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临床考试大纲总.doc
91页本科临床医学专业考试大纲目录1.诊断学考试大纲…………………………22.内科学考试大纲…………………………103.外科学考试大纲…………………………194.妇产科考试大纲…………………………285.儿科学考试大纲…………………………346.传染病考试大纲…………………………417.神经病学考试大纲………………………518.精神病学考试大纲………………………599.眼科学考试大纲…………………………6310.耳鼻喉头颈外科考试大纲………………6811.皮肤性病学考试大纲……………………7612.人际交往与医患沟通考试大纲…………8113.临床医学导论考试大纲…………………8314.外科学总论及外科手术学考试大纲……87《诊断学》考试大纲课程编号:课程名称:诊断学(Diagnostics) 总学时:108学时理论学时:84学时见习学时:24学时适应专业:临床医学五年制本科一、考试要求《诊断学》课程考试旨在考察学生在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免疫微生物学科等基础知识学习后,对于各系统常见病、多发病的症状概念、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等的理解与掌握本门课程考试要求由低到高共分为“了解”、“熟悉”、掌握“三个层次。
其含义为:了解,指学生能懂所学知识,能在有关问题中认识或再现它们,例如疾病的病因病理熟悉,指学生清楚地理解所学知识(例如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断标准、治疗原则等),并在各种临床见习以及病案分析中正确应用所学知识,得出较正确的诊断和治疗掌握,指学生能较为深刻理解所学知识,在此基础上能够准确、熟练地使用,分析解决较为实际的问题二、考试内容第一篇 问 诊第一章 问诊的重要性第二章 问诊的内容第三章 问诊的方法与技巧1.掌握问诊,主诉定义2.掌握现病史定义及内容3.掌握既往史的内容4.熟悉一般项目内容5.熟悉系统回顾内容6.熟悉个人史、婚姻史、月经史、家族史内容7.熟悉问诊的基本方法和技巧,重点问诊的方法8.了解特殊情况的问诊技巧 第四章 常见症状(16学时)第一节 发热1.掌握发热的定义、分度以及临床常见的几种热型的定义和临床意义2.熟悉发热的病因,发病机制和分类及问诊要点3.了解伴随症状第三节 水肿1.掌握水肿的定义,水肿的病因和临床表现2.熟悉问诊要点3.了解伴随症状第四节 咳嗽与咳痰1.掌握咳嗽与咳痰的定义,病因和临床表现2.熟悉问诊要点3.了解伴随症状第五节 咯血1.掌握咯血的定义,病因和临床表现。
2.熟悉问诊要点3.了解伴随症状第六节 胸痛1.掌握胸痛定义,病因和临床表现2.熟悉问诊要点3.了解伴随症状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第八节 呼吸困难1.掌握呼吸困难定义,机理与临床意义及表现2.熟悉问诊要点3.了解伴随症状第十一节 呕血1.掌握呕血定义,病因与临床表现、呕血与咯血的鉴别2.熟悉问诊要点3.了解伴随症状第十三节 腹痛1.掌握腹痛定义,病因与急慢性腹痛的临床表现2.熟悉腹痛发生机制和问诊要点3.了解伴随症状第十六节 黄疸1.掌握黄疸定义,病因与临床表现2.熟悉黄疸发生机制、辅助检查和鉴别,问诊要点3.了解伴随症状第十九节 血尿1.掌握血尿定义,病因与临床表现2.熟悉问诊要点3.了解血尿伴随症状第二十节 尿频、尿急、尿痛1.掌握尿频、尿急、尿痛定义,病因与临床表现2.熟悉问诊要点3.了解尿频、尿急、尿痛伴随症状第二十一节 少尿、无尿与多尿1.掌握少尿、无尿与多尿的定义和临床表现2.熟悉伴随症状问诊要点第二十三节 眩晕1.掌握眩晕发病机制,定义、病因和临床表现2.熟悉问诊要点3.了解伴随症状第二十六节 意识障碍1.掌握意识障碍定义、分度,临床表现2.熟悉病因、发病机制、问诊要点。
