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高中生物第1轮总复习 第6讲 细胞膜——系统的边界和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广东专版).ppt

57页
  • 卖家[上传人]:M****1
  • 文档编号:585304030
  • 上传时间:2024-09-02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2.25MB
  • / 5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第6 6讲讲 细胞膜细胞膜————系统的边界和系统的边界和 细胞核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系统的控制中心(探究细胞核功能试验的分析) 一、细胞膜的成分与功能 1.细胞膜的成分 【友情提醒】(1)各种膜所含蛋白质与脂质的比例同膜的功能有关,功能越复杂的膜,其蛋白质含量和种类越多2)糖蛋白(也叫糖被)有保护和润滑作用,还与细胞识别作用有密切关系3)细胞膜的组成元素有C、H、O、N、P 2.细胞膜的功能(1)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细胞膜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保障了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对于原始生命,膜的出现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将生命物质与非生命物质分隔开,成为相对独立的系统对于原生生物,如草履虫,它属于单细胞生物,它与外界环境的分界面就是细胞膜,由于细胞膜的作用,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 (2)控制物质进出细胞包括细胞膜控制作用的普遍性和控制作用的相对性两个方面,如右图所示物质出入细胞都要穿过细胞膜,出入的方式以自由扩散和主动运输两种方式为主,此外还有胞吞和胞吐等细胞膜在控制物质的自由扩散和主动运输时表现出选择透过性的功能特点,而胞吞和胞吐作用则以细胞膜的流动性为基础。

      (3)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①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的物质是细胞膜上的糖蛋白 ②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方式:方式内容举例物质传递通过细胞分泌物与靶细胞膜表面的受体结合,把信息传递给靶细胞细胞分泌的激素随血液到达全身各处,与靶细胞的细胞膜表面的受体结合,将信息传递给靶细胞接触传递相邻两个细胞的细胞膜接触,信息从一个细胞传递给另一个细胞精子与卵细胞之间的识别和结合通道传递相邻两个细胞之间形成通道,携带信息的物质通过通道由一个细胞进入另一个细胞高等植物细胞之间通过胞间连丝相互连接,也有信息交流的作用 【例1】下列关于细胞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细胞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 B.不同功能的细胞,其细胞膜上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相同 C.组成细胞膜的脂质中,磷脂最丰富 D.癌细胞的恶性增殖和转移与癌细胞膜成分的改变有关B 【解析】本题是对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考查解答时需要先明确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各项功能后,再作答A项细胞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B项功能越复杂的细胞,其细胞膜上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C项组成细胞膜的脂质中,磷脂最丰富;D项癌细胞的恶性增殖和转移与癌细胞膜上糖蛋白减少有关。

      二、植物细胞壁的结构和功能 1.植物细胞壁的成分:植物细胞细胞壁的主要化学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 2.细胞壁的功能: (1)保护作用 (2)支持作用:细胞壁具有较坚韧的支撑性,它对植物体起着骨架作用,以维持细胞正常的形态 3.细胞壁的特性:细胞壁是全透性的 【例2】能使植物细胞壁和细胞膜结构均被破坏的一组酶是(  ) A.淀粉酶、纤维素酶、溶菌酶 B.纤维素酶、果胶酶、蛋白酶 C.果胶酶、溶菌酶、纤维素酶 D.磷脂酶、淀粉酶、蛋白酶 【解析】本题考查细胞壁和细胞膜的成分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因此可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破坏;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脂质和蛋白质,蛋白酶可使其破坏 B 三、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 1.实验原理 细胞内的物质具有一定的浓度,把细胞放入清水中,细胞由于吸水而涨破,除去细胞内的其他物质,得到细胞膜 2.实验步骤 3.实验成功的关键 (1)取得红细胞后应先用适量的生理盐水稀释,其目的是: ①使红细胞分散开,不易凝集成块。

