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导言: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ppt

43页
  • 卖家[上传人]:101****457
  • 文档编号:50701081
  • 上传时间:2018-08-10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631.50KB
  • / 4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人口、资源与环境 经济学 主讲人:杨松茂经济学系——杨松茂第一篇 导论第一章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学科体系一、学科产生的背景 1.人口爆炸 2.环境污染 3.资源短缺 4.生态退化经济学系——杨松茂经济学系——杨松茂经济学系——杨松茂经济学系——杨松茂经济学系——杨松茂50-60代震惊世界的八大公害事件 :①比利时马斯河谷烟雾事件; ②美国多诺拉烟雾事件; ③伦敦烟雾事件; ④美国洛杉机光化学烟雾事件; ⑤日本水俣病事件 ; ⑥日本富山骨痛病事件 ; ⑦日本四日市哮喘病事件 ; ⑧日本米糠油事件 经济学系——杨松茂1952年伦敦烟雾事件• 1952年伦敦烟雾事件,是1952年12月5日-9日 发生在伦敦的一次严重大气污染事件仅仅4天时 间,死亡人数就达4000多人在这一周内,伦敦 市因支气管炎死亡704人,冠心病死亡281人, 心脏衰竭死亡244人,结核病死亡77人在此后 两个月内,又有近8000人死于呼吸系统疾病由 于毒雾的影响,公共交通、影院、剧院和体育场 所都关门停业,大批航班取消,甚至白天汽车在 公路上行驶都必须打开大灯 大雾持续到12月 10日才渐渐散去事件之后伦敦市政当局开始着 手调查事件原因,但未果。

      经济学系——杨松茂经济学系——杨松茂经济学系——杨松茂马斯河谷烟雾事件• 1930年12月1日至5日,时值隆冬,大雾笼罩 了整个比利时大地比利时列日市西部马斯河 谷工业区上空的雾此时特别浓由于该工业区 位于狭长的河谷地带,气温发生了逆转,大雾 像一层厚厚的棉被覆盖在整个工业区的上空, 致使工厂排出的有害气体和煤烟粉尘在地面上 大量积累,无法扩散,二氧化硫的浓度也高得 惊人3日这一天雾最大,加上工业区内人烟稠 密,整个河谷地区的居民有几千人生起病来,一 星期内,有60多人死亡经济学系——杨松茂经济学系——杨松茂经济学系——杨松茂经济学系——杨松茂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 光化学烟雾是大量碳氢化合物在阳光作用 下,与空气中其他成份起化学作用而产生 的这种烟雾中含有臭氧、氧化氮、乙醛 和其他氧化剂,滞留市区久久不散在 1952年12月的一次光化学烟雾事件中,洛 杉矶市65岁以上的老人死亡400多人 1955年9月,由于大气污染和高温,短短 两天之内,65岁以上的老人又死亡400余 人,许多人出现眼睛痛、头痛、呼吸困难 等症状直到20世纪70年代,洛杉矶市还 被称为“美国的烟雾城”经济学系——杨松茂经济学系——杨松茂经济学系——杨松茂自然生态系统(生态环境 )1、非生物环境。

      包括:气候因子,如光、 温度、湿度、风、雨雪等;无机物质,如 C、H、O、N、CO2及各种无机盐等 有机物质,如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类 和腐殖质等 2、生产者自养生物,利用太阳能或化学 能将无机物转化成有机物,供自身生长发 育需要的同时,为其他生物种群(包括人 类)提供食物和能源如绿色植物、单细 胞藻类、微生物等经济学系——杨松茂自然生态环境(生态系统 )3、消费者异养生物,利用生产者提供的 有机物和能源,供自身生长发育,同时也 进行有机物的次级生产,并产生代谢物, 供分解者使用如动物、人类 4、分解者异养生物,把动、植物排泄物 、残体分解成简单无机物,而这些无机物 参与物质循环后可被自养生物重新利用 如分解性微生物、细菌、真菌及微型动物 等经济学系——杨松茂经济学系——杨松茂经济学系——杨松茂经济学系——杨松茂经济学系——杨松茂经济学系——杨松茂经济学系——杨松茂二、人口、资源与环境经 济学理论的演进 (一)人口经济学理论的发展 1、经济学家开始对人口与经济发展关系的 关注 (十九世纪初之前) • 主流的观点,认为人口是国力和财富的 象征,人口的增长受到鼓励 • 可以将这一阶段看成是,乐观主义或浪 漫主义的时代 经济学系——杨松茂代表人物:• 英国的托马斯·曼人口密度大、人口数量众多是国家富 强的源泉。

