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子政务复习题.doc
16页一、单项选择题 1、电子政务的主体是:〔 〕 A国家行政机关 B司法机关 C立法机关 D广义的政府机关 2、以下不属于“金字工程〞的是:〔 〕 A金网 B金关 C金桥 D金卡 3、“政府上网〞是我国40余家国家部委的信息中心于〔 〕年发起的推动政府信息化的一次有益尝试 A1997 B1995 C1998 D1999 4、中国互联网实验室认为,电子政务的效果包括4个维度,分别是社会参与度、用户体验度、E化成熟度和〔 〕 A环境变革度 B开放度 C信息管理成熟度 D组织变革度 5、政府部门在选择咨询公司时,要从资信情况、业务能力、建议方案、〔 〕等四个方面考虑 A建立目标 B业务需求 C质量标准 D报价情况 6、爱森哲公司从效劳成熟度、业务成熟度水平、效劳提供的成熟度、〔 〕等多种角度对电子政务的成熟度加以评价 A总体成熟度 B信息公开 C业务互动—主动/被动关系 D互动交易—主动/主动关系 7、在电子政务建立和应用推进过程中,**市始终贯彻厉行统一和适度集中的原则,坚持 “四统一分〞体制,其中“分〞是指:〔 〕。
A分级管理 B分工合作 C分层管理 D分部门管理 8、电子政务的资金筹措模式中,电子政务系统的投资来自政府但是,政府自身并不组织技术力量去搞系统的设计,甚至也不参与系统的运行和维护,而是将此类任务交由电子政务的相关企业去做,政府不仅保有电子政务系统的控制权,而且保有电子政务系统的所有权的模式是:〔 〕 A伙伴关系 B外协外包 C政企整合 D发行债券 9、在一个机构内部,用统一的计算机系统为所有不同的部门提供不同的电子效劳,属于以下哪个阶段:〔 〕 A建立电子系统和局域网 B允许双向的信息沟通 C允许价值交易 D电子** 10、信息通讯技术将使得公民社会组织的力量更强大,能够聚集社会资源,扩大基金,反对部门的腐败,这属于以下哪个阶段:〔 〕 A建立电子系统和局域网 B允许双向的信息沟通 C允许价值交易 D电子** 11、信息通讯技术使得部门的公共效劳更加灵活和便捷,公民能够更加方便地与政府进展商业活动的阶段是:〔 〕 A建立电子系统和局域网 B实现跨部门的信息交流和公众获取信息 C允许双向的信息沟通 D允许价值交易 12、政府能够与公民在网上双向互动。
比方,公民在此阶段不仅可以从网上下载政府的各类表格,还可以将填写完毕的表格通过网络传输到相关部门,这个阶段属于:〔 〕 A网上公布信息 B单向沟通 C双向互动 D全方位的网上处理事务 13、政府除了在网上发布与政府效劳工程有关的动态信息,还向公民提供更便利的效劳,这个阶段属于:〔 〕 A网上公布信息 B单向沟通 C双向互动 D全方位的网上处理事务 14、以下哪一项不属于联合国与美国行政学会划分的电子政务开展阶段:〔 〕 A开场出现 B拥有改善的 C存在互动的 D允许价值交易 15、以下哪一项不符合IDC的电子政务开展阶段划分:( ) A公布信息 B互动沟通 C网上处理 D双向互动 16、随着技术的进步,公民对政府的期待也不断提高,希望了解政府的绩效,这句话表达了电子政府是〔 〕的政府 A注重绩效 B网络化构造 C以公民为中心 D顾客 17、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OA被引入我国,至今已有20多年的开展历史,这是我国电子政务开展中的〔 〕阶段 A办公自动化 B“金〞字工程 C政府上网 D数字城市与城市信息化试点 18、以下哪项不属于“三网一库〞的内容:〔 〕。
A办公业务网 B办公业务资源网 C公众信息网 D金企网 19、( )电子政务以核心技术为特色,理论核心是“中国模式电子政务必须掌握自己的核心技术〞,其代表就是**省 A南派 B北派 C海派 D以上皆不是 20、随着我国“以信息化带开工业化〞、“大力开展信息产业〞等战略的提出,信息成为经济开展的巨大引擎这句话说明实施电子政务:( ) A带动根底设施建立和IT业的开展 B政府的效劳效率和质量明显提高 C节省人力,降低本钱 D加强市场监管,增加政府税收,减少外汇流失 21、在不少地方,政府的委、办、局等机构都有自己的内部办公系统,从而产生了以下哪种问题:( ) A“孤岛型〞电子政务 B单兵突进的电子政务 C沙滩上的电子政务 D贪大求全、不顾实际的战略规划 22、电子政务建立必须按照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制定总体规划,防止重复建立,这说明我国电子政务建立应坚持〔 〕原则 A需求主导,突出重点 B统一原则,加强领导 C整合资源,拉动产业 D统一标准,保障平安 23、政府是电子政务的倡导者,是电子政务的“大本营〞,是电子政务的先行主体,这句话是说实行电子政务,应该:〔 〕。
A政府先行,带动社会 B先易后难,循序渐进 C适用为上,注重效益 D全盘规划,统一标准24、以下不是目前我国政府上网内容的是:〔 〕 A政府职能上网 B信息上网 C日常活动上网 D网上选举 25、( ) 的本质是将多个广义模型有机组合起来,对数据库中的数据进展处理而形成决策问题大模型 A决策支持系统 B专家系统 C知识管理系统 D信息资源管理系统 26、〔 〕建立,就是指从满足政府内部对资源管理的实际需要出发,以传统的手工管理流程为依据,以电子化网络化管理方式为根底,实现资源网络化管理的全过程 A决策支持系统 B专家系统 C知识管理系统 D信息资源管理系统 27、以信息交流、知识管理为核心,可实现政府信息的网上共享和交流,协同完成工作事务,并尽可能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提高政府工作人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是:〔 〕 A决策支持系统 B专家系统 C办公自动化系统 D知识管理系统 28、要在保证功能至少不降低的前提下,尽可能对流程的构成化繁为简,注意给流程的实施创造更多的便利,这是政府流程设计的〔 〕原则。
