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必背知识点总结.pdf
7页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必背知识点总结资料仅供参考1、教育的定义广义的定义:教育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狭义的定义: 指学校教育, 是教育者依据一定的社会要求,依据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 促使其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发展变化的活动更狭义的定义:是指德育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2、教育的功能定义: 是指教育者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经过教育媒介对受教育者的个性发展和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和作用1)按教育功能作用的对象,可分为个体发展功能和社会发展功能2)按教育功能作用的方向,可分为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3)按教育功能作用呈现的形式, 可分为显性功能和隐性功能3、教育的起源(1) 神话起源说,代表人物:朱熹2) 生物起源说,代表人物:法国的利托尔诺和英国的斐西. 能资料仅供参考(3) 心理起源说,代表人物:美国的孟禄4) 劳动起源说,代表人物:马克思, 马克思认为教育起源于人类所特有的生产劳动4、现代教育的特点(1)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2)教育的公共性、普及性和多样性日趋突出3)教育的科学化水平日益提高5、学习教育学的意义有利于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掌握教育规律,指导教育实践。
有利于树立正确的教学观,掌握教学规律,提高教学质量有利于掌握学生思想品德发展规律,做好教书育人工作有利于构建教师合理优化的知识结构,提高教育理论水平和实践技能有利于培养创新精神, 积极投身教育改革6、教育的政治功能教育培养出政治经济制度所需要的人才教育经过传播思想, 形成舆资料仅供参考论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制度教育促进民主化进程7、教育的经济功能教育再生产劳动力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8、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1) 遗传决定论, 代表人物:孟子、弗洛伊德、威尔逊、高尔顿2) 环境决定论, 代表人物:荀子、洛克、华生3)多因素共同作用论9、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遗传、环境、学校教育、个体主观能动性10、学校教育在人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原因学校教育是有目的、 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活动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学校教育能有效地调控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资料仅供参考11、 教育万能论的代表: 洛克、康德、华生、爱尔维修12、个体身心发展规律及其教育要求顺序性不陵节而施,遵循量力性原则阶段性不一刀切,一锅煮不平衡性抓关键期互补性长善救失个体差异性因材施教13、教育目的的意义教育目的是整个教育工作的核心, 是教育活动的依据和评判标准、出发点和归宿。
它贯穿于教育活动的全过程, 对一切教育活动都有指导意义, 也是确定教育内容,选择教育方法和评价教育效果的根本依据14、教育目的的作用对教育工作者具有导向作资料仅供参考用对贯彻教育方针具有激励作用对教育效果具有评价作用15、确立教育目的的依据特定的社会政治、 经济、文化背景人的身心发展特点和需要人们的教育理想中国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根本途径,也是唯一途径16、有关教育目的确立的理论(1)个体本位论它认为确立教育目的的根本依据是人的本性,教育目的是培养健全发展的人,发展人的本性,挖掘人的潜能, 增进受教育者的个人价值,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代表人物:孟子、卢梭、裴斯泰洛齐、 马斯洛)(2)社会本位论它认为确立教育目的的根据是社会的要求,个人的发展必须服从社会需要 (代表人物:荀子、赫尔巴特,涂尔干)资料仅供参考(3)教育无目的论(代表人物:杜威)(4) 生活本位论(代表人物:斯宾塞)1957 年中国颁布了第一个教育方针17、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区别教育目的的不同:应试教育着眼于分数和选拔,素质教育旨在提高国民素质教育对象不同:应试教育重视高分学生,忽视大多数学生和差生, 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
教育内容不同:应试教育紧紧围绕考试和升学需要, 素质教育立足于学生全面素质教育方法不同:应试教育大搞题海战术,素质教育重视启发诱导,因材施教教育评价标准不同: 应试教育以分数作为衡量学生和教师水平的唯一尺度,素质教育则立足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教育结果不同:应试教育使多数学生受到忽视,产生厌学情绪,个性受到压抑, 素质教育使全体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18、什么是素质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