      • 威廉·佩蒂提出了“土地为财富之母,而劳动则 为财富支付和能动的要素”的著名论断 经济学系——杨松茂2、现代人口经济学的基本框 架的形成(由马尔萨斯开始 )• 人们重新开始审视人口自身的增长以及 同生产资料与生活资料供给的相互关系 ,由此形成现代人口经济学的基本框架 • 形成了人口过剩是一种“绝对过剩”的悲 观主义观点经济学系——杨松茂3.人口经济学走向成熟 二战后,世界人口发展经历了若干重要变化: • 40年代末50年初全球人口的快速增长,引发了 新一轮对人口增长前景持悲观态度的理论思潮 • 发达国家和一些新兴工业化国家或地区的人口 增长率下降,使人们能更加理性地分析自身的 繁衍行为 • 战后日益增强的人口迁移和程式化趋势,则为 经济学研究提出了新的课题(城市化)经济学系——杨松茂小结• 人口经济学主要研究人口经济关系,阐 明人口经济运动过程中人口与经济的相 互关系及其变化的客观规律,即人口经 济规律 • 人口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来自经济 学领域,在传统的经济福利最大化为核 心的价值体系内,人口经济研究始终将 人口与发展问题紧密联系在一起 经济学系——杨松茂(二)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理论 • 传统经济学理论忽视资源和环境得稀缺 性 • 从18世纪末马尔萨斯的人口论开始关注 人口——资源关系,特别是人口与土地 、粮食等的关系。

      • 20世纪70年代初梅多斯等人推出的《增 长的极限》经济学系——杨松茂《增长的极限》• 人口、粮食、工业品和污染这四个变量 都是呈指数增长的,惟独不可再生资源 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而逐渐减少的 • 人口的指数增长和不可再生资源的耗竭 性将形成经济增长极限,并且这种极限 是人类难以逾越的经济学系——杨松茂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理论• 自然资源经济学,是一门相对年轻的学 科,它主要研究资源有效配置问题,以 及资源配置决策的收入分配效果 • 环境经济学也是一门年轻的学科,关于 其研究对象,一般认为它主要研究至少 包括环境经济价值评价、环境的污染与 治理,以及生态平衡的破坏与恢复 经济学系——杨松茂三、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的 兴起(一)对传统的反思 1.传统发展模式的局限性 • 以经济增为中心的发展战略 2.传统发展模式的后果 • 污染 • 资源濒临枯竭; • 生态退化; • 气候暖化 经济学系——杨松茂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的兴起(二)可持续发展观的诞生与演进 • 《寂静的春天》——早期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反 思 • 《增长的极限》——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新纪元 • 《建设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一种新的 发展观 • 《我们共同的未来》——可持续思想的重大飞 跃 • 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可持续发展思想的 里程碑 经济学系——杨松茂(三)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与特征 1.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布伦特兰定义) • 1987年联合国国际环境发展委员会 (WECD )提出《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 ,第一次正式提出 ,“可持续发展是满 足当代人的需要而又不危害后代人满足 其需要的能力的发展”。

      2.可持续发展的特征 • 经济持续增长、社会持续进步、资源持 续利用、生态持续平衡、全球持续发展 经济学系——杨松茂(四)可持续发展的原则1.发展的原则 2.协调的原则 3.可持续的原则 4.公平的原则 5.共同性的原则经济学系——杨松茂(五)科学发展观——以人为 本,全面协调的可持续发展 一是以人为本强调人是发展的主体,人 的发展是发展的核心; 二是全面发展全面发展就是多方面和多 层次的全面发展; 三是协调发展为了促进上述全面发展, 就要加强对各种发展的协调 经济学系——杨松茂(六)可持续发展视野下 的学科融合人口经济学资源经济学环境经济学可持续 发展理 论人口 、资 源与 环境 经济 学融合经济学系——杨松茂四、中国人口资源环境经 济学发展概况 • 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的起步阶段—— 20 世纪80年代初到中期; • 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的学科建设发展并 进入快速发展阶段——20世纪80年代末 到90年代中期 ; • 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的继续发展阶段— —20世纪 90年代中期之后. 经济学系——杨松茂五、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的研究对象和学科性质(一)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是研究人口发展与自 然资源、生态环境的基本关系的经济学分支。

      (二)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学科性质 •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是一门理论经济学, 具有社会属性和自然属性 • 人口经济学、资源经济学、环境经济学是人口 、资源环境经济学的直接理论源泉,人口、资 源环境经济学研究的是他们的交叉部分,即人 口、资源、环境、经济系统(PREE)经济学系——杨松茂阅读文献• 1.杨云彦等,2004,《人口、资源与环 境经济学》,中国经济出版社 • 4.邓宏斌等,2006,《人口、资源与环 境经济学》,科学出版社 经济学系——杨松茂课后作业及讨论思考题1.试述生态经济协调论的基本论点 2.如何认识可持续发展观的内涵与特征? 3.如何理解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研 究对象和学科性质?经济学系——杨松茂。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