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位数乘一位数单元分析.docx
8页人教版新课标三年级上册《多位数乘一位数》单元分析 人教版新课标三年级上册《多位数乘一位数》单元分析荷塘区星光小学 汤茂各位专家、领导以及同仁:下午好!我是荷塘区星光小学的数学教师汤茂今天很高兴能与大家一起分享这段美好的时光下面我将对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进行简单的梳理,并抛一些个人拙见和大家共同学习一、计算教学的重要性计算能力是每个人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素质,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学生今后学习数学的重要基础从长远看,学会计算终身受用,生产、生活中处处离不开计算;就目前而言,从小学阶段各年级考试试卷来看,有关计算的分数所占的比例很大(约30%)本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正是小学计算教学的一个承上启下的部分,它是在学生已经熟练掌握二年级《表内乘法》和《100以内数的加减法》的基础上的进行教学的,同时它的算理又是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基础所以教师怎样教好这一单元非常地重要二、教材编排特点与知识结构(幻灯片)本单元教材编排特点是:1、口算乘法是基础2、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3、加强了“解决问题”的教学具体说来,本单元的知识结构分为两大板块:(请看幻灯片)本单元第一个板块是口算乘法,内容包含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和相应的估算。
先安排口算,是因为学生在表内乘法的基础上继续学习用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比较容易接受同时,在教学笔算乘法时需要有口算的基础此外,乘法估算也同样需要有一定的口算乘法的基础,所以先安排口算有利于学生掌握笔算和学习估算,在进行笔算和估算的同时又可以巩固口算,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第二个板块是笔算乘法它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也是多位数乘法的基础但笔算乘法与以前教的笔算加、减法有很大差异,在计算过程中,计算步骤较多,要顾及的问题也很多,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很容易出错因此教材在帮助学生理解笔算算理的基础上,采取各个突破的办法来克服这个难点本单元的笔算乘法分两个层次编排第一层次:通过例1,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乘法),引出笔算竖式,帮助学生理解笔算的算理第二层次是突破笔算乘法的难点主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进位问题,二是因数的中间和末尾有0的问题在进位中,先出现不连续进位的例2,再出现连续进位的例3,两种情况都以两位数乘一位数为主这样的教材编排既重点突出,又分散了难点,便于学生在已学知识的基础上,用类推的方法掌握新知识,从而既节省了教学时间,又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本单元还加强了“解决问题”的教学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创设了一些问题情境,让学生结合情境提出乘法计算问题,使学生体会到乘法计算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蕴涵在许多现实生活情境中的一个个问题。
二是将乘法计算练习置于现实情境中,增加练习的趣味性三、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本单元的教学达成目标有四个:(幻灯片)1.使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乘法)2.使学生经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过程,学会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3.使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乘法估算,并说明估算的思路4.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四、单元教学建议和个人看法为达到以上教学目标下面有一些教学建议和个人看法与大家分享:先说说教学建议:(幻灯片)1.让学生在具体生动的情境中学习计算,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计算本身是枯燥乏味的,机械的训练更使学生厌烦,这是学生对数学失去兴趣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适当地创设一些具体生动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一种愉悦的氛围中来学习多位数乘一位数,使他们感到学习数学是有趣的教材也在这方面做了很多努力,如,创设丰富、生动有趣的情境:游园、买书、运动会等让学生感觉很亲切,觉得数学其实就在我们周围;例6的七仙女摘桃、例7的老寿星散步的神话情境更是使学生印象深刻再如,练习中提供一些动物的体重、身长、飞行速度等数据,既增加了练习的兴趣,又扩展学生的知识面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开发这些素材,同时也可收集一些有趣味、有新意、有民族自豪感的素材。
