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玉米间套食用菌高效无公害栽培技术.doc
3页玉米间套食用菌高效无公害栽培技术玉米间套食用菌高效无公害栽培技术,是以玉米生产为基础,充分 利用玉米生长中后期的遮荫条件,创造一个温湿度较为适宜的田间小气 候,为高温季节食用菌的生产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同时,食用菌生长过 程中放出的二氧化碳,可提高玉米光合效率,促进玉米生长,提高产量 食用菌采收后的基质废料残留在土壤内,能增加土壤有机质,培肥地力, 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1选择适宜的食用菌种玉米间套食用菌,山于环境条件与菇房和温 室栽培不同,针对玉米生长中后期气温高的特点,应选择耐高温的平菇、 草菇等食用菌品种为好其特点是适应高温环境,菌丝体生长温度为15~ 35°C,子实体生长温度为20〜32°C,当玉米进入抽穗期时田间温度为25〜 30°C,较适合菌丝体生长,在玉米乳熟期后,田间温度为23°C左右,适合 子实体生长发育2选择适宜的培养料适合食用菌生长的培养料种类很多,其中以棉 籽壳的效果最好,英生物效率较高,一般在180%以上在选料时,要尽量 选新鲜、未经雨淋、无霉变的培养料,在烈日下曝晒2〜3天,以利用阳 光中的紫外线杀死料中杂菌其配方为:棉籽壳100%,外加石灰2%,按 料水比为1: (1.2-1. 3)搅拌均匀,含水量达60%〜65%,即可装袋接种。
3装袋接种接种前将压制好的直径25厘米,长47厘米的塑料袋的一端扎好,将转级好的菌种撒一些于扎口处,然后向袋内装拌均匀的培养 料,边装边压实,装至袋的体积的1/3处撒一层菌种,继续装料,同样边 装边压实,在袋的2/3处再撒一层菌种,用同样的方法继续装料至袋口处 撒•层菌种,压实后将袋口扎紧应特别注意在装料、撒菌种及搬运的全 部过程中要轻拿轻放,不要把袋子弄破,以免引起杂菌污染,每袋装培养 料1.5千克4排袋发菌在选择好的闲置房屋内用石灰水或杀菌液进行喷洒消 毒房屋内要保持通风、阴凉,阳光不能直射,门窗用草帘遮盖将接种 好的袋了轻轻地搬入室内进行发菌,一般釆用料袋堆垛方式,但不宜太高 太厚,垛与垛之间留出走道,5天菌丝开始萌发,由于袋内自身产生的发 酵热,菌丝生长很快堆上最好遮盖物,以创造黑暗阴凉的发菌环境随 菌丝生长量的增加,料温和室温升高,这时应每天将菌袋位置交换,当菌 袋的菌丝长到3〜5厘米时,可用消毒的铁丝,从袋的一端穿到另一端, 均匀穿透4〜5次,以加强通气,提高发菌速度,当堆垛温度达到28°C或 料内温度达到30°C时,应及时向堆垛上面覆盖物喷水降温,同时耍定时检 查污染情况,若发现杂菌污染应立即剔除,搬出发菌场地妥善处理。
5菌袋移植当菌丝长满菌袋后,此时玉米进入抽穗期,将发好菌的 菌袋堆码于玉米行间,高度以3层为宜,堆上遮盖并喷水降温,进行低温 刺激2〜3天,待菌袋两头形成大量菇蕾并长满菌袋口时,将扎口松开, 保持空气湿度85%~95%0随着子实体的增大,袋口耍逐渐松开扩大,以利 于子实体的迅速生长,待第一潮菇采完Z后,再将袋口扎起并留一小孔, 以达到养菌和促进子实体形成的目的6菌袋栽植和出菇管理待第一潮菇采完之后,即在玉米行间开沟进 行袋装菌棒栽植,春种和夏直播的玉米在人行距间开沟100厘米,深30 厘米,灌足水并等水渗完之后,脱去菌棒外的塑料袋栽植于畦沟内,畦沟 内栽植4行;同样方式,麦田套种的玉米,在畦面开沟50厘米,深30厘 米,栽植2行菌棒,再覆土 2~3厘米,喷适量水,以利菌棒保湿,7~9 天后即可生产第二潮菇,进入正常的出菇管理由于大出气候较难控制,在管理上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确保田间的 湿度当田间地面上空相对湿度低于80%时,需要喷水,确保田间的湿度 85%~95%;二是遇阴雨犬气,应在雨前采菇,不能采摘时用塑料薄膜盖好, 以免雨水溅起的泥沙影响菇体质量,而降低其商品价值;三是进入8月中 旬后气温较高,应注意遮阴降温,防止菌丝高温老化,进入9月下旬后气 温有所降低,可以去除覆盖物,继续加强出菇管理,可以延长出菇期,增 加产量,一般可以生产4〜5潮菇;四是玉米生长后期按常规管理,收获 玉米时,先收玉米棒,待全部出菇结束后,再收获秸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