,邓小平首次明确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3.意义(1)是对科学技术重大变革作用的理论概括2)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理论基础[关键点拨]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真正体现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是我国繁荣昌盛的重要标志生产力发展又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三、走向世界的中国科技1.原因(1)国家“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863计划”,“火炬计划”等一系列重大科技规划相继实施2)广大科技工作者的艰辛努力2.表现领域成 就核技术中国已成为当今世界少数几个拥有比较完整的核科技工业体系的国家之一空间技术1984年,中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第一颗实用通信广播卫星升空中国还是世界上少数几个掌握了卫星回收技术和“一箭多星”技术的国家之一从1990年开始,中国进入国际卫星发射市场运载火箭技术1980年5月,中国向南太平洋海域成功发射远程运载火箭1999年11月以来,中国成功地运用长征2号系列运载火箭进行了5次“神舟号”飞船的发射与回收试验2003年10月,中国在甘肃酒泉成功发射了“神舟5号”载人宇宙飞船(杨利伟)信息技术1983年,中国成功研制出第一台每秒向量运算1亿次的“银河”巨型计算机系统2002年,中国研制出运算速度可达每秒1.027万亿次的超级计算机生物工程中国科学家于2001年至2002年相继完成了国际人类基因组合作计划中的基因测序任务和水稻基因组工作框架序列图3.意义:对增强中国的综合国力和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易混易错]“科教兴国”战略不是中国科技成就取得的根本原因,而只是重要原因科教兴国”战略属于政策层面,对科技发展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但从根本上说,科技发展要依赖于经济基础主题一 新中国成立后科研的起步1.新中国科技发展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为科技事业的发展创造了前提2)党和政府对科技发展的重视和正确决策,为科技事业的发展提供了保证3)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4)优秀科学家和广大科技工作者在科技事业中的开拓创新和无私奉献5)新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雄厚的人才储备2.新中国科技的发展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作用是什么?(1)加强了中国的国防力量,给社会主义建设创造了安定的环境,特别是“两弹一星”的成功发射,打击了大国强权主义,粉碎了他们遏制中国的企图,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扩大了中国的国际影响2)中国科技事业的发展,特别是杂交水稻的培育,不仅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而且也有利于解决未来的世界性饥饿问题3)促进了我国生产力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高当今世界,科学技术与经济的结合越来越密切,科技发展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提升的重要标志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科学技术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材料一材料二 邓小平说:“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1)材料一中三幅图片,说明这是我国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领域取得的成就2)结合材料二和你的理解,分析“两弹一星”的作用答案 (1)国防 空间技术 农业(2)“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打破了美、苏等国对核武器和空间技术的垄断,不仅增强了中国的国防力量,同时也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威望和地位,而且对维护世界和平具有重要的意义科技发达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大的标志之一教你解读史料:新中国科技发展的主要原因主题二 新时期中国的科技1.新时期党和政府发展科技的举措有哪些?(1)邓小平提出“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号召2)1985年作出《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经济体制改革促进了经济与科技的结合3)1988年邓小平又提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1995年实施“科教兴国”战略4)相继实施一系列重大科技规划,如“863计划”、“火炬计划”等2.怎样全面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科学论断?(1)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要发展生产力必须注重发展科学技术这个第一生产力。

      2)现代化的关键是科学技术现代化,必须重视科学技术在国民经济中的先导作用3)中国要赶上世界先进水平,必须从科技和教育入手4)包括科技人员在内的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5)要促进科技教育的发展,必须进行经济体制、科技体制和教育体制的改革材料 从长远看,要注意教育和科学技术否则,我们已经耽误了二十年,影响了发展,还要再耽误二十年,后果不堪设想最近,我见胡萨克时谈到,马克思讲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非常正确的,现在看来这样说可能不够,恐怕是第一生产力将来农业问题的出路,最终要由生物工程来解决,要靠尖端技术对科学技术的重要性要充分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1988年9月5日)《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材料中邓小平提出了什么论断?这一论断的提出有何意义?答案 论断: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意义:“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个论断,反映了20世纪七八十年代科技和社会发展的鲜明特点,是对科学技术在当代生产力和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大变革作用的理论概括它成为中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理论基础这一论断也是对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论断的丰富和发展用图示法归纳新中国科技成就1.20世纪60年代中国取得的重大科技成就有(  )A.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B.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C.“银河Ⅰ号”巨型计算机研制成功D.杂交水稻培育成功答案 A解析 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于1964年;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于1970年;“银河I号”巨型计算机研制成功于1983年;杂交水稻培育成功于1973年。

