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摄影起源及相机发展教材.ppt
78页淮阴工学院设计艺术学院,图片怎么来的?,,,,,,,《塔影图》 郑复光·清,公元前400年-1839,1839-1975,1975至今,小孔成像,东方,公元前388年,《墨经》:景到,在午有端西方,同时期,古希腊科学家亚里士多德(Aristotle),观察到太阳光从形状各异的小孔穿过总是在另一侧形成一个圆光斑,但没有得出小孔成倒影的结论 直到1400年之后,波斯科学家阿尔哈曾(Alhazen)才描述小孔成像原理(“Book of Optics”,1021 AD)淮阴工学院设计艺术学院,墨子,亚里士多德,淮阴工学院设计艺术学院,暗箱,暗箱(Camera obscura),可以把影像投在屏幕上自15世纪始,被艺术家用作绘画的辅助工具18世纪未,一些摄影先驱用暗箱进行摄影实验例如出身显赫的汤玛斯·威治伍德,他在1790年代开始研究硝酸银对光线的反应,并尝试以暗箱拍摄照片,不过以失败告终大型的暗箱,用于公园、观光景点和移动游乐场顶部的塔形结构可以旋转,周围的景观一览无遗淮阴工学院设计艺术学院,1826 日光蚀刻法,尼埃普斯 1765-1833 法国发明家,1826 世界上第一张照片,淮阴工学院设计艺术学院,1839 银版摄影法,达盖尔 1787-1851 法国发明家、艺术家和化学家,1839年 达盖尔使用的相机,外观与暗箱相似。
1839 《坦普尔大街街景》,淮阴工学院设计艺术学院,银版摄影法步骤,银版摄影法拍摄的妇女肖像,1、准备一块镀有薄银的铜板;,2、洗净,抛光;,3、置入装有碘溶液或碘晶体的小箱内,碘蒸汽与银发生反应,生成碘化银时间是30分钟;,4、转入暗盒;,5、暗盒一起放入暗箱进行拍摄,时间是15~30分钟在光线的作用下,碘化银依光线的强弱还原为不同密度的金属银,形成“潜影”;,6、先以水银(汞)蒸汽显影;,7、再放入浓热食盐溶液中,通过氯化钠的作用,“定影”;,8、水洗,晾干淮阴工学院设计艺术学院,1835 卡罗式摄影法,塔尔博特1800-1870 英国化学家,塔尔博特1843年拍摄作品 《The Open Door》,淮阴工学院设计艺术学院,卡罗式摄影法步骤,卡罗式摄影法拍摄的照片,第一次让书籍附有照片插图,1、用高质量写字纸在红灯下蘸以稀硝酸银溶液,再蘸以碘化钾溶液并擦干;,2、在纸的一面,用毛刷涂上一层硝酸银和酸溶液,并将已光敏化的纸置于火前烘干然后放入防光盒中,以供拍摄;,3、在暗箱中曝光1-3分钟;,4、放在第2步所用的硝酸银和酸溶液中进行显影,但必须加水一倍,使溶液的强度减弱一半;,5、用海波溶液进行定影,然后水洗及晾干。
1、用另一张纸浸于盐水中,并擦干;,2、在红灯下,用刷子涂上一层氯化银溶液,并晾干;,3、将负片覆盖于纸面上,用镜框压紧,放在阳光中曝晒,至纸面上形成深棕色的影像为止(约20分钟)4、将像纸进行定影、水洗,然后晾干负片,正片,淮阴工学院设计艺术学院,1851 湿版摄影法,又称火棉胶摄影法,弗雷德里克·斯科特·阿切尔1813-1857 英国雕塑家,1、在胶棉内加入碘化钾,制成碘化胶棉;,2、将经过充分研磨的碘化胶棉均匀地涂在透明玻璃板上;,3、把它浸入硝酸银溶液中形成碘化银,使之具备感光性能;,4、从溶液中取出玻璃板,直接放入暗箱摄影;,5、在硫酸亚铁或焦性没食子酸(连苯三酚)溶液中显影;,6、用氰酸钾或大苏打定影得到玻璃负片,淮阴工学院设计艺术学院,湿版摄影法,优点:价格便宜(银版的1/10)、曝光时间短(只需5-15秒种)、清晰度高、长久地保持照片原样、能得到多张正像等淮阴工学院设计艺术学院,缺点是,拍摄和冲洗必须在火棉胶未干燥前约20分钟之内进行因为火胶棉干燥后不透水,药液无法发生作用,所以才叫“湿板”摄影法 给摄影者带来的麻烦是外出拍摄,除了摄影机和三脚架外,还必须携带化学药品、暗室帐篷及其他冲洗用具,非常不便。
