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大家都来学化学测试题.pdf

17页
  • 卖家[上传人]:in****us
  • 文档编号:216498126
  • 上传时间:2021-11-29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586.36KB
  • / 1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大家都来学化学测试题第 2 页第一章一、选择题 (每题 2 分,共 20 分) 12019 桂林 下列物质变化过程中,没有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图 1Z1 2下列对化学物质的理解正确的是() A化学物质就是有毒有害物质B食品中添加的化学物质一定对人体有害C化学物质绝对无毒无害D有些化学物质有毒有害 ,需谨慎保存、使用或处置3某同学加热 23 mL 食盐水 ,正确的操作顺序应该是 () 点燃酒精灯加热用试管夹夹好试管往试管中加入23 mL 食盐水第 4 页化学性质的是 () A用水制冰B用粮食酿酒C用干冰降雨D用木材制桌椅72019 巴中改编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图 1Z3 8用量筒量取液体时,某同学操作如下:量筒放平稳 , 面对刻度 , 仰视液体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 8.5 mL ,倾倒出一部分液体 ,又俯视凹液面最低处 ,读数为 1.6 mL 这位同学取出液体的体积 () A等于 6.9 mL B大于 6.9 mL C小于 6.9 mL D无法判断9法拉第曾以蜡烛的故事为题为青少年连续开展了多次报告 下面列举了报告中涉及的问题及对问题的回答 , 其中“对问题的回答”属于“设计实验方案”的是() 选项问题对问题的回答第 5 页A 吹灭蜡烛时产生的白烟是什么?主要成分是蜡油蒸气B 火焰为什么向上?热气流上升 ,形成对流C 火焰明亮的原因是什么?与火焰中有碳颗粒有关,碳颗粒会影响火焰的明亮程度D 火焰不同部位温度高低如何比较?用一张纸在火焰中心一掠,观察纸上留下的火痕特点10根据维生素C 能够使紫色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原理 , 用如图 1Z4 所示的实验可以测定出苹果汁和橙汁中维生素C 含量的相对多少。

      要得出正确结论 ,实验过程中不需要进行控制的条件是() 图 1Z4 A烧杯中溶液的体积B两个胶头滴管滴出的每滴果汁的体积C烧杯中紫色高锰酸钾溶液的浓度D胶头滴管滴出的果汁的滴数第 6 页二、填空题 (共 31 分) 11(2 分)下列水的变化过程中哪些发生化学变化 ,哪些发生物理变化?用序号表示水 加热(1)水蒸气 冷却(2)水 通电(3)氢气和氧气点燃(4)水蒸气 冷却(5)水图 1Z5 物理变化有_, 化学变化有_ 12(4 分)下列描述:铜在潮湿的空气中会生铜绿; 铜绿是一种绿色固体; 加热铜绿生成氧化铜、 二氧化碳和水; 氧化铜是一种黑色粉末;加热时产生的水蒸气在试管口冷凝成水珠;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二氧化碳不能燃烧 ,也不支持燃烧; 将产生的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 其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_(填序号 ,下同);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_; 属于物理性质的是_;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_13(10 分)在空格内简要说明下列错误操作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第 7 页错误操作不良后果滴管取液后平放或倒置倾倒细口瓶中的液体时,标签没向着手心加热后的试管直接刷洗实验室剩余的药品放回原试剂瓶用试管刷洗涤试管时 ,用力过猛14.(8 分)过氧乙酸是一种常用的消毒剂。

      过氧乙酸是一种无色液体 ,易溶于水 ,有强烈刺激性气味 ,有腐蚀性 ,对人的眼睛、皮肤、黏膜和上呼吸道有强烈刺激作用,易分解成乙酸和氧气,易爆炸请回答下列问题1)过氧乙酸的物理性质有_ 2)过氧乙酸的化学性质有第 8 页_ 3)用过氧乙酸进行消毒时 , 消毒人员应采取的防护措施是(要求答两点 )_ _ ;在储存、运输过氧乙酸时,你认为要注意的事项有_ 15(7 分)结合如图 1Z6 所示仪器 ,回答实验中的有关问题图 1Z6 (1)用容积为 15 mL 的试管盛液体加热时 ,最多可盛液体 _mL;加热过程中 ,试管夹应夹持在试管的 _ , 持试管与水平线成 45 角,管口勿对人2) 吸 取 和 滴 加 少 量 液 体 的 仪 器 是_ ,用它取用一种试剂后 ,未经清洗第 9 页不可再吸取别的液体 , 使用过程中应始终保持滴管_在管口上方 ,不可把滴管伸入管内,不可将滴管横放或 _3)向试管内装入粉末状药品时, 为避免药品沾在管口和管壁上 ,可先将试管平拿 ,把盛有药品的_或纸槽小心地送至试管 _,然后使试管慢慢竖立起来三、实验探究题 (共 49分) 16(14 分)许多物质燃烧都伴随发光放热的现象。

      王刚同学认为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王刚小组的同学对此展开了探究提出问题 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都是化学变化吗?猜想与假设 .都是化学变化; .不一定都是化学变化收集证据 同学们设计了下列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1)将干冷的烧杯罩在蜡烛燃烧的火焰上方,观察到: a.烧杯内壁出现 _ ;b.手摸第 10 页烧杯壁有 _ 感觉; c.蜡烛火焰逐渐变小至熄灭 将烧杯迅速倒置 ,向其中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到_ 分 析 : 蜡 烛 燃 烧 产 生 的 新 物 质 是_ ,蜡烛燃烧为_变化2)观察白炽灯 (灯丝为钨丝 ):通电前通电中通电后灯丝为银白色固体发出白光 ,手摸灯泡感觉发烫灯丝为银白色固体分析:通电前后 ,钨丝本身没有发生变化 ,灯泡通电发光、放热属于_变化 获 得 结 论 猜 想_(填 “” 或“” )正确图 1Z7 17(24 分)几位同学对蜡烛燃烧进行了以下探究1)用小刀切下一小块蜡烛放入水中, 蜡烛浮在水面 ,说明蜡烛不能溶于水 蜡烛的密度比水第 11 页_(填“大”或“小” )2)点燃蜡烛 ,把一根木条横穿火焰三部分(如图 1Z7 甲所示 ),约 12 s后取出观察。