A合理 B适应 C协调 D简便 29、一种逻辑框图,主要用来反映系统构造情况,反映各子系统间的关系它在对系统及涉及面较宽的流程作概要设计过程中是不可缺少的工具,可以着重说明系统包括了哪些要素,以及要素之间的关系,它是:( ) A系统流程图 B工作活动流程图 C程序流程图 D事务分析流程图 30、一种用以说明工作活动过程顺序和内部联系的框图,它是:〔 〕 A系统流程图 B工作活动流程图 C程序流程图 D事务分析流程图 31、〔 〕是一种用来表示事务处理过程及在这个过程中文件资料流动方向的图表它可以简单明确地提醒处理*一方面事务的全部过程,说明参与处理过程中部门或工作人员的责任,说明文件资料的去向 A文件流程图 B工作活动流程图 C程序流程图 D事务分析流程图 32、一种用来反映文件输入本单位之后运转处理过程的框图,是详细设计的结果,最终将成为组织文件运转处理过程的重要依据通常以处理过程的阶段或参与处理的部门为单位绘制,这种图形叫做:〔 〕 A工作活动流程图 B文件流程图 C程序流程图 D事务分析流程图 33、实施依法治国方略,推动依法行政是中国电子政务的重要目标之一。
电子政务的实现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政府管理从人治走向法治的过程这句话说明实施电子政务应具有的根底是:〔 〕 A管理根底 B信息资源根底 C技术根底 D法律政策根底 34、信息资源被开发利用才是真正的资源,才能真正产生价值,信息资源建立事业才能真正得到开展信息资源建立工作,要以应用为主,以应用为先以下表述符合这句话的意思的是:〔 〕 A进展全面系统的信息源调查,准确掌握信息形成的规律和特点,以有效的管理和技术措施保证信息能源源不断地创造出来并得到有效的积累 B进一步广开信息源,增加各类信息的储存量,特别是电子化信息的储存量 C充分发挥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积极培育信息资源市场,以市场的机制和力量促进信息资源根底的建立 D坚持以开发利用推动信息资源建立的开展 35、电子政务所需要的信息资源根底建立只靠政府一方面的力量是不够的,还应当调动社会各有关方面的积极性,特别是发挥市场的作用,以市场需求为重要的驱动力以下表述符合这句话的意思的是:〔 〕A进展全面系统的信息源调查,准确掌握信息形成的规律和特点,以有效的管理和技术措施保证信息能源源不断地创造出来并得到有效的积累 B进一步广开信息源,增加各类信息的储存量,特别是电子化信息的储存量 C充分发挥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积极培育信息资源市场,以市场的机制和力量促进信息资源根底的建立 D以立法的、管理的、技术的手段真正建立起信息资源共享的机制 36、科学确定根底设施各个组成局部的比重,集中资源,重点加快高速、宽带、大容量根底信息网络建立,促进电信、电视、计算机三网合一。
这句话说明,信息根底建立要符合〔 〕的特点 A规模适当 B构造合理 C确保速度 D适应未来开展 37、我们搞电子政务就是要更好地、更公平地为社会公众效劳,但数字鸿沟会使社会上的信息弱势群体,难以享受到这种效劳,造成新的更大*围、更深层次的社会不公,所以我们要注重:〔 〕 A公平理念 B系统理念 C、创新理念 D平安理念 38、政府领导人员尽管不必精通计算机编程语言,但他们必须深谙电子政务的战略意义并熟练掌握日常生活中操作电脑和互联网的根本技能这句话说明领导人应该具有:〔 〕 A效能理念 B科学理念 C责任理念 D公平理念 39、随着电子政务的推行,政府工作人员面对的主要是计算机等信息工具,进展的是一种数字程序的工作,无纸化办公成为客观现实这是与传统的行政环境有着天壤之别的这属于电子政务运营理念对传统政府管理模式挑战中的:〔 〕 A对传统行政环境的挑战 B对传统行政职能的挑战 C对传统行政组织的挑战 D对传统行政人员的挑战 40、不同时代的政府,其行政职能存在着很大的不同电子政务的全新运营理念对于传统行政职能提出了挑战,并为行政职能转变提供了条件。
以下描述错误的选项是〔 〕 A缩短了政府与公众的距离,更加有效地发挥政府职能 B促进了政府的政务公开,加强了公众对政府的监视 C为行政经费的节约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D行政经费的短缺一直困扰着政府,这是因为每年国家拨款缺乏 41、〔 〕模式从公共管理的角度来看,将电子政务看成政府管理和效劳方式的创新,即利用现代的信息和通讯技术来实施公共管理、提供公共效劳的一种新型的途径 A以电子行政〔e-administration〕为核心的战略模式 B以电子效劳〔e-service〕为核心的战略模式C以电子社会〔e-society〕为核心的战略模式 D以上都不是 42、〔 〕从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