3.了解伴随症状第二篇 体格检查 (33学时)第一章 基本方法1.掌握视诊、触诊、叩诊、听诊、嗅诊的基本方法2.熟悉检察注意事项3.了解体格检查的重要性第二章 一般检查1.掌握:全身状态检查的内容、检查方法及临床意义,体温的检查方法,血压的测量及其正常值,淋巴结的检查方法和内容2.熟悉:面容的特征,各种体位的概念及临床意义3.了解:营养状态的分级及判断标准:第三章 头部1.掌握头部检查内容、顺序与方法2.熟悉眼部的检查方法,鼻窦的检查方法等,熟悉扁桃体肿大的分度3.了解异常改变的临床意义 第四章 颈部1.掌握颈静脉怒张定义,甲状腺和气管的检查方法2.熟悉颈部的检查内容、顺序与方法3.了解异常改变的临床意义 第五章 胸部检查1.掌握肺部检查视诊、触诊、叩诊、听诊的主要内容2.熟悉呼吸系统常见疾病的主要体征及其临床意义3.了解胸廓的体表标志、标志线、分区;胸廓形态、乳房的检查第六章 心脏检查1.掌握:心脏检查的视、触、叩、听诊的基本方法;心脏检查的临床意义;负性心尖搏动、抬举性搏动、Austin-Flint杂音、Graham-steell 杂音的定义。
异常脉波的特点及临床意义;周围血管征及临床意义;水冲脉、奇脉、musset征的定义2.熟悉:心脏解剖位置及检查要点,血压测量方法及血压变动的临床意义3.了解:检查的注意事项,血管杂音第七章 腹部1.掌握:腹部检查视诊、听诊、触诊、叩诊的主要内容2.熟悉:腹部疾病常见体征及其临床意义3.了解:了解腹部体表标志及分区、与腹腔内脏的对应关系第九章 脊柱与四肢检查1.掌握脊柱及四肢的检查方法 2.熟悉脊柱四肢常见的典型体征及病理改变的临床意义 3.了解这些体征和疾病的关系第十章 神经系统检查1.掌握:肌力的分级及检查方法;肌张力的检查方法及临床意义;生理反射的检查方法及临床意义病理反射及脑膜刺激征检查方法和临床意义2.熟悉: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展神经、自主神经检查的方法及临床意义瞳孔对光反射及深感觉检查的方法及临床意义,肌力、肌张力、瘫痪的定义3.了解:了解其他颅神经的检查方法及临床意义;瘫痪的性质、命名与定位;复合感觉的检查方法及临床意义;自主神经系统的一般检查,内脏和括约肌功能第三篇 实验诊断 (16学时)第一章 血液一般检测1.掌握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测定、白细胞计数、白细胞分类计数、血小板、计数的基本概念及临床应用,核左移、核右移定义。
2.熟悉网织红细胞计数、红细胞沉降率测定的基本概念及临床应用,各项目的参考值,外周血细胞形态病理变化的意义 3.了解各参数检测的生理变化,贫血的实验室分类方法第二章 血栓与止血检测1.掌握:BT、CT、PT、APTT、D-二聚体的基本概念及临床应用2.熟悉:确诊试验项目测定的基本概念及临床应用,各项目的参考值检测项目的选择和应用3.了解:各凝血因子测定的方法及参考值第三章 排泄物、分泌物及体液检测第一节 尿液检测1.掌握尿液一般检查、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检查的参考值、临床意义和应用2.熟悉尿液检查标本采集要求3.了解尿液其它检查第二节 粪便检测1.掌握:粪便一般检查标本采集要求,显微镜检查、隐血试验的临床意义2.熟悉:粪便颜色与性状检查3.了解:化学法、免疫学方法出现假阳性及假阴性原因第三节 脑脊液检查1.掌握脑脊液检查标本采集要求,化学检查、显微镜检查的临床意义2.熟悉脑脊液检查的临床应用3.了解脑脊液理学检查第四节 浆膜腔积液检测1.掌握:浆膜腔积液标本采集要求,常规检查的临床意义2.熟悉:浆膜腔积液检查的临床应用3.了解:浆膜腔积液理学检查的临床意义 第四章 常用肾脏功能实验室检测1.掌握血尿肌酐、尿素氮、尿酸、血β2微球蛋白测定的基本概念及临床意义。
