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部编道德与法治中考主观题答题技巧汇总.docx
21页部编道德与法治中考主观题答题技巧汇总一、“认识”型问答题设问方式:“如何认识”、“如何看待”、“谈谈对某一现象的看法”、“分析某一现象”等等解题方法:是什么——即题目说(做)的是一件什么事?或题目观点是对还是错为什么——即说(做)这件事的依据、重要性、必要性、不做这件事的危害性等怎么办——即党、国家、公民、企业、消费者、个人等准备怎样做这件事,采取哪些具体措施来解决问题典型题例:材料一:我国教育投入 、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投入增长情况表:材料二:中共中央、国务院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向对我国科学技术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工作者颁奖 从上述两则材料中,你感悟到了什么?答案:党和国家重视教育科技的发展;党和国家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反映了党和国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坚强决心说明了什么)国家加大教育科技投入,奖励科技工作者,有利于推动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为物质文明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有利于在全社会弘扬科学精神,形成爱科学、讲科学的社会风尚,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为什么)青少年要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立志成才青少年怎么办)二、“启示”型题目设问方式:给我们什么启示解题方法:回答这种设问的题目时,应在对所给的材料进行认真的分析、提炼的基础上,从中先归纳出材料所反映的知识和道理,然后再推论出我们现在应该怎么办。
答案要做到观点与材料相结合解答对策:启示是从材料中正、反方面得到的经验、教训,而警示则侧重于从反方面行为中认识其危害并应吸取的教训,其语言表述多为“应该……”,有部分题目需要先回答出“材料反映了什么”,然后再在此基础上回答出怎样学习好的或摒弃坏的(针对材料中得到的经验、教训,应怎么做?)典型题例:材料一:广西恭城瑶族自治县是“全国生态农业示范县”和联合国“发展中国家农村生态经济发展典范”恭城县从推广沼气开始,逐步完善生态链条,创造了以养殖为重点,以沼气为纽带,以种植为龙头的“猪---沼---果”的“恭城模式”,走出了一条富裕路 材料二:恭城县大岭山自然环境恶劣,山上都是石头,很荒凉1991年,不向命运低头的大岭山村民开始在乱石荒山上尝试撬石坑种桃树邻村的人取笑他们说:“大岭山人穷疯了,连石缝也要撬可大家没有退缩,甚至大年三十还在山上苦干如今,大岭山人在山上种下1200亩桃树,水果总产量达80多万公斤,2005年,全屯人均纯收入5900元 请你运用所学知识,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角度,谈谈上述材料给你的启示答案:(1)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2)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3)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4)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大力倡导和发扬艰苦创业精神等三、“评析”型题目设问方式:一般是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一观点或某一行为作评析解题方法:回答此类题目一般是先判断(对、错或不全面);其次写出相应的依据(可以是一些法律规定,或教材的某些理论观点),再联系材料中的观点或行为进行分析;最后针对错误的观点或行为写出正确的观点或行为典型题例:有人认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科学发展,就是要坚持统筹兼顾”请你对这一观点进行评述答案:第一,这个观点是片面的第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坚持统筹兼顾,特别是统筹区域协调发展,即在国家的引导下,促进发达地区的对口援助力度,以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快速发展;第三,实现少数民族地区的科学发展还需要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即着力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从而为少数民族地区的各项事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少数民族人民的主体地位,发挥少数民族人民的首创精神,依靠少数民族人民的自身努力,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四、“漫画”型题目解题方法:(一)认真看画;(二)读懂寓意(审题):1.看漫画标题 ;2.看漫画画面;3.看漫画文字;4.看漫画夸张处;(三)找准信息点。
关键:将漫画信息与课本知识点结合典型例题:(1)上面漫画反映了什么?答案:漫画反映了我国神州七号顺利升空,全国人们为之欢欣鼓舞,也说明了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高2)这一事件对我们青少年有何启示?答案:①作为学生,我们要学习航天员从小树立崇高的理想,并为理想而奋斗②在校期间,要勤奋学习,用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来武装自己,发扬艰苦创业精神,培养科学实践精神和合作精神③青少年要敢于创新、善于创新,把创新精神和科学求实的态度结合起来,真正做到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前进,做四有新人五、“图表”型题目解题方法:(一)首先要注意看图表的标题,一般来说标题直接反映了图表的内容;(二)其次要做到“三比”;①横向比把同一横栏的数字作比较②纵向比把同一纵向栏目的数字进行比较,看比较出来的数字有何变化③综合比就是把横向比和纵向比的数字综合起来比较、考虑,概括出整个图表所反映出来的中心内容三)最后,还要注意到图表下面的注释典型例题:下边的图表说明了什么?请简要分析其原因答案:说明: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少数民族地区GDP大幅增长;且GDP增速和全国相比,差距逐步缩小并于2008年超过了全国增速原因:党和政府的支持扶植;少数民族的干部群众人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民族地区抓住机遇,发挥自身优势;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合作、相互支持。
