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科版初一生物复习资料(含上下两册)新版课本.doc
12页word初一生物上册生物复习资料第一章 生物学—研究生命的科学第一节 生物与生物学1、自然界的物体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生物,一类是非生物生物是与指有生命的物体2、生物的特征:〔1〕、除病毒外,都由细胞构成; 〔2〕、能够生长发育〔由小长大〕;〔3〕、从外界不断地获得物质和能量,并把体产生的废物和没有利用完的物质排出体外〔4〕、能生殖〔产生自己的后代〕; 〔5〕、有遗传、有变异; 〔6〕、对外界刺激能够作出一定的反响; 〔7〕、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3、生物科学研究的是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生物学:研究生物体的生命现象与其规律的科学,也叫生命科学第二节生物学的根本研究方法 一、 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 1、认识显微镜 观察上图的显微镜,识别显微镜的每一局部,弄清每一局部的名称和功能〔1〕 机械局部:镜座、镜柱、镜臂、镜筒、粗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转换器、载物台、通光孔、压片夹〔2〕 照明局部:反光镜〔含平面镜和凹面镜〕、遮光器、光圈〔3〕 光学局部:目镜、物镜〔低倍镜、高倍镜〕2、显微镜的使用方法〔1〕 取镜和安放:用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镜座,正确取出显微镜,放在实验桌上,略偏左,使镜臂对着身体,镜筒向前。
〔2〕 对光:〔三转〕A. 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B. 转遮光器,选一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C.左眼注视目镜,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可以看到白亮的视野〔3〕观察:A. 放玻片标本,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使标本要正对通光孔的中心B. 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注:此时实验者的眼睛应侧面看着物镜头和玻片之间,以免压碎〕C. 左眼看目镜,同时反向缓缓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直到看到物像,再稍稍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4、收镜 〔两后,两旁,一垂,一降〕取下载玻片,擦干外表,压片夹转后,反光镜垂直,物镜偏到两旁,镜筒下降最低处,送进镜箱,放回原处5、显微镜高倍和低倍下的区别:视野亮度细胞的大小清晰度细胞的多少高倍镜亮大清晰少低倍镜暗小不清晰多须知事项、1、假如在显微镜下出现一个污点,转动目镜,污点动,如此污点在目镜上;移动玻片标本,污点动,如此污点在玻片标本上;转动目镜、移动标本,污点都不动,如此在物镜上2、取送显微镜时,要一手握镜座,一手握镜臂3、在转动粗准焦螺旋使物镜下降时,眼睛一定要看着物镜,以免物镜碰坏玻片标本。
3、用显微镜观察的材料必须是薄而透明的4、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物体实际放大倍数是:物镜放大倍数X目镜放大倍数二、科学探究是人们主动获取科学知识,认识世界的重要信息途径之一,通常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实验验证,得出结论和表达、交流等方面科学探究常常需要进展对照实验在对照实验中,除了实验变量不同外,其他因素都一样第二章、生物与环境1、地球上有各种不同的环境,有水域,有陆地,有炎热的地方,也有寒冷的地方,几乎到处都有生物存在2、对于每种生物来说环境中直接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做环境因素,,影响它的环境因素有:生物因素和 