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国翻译史的简介.ppt
22页英汉翻译,主讲教师:陈思亮,第一章 我国翻译史简介,史书记载,周朝和秦始皇,第一章 我国翻译史简介,我国翻译业始于东汉桓帝建和2年,即公元148年,第一章 我国翻译史简介,汉代-秦符时期;,隋-唐-宋时期;,明清时期;,五四时期;,4,1,2,3,中国的翻译史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新中国成立至今 ;,5,一、汉代-秦符时期,1、汉代 追溯到春秋战国时代 翻译始于西汉的哀帝时期(公元前25年至公元前1年)的佛经翻译 东汉桓帝建和二年(公元一八四年),佛经翻译正式开始 安世高 《安般守意经》 支娄迦谶(chen) 十多部佛经 生硬 字对字、句对句 “三支“ 支亮,支谦, 支娄迦谶 竺法护,2、秦符 释道安---设置了译场,大规模的佛经翻译 词对词、句对句的直译 (word for word, line for line) 鸠摩罗什---意译《金刚经》、《法华经》、 《十二门论》、《中观论》、《维摩经》 真谛---《摄大乘论》,二、隋-唐-宋时代,隋代到唐代--我国翻译事业高度发达时期 释彦琮,译经史上第一位中国僧人 1)诚心受法,志愿益人,不惮久时; 2)将践觉场,先牢戒足,不染讥恶 3)荃晓三藏,义贯两乘,不苦闇滞 4)旁涉坟史,工缀典词,不过鲁拙 5)襟抱平恕。
器量虚融,不好专执 6)耽于道术,淡于名利,不欲高炫 7)要识梵言,乃闲正译,不坠彼学 8)薄阅苍雅,粗谙篆隶唐代,玄奘(俗称三藏法师)---梵文译成汉语 1与鸠摩罗什、真谛一起号称华夏三大翻译家 2第一个将汉语著作向外国人介绍的中国人 3主持的译场 4“既须求真,又须喻俗”:“忠实““通顺“ 5运用了翻译技巧: 1)补充法2)省略法3)变位法4)分合法 5)译名假借法6)代词还原法,宋代,佛经翻译已远不如唐初的极盛时期 宋太祖曾派人西去求经,印度也派名僧东来华夏传法 在开封修译经院,专事佛经翻译 僧侣译者主要有天息、法护 赞宁:提出解决翻译过程中矛盾的六种办法 翻译事业基本处于停滞状态三、明清时代,和意大利人利马窦合作,翻译了欧几里得的《几何原理》、《测量法义》,《巴黎茶花女遗事》(La Dame aux Camelias)、《黑奴呼天录》(Uncle Tom's Cabin)、《块肉余生述》(David Copperfield)、《王子复仇记》(Hamlet),《天演论》《原富》《法意》 “信、达、雅“翻译标准,,,,翻译家,徐光启,林纾,严复,徐光启,林纾,严复,四、五四时期,“五四“是我国近代翻译史的分水岭。
五四时期,五四时期---白话文代替了文言文,《共产党宣言》,,Click to edit title style,,,,鲁迅,瞿秋白,,占本人文集二分之一,,,法捷耶夫的《毁灭》 果戈理的《死魂灵》 普列汉诺夫的《艺术论》,占全集的一半,,,Description of the contents,,《海燕》,五、新中国成立至今,(一) 有组织、有计划、有系统的进行工作 (二) 翻译作品质量大大提高 (三) 开展了批评于自我批评 (四) 翻译工作者肩负者外译汉的任务; (五)对翻译标准的认识日趋统一,谢谢大家,英汉翻译,思考题1: 中国历史上几次翻译高潮与中国文化之关系? 思考题2: 谈谈你对严复的“信、达、雅”三字翻译标准的看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