六、“体现”型题目设问方式:有“体现了什么?”、“怎样体现?”、“如何体现?”等解题方法:将书中涉及到的知识点罗列出来,再将书中知识和材料相结合,看哪个知识点与其相适应典型例题:某市着力调整国有经济的布局和结构,做大做强国有资本,力争5年内把该市商业银行、市高速公路公司做成资产规模超百亿元的国有控股集团某市的举措体现了道德与法治的什么观点?答案: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七、“反映”型题目设问方式:“反映了某一问题发生了哪些变化”、“反映了什么现象或什么问题?”、“说明了什么?”等解题方法:先回答出材料本身讲述的是什么问题;再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回答这个问题的实质,即通过什么反映了什么 基本思路:现象+本质 ①材料本身说明的问题是什么? ②透过材料的现象揭示的本质问题或观点是什么?——直接对应+适度发散(视分值而定,组织答案时往往是这种现象或行为的意义+怎样做)典型例题:某校初三(1)班同学以小组合作学习形式开展思想政治课课堂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他们采取访谈、上网、查阅资料等方式,对问题作专项调查下面是他们整理出来的材料近年来我国发展的现状及影响:从身份的象征变为老百姓普通的通讯工具,2010年新增用户6269万,总用户接近27亿,平均5人一部,超过固定的拥有量。
某中学有1/3以上的学生携带进校园从身份的象征变为老百姓普通的通讯工具,说明了什么?答案:“从身份的象征到变为老百姓的普通的通讯工具”说明了①我国经济和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②科学技术进步深刻地改变了并继续改变当代社会生活和世界面貌,使我们的生产、学习和生活方式发生深刻的变化八、“为什么”型题目设问方式:有“为什么说?为什么要?”解题方法:一般情况下要回答:“这样说”、“这样做”的依据、意义(重要性)、必要性等,有时也要回答不这样做的危害性在解答中,一般应由近及远、由小到大、由直接到间接、有秩序、有条理地展开说明典型例题:今后五年,我市要在更大范围、更大领域、更高层次上参与国内国外两个市场的竞争与合作:一是把利用外资放在首位;二是重点抓好关联度大、技术水平高的大项目和世界500强、世界知名大企业的招商工作;三是努力扩大出口,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有实力的企业境外兴业等简要说明我市今后五年这样做的道理?答案: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必须大力发展科学技术②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必须深化改革③对外开放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要条件,必须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
④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适应我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必须坚持完善这一基本经济制度⑤生产力的发展要有良好的社会环境,必须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依法治国⑥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九、“怎么办”型题目设问方式:一般以“如何”或“怎样”等来设问,有时也会以提建议的形式出现解题方法:首先要明确所提建议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然后从以下两个方面去提出合理化的建议①分清对象(即给谁提合理化建议,由谁来解决这样的问题)——国家、政府(社会)、青少年(个人) ②怎样解决?——注意建议的角度(如:国家、政府、社会、公民个人,或政治、经济、文化,或教育、道德、法律等不同方面)和所提建议的可行性典型例题:温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强调:“要大力倡导节约资源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在全社会形成节约意识和风气,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为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青少年应做些什么?答案:(1)树立节约资源意识(或勤劳节俭的观念);(2)宣传节约资源的意义;(3)节约用电、用水、用气、用笔墨纸张;爱护公共财物(或爱护学校的桌椅、门窗、实验仪器);爱惜自己的书籍、学习生活用具;反对破坏浪费资源的现象(积极同浪费资源、破坏环境的现象作斗争等)。
十、“意义”型题目设问方式:有“积极影响”、“意义”等解题方法:“意义型”主要是针对某一“做法”或某一“事件”有什么意义来设问,回答这种设问的题目时,首先要明确有经济意义、政治意义、社会意义还有对个人、国家、社会的意义答案要点要紧紧结合所学的知识点和题目所提供的材料(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关键句),有些题目作答时还必须结合党和国家提出的最新精神你校为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开展了哪些活动?学校加强开展这些活动有何意义?答案:(1)创建学校广播站;开设校园网络;举办文艺演出活动;举办校田径运动会;开展文明班级评比活动;开展班级卫生评比;各种班际文体比赛等 (2)有利于推动学校精神文明建设,有利于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有利于青少年健康全面发展,有利于丰富学生的文化生活和陶冶高雅情操— 答 题 公 式 —1.初中道德与法治每课的结构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这也是做每个习题的最基本思路)2.是什么含义+表现+特点+形成+种类(不是每个必讲,用的不多,在做题的第一句话时需要点清是什么)3.为什么的别名作用+意义+重要性+ 必要性+危害性+关系+功能+原则+理念等4.怎么办国家怎么办+社会怎么办+公民怎么办+青少年怎么办+(途径+方式+方法+技能技巧)5.国家怎么办政治怎么办+经济怎么办+文化怎么办+法制怎么办+其它方针政策怎么办。
6.青少年怎么办理想+品德+心理品质+学习+方法+途径7.怎么办的别名出主意,建议,办法,启示8.每个题的最后答案可归纳为: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9.人物类分析说明题的常用公式给人物定性+涉及的课本原理+联系材料证明+表态怎么办10.评价问题:注意点;引入材料+知识评析;答案组合:行为评价(行为定性与判断)+道德角度+法律角度+心理品质方面11.实践题① 班会:主题、目的、标语、歌曲、步骤、活动方式、发言提纲(看法);② 做活动:调查组(调查目的、内容、方法、对象、提出建议),宣传组(板报、板报拦目、漫画、解说词),策划组(征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