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沉降-三角高程.doc

4页
  • 卖家[上传人]:mg****85
  • 文档编号:34205186
  • 上传时间:2018-02-21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47.50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4.2 水准测量4.2.1 各等级水准测量限差应符合表 4.2.1 的规定表 4.2.1 水准测量限差要求 单位:mm测段、路线往返测高差不符值附合路线或环线闭合差水准测量等 级平原 山区测段、路线的左右路线高差不符值 平原 山区检测已测测段高差之差二等 ±4 K±0.8 n-- ±4 L±6 iR精密水准 ±8 ±6 K±8 ±8 i三等 ±12 K±2.4 ±8 ±12 L±15 L±20 iR四等 ±20 ±4 n±14 K±20 ±25 ±30 i五等 ±30 K±20 ±30 L±40 iR注:1 K 为测段水准路线长度,单位为 km;L 为水准路线长度,单位为 km;R i为检测测段长度,以千米计;n 为测段水准测量站数2 当山区水准测量每公里测站数 n≥25 站以上时,采用测站数计算高差测量限差4.2.2 各等级水准观测应符合表 4.2.2 的规定表 4.2.2 水准观测的主要技术要求 单位:m 视距 前后视距差 测段的前后视 距累积差 视线高度等级水准仪最低型号水准尺类型 光学 数字 光学 数字 光学 数字 光学(下丝读数)数字数字水准仪重复测量次数二等 DS1 因瓦 ≤50 ≥3 且≤50 ≤1.0 ≤1.5 ≤3.0 ≤6.0 ≥0.3 ≤2.8 且≥0.55 ≥2 次精密水准 DS1 因瓦 ≤60≥3 且≤60 ≤1.5 ≤2.0 ≤3.0 ≤6.0 ≥0.3≤2.8 且≥0.45 ≥2 次DS1 因瓦 ≤100 ≤100三等DS2 双面木尺单面条码 ≤75 ≤75≤2.0 ≤3.0 ≤5.0 ≤6.0 三丝能 读数 ≥0.35 ≥1 次DS1 双面木尺单面条码 ≤150 ≤100四等DS3 双面木尺单面条码 ≤100 ≤100≤3.0 ≤5.0 ≤10.0 ≤10.0 三丝能 读数 ≥0.35 ≥1 次五等 DS3 塔尺单面条码 ≤100 ≤100 大致相等 -- 中丝能 读数 ≥0.35 ≥1 次4.2.3 水准仪及水准尺每个项目作业前,应按本规范附录 C 的规定进行检验。

      4.2.4 各等级水准测量的观测方法应按表 4.2.4 的规定执行表 4.2.4 水准测量的观测方法观 测 方 式等级与已知点联测 附合或环线观测顺序奇数站:后-前- 前-后二等 往返 往返偶数站:前-后- 后-前奇数站:后-前- 前-后精密水准 往返 往返单程闭合环偶数站:前-后- 后-前三等 往返/左右路线 往返/左右路线 后-前- 前-后四等 往返/左右路线 往返/左右路线 后-后- 前-前或,后-前- 前-后五等 单程 单程 后- 前注:对光学水准仪,返测时奇、偶测站标尺的顺序分别与往测偶、奇测站相同4.2.5 水准观测的测站限差应符合表 4.2.5 的规定表 4.2.5 水准观测的测站限差 单位:mm项 目等 级基、辅分划[ 黑红面 ]读数之差基、辅分划 [黑红面]所测高差之差检测间歇点高差之差上下丝读数平均值与中丝读数之差二等 0.5 0.7 1 3精密水准 0.5 0.7 1 3光学测微法 1 1.5三等 中丝读数法 2 3 3 --四等 3 5 5 --项 目等 级基、辅分划 [黑红面 ]读数之差基、辅分划 [黑红面]所测高差之差检测间歇点高差之差上下丝读数平均值与中丝读数之差五等 4 7 -- --4.2.6 水准线路跨越江河、湖海、深沟时,应按现行铁道部《新建铁路工程测量规范》跨河水准测量有关规定执行。