      ②使红细胞暂时维持原有的形态 (2)操作时载物台应保持水平,否则易使蒸馏水流走 (3)滴蒸馏水时应缓慢,边滴边用吸水纸吸引,同时用显微镜观察红细胞的形态变化 (4)如果该实验过程不是在载物台上的载玻片上操作,而是在试管中进行,要想获得较纯净的细胞膜,红细胞破裂后,还必须经过离心、过滤才能成功 4.选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作为实验材料的原因 (1)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不但省去了去除细胞壁的麻烦,而且无细胞壁的支持、保护作用,细胞易吸水涨破 (2)哺乳动物和人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易用离心分离法得到不掺杂细胞内膜系统的纯净的细胞膜 (3)红细胞数量大,材料易得 5.研究膜的成分还可以用酶分解法,用蛋白酶处理细胞能使细胞膜破裂,说明细胞膜上有蛋白质 【例3】阅读下列材料后,回答问题: 科学家在进行细胞膜化学成分分析时,采用哺乳动物或人的红细胞作为实验材料将其特殊处理使细胞破裂发生溶血现象,一些物质溶出,再将溶出细胞外的物质洗掉,即可得到纯净的细胞膜(又称血影)有的科学家将“血影”中的脂质提取出来,使其在空气和水界面上铺展成单分子层,所形成的薄膜面积是原来细胞整个表面积的2倍。

      (1)如何处理红细胞才能使其发生溶血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把红细胞放到蒸馏水里,使细胞吸水涨破 (2)红细胞溶血后,溶出细胞外的主要物质应该是__________,这种物质的特性是 ,因而使红细胞具有__________的功能 (3)“血影”的化学组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的脂质主要是指________ (4)选取鸡的红细胞验证细胞膜具有磷脂双分子层结构可以吗?若选用鸡的红细胞会得到什么结论?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血红蛋白在氧浓度高的地方易与氧结合,在氧浓度低的地方易与氧分离运输氧 蛋白质脂质糖类 磷脂 不可以,若选用鸡的红细胞,则磷脂形成的单分子层面积大大超过膜面积的2倍因为鸡的红细胞内含有多种具膜的细胞器,且各种细胞器的膜与细胞膜在成分上基本一致。

      (5)使用下列哪种物质处理会使细胞失去识别能力(  ) A.核酸酶 B.龙胆紫 C.糖水解酶 D.双缩脲试剂 【解析】(1)制备细胞膜时应选用哺乳动物或人的成熟的红细胞,因为它们没有细胞核和众多的细胞器,获取的膜即为细胞膜,排除了其他膜性物质的影响,降低了实验的难度 (2)细胞膜的成分、特性和功能是十分重要的知识,它充分说明了生物体成分的组成、结构决定功能、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特点C 四、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1.细胞核的结构结构功能核膜双层膜,外层核膜与内质网相连,内质网会与细胞膜相连;核膜是真核细胞所特有的结构,原核细胞没有核膜外层核膜外侧附着有大量的核糖体将细胞核与细胞质分隔开,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核仁 折光率较大,颜色深它与核糖体和某种RNA的合成有关 结构功能核孔核膜上的一种孔道结构,随着细胞类型的不同和细胞生长阶段的不同,核孔的数目和大小都有差异能选择性地转运核内物质,是某些大分子物质进出的通道(RNA和蛋白质);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染色质(体)成分:主要为蛋白质和DNA特性: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存在:不分裂时、间期及分裂末期:染色质;分裂前、中、后期:染色体形态:染色质为丝状物;染色体为圆柱状或杆状染色质是真核细胞的遗传物质即DNA的主要载体续表 【友情提醒】 染色质与染色体的比较 2.细胞核的功能 细胞核的功能: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遗传和代谢的控制中心。

      【友情提醒】(1)原核细胞无细胞核,其遗传物质主要分布在拟核 (2)对真核细胞来说,染色体是DNA的主要载体,但不是惟一载体,其载体还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3)核仁的大小、形状和数目随生物的种类、细胞类型和代谢状态而变化蛋白质合成旺盛的细胞,如分泌细胞、卵母细胞的核仁大;不具蛋白质合成能力的细胞,如休眠的植物细胞,其核仁很小 【例4】关于细胞核结构与功能的统一性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真核细胞核膜上有核孔,RNA等大分子物质可以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 B.原核细胞的核膜也具有两层膜,利于控制物质的进出 C.核仁中的DNA控制着细胞代谢 D.染色质上的DNA贮存着大量的遗传信息AD 【解析】A项核膜上的核孔是某些大分子物质如蛋白质、mRNA等的进出通道,B项原核细胞无核膜,即无成形的细胞核;C项控制细胞代谢的DNA是指染色质中的DNA,核仁中有少量DNA,只与某种RNA的合成有关;D项染色质由DNA和蛋白质组成,DNA上的碱基排列顺序代表着遗传信息 染色质与染色体的比较: 一、理论归纳1.黑白美西螈核移植实验(1)实验过程(2)实验结论:美西螈皮肤颜色遗传受细胞核控制。