非生物因素1、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1〕生物生存的环境条件非生物因素:、空气、土壤、水、温度等如极地狐与大耳狐的形态不同,主要受温度影响;短日照可以促进菊花提早开花生物因素:是指影响一个生物生活的同种或其他种类的生物〔2〕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同种生物: 〔种〕可以是互助也可以是斗争,如蚂蚁间的互助,公羚羊之间为配偶争斗不同种生物:〔种间〕可以是竞争、互助、共生、捕食、寄生等如蝴蝶与开花植物〔互助〕,菟丝子与大豆〔寄生〕2、生物对环境的影响生物也能影响环境,如牛产粪便污染环境,影响牧草生长;蜣螂去除粪便,改良土壤;不同植被对空气的湿度影响不同;树木可净化空气减少噪音;蚯蚓疏松土壤。
3、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每一种生物都具有适应环境的能力〔适者生存〕,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不仅表现在形态和结构方面,还表现在生理和行为等各个方面如形态上适应的有拟态、保护色等;结构上适应的有鸟有鸟翅、鱼有鳍等;生理、行为上适应的有:鸟类迁徙、夏眠等小结: 相互影响生物环境 适应第三章 生态系统和生物圈1、生态系统:在一定自然区域,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2、生态系统的组成:它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非生物成分是指非生命的物质和能量,包括、空气、水、土壤等非生物因素生物成分包括绿色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等所有生物,并根据它们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将它们划分为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生产者:绿色植物是生产者,它能利用制造有机物,是生态系统必不可少的成分消费者:人和各种动物是消费者,不能制造有机物,只能直接或间接的以植物为食分解者:能把动植物的遗体或排泄物分解成无机物,如细菌、真菌,是不可缺少的成分三者之间是相互依存的 3、地球上生态系统的类型多种多样,它们不是孤立的,有着密切的联系4、生物圈是人类和其他生物共同生活的唯一家园,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环境的总称。
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通过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连结起来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有森林、草原、海洋、淡水、湿地、农田、城市等生态系统第四章 有机物的生产者——绿色植物一、光合作用 1、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实验〕〔1〕步骤:暗处理〔运走耗尽原有的有机物〕→遮光处理〔对照,使该处不进展光合作用,注意叶片遮光处要上下两面遮光,一般认为遮光处为对照组〕→放光照处3-4小时→去黑纸片→酒精脱色【酒精要隔水加热,溶解叶绿素〔使现象更明显〕】→漂洗→加碘液→观察颜色变化〔遮光处不变蓝色,未遮光处变蓝色〕 〔2〕结论:绿叶只有在光下制造淀粉2、探究光合作用场所的〔实验〕:①选取植物〔银边天竺葵的叶片既有绿色处也有非绿色处〕的根、茎、叶柄等非绿色部位,进展对照②结论:绿色植物含叶绿体的器官都能进展光合作用,叶是其制造有机物的主要器官3、光合作用的有关知识点:⑴概念: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储藏能量的有机物〔主要是淀粉〕,并释放氧气的过程⑵公式:⑶条件〔光〕、原料〔二氧化碳和水〕、场所〔叶绿体〕、产物【有机物〔主要是淀粉〕和氧气】⑷实质:光能→化学能〔能量转变〕;无机物→有机物〔物质转变〕 即: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⑸意义:①植物自身需要;②人与动物最终的食物来源和氧气来源⑹应用:①农作物的合理密植;②温室“气肥〞〔二氧化碳〕的使用二、绿色植物从土壤中获得了什么1、什么是无土栽培?人们不用土壤,而是根据植物生活所需要的无机盐种类和数量的不同,用水和各种不同比例的无机盐配成培养液来栽培植物的方法。