      4.3 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测量4.3.1 各等级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测量的限差应符合表 4.3.1 的规定表 4.3.1 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测量限差要求 单位:mm测量等级 对向观测高差较差 附合或环线高差闭合差 检测己测测段的高差之差三 等 ±25 D±12 D±20 Li四 等 ±40 ±20 ±30五 等 ±60 ±30 ±40 i注:D 为测距边长,Li 为测段间累计测距边长,以千米计4.3.2 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测量,宜布设成三角高程网或高程导线,视线高度和离开障碍物的距离不得小于 1.2m高程导线的闭合长度不应超过相应等级水准线路的最大长度4.3.3 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测量观测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 4.3.3 的规定表 4.3.3 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测量观测的主要技术要求等级 仪器等级 边长(m) 观测方式 测距边测回数 垂直角测回 数 指标差较差 (″)测回间垂直角较差( ″)三等 1″ ≤600 2 组对向观 测 2 4 5 5四等 2″ ≤800 对向观测 2 3 7 7五等 2″ ≤1000 对向观测 1 2 10 104.3.4 三等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测量应按单程双对向或双程对向方法进行两组独立对向观测。

      测站间两组对向观测高差的平均值之较差不应大于±12 mmD4.3.5 所使用的仪器在作业前应按本规范附录 B 的规定进行检校,仪器检校的各项要求应符合本规范附录 B 的规定4.3.6 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测量应满足下列要求:1 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测量可结合平面导线测量同时进行2 仪器高和反射镜高量测,应在测前、测后各测一次,两次互差不得超过2mm三、四等测量时,宜采用专用测尺或测杆量测3 距离应采用不低于Ⅱ级精度的测距仪观测,取位至毫米测距限差应符合本规范表 3.1.6-4 相应仪器等级的规定导线点应作为高程转点,转点间的距离和竖直角应对向观测,并宜在同一气象条件下完成计算高差时应考虑地球曲率的影响两点间高差采用对向观测平均值4 测距时,应测定气温和气压气温读至 0.5℃,气压读至 1.0hPa,并在斜距中加入气象改正5 竖直角采用中丝法测量,对向观测应符合表 4.3.1 及表 4.3.3 的规定6 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测量,观测时间的选择取决于成像是否稳定但在日出、日落时,大气垂直折光系数变化较大,不宜进行长边观测Comment [ljk1]: 为什么?4.3.7 一组测量中,当对向观测高差较差超限时,应往返重测。

      重测的对向观测高差较差仍然超限,但往返测高差平均值与原往返测高差平均值之差小于各等级水准测量限差时,其结果取 2次往返测高差平均值的均值4.4 精密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测量4.4.1 精密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测量主要用于困难山区代替二等水准测量,所采用的全站仪应具自动目标识别功能,仪器标称精度不应低于0.5″,1mm+1ppm4.4.2 使用的全站仪应经过特殊加工,能在全站仪把手上安装反射棱镜,反射棱镜的安装误差不得大于 0.1mm并使用特制的水准点对中棱镜杆4.4.3 精密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测量观测时应采用两台全站仪同时对向观测,在一个测段上对向观测的边数为偶数,不量取仪器高和觇标高,观测距离一般不大于 500m,最长不应超过 1000m,竖直角不宜超过 10°测段起、止点观测应为同一全站仪、棱镜杆,观测距离在 20米内,距离大致相等4.4.4 精密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测量观测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 4.4.4的规定表 4.4.4 精密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测量观测的主要技术要求等级 边 长(m ) 测回数 指标差较差 (″) 测回间垂直角较差(″ ) 测回间测距较 差(mm) 测回间高差较 差(mm)≤100 2100~500 4500~800 6二等800~1000 85 5 3  ±4 S注:S 为视线长度,单位为:km4.4.5 精密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测量应采用往返观测,观测中应测定气温和气压。

      气温读至 0.5℃,气压读至 1.0hPa,并在斜距中加入气象改正4.4.6 精密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测量其他精度指标应满足表 4.1.1及表 4.2.1的规定。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