例如:神七飞船环绕地球一周需90分钟,环绕地球5周需要多长时间?此类与时俱进的素材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让他们饶有兴趣地学习数学2.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体验探究的乐趣根据《标准》精神,小学数学教学应该让学生经历知识产生和形成的过程,发挥他们在学习上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本单元的几个重点内容,如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笔算乘法中从不进位乘法到第一次出现进位的情况,教材都是先让学生自主探索,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学时,教师可以在学生充分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基础上,再进行必要的引导,应允许他们用自己的方法展示思维的过程和结果创设学生自主或合作探索的情境和空间是这次教学改革的一个突破口,教师应尽可能以学生为主体,创设让学生探究的各种情境,多给学生一些提问质疑、探究发现的机会和条件,让他们在多种多样的数学活动中来学习数学3.抓住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打下扎实的知识基础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应放在两位数乘一位数上,因为它体现了多位数乘法的基本算理和算法,掌握了它,多位数乘法就可以在这个基础上进行迁移、类推而且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熟练程度还会影响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试商的准确率和速度因此一定要让学生掌握好这部分知识。
多位数乘一位数中连续进位是个难点,教材专门安排了例3和例4两个例题进行突破教师应重视这部分内容的教学4.注重学生对计算过程和方法的理解对于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教材淡化了对计算法则的文字表述,没出现计算法则或结语教学中,不必要求学生概括出严密的法则,更不要求学生记忆或背诵相应的结论,重在学生对计算方法的正确理解和灵活运用5.重视估算的教学,注意各种算法的结合加强算法选择的教学,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下面谈谈我的几点看法:(幻灯片)1、估算到底要不要教很多教师会认为估算可教可不教,因为在各年段的考试中,它所占的比重很小,所以教不教无所谓,教的效果好不好,更不放在心上我认为,这是不可取的估算不但要教,而且要教好《新课标》基本理念之一就是: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能够帮助人们处理数据、进行计算、推理和证明乘法估算可以用来检验计算的结果,同时也有利于学生数感的培养更重要的是在日常生活中估算的运用较笔算更为广泛例如:通常我们遇到在上街购物时,带多少钱合适这样的问题,经常只需用估算就可以解决所以说学生学好估算不是为了考试,而是为了提高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因此估算教学不能走过场。
学好估算的方法并不难,关键在于培养估算的意识和习惯,这要靠教师持之以恒经常给学生创设估算的情境和提供估算的机会,让学生多做估算的练习正确地认识并体验到估算是有实用价值的,才能变“不愿估算”为“喜欢估算”在这一单元中,口算、估算、笔算都出齐了,怎么处理好这三算之间的关系也是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注意的问题这里要把握好两个方面,一是要做到三算互相促进,达到共同提高二是分清三算各有其适用场合和范围教师可结合教材第89页整理与复习,引导学生分析判断在什么情况下需要使用什么样的计算方法,提高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灵活应用的能力一般来说,凡是只需要知道大略结果或无法求得准确结果的,可以选择估算如“整理与复习”的第一个问题凡是能够口算的题目则尽量用口算,如第二个问题只有自己不会口算,又需要知道准确结果且具备笔算条件的(如要有纸、笔),才用笔算,如第三个问题还可以让学生根据这三个标准,仿照三个问题分别举出生活中的三算的例子,实现知识的课外拓展与延伸2、笔算乘法中的重难点如何突破笔算乘法中的连续进位,进位叠加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因为有连续进位使计算更为复杂学生常常由于没有很好地掌握进位的方法或者计算不熟练,造成各种错误。
计算此类题目,学生最可能发生的错误是:(1)忘记加后面进上来的数2)进位时加错(因为这里又要算乘又要算加)3)错用进上来的数去乘另一个因数针对学生可能发生的这些错误,教师应采取相应的措施:(1)加强口算教师可有计划地从本单元学习的开始,就加强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和形如7×8+6的乘加两步混合的式题的口算如果这些口算比较熟练,将有助于提高多位数乘一位数的速度和正确率2)细心计算,仔细检查引导学生细心计算一步,看看有没有进位,进的是几,把进上来的数记在竖式相应位置的横线上算前一位的积时,要想想有没有漏加后面进上来的数,算完以后,再仔细检查一两遍3)要规范书写进位上来的数应该写得既工整又比因数要小些这样才不会出现上面的第三种错误同时,规范的书写也是对小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的一种培养4)多巩固练习我觉得计算教学要给予学生更多的练习机会3、关于因数的中间和末尾有0的问题这也许是困扰教师和学生最苦恼的一个问题之一吧造成这种苦恼的原因主要可能是计算习惯上容易出错我的建议就是:把学生的错误晒出来,摒弃老师包办代替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小学生好奇、好胜等心理特征,引导他们敢想敢作也就是凡是学生能通过独立思考做出来的,教师不能包办代替,要给学生有充分锻炼的机会。
具体地说,由于有前面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教学为基础,教师可以将例6和例7放手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先将学生的做法一一板眼在黑板上,教师再组织学生进行正确的评价,并让学生说出对与错的原因足够的时间和充分的帮助更能让每一个学生都掌握数学,让不同的人学到不同的数学;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尝试着通过自主探索来获取新的知识,都能体验成功、探索与发现的快乐正如著名数学家波利亚说过:“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学生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和联系我把这句话也送给亲爱的同仁们共享关于第六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发言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株洲市荷塘区星光小学 汤茂 二00八年十月十七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