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言文复习资料(6单元).doc
4页《小石潭记》一、基础知识(一)文学常识本文选自《柳河东集》作者柳宗元,字子厚,河东人,世称“柳河东”“柳柳州”,唐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柳宗元的山水游记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独特的地位其中最著名的是他被贬谪到永州后写的《始得西山宴游记》《钴鉧潭记》《钴鉧潭西小丘记》《至小丘西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这就是为人称道的《永州八记》本文是其中的第四篇二) 文言词语1. 词类活用【西】向西空】在空中西南】向西南斗】像北斗星那样曲折蛇】像蛇那样蜿蜒前行凄】使……凄凉寒】使……寒冷2.古今异义【小生】古:旧时对后辈的称谓也指年轻人今:指戏曲中扮演的年轻人的一类角色3.一词多义【以】 ①全石以为底(把 ) ②卷石底以出(而 ) ③以其境过清(因为 ) 【为】①全石以为底(作为) ②为坻,为屿,为堪,为岩成为 ) 【清】①下见小潭,水尤清冽(清澈) ②以其境过清(凄清) 【可】①潭中鱼可百许头(大约) ②不可知其源(能)①可:大约,潭中鱼可百许头;可以,能够,不可久居 ②从:自,由,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跟随,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怒己,曰奉壹③清:清澈,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冷清,以其境过清。
④差:长短不一,参差披拂;交错,动词,其岸势犬牙差互⑤见:动词,通“现”,出现,下见小潭;动词,明灭可见⑥乐:以…为乐,心乐之;逗乐,嬉戏,似与游者相乐4.常规词语【篁(huáng)竹】竹林珮(pèi)环】玉制装饰物尤】格外清冽】清凉冽,寒冷以为】作为【卷(quán)】弯曲【坻chí】水中高地屿】小岛嵁(kān)】不平的岩石蒙】覆盖,遮掩络】缠绕缀】连结参(cēn)差(cī)】长短高低不齐披拂】随风飘动披,开,分散拂,摆动许】表约数,相当于同样用法的“来”依】依靠澈】通透,有“照”的意思布】散布,铺开佁(yǐ)然】呆呆的样子俶(chù)尔】忽然逝】去,离开翕(xī)忽】轻快敏捷的样子明灭】忽明忽暗,又指时隐时显势】姿态差(cī)互】参差不齐源】源头环合】环绕寂寥】静寂悄(qiǎo)怆(chuàng)】忧伤的样子幽邃(suì)】幽静深远境】环境过】过于,太乃】于是,就隶】随从从】跟从二、阅读探究1. 作者是怎样精心地写小石潭的出现的?隔篁竹→闻水声→伐竹取道→下见小潭2.直接和间接写潭水特点的语句是分别是什么? 直接写潭水的语句是:闻水声,如鸣珮环,下见小潭,水尤清洌;间接写潭水特点的句子是:潭中鱼可百许头……似与游者相乐。
3.第一段写出了小石潭怎样的特点?石奇、水清、树绿环境清幽,景物奇美4.文中从哪儿可看出小石潭人迹罕至?隔篁竹,伐竹取道5.文中与“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什么?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6.作者在第二段里具体描绘了什么?水清鱼乐第二段对潭水的描写,分别从游鱼、鱼影、日光等角度去点染,整段文字没有一个字写到水 ,却又无处不在写 水 7.抒发作者抑郁忧伤之情的一组句子是什么?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8.摘出有关写“鱼”的句子:⑴ 鱼静态的句子: 佁然不动⑵ 鱼动态的句子:俶尔远逝,往来翕忽⑶ 鱼情态的句子:似与游者相乐9.作者是怎样活灵活现地描绘潭中游鱼的? ⑴ 动静相应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既写出了环境的幽寂,又表现了鱼儿的自由欢快⑵ 恰当映衬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等语映衬了水之澄澈,与“石潭”照应⑶ 借景抒情似与游者相乐”以及之前对鱼儿忽停忽去、怡然自得的描写,都反映了作者想在山水之中求得片刻欢乐,反映了作者改革受挫时的心境。
10.第四段描写了小石潭怎样的景色和气氛?反映了作者怎样的心情?景色和气氛:幽深冷寂;心情:孤凄悲凉 11.文章前面写“心乐之”,后面又写“悄怆幽邃”,如何理解这“一乐一忧”?“乐”是“忧”的另一种表现形式作者参与政治改革失败被贬,心中愤懑难平,因而凄苦是感情的主调,寄情山水正是为摆脱这种抑郁心情;但这种欢乐毕竟是暂时的,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忧伤悲凉的心情又会流露出来12.作者对小石潭的整体感受是什么?幽深冷寂,孤凄悲凉《醉翁亭记》1、文学常识本文出自《欧阳文正公文集》作者是北宋著名文学家欧阳修,唐宋八大家之一2、生字环滁(chù) 林壑(hè)琅琊(láng yá) 饮少辄醉(zhé) 岩穴瞑(míng) 伛偻(yǚ lǚ) 酒洌(liè)山肴野蔌(sù)觥筹(gōng chóu)射者中(zhòng) 弈者胜(yì) 颓然(tuí) 阴翳(yì)3、重点解词环滁:环绕着滁洲城 环,环绕 林霏开:树林里的雾气散了霏,雾气负者:背着东西的人 负,背 临于泉上者:靠近泉香而酒冽:泉水甜,酒儿清 冽,清 山肴野蔌:野味野菜蔌,菜蔬杂然而前陈者:杂七杂八摆放在面前的 杂然,错落的样子。
陈,陈列、摆开觥筹光错:觥,酒杯筹,酒筹 阴翳:形容枝叶茂密成阴翳,遮盖佳木秀而繁阴:发荣滋长的意思 醉翁之意:情趣 深秀者:秀丽宴酣之乐,非丝非竹:酣,尽兴地喝酒丝,弦乐器竹,管乐器野芳发而幽香:野花开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芳,香花发,开放伛偻提携:老年人弯着腰走,小孩子由大人搀着走这里指老老小小的行人伛偻,驼背,这里指老人云归而岩穴暝:烟云聚拢来,山谷就昏暗了 暝,昏暗4、一词多义: ①.而:表顺接的连词,渐闻水声潺潺而泄出于两峰之间者;表并列的连词,泉香而酒冽;表递进的连词,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表转折的连词,可是,却,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表时间的连词,不久,已而夕阳在山 ②.绝:停止,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与世隔绝,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到极点,以为绝妙;极,非常,佛印绝类弥勒 ③.