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析三个审计报告之间的联系与区别.doc
4页探析三个审计报告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署令第6号?审计机关审计工程质量控制方法〔试行〕?对原有审计机关公文作了一个大的变更,取消了原有的审计意见书,增加了审计报告从而在经济责任审计工程中出现了三个报告并存的局面,即审计组的审计报告〔审计报告征求意见稿〕、审计机关的审计报告以及审计结果报告三个“报告〞之间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准确把握相互间的区别是写好三个“报告〞的根底根据自身的实际工作经验与体会,谈谈对三个“报告〞的区别的理解 一、作者不同审计报告征求意见稿的作者是执行审计任务的审计组,由审计组组长或者主审或者审计组长委托的其他审计组成员起草审计报告和审计结果报告的作者那么是发文的审计机关,由审计组所在的业务部门负责起草 二、接受主体不同审计报告征求意见稿的接受主体是派出审计组的审计机关审计结果报告的接受主体是经济责任审计工程的委托机关,一般是组织部门或被审计单位的主管部门而审计报告接受主体那么是不确定的部门、单位、组织、企业和个人均可能是该报告的接受主体虽然审计机关的审计报告的接受主体不能完全确定,但一般可以根据与被审计单位的关系紧密程度确定主要接受主体,如行政事业单位进行的财政财务收支审计,那么财政机关和该单位的主管部门那么是该报告的主要接受主体。
三、标题不同审计组的审计报告的标题为审计报告〔征求意见稿〕;审计机关的审计报告的标题为审计报告;而审计结果报告的标题应包括审计机关的名称,被审计责任人的姓名、职务、任职单位的名称,审计工程名称和文种一般可表述为“关于某某〔被审计单位〕某某〔领导干部职务和姓名〕同志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结果的报告 四、格式不同审计报告征求意见稿与审计报告格式根本相同,主要分前言、被审计单位根本情况、审计评价、审计发现的问题及处理情况〔征求意见稿为处理建议〕、审计建议等五个局部二者的区别主要表现在所处的地位不同,征求意见稿是站在审计组的立场上,将审计结果报告给审计机关而审计报告是审计机关对被审计单位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效益发表审计意见的书面文书审计结果报告主要分前言、被审计责任人的职责范围、经济职责履行情况、审计评价等四个局部 五、内容与重点不同审计报告征求意见稿是审计报告的根底稿,但并不是其初稿此二者在内容上大致相同,主要区别在审计组的报告只是对审计结果根据重要性水平进行取舍后,如实向审计机关所作的工作报告,并对所审计出来的问题提出其适用的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与处理处分建议。
而审计报告那么是审计机关在对审计组的报告进行复核的根底上,对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效益进行评价,并对其存在的违反国家规定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行为,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在法定的职权范围内作出审计处理、处分而审计结果报告的重点是被审计责任人的经济职责履行情况及对所审计出的问题的责任界定审计评价不仅包括其所在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效益等方面,还必须包括其职责履行情况、重大经济决策情况及个人廉政自律情况 六、程序不同审计组的审计报告经审计组集体研究,审计组长审核签名后,形成审计报告征求意见稿,并应送达被审计单位征求意见审计报告、审计结果报告那么经审计组所在业务部门负责人、审计机关法制复核部门〔综合科、股〕复核后,还要经过审计业务会议审定,并由审计机关负责人审签正式成文时,必须加盖审计机关的印鉴但对重大事项的处理、处分事先应当经过听证程序 七、法律效力不同审计组的审计报告对外不具有法律效力,而审计报告、审计结果报告那么是具有公信力的法律公文虽然审计组的审计报告不具有法律效力,但它是生成审计报告、审计结果报告的根底因此,审计组应当特别注重其报告的质量绝不能应付了事。
内容总结〔1〕探析三个审计报告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署令第6号?审计机关审计工程质量控制方法〔试行〕?对原有审计机关公文作了一个大的变更,取消了原有的审计意见书,增加了审计报告〔2〕部门、单位、组织、企业和个人均可能是该报告的接受主体〔3〕一般可表述为“关于某某〔被审计单位〕某某〔领导干部职务和姓名〕同志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结果的报告〔4〕审计报告征求意见稿是审计报告的根底稿,但并不是其初稿〔5〕绝不能应付了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