湿版摄影法,淮阴工学院设计艺术学院,它很快淘汰了以前的摄影法,在当年就得到广泛应用直到目前还有不少艺术家用这种方法拍摄大画幅照片湿版摄影法,淮阴工学院设计艺术学院,1861 第一张彩色照片,詹姆斯·克拉克·麦克斯韦1831-1879 现代物理学先驱,照片拍摄的是带有花呢格纹的缎带,淮阴工学院设计艺术学院,干版摄影法,1、溴化银(AgBr)是干版法的主要原材料有感光性,遇光分解,形成极小颗粒银核,含银核的AgBr易被还原剂还原为金属银而呈黑色用于制摄影胶卷和感光纸2、印相纸上一般涂一簿层含细小溴化银的明胶3、摄影时强弱不同的光线射到底片上时就引起底片上AgBr不同程度的分解4、分解产物溴与明胶化合5、银成为极细小的银核核析出底片上6、哪部分感光强AgBr分解就越多那部分就越黑干版法的原理,2AgBr==光照==2Ag+Br2,淮阴工学院设计艺术学院,1881 柯达,乔治·伊士曼 1854-1932 美国发明家,柯达公司创办人以及胶卷发明人,美国纽约罗彻斯特 公司总部大楼,淮阴工学院设计艺术学院,第一台使用胶卷的相机 The Kodak,1888年,伊士曼注册了“Kodak”作为商标,正式推柯达盒式相机(The Kodak),它的广告词是:“you press the button, we do the rest。
相机本体售价25美元,相纸10美元淮阴工学院设计艺术学院,柯达盒式相机 The Kodak,1888年,罗切斯特,一名男孩用一台柯达盒式相机为两名坐在桥上的男子拍照淮阴工学院设计艺术学院,柯达盒式相机 The Kodak 样张,淮阴工学院设计艺术学院,1895 世界上第一张X光照片,1895年11月8日,德国物理学家伦琴无意间发现了X射线当年圣诞节前夕,伦琴用Kodak胶片拍摄了世界上第一张X光照片次年,柯达公司进入X光商业摄影领域,推出了第一种专为拍摄X光而设计的相纸威廉·康拉德·伦琴,淮阴工学院设计艺术学院,1899 第一台彩色相机(非柯达),麦朗(Melanochromoscope)型相机,由法国人L·D·奥红(Louis Ducos du Hauron)和莱索尔(Lesueur)1899年在法国巴黎制造使用50×130mm的平版感光材料,机身上有三片红、黄、兰滤色片镜头后面顺序排列着三块45度反光镜第一快和第二快是半透明的景物通过镜头到达三快反光镜,再由反光镜分别反射到三片滤色片上,通过滤色片,在滤色片后面的玻璃平版感光片上曝光,得到三张不同色调的黑白分色片,再用这种分色片来制作彩色照片。
现代的彩色印刷,彩色电视还在采用这种方法淮阴工学院设计艺术学院,1900 Kodak Brownie 柯达勃朗宁相机,1900年柯达BROWNIE推出这款纸板相机售价1美元,胶片15美分一卷这被认为是摄影的民主运动,将摄影带到经济上人人都负担得起的地步淮阴工学院设计艺术学院,1905 No.1 Folding Pocket Kodak Model C,淮阴工学院设计艺术学院,1914 No.1 Autographic Kodak Junior Camera,1914年,Kodak推出了一个“autographic system”亲笔签名系统,让人们能够在特制的底片上用笔写东西淮阴工学院设计艺术学院,1916 Kodak No. 3A Folding Pocket,1916年世界上第一台带有测距器的照相机在伊斯曼柯达公司问世柯达公司根据当时专用光学测距仪的原理,为3A相机设计了三影式联动测距装置,这是相机发展史上一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它宣告照相机从此告别了目测调焦,依靠景深来实现较大范围的景物清晰成像的年代淮阴工学院设计艺术学院,1930,Beau Brownie相机诞生由美国工业设计领域先驱沃尔特多温蒂格(Walter Dorwin Teague)设计。
