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铝电公司热电厂技改液氨泄漏处置方案.doc
8页热电三分公司管理制度QB液氨泄漏事故现场处置方案2014-05-27 发布 2014-06-10 实施铝 电 公 司 热 电 厂 技 改 发 布2目 次前 言 ∙∙∙∙∙∙∙∙∙∙∙∙∙∙∙∙∙∙∙∙∙∙∙∙∙∙∙∙∙∙∙∙∙∙∙∙ 31 总则 ∙∙∙∙∙∙∙∙∙∙∙∙∙∙∙∙∙∙∙∙∙∙∙∙∙∙∙∙∙∙∙∙∙∙∙∙∙ 41.1 编制目的 ∙∙∙∙∙∙∙∙∙∙∙∙∙∙∙∙∙∙∙∙∙∙∙∙∙∙∙∙∙∙∙∙∙∙ 41.2 编制依据 ∙∙∙∙∙∙∙∙∙∙∙∙∙∙∙∙∙∙∙∙∙∙∙∙∙∙∙∙∙∙∙∙∙∙ 41.3 适用范围 ∙∙∙∙∙∙∙∙∙∙∙∙∙∙∙∙∙∙∙∙∙∙∙∙∙∙∙∙∙∙∙∙∙∙ 42 危险性分析 ∙∙∙∙∙∙∙∙∙∙∙∙∙∙∙∙∙∙∙∙∙∙∙∙∙∙∙∙∙∙∙∙∙∙ 42.1 危险目标的确定 ∙∙∙∙∙∙∙∙∙∙∙∙∙∙∙∙∙∙∙∙∙∙∙∙∙∙∙∙∙∙∙ 42.2 液氨的危险性 ∙∙∙∙∙∙∙∙∙∙∙∙∙∙∙∙∙∙∙∙∙∙∙∙∙∙∙∙∙∙∙∙ 42.3 事故类型 ∙∙∙∙∙∙∙∙∙∙∙∙∙∙∙∙∙∙∙∙∙∙∙∙∙∙∙∙∙∙∙∙∙∙ 53 应急组织及职责 ∙∙∙∙∙∙∙∙∙∙∙∙∙∙∙∙∙∙∙∙∙∙∙∙∙∙∙∙∙∙∙∙ 53.1 应急救援指挥组 ∙∙∙∙∙∙∙∙∙∙∙∙∙∙∙∙∙∙∙∙∙∙∙∙∙∙∙∙∙∙∙ 53.2 指挥组人员职责 ∙∙∙∙∙∙∙∙∙∙∙∙∙∙∙∙∙∙∙∙∙∙∙∙∙∙∙∙∙∙∙ 54 应急处置 ∙∙∙∙∙∙∙∙∙∙∙∙∙∙∙∙∙∙∙∙∙∙∙∙∙∙∙∙∙∙∙∙∙∙∙ 54.1 事件报告流程 ∙∙∙∙∙∙∙∙∙∙∙∙∙∙∙∙∙∙∙∙∙∙∙∙∙∙∙∙∙∙∙∙ 54.2 应急抢险的基本原则 ∙∙∙∙∙∙∙∙∙∙∙∙∙∙∙∙∙∙∙∙∙∙∙∙∙∙∙∙∙ 64.3 现场应急处置措施 ∙∙∙∙∙∙∙∙∙∙∙∙∙∙∙∙∙∙∙∙∙∙∙∙∙∙∙∙∙∙ 65 处置结束后注意事项 ∙∙∙∙∙∙∙∙∙∙∙∙∙∙∙∙∙∙∙∙∙∙∙∙∙∙∙∙∙∙ 73前 言本制度根据铝电公司《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制度》和《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要求结合本厂具体情况而编写。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本制度于 2014 年 5 月首次发布本制度由安全监察部归口管理本制度起草部门:铝电公司热电厂技改本制度主要起草人:孙明强 曲晓路 罗鸿德批 准:杨光辉审 定:张 伟复 核:刘智勇 初 核:赵加亮 王 坤 4氨区液氨泄漏现场处置方案1 总则1.1 编制目的为及时、有效地处理液氨在卸载、储存、使用中因各种原因造成的泄漏事故,有效地控制和处理危险源,及时引导职工疏散撤离;防止引发人身伤害、环境污染、设备损坏等次生事件1.2 编制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3、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4、 《危险化学品管理条例》5、 《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6、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7、 《危险化学品名录》8、 《常用化学危险品贮存通则》9、 《山东省液氨储存与装卸安全生产技术规范》 (试行)10、铝电公司《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制度》1.3 适用范围本处置方案适用于铝电公司热电厂技改氨区液氨泄漏事件的现场处置和救援工作2 危险性分析2.1 危险目标的确定根据国家标准《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GB18218-2009)4.1.2 中规定:“生产场所氨储存超过 10 吨临界量属于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 。