      火焰_(填“内焰”“外焰”或“焰心”)温度最高3)点燃蜡烛 ,在火焰上方罩一只干冷的烧杯,观察烧杯内壁有 _产生,取下烧杯 ,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 ,观察石灰水变_, 说 明 蜡 烛 燃 烧 生 成 _和_ 4)探究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是什么发现问题 蜡烛刚熄灭时 , 总会有一缕白烟冒出,它的成分是什么呢?猜想与假设 A 白烟是燃烧时生成的二氧化碳;B.白烟是燃烧时生成的水蒸气;C.白烟是石蜡蒸气凝成的石蜡小颗粒收集证据 吹灭蜡烛 , 立即用一个内壁沾有澄清石灰水 的 烧 杯 罩 住 白 烟 , 其 目 的 是 验 证 假 设第 12 页_(填序号 ),但这样做并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原因是_ 吹灭蜡烛 , 立即把一块干而冷的玻璃片放在白烟上 ,玻璃片上没有水雾出现 ,说明白烟不是_ 吹灭蜡烛 , 立即用燃着的小木条去点白烟(注意不要接触烛芯 ),发现蜡烛重新被点燃 ,说明白烟具有可燃性 ,这为假设 _(填序号 ,下同 )提供了证据 ,同时可排除假设 _,原因是 _ 18(11分)小明同学欲通过实验探究“用酒精灯给物质加热时 ,应该用哪一层火焰” ,请帮他完成实验探究过程的设计, 并根据实验数据得出结论。

      1)提出问题:用酒精灯给物质加热时, 应该用哪一层火焰?(2)作出预测:_第 13 页_ 3)实验及结论:取三支试管,各加入 3 mL水, 将其中一支试管的底部放在酒精灯火焰上方约 3 cm 处加热;将另一支试管的底部与灯芯接触加热;将第三支试管的底部放在外焰部分加热记录上述三种情况下将水加热至沸腾所需时间加热至沸腾所需的时间57 s 48 s 25 s结论(4)问题与讨论:上述实验三支试管中 ,各加入 3 mL 水,即要求所取水的量相同,若不相同行吗?为什么?若不用以上探究方法,你认为还有其他方法吗?若有 ,请简要叙述操作过程、现象及结论详解详析1D2.D3C解析 该实验操作首先要取药品,第 14 页取完药品要把试剂瓶盖好放回原处, 再用试管夹从试管底部向上夹在试管中上部,点燃酒精灯 ,先进行预热 ,再对准药品部位加热4C解析 利用点燃的方法辨别棉毛织品,利用的是棉毛的可燃性 ,属于化学性质;用镁粉燃烧产生的强光照明, 利用的是镁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 ,属于化学性质; 物质的气味不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 ,属于物理性质; 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利用的是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5B解析 试管夹从试管底部套入、取出,而不能从试管口套入; 振荡试管中的液体的正确方法是用手指拿住试管, 用手腕的力量左右摆动,而不是用手紧握试管 ,堵住试管口上下晃动;加热液体时 ,试管与水平线成45 度角,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

      6B7.C8B解析 仰视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读取的数值偏小 ,但量取的实际体积偏大 ,读数为 8.5 mL ,实际大于 8.5 mL ;俯视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 ,读取的数值偏大 ,但量取的实际体积第 15 页偏小,读数为 1.6 mL ,实际小于 1.6 mL ;结合两点可知 ,取出液体的体积大于6.9 mL9D 10D解析 滴入的果汁中含有的维生素C 与高锰酸钾反应 ,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则烧杯中高锰酸钾溶液的体积、 浓度以及每滴果汁的体积都应相同 ,实验才有可比性11(1)(2)(5)(3)(4) 1213 试剂流入橡胶胶帽并将其腐蚀偶尔有试剂流下 , 腐蚀标签试管炸裂污染试剂瓶内的试剂试管破裂14(1)无色液体 ,易溶于水 ,有强烈刺激性气味(2)有腐蚀性 ,易分解成乙酸和氧气 ,易爆炸(3)戴手套、戴口罩 (或戴防护眼镜等任写两点)放置于阴暗处、避免碰撞(或不能放在易燃物附近、密封等 ) 15(1)5中上部(2)胶头滴管竖直倒持第 16 页(3)药匙底部16 收集证据 (1)水雾发烫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二氧化碳和水化学(2)物理获得结论 17(1)小(2)外焰(3)水雾浑浊水二氧化碳(4)A蜡烛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干扰白烟的检验水蒸气CAB二氧化碳和水蒸气不燃烧18(2)用酒精灯给物质加热时 ,应用外焰(3)用外焰加热所用时间最短,外焰温度最高,应用外焰加热(4)不行。

      因为所取水的量不同 ,加热至沸腾所需时间不相等 , 为了研究火焰的不同位置温度的情况 ,其他条件应都保持一致将一根火柴梗平放入酒精灯火焰中,约 1 s 后取出 ,发现火柴梗接触外焰的部位碳化第 17 页变黑,说明外焰温度最高 ,应用外焰加热第二章空气、物质的构成。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