      2.2001年袁隆平获得国家最高奖项——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与他相关的重大科技成就是(  )A.“两弹一星”B.杂交水稻C.“神舟5号”D.“银河Ⅰ号”答案 B3.2011年11月16日,“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交会对接任务圆满成功,为将来建立空间站奠定了基础标志着我国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事件是(  )A.“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B.“银河I号”研制成功C.“神舟1号”升上太空D.“神舟5号”升上太空答案 D4.温家宝在200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指出:“30年来,伴随改革开放的伟大历程,我国科学技术取得了历史性发展下列各项不能为温总理的讲话提供佐证的是(  )A.袁隆平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B.秦山和大亚湾核电站建成C.成功发射“神舟号”载人宇宙飞船D.成功研制“银河”巨型计算机答案 A解析 改革开放30年来的科技成就不包含1973年的杂交水稻5.据不完全统计,“863计划”实施15年,在6个领域的230多个专题研究方向,共资助项目近5200余项,累计创造新增产值560多亿元,产生间接经济效益达2000多亿元这说明(  )A.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B.科技成果转化成现实生产力周期缩短C.中国政府追求科技建设高速度D.综合国力是以科技发展为前提的答案 A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理解能力。

      863计划”是高科技发展计划,其创造产值、产生经济效益,表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6.阅读下列图片:请回答:(1)图一是哪个时期的科技成就?该时期为什么能够取得这样的成就?(2)图二是哪个时期的科技成就?这一成就产生了哪些影响?答案 (1)新中国成立初期政府组织力量建立科研机构;吸引海外知识分子回国和培养一批科技人才;制定了科技发展规划2)改革开放新时期增强综合国力;提高了国际地位;加强国防建设;推动现代化建设事业发展基础巩固1.“带了几双眼下中国还不能生产的尼龙袜子送给父亲,还带了一脑袋关于原子弹的知识献给祖国”这是邓稼先归国时的一段话,这段话反映出的历史信息有(  )①当时中国的生产力发展水平还很落后 ②归国科学家为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③邓稼先是在“双百”方针的感召下回国的 ④中国打破了美苏的核垄断A.①③B.②④C.③④D.①②答案 D解析 结合题干信息可知,邓稼先归国时中国的原子弹并没有研制成功,因此应排除④项而题干中的“带了一脑袋关于原子弹的知识献给祖国”说明了归国科学家为我国科学技术发展作出了贡献由此可确定答案为D项2.右图是电影《钱学森》的海报影片再现了钱学森冲破重重困难最终回国报效祖国,成为“两弹一星”之父的传奇经历。

      下列有关钱学森曾做出过重大贡献的科技成就表述正确的是(  )A.20世纪50年代初我国仿制近程导弹试验成功B.1964年我国自行设计的中近程导弹试验成功C.“文革”时期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D.新时期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答案 B解析 20世纪60年代初,中国仿制近程导弹成功1964年,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中近程导弹试验成功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增强了中国的国防能力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据此可知A、C、D三项均不正确3.新华社电:“这次……成功,是我国发展空间技术的一个良好开端,是毛泽东无产阶级革命路线的伟大胜利……”电文讲的是(  )A.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B.第一颗试验通讯卫星发射成功C.“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D.“神舟5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答案 C解析 抓住材料中“是毛泽东无产阶级革命路线的伟大胜利”这一信息,判断这次成功是在“文化大革命”时期空间技术的发展1970年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A项发生在1964年;B项发生在1984年;D项发生在2003年4.国际水稻研究所所长斯瓦米纳森博士高度评价说:“我们把袁。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