我厂氨站有 2×187m3储氨罐,最大储液氨量336m3,密度约 0.67kg/cm3,重量为 225 吨,已经超过临界量要求,已构成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2.2 液氨的危险性常温常压下的液氨是一种无色气体,具有挥发份、毒性和强碱性,沸点为-33.35℃,自燃点651.11℃,与空气混合物爆炸极限 15.7~27.4% (最易引燃浓度 17%)对眼、呼吸道粘膜有强烈刺激和腐蚀作用,可导致人体呼吸困难、昏迷、休克甚至死亡,其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 30mg/m3,半致死浓度 1390mg/m3,即刻致死浓度 3500mg/m3 氨极易溶于水(氨水饱和浓度 34%),液氨大量泄5漏后与空气混合形成密度比空气大的蒸汽云,在地表滞留遇明火、高热会引起火灾、爆炸、中毒等重大事故2.3 事故类型2.3.1 液氨轻微泄漏,漏点可以隔离,容易消除2.3.2 大量液氨泄漏,漏点无法隔离,给周围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并威胁人身安全3 应急组织及职责3.1 应急救援指挥组组长:厂长副组长:生产副厂长成员:安技科、化学车间、运行车间、电气车间、热工车间、汽机车间、锅炉车间、燃料车间、脱硫车间、保卫科、行管科等部门主要负责人组成。
3.2 指挥组人员职责3.2.1 组长职责:全面指挥应急救援工作3.2.2 各部门主任、负责人:组织、协调本部门人员参加应急处置和救援工作,如果现场事故恶化,下达撤离命令时,负责本部门人员向上风口撤离3.2.2 安技科:负责制定并协调落实事故抢险技术方案监督抢险现场安全措施落实和人员到位情况,并负责组织事故调查3.2.4 化水车间:负责设备的抢修以及事故抢险方案的具体实施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汇报,做好运行方式的调整和故障设备的隔离,并负责本部门的人员撤离3.2.5 运行、汽机、锅炉、电气、热工、燃料、脱硫车间职责:做好运方的调整,并负责本部门人员的撤离 3.2.6 行管科:随时通知氧化铝三分公司、能源分公司、技术中心现场情况,做好负责抢险现场伤员的救治、送医3.2.7 保卫科职责:现场进行喷水稀释,当发生火灾时进行扑救负责抢险过程转移现场中毒人员,设置隔离带3.2.8 氧化铝三分公司职责:负责氧化铝三分公司人员的撤离3.2.9 能源分公司职责:负责能源公司人员的撤离3.2.10 技术中心职责:负责做好技术中心人员的撤离4 应急处置4.1 事件报告流程64.1.1 液氨轻微泄漏,漏点用液氨出口气动门可以隔离的汇报。
4.1.1.1 现场发生液氨轻微泄漏,值班人员应立即将泄漏点隔离,然后汇报化学班长,化学班长汇报值长、化学车间主任,联系检修处理4.1.1.2 在氨区外围区域工作场所的人员(或行人)嗅到较浓的氨气气味时,应立即向氨区侧风向撤离,并立即通知氨站值班人员(:62474、内线:6100、对讲机:6频道)到场检测,根据检测结果按程序进行处置4.1.2 液氨泄漏,漏点用液氨出口气动门无法隔离的汇报值班人员立即汇报值长、化学车间主任,联系检修处理值长得到汇报后,汇报分厂液氨泄漏事故应急指挥领导小组根据现场检查情况,如果漏点无法堵住,必要时向地方政府相关部门(县应急办、县安监、环保、公安消防)通报事故情况,要求提供救援工作4.1.3 汇报的内容4.1.3.1 现场风向(参考300MW烟囱风向);4.1.3.2 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会仙三路、月河四路交叉路口向东100米4.1.3.3 事故性质的初步判断及事故简要经过;4.1.3.4 事故的范围及人员伤害情况;4.1.2.5 需要支援的人员、设备;4.1.3.6 已采取的控制措施4.2 应急抢险的基本原则4.2.1 在液氨系统发生泄漏事故时,首先要保证人身安全,所有抢险人员应佩戴防毒面具、防冻手套,化学防护眼镜。