      3)实验分析:该实验无对照组,可将白色美西螈胚胎细胞核移植到黑色美西螈去核卵细胞形成重组细胞进行培养作为对照 2.蝾螈受精卵横缢实验(1)实验过程(2)实验结论:蝾螈的细胞分裂、分化受细胞核控制3)实验分析:该实验既有相互对照,又有自身前后对照 3.变形虫切割实验(1)实验过程(2)实验结论:变形虫的分裂、生长、再生、对刺激的反应等生命活动受细胞核控制3)实验分析:该实验既有相互对照,又有自身前后对照 4.伞藻嫁接与核移植实验(1)伞藻嫁接实验过程 (2)伞藻核移植实验过程(3)实验结论:伞藻“帽”的形状是由细胞核控制的4)实验分析:伞藻核移植实验可排除假根中其他物质的作用,从而证明是细胞核控制伞藻“帽”的形状 二、演练生物学家研究发现,癌细胞的无限增殖受某调控基因的控制,该调控基因能激发所有动物细胞大量增殖为探究该调控基因是存在于细胞质还是细胞核内,科研人员做了以下实验设计请根据以上思路,继续完成下列实验设计方案: (一) 实验方案(实验提示:癌细胞能连续培养,但细胞形态会发生明显改变对如何观察细胞形态不作实验设计要求)(1)用胰蛋白酶分别处理宫颈癌细胞和小鼠肝脏,使之分散成单个细胞;(2)分别使单个癌细胞和单个肝细胞的核质分离; (3)   ;取癌细胞核和肝细胞质形成重组细胞甲,取癌细胞质和肝细胞核形成重组细胞乙(4)取两只培养瓶分别编号A、B,各加入等量的培养液;(5)   ;取等量重组细胞甲和重组细胞乙,分别加入A、B两个培养瓶中,进行细胞培养(6)分别观察甲、乙两只培养瓶中的细胞形态。

      (二)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实验结果实验结论A瓶中的细胞形态发生明显变化,B瓶中基本无变化调控基因存在于细胞核中B瓶中的细胞(或重组细胞乙分裂产生的细胞)形态发生明显变化,A瓶中基本无变化调控基因存在于细胞质中A、B两瓶中的细胞(或重组细胞甲、重组细胞乙分裂产生的细胞)形态均发生明显变化调控基因可能同时存在于细胞核和细胞质中A、B两瓶中的细胞(或重组细胞甲、重组细胞乙分裂产生的细胞)形态均没有发生变化调控基因的表达需要细胞核与细胞质相互作用 【【解解析析】】本题是探究调控细胞增殖的基因是位于细胞质中还是细胞核中,根据题中图示,应先利用动物细胞培养技术培养癌细胞和正常小鼠肝细胞然后通过核质互移形成重组细胞,放到培养瓶中进行培养,观察细胞形态的改变与否,即可知道调控基因是存在于细胞核中还是细胞质中由于是探究性实验,因此实验结果和结论应作出多种可能性的预测 1.(2011·四川)下列有关生物膜结构和功能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植物原生质体的融合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 B.合成固醇类激素的分泌细胞的内质网一般不发达 C.分泌蛋白的修饰加工由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共同完成 D.生物膜之间可通过具膜小泡的转移实现膜成分的更新B 【解析】动、植物细胞融合的原理是细胞膜具有流动性;固醇类激素属于脂质,在细胞的内质网上合成,所以能分泌固醇类激素的细胞中内质网比较发达;分泌蛋白的合成及分泌过程为 2.(2011·山东)下列关于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原核生物细胞无线粒体,不能进行有氧呼吸B.真核生物细胞只进行有丝分裂,原核生物细胞只进行无丝分裂C.真核生物以DNA为遗传物质,部分原核生物以RNA为遗传物质D.真核生物细胞具有细胞膜系统(生物膜系统),有利于细胞代谢有序进行 D 【解析】A原核生物尽管没有线粒体,但有的也可以进行有氧呼吸,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因为线粒体中存在有氧呼吸所需的酶,而非其结构决定;B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减数分裂都是真核生物的细胞增殖方式;C细胞生物都有DNA,DNA是其遗传物质,只有少数RN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只有D正确。