1924 No.2 Brownie camera F model,Kodak Brownie 柯达勃朗宁相机,淮阴工学院设计艺术学院,1950年产布朗尼鹰眼闪光相机是布朗尼最受欢迎的相机型号之一,它在市场上出售的时间段长达十余年1952 Brownie 127 热销数百万,Kodak Brownie 柯达勃朗宁相机,淮阴工学院设计艺术学院,隶属柯达布朗尼明星系列的高端机型,是布朗尼首台自动摄影相机,五年内卖出了一千万台STARMATIC相机1959 Kodak Brownie Starmatic,淮阴工学院设计艺术学院,1963 柯达傻瓜相机“instamatic”系列相机,“instamatic”相机将胶卷盒制作成独立暗盒,可以在任何自然环境中打开相机后盖更换胶卷相机的自动曝光功能进一步简化了摄影者的操作 左图为《生活》杂志上的“instamatic”广告,简单四个步骤就可以完成胶卷的更换工作淮阴工学院设计艺术学院,1963 柯达傻瓜相机“instamatic”系列相机,从1963年至1970年,共有超过5000万架傻瓜相机被售出淮阴工学院设计艺术学院,Instamatic 2014,网络上近期传出了一个名为Instamatic 2014 的柯达概念相机影片,看起来十分有趣,也令人对柯达又燃起了一些希望!,淮阴工学院设计艺术学院,Instamatic 2014,用傻瓜相机的思路,结合Android操作系统,打造全新拍照体验的跨界拍照或者说是智能相机。
淮阴工学院设计艺术学院,1975 柯达 世界上第一台数码相机,柯达应用电子研究中心工程师Steven J.Sasson存储介质为磁带,拥有1万像素记录一张黑白影像需要23秒它的出现颠覆了摄影的物理本质淮阴工学院设计艺术学院,1975 柯达 世界上第一台数码相机,照片存储在磁带上,用电视观看照片2009年,Steven J.Sasson被奥巴马授予国家技术与创新奖章淮阴工学院设计艺术学院,1935彩色柯达克罗姆胶片(kodakchrome),这是全球第一款取得商业成功的彩色胶片,也是柯达最成功的产品之一从1935年开始上市,克罗姆胶片共生产了74年无数幅世界级的经典照片诞生在克罗姆上感光呈现淮阴工学院设计艺术学院,摄影师Steve McCurry,Steve McCurry 美国纪实摄影师,1950年出生,1986年加入马格南图片社以照片“阿富汗女孩”(Afghan Girl)而闻名世界,这幅照片正是用柯达克罗姆胶片拍摄 2009年,诞生已有74年的柯达克罗姆胶卷宣布停产全世界最后一卷克罗姆胶卷被交由摄影师Steve McCurry使用,他在美国纽约、堪萨斯、印度拍摄了最后的36张照片淮阴工学院设计艺术学院,Steve McCurry 经典作品,图片来源: ,淮阴工学院设计艺术学院,Steve McCurry 经典作品,图片来源: ,淮阴工学院设计艺术学院,Steve McCurry 经典作品,图片来源: ,淮阴工学院设计艺术学院,Steve McCurry 经典作品,图片来源: ,淮阴工学院设计艺术学院,1913 徕卡(Leica,也译作莱卡),徕卡是一家著名的德国公司生产的相机的品牌,由莱茨(Leitz)和相机(camera)的前音节组成。
公司的原名为恩斯特·徕茨公司,目前拆分为三家公司:徕卡相机、徕卡测量系统和徕卡显微系统,分别生产相机、空间信息测量设备和显微镜 “莱卡系列相机几乎是个神话,半个世纪不变的脸,极简单的功能,绝不妥协的制作,它位居谁都想颠覆,但谁也没有得逞的顶尖地位奥斯卡·巴纳克,淮阴工学院设计艺术学院,1913 徕卡(Leica,也译作莱卡),1913年,徕卡创始人、德国照相机设计师奥斯卡•巴纳克(Oskar Barnack)制造了一款采用35mm电影胶片、可拍摄36mm×24mm规格底片的小型相机这是世界上第一台35mm相机,被后人称之为『原型徕卡』(Ur-Leica)淮阴工学院设计艺术学院,1932 徕卡 世界上最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