也:与“者”连用,表示判断语气,泄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用于句尾,表示肯定语气,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④.之:助词,的,醉翁之意不在酒; 代词,名之者谁? ⑤.酿泉:名词,泉的名称,而泄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宾动短语,酿造泉水,酿泉为酒 ⑥.乐:快乐,动词,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乐趣,名词,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⑦.秀:秀丽,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开花,文中指繁荣滋长,佳木秀而繁阴 ⑧.意:情趣,醉翁之意不在酒;打算,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临:靠近,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到,临溪而鱼 名:名词,名字,卷卷有爷名;动词,给……命名,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词语活用: ①名之者谁:名,名词作动词,命名 ②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翼,名词作状语,像鸟的翅膀一样 句意: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高踞于泉水之上临,靠近 5、复习文章知识 第一段:写醉翁亭自然环境和命名缘由 第二段:写山间朝暮和四季景色第三段:滁人、宾客、太守游琅山的情形 第四段:写日暮醉归,点明全篇主旨2)本文第一段写景的顺序是什么? 答:由远到近3)“太守自谓也”在文中作用是什么? 答:制造悬念,引出下文4)请写出贯穿全文主线的句子 答: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5)第三段文字一共描绘了几幅图画?分别是什么?核心又是什么? 答:四幅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其中核心是太守醉 6(1)“醉翁”的由来是什么?请用文中原话回答 答: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2)本文以色彩鲜明的语言,描绘了四时景物的特征。
其中最突出的四句是什么? 答: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3)第二段中哪个句子把山水之乐具体化了? 答: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4)请写出夕照全景的句子 答: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5)请写出归后情景的句子 答:树林阴翳,鸣声上下6)概括本文的主旨 与民同乐(文中原句“醉能同其乐”)(醉乐统一的句子)(7)领起全文的句子是:环滁皆山也8)文章中微露主旨的句子是:醉翁之意不在酒9)体现全文核心及醉翁命名之意(写出醉翁言在此而意在彼,情趣所在)的句子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10)为后人传诵最多的一句话(七个字的成语)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11) 文中作者描绘琅琊山山间朝暮之景的句子是: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12)表达作者复杂感情的句子是: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13) 文中贯穿全文主线的句子是: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14)文中与'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相照应的文字是: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7、请举出本课的两个成语,并说说现在人们常用它表达什么意思。
“醉翁之意不在酒”现在通常用来表示:本意不在此,而在别的方面 “水落石出”现在通常用来表示:事情真相大白 8、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寄情山水,与民同乐的旷达情怀 《 岳阳楼记》 一、生字 谪(zhé)守 朝晖(huī)夕阴霏霏(fēi) 薄暮冥冥(míng) 霪(yín)雨 心旷神怡(yí) 皓(hào)月 宠辱偕(xié)忘 潜行(qián) 浩浩汤汤(shāng) 潇(xiāo)湘 属 ( zhǔ 同“嘱”)二、重点解词 增其旧制:扩大它旧有的规模制,规模 横无际涯:宽阔无边 朝晖夕阴:或早或晚(一天里)阴晴变化 晖,日光大观:雄伟景象 前人之述备矣:前人的记述很详尽了备,详尽 山岳潜形:山岳隐没了形体 薄暮冥冥:傍晚天色昏暗薄,迫近 翔集:时而飞翔,时而停歇集,栖止,鸟停息在树上 岸芷汀兰:岸上的小草,小洲上的兰花 长烟一空:大片烟雾完全消散 何极:哪有穷尽 樯倾楫摧:桅倒下,桨断折 郁郁:形容香气很浓 把酒临风:端酒当着风,即在轻风吹拂中端起酒来喝把,持、执 微斯人:没有这种人微,无、没有 吾谁与归:我同谁一道呢?归,归依。
三、 通假字:“具”通“俱”,全,皆 “属”通“嘱”,嘱咐 古今异义: ①微:没有,微斯人;今义细小 ②气象:景象,气象万千;今指大气的状态和现象 一词多义:①以:来,属予作文以记之; 因为,不以物喜,不以已悲②观:看,予观夫巴陵胜状; 景色,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③一:一,一碧万顷; 全,长烟一空④开:放晴,连月不开; 打开,开我东阁门; 开设,设置,旁开小窗⑤则:那么,然则何时而乐耶;就是,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就,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⑥极:极点,感极而悲者矣; 尽,此乐何极 ⑦或:有时候,而或长烟一空; 或许,也许,或异二者之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