       3.(2011·江苏)核孔是具有选择性的核质交换通道,亲核蛋白需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发挥功能下图为非洲爪蟾卵母细胞亲核蛋白注射实验,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C A.亲核蛋白进入细胞核由头部决定B.亲核蛋白进入细胞核不需要载体C.亲核蛋白进入细胞核需要消耗能量D.亲核蛋白进入细胞核的方式与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相同 【解析】放射性头部不可单独进入细胞核,而放射性尾部可单独进入细胞核,所以A选项错误,从图中所给信息不能得到B选项结论;蛋白质为生物大分子,运输时需要消耗能量,所以C选项正确;亲核蛋白进入细胞核是通过核孔,而葡萄糖进入红细胞是穿过细胞膜,所以D选项错误 4.真核细胞单位面积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的类型和代谢水平有关以下细胞中核孔数目最少的是( ) A.胰岛细胞 B.造血干细胞 C.效应B细胞(浆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D 【解析】本题利用题目中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的类型和代谢水平有关的信息,间接考查了选项中各细胞的类型和代谢水平的差异且据已有的知识知道细胞的代谢越旺盛,则核孔的数目越多。

      A、C中的细胞分别分泌胰岛素(或胰高血糖素)和抗体,代谢旺盛B中细胞的分裂能力很强,代谢旺盛只有D为高度分化的细胞,代谢较弱故而D中的口腔上皮细胞的核孔数目最少  5. (双选)下列关于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多利羊的产生证明了动物细胞具有全能性B.真核细胞都有细胞核C.mRNA等大分子物质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而不能直接通过核膜,体现了核膜具有选择透过性D.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AB 【解析】“多利”的产生只是证明了高度分化的动物细胞的细胞核具有全能性除了高等植物成熟的筛管细胞和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等极少数细胞外,其他真核细胞都有细胞核 6. (双选)汉麦林(Hammerlin)的实验如图,将单细胞的地中海杯状藻先在近核处切断,再在近杯处切断(a),中间的茎(b)置于海水中可再生一杯(c),但将此杯切断后,不能再生第二个杯(d)这个实验可以说明( )AD A.决定杯状藻藻杯的形态发生的遗传信息来自细胞核B.决定杯状藻藻杯的形态发生的遗传信息来自细胞质C.杯状藻藻杯的形态发生是由细胞核和细胞质的遗传信息共同作用的结果D.(b)能再生一杯是因为(b)中含有由细胞核转录而来的遗传信息 【解析】在地中海杯状藻的近杯处和近核处切断,中间的茎可再生一杯,说明地中海杯状藻中间茎内有相应的遗传信息。

      如连续第二次切断,则中间的茎不能再生一杯,这说明中间茎内所具有的遗传信息并不能自己产生;这也体现了细胞核是控制中间茎再生杯的主要部位,即决定杯状藻杯的形态发生的是细胞核,而不是细胞质 7.细胞中细胞核与细胞质之间的关系问题曾经是细胞生物学家们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下面是以伞藻为实验材料所做的几个经典的生物学实验请依据所提供的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伞藻是单细胞生物甲、乙两种伞藻的帽形不同(如下图),现将甲伞藻的A部分与乙伞藻的B部分嫁接在一起,发现第一次长出的帽状体呈中间类型,若切除这一帽状体,第二次长出的帽状体则与甲的帽状体形状相同 (1)你认为第一次长出的帽状体呈中间类型的原因是什么?B部分含有少量的原乙细胞核转录的信使RNA,它能指导合成少量原乙伞藻的蛋白质A部分则能指导合成甲伞藻的蛋白质,因而嫁接形成的帽状体有甲、乙两种伞藻的蛋白质,故呈中间类型 (2)第二次长出的帽状体与甲的帽状体形状相同,这能说明核、质之间是一种什么关系?这说明细胞质中各种代谢活动或生命现象受细胞核控制,决定生物性状的主要是细胞核材料二:当伞藻的帽状体长到一定大小时,就不再继续长大,而是开始发生细胞分裂于是有人提出了如下假说:细胞分裂与细胞核、质体积的比例有关,当细胞核的体积(h)与细胞质的体积(z)比值太小时,细胞就会发生分裂;反之,就不会发生分裂。

      并且,他还做了如下实验:在伞已经长出,核将要分裂时,将伞切去,核的分裂就受到抑制,直到新的伞再生出来,核才恢复分裂3)请你利用伞藻,另外设计一个实验,作为上述实验的补充,来进一步证明上述假说 在伞尚未长成、核不分裂时,将幼小伞切去,嫁接上一个长成的伞,这个原不该分裂的核就开始分裂了 【解析】材料一中嫁接后第一次出现的中间类型,因此应考虑到遗传信息传递中合成的mRNA作用的滞后材料二中自变量为核质比,故可通过嫁接不同大小的伞以改变核质比,进而据实验结果作出判断。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