如果去操作气动门无法隔离的漏点时,必须佩戴正压式空气呼吸器、防化服,在喷水的掩护下操作4.2.2 进入氨泄漏区的抢险救援人员要从严控制,人员选择一定要专业、精干,个人防护要充分4.2.3 抢险人员应尽量站在上风口,尽快切断泄漏源4.2.4 抢险时必须两人以上,一人监护一人抢险4.2.5 救援人员进入现场,现场若有中毒、受伤人员,应以最快速度将中毒受伤者脱离现场4.3 现场应急处置措施4.3.1 现场检查时发现漏点处置措施4.3.1.1 卸氨过程中发生液氨泄漏,应立即关闭槽车出口阀,停止卸氨根据泄漏点位置,若在消防堤内,立即启动消防喷淋水进行稀释,若在消防堤外,必要时用消防水炮进行喷淋稀释74.3.1.2 液氨储罐液氨出口气动门之后出现漏点,立即关闭液氨出口气动门,停止向机组供氨泄漏点若在消防堤内,立即启动消防喷淋水进行稀释,若在消防堤外,必要时用消防水炮进行喷淋稀释4.3.1.3 泄漏点隔离后,由检修检查处理损坏的设备若需动火作业时,应在氨泄漏完全停止,并检测现场氨浓度小于 25ppm 办理一级动火工作票4.3.1.4 液氨储罐液氨出口气动门之前出现漏点,或用出口气动门隔离无效时,立即启动所有喷淋系统进行稀释,值长得到汇报,立即通知 8#炉巡检人员、循泵房值班人员及氨区周围 50 米范围内的作业人员,要求值班人员及作业人员接到通知后马上向上风口进行有序撤离。
4.3.1.5 现场人员佩戴好正压式空气呼吸器、防化服现场查看,漏点在一次手动门之后,立即关闭手动一次门,隔离漏点若漏点在一次手动门之前,运行人员无法隔高,或隔离无效时,立即撤回,汇报值长,通知检修处理,必要时可用液压钳进行封堵治漏4.3.1.5.1 值长得到运行无法隔离且漏量有进一步扩大趋势(达到二级泄漏时既在泄漏点下风向30 米处氨浓度值范围达 151—800 mg/m³)的汇报时,立即汇报液氨泄漏应急救援指挥部,II 期人员做好停机准备,接到停机命令后尽快停机,组织人员有序向上风向撤离保卫科封锁现场,建立警戒区,消除泄漏区域附近的所有火源,通知设备科科长(吕海波 62465/15169944521)安排处理4.3.1.5 .2 检修人员进行检查堵漏,若漏点无法堵住,达到一级泄漏量时,既在泄漏点下风向 30米处氨浓度值范围达 800 mg/m³以上时,立即汇报铝电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部,指挥部向地方政府相关部门(县政府应急办、县安监、环保、质监、公安消防)通报事故情况,请求提供救援工作4.3.2 远方监视画面发现漏点处置措施4.3.2.1 漏点在消防堤外,立即关闭液氨出口气动门,停止供氨,必要时用消防水炮进行喷淋稀释,运行人员佩戴好防护用品关闭前面手动门。
4.3.2.2 漏点在消防堤内,立即关闭液氨出口气动门,停止供氨,开启工业水喷淋,运行人员现场开启消防水喷淋,佩戴好防护用品现场检查根据现场检查情况,按照 4.3.1.4 至 4.3.1.5 处置措施进行处置5 处置结束后注意事项5.1 检查泄漏点确已隔离,检测氨泄漏浓度降至正常,消防系统恢复正常备用5.2 清理现场泄漏物,避免环境影响5.3 将防护用品清理干净,放回原置5.4 分析事故原因及造成的影响,制定补救防范措施,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事故处理过程情况8处置小组主要负责人联系方式姓名或场所 职务或岗位 办公 刘智勇 厂 长 62458 13954330279赵加亮 副厂长 62458 13562331852王 坤 安技科科长 62482 13562301878高 波 运行车间主任 62478 13562311585值 长 值长 9/62475/62476 对讲机 1 频道郑建平/黄怀勇 汽机车间主任 62450/62161 13854301032/13405431010孙猛/宋庆新 锅炉车间主任 62453/62162 13561555177/13406237477姚晨光/向亮 电气车间主任 62454/62163 13561525012/18706644286李宗杰/ 马波 热工车间主任 62455/62164 15965017432/13954357153罗鸿德/曲晓璐 化学车间主任 62456 13793871252/13581151093牛海港/刘延群 燃料车间主任 62459/64166 13563061138/15065231988东门卫 6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