尿比密、尿渗透压的测定及临床意义2.熟悉:肾小球滤过率、肌酐清除率测定的基本概念及临床应用,各项目的参考值以及肾病时检验项目的选择 3.了解:近端肾小管功能检测指标的临床应用第五章 肝脏功能检测常用的实验室检测1.掌握肝病时血液蛋白质、胆红素测定、胆汁酸、酶学检测的基本概念及临床应用2.熟悉前清蛋白测定、血清蛋白电泳、血氨测定的基本概念及临床应用,常见肝脏疾病检测项目的合理选择与应用3.了解肝病时脂类各参数检测的临床意义第六章 临床常用生物化学检测第一节 血糖及其代谢产物的检测第二节 血清脂质和脂蛋白检测第三节 血清电解质测定1.掌握血糖检测、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血清C-肽检测、血清胰岛素检测和胰岛素释放试验、血清脂质和脂蛋白检测、血清电解质检测、心肌酶和心肌蛋白检测、其他各种酶学、内分泌激素检测的临床意义血清钾、钠、钙、氯、磷正常参考值2.熟悉:各项指标参考值3.了解:各项检查的适应症第四篇 辅助检查(10学时)第一章 心电图1.掌握心电图各波段的组成和命名和心电图导联体系;心电图测量方法2.掌握右房肥大心电图改变,肺型P波的特点;左房肥大心电图改变,二尖瓣型P波的特点;室肥大、右室肥大的心电图改变。
3.掌握心肌缺血的心电图类型4.掌握心肌梗死的三种心电图图形改变的特点5.掌握窦性心律、期前收缩、异位性心动过速、扑动与颤动心电图改变;一、度、二度、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束支与分支传导阻滞心电图改变6.掌握低钾血症和高钾血症心电图表现及洋地黄药物中毒影响的心电图特征7.掌握心电图的分析方法8.熟悉除极状态、复极状态、动作电位定义;心电图波形特点和正常值;左右心房、心室肥大的临床意义;心肌缺血的心电图改变的临床意义;心肌梗死的定位诊断;心律失常的分类及心电图的改变;高钙和低钙心电图表现;心电图的临床应用9.了解心电图产生原理;小儿心电图特点;左右心房、心室肥大心电图产生原理;心肌缺血的鉴别诊断;心肌梗死的图形演变及分期和鉴别;预激综合征心电图改变;其他电解质紊乱和药物影响心电图特点 第五篇 病历书写1.掌握病历、病历书写定义、住院及入院记录格式与内容、再入院记录要求2.熟悉病历书写的基本要求、门(急)诊病历书写内容及要求、病情记录要求及内容、医嘱种类及的基本要求3.了解其它各种记录要求及内容第六篇 诊断疾病的步骤和临床思维方法1.掌握临床诊断思维方法2.熟悉诊断疾病的步骤、临床诊断的内容和格式。
3.了解诊断书写要求 三、考试方式:(一)理论考试1.考试类别:纸质试卷:开卷 闭卷 √ 笔试 √ 口试 2.记分方式:满分为100分,成绩占总分的70%3.考试时量:纸质试卷:90分钟4.命题的指导思想和原则命题的总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考查学生对本课程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学习、理解和掌握的情况命题的原则是:题目数量、份量适中,范围较广,最基本的知识一般占70%左右,稍微灵活的题目占15%左右,较难的题目占15%其中大多数为中小题目,大题目占分适中客观性的题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