2、实验分析无土栽培成功的原因:提供了植物生长必需的水和无机盐3、植物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部位:根尖〔根的最尖端到生长根毛的区域〕的成熟区根尖的结构由顶端向上依次是根冠〔保护〕、分生区〔分裂〕、伸长区〔长长〕和成熟区〔大量的根毛增加了吸收面积〕5、植物的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原理:植物根毛细胞液浓度>周围土壤溶液浓度时:吸水植物根毛细胞液浓度<周围土壤溶液浓度时:失水6、应用:一次性施肥过多造成的烧苗现象(植物失水)、土壤干旱导致的植物萎蔫现象(植物失水)、带土移栽植物〔保护根尖与根毛〕第五章 人体的物质和能量来源于食物1、食物中对人有用的物质称做营养物质2、营养物质可以分为六大类:糖类、脂肪、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盐、水糖类:在馒头、米饭、面条等谷类食品中含量较多脂肪:在食用油、肥肉和一些豆类食品含量较多蛋白质:在蛋、鱼、奶、瘦肉、豆制品等含量较多 “第七类营养素〞——纤维素3、营养物质的作用:建造我们的身体;给我们提供能量;维持生命和健康• 糖类的主要功能是为人体的生命活动供给能量;也是构成人体的重要成分之一• 蛋白质是构成细胞不可缺少的成分;也可以提供人体能量• 脂肪是人体重要的储能物质和组织细胞的结构成分。
• 水是构成人体的重要物质,含量最多• 无机盐对人的身体非常重要,如钙、铁、锌、碘等缺乏会引起人类疾病维生素:需要量很少,但人体的生长发育、生命活动离不开,人体缺乏就会患病无机盐的作用: 无机盐的种类缺乏时的症状含钙的无机盐佝偻病〔儿童〕、骨质疏松症〔中老年人〕含磷的无机盐厌食、贫血、肌无力、骨痛含铁的无机盐缺铁性贫血含碘的无机盐地方性甲状腺肿、智力障碍含锌的无机盐生长发育不良维生素的作用:人体一旦缺乏维生素,会影响生长发育,甚至患病 种类功能缺乏时的症状食物来源维生素A维持人的正常视觉夜盲症肝脏、鱼肝油、胡萝卜维生素B1维持人体正常的新代和神经系统的正常生理功能神经炎,脚气病牛肉、谷类种皮、豆类维生素C维持骨骼、肌肉和血管的正常生理作用坏血病水果、蔬菜维生素D促进钙、磷吸收和骨骼发育佝偻病、骨质疏松症肝脏、鸡蛋、鱼肝油4、三种营养物质中提供能量〔同等重量〕最多的是脂肪,但糖类是最主要的供能物质6、合理膳食应做到哪些? 科学的食谱既要包括比例适当并且全面的营养成分,又要注意热量的合理分配要做到:食物多样、饥饱适当、粗细搭配、荤素结合、三餐合理7〕消化系统的组成 口腔:牙齿咀嚼食物;舌搅拌食物;唾液腺分泌唾液,帮助消化淀粉咽:食物与气体的共同通道〔消化道与呼吸道在这交汇〕 食道:能蠕动,将食物推进胃中 胃:〔1〕胃蠕动,使食物与胃液充分混合〔2〕胃腺分泌胃液,初步消化蛋白质消化道 小肠:〔1〕肝脏分泌的胆汁与胰腺分泌的胰液流入小肠 〔2〕肠腺分泌肠液〔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 〔3〕通过蠕动,使食物与消化液充分混合,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大肠:通过蠕动,把食物残渣推向肛门 肛门:粪便由此排出 唾液腺:分泌唾液〔含有唾液淀粉酶〕,能初步消化淀粉肝脏:分泌胆汁〔不含消化酶〕,将脂肪乳化为脂肪微粒 位于消化道外 消化腺 胰腺:分泌胰液〔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 胃腺:分泌胃液,初步消化蛋白质 位于消化道 肠腺:分泌肠液〔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 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 8、胃的功能:1、暂时储存食物 2、初步消化食物。
9、小肠适应消化、吸收的特点:①、小肠很长〔利于消化吸收〕 ②、外表有许多皱襞和小肠绒毛,外表积大〔利于消化吸收〕③、有多种消化液〔利于消化〕④、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利于吸收〕10、消化的概念:在消化道将食物分解成为可以被吸收的成分的过程11、★ 化学性消化:通过各种消化酶的作用,使食物中各种成分分解为可以吸收的营养物质 唾液淀粉酶 酶〔肠液、胰液〕 淀粉的消化〔口腔、小肠〕:淀粉 麦芽糖 葡萄糖 酶〔胃液、胰液、肠液〕 蛋白质的消化〔胃、小肠〕: 蛋白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