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府规制视角下农民工欠薪问题研究.doc
7页政府规制视角下农民工欠薪问题研究政府规制视角下农民工欠薪问题的研究摘 要:农民工作为推动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重要群体,在为社会发展和进步做出贡献的同时生活却往往得不到保障其中,欠薪问题已成为农民工群体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从政府规制视角看,导致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对用工单位和农民工群体缺乏完善的立法、行政、司法等规制措施为解决农民工欠薪问题,就必须以政府为主体实行全方位的规制措施关键词】:^p 】:^p :农民工;欠薪;政府规制 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农民工群体成为推动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重要力量然而,这一群体却也成为社会弱势群体之一,作为劳动成果回报形式的工资也经常被用人单位拖欠国家统计局调查显示: 2022年以受雇形式从业的外出农民工中,被雇主或用人单位拖欠工资的仍占1.8%,欠薪群体主要还是集中在建筑业和制造业政府作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合法权威机关,对于解决农民工群体的欠薪问题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但政府对这一问题的相关规制措施却存在缺陷,因此建立并完善相应的政府规制措施已经成为解决欠薪问题的重中之重一、欠薪规制制度缺陷的表现 1、立法规制方面,对欠薪问题缺乏强有力的制裁措施和制度《劳动法》作为系统规范劳动关系的重要法律,立法背景主要是配合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规范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劳动关系。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其存在的问题也日益显现,如诉讼程序繁琐、相关规定不合理等此外,缺乏足够的威慑力,在欠薪认定上只有“无故拖欠”行为才被视为违法行为,给予的处罚主要是由劳动部门责令用人单位改正、补发拖欠的工资这对于欠薪问题的解决作用非常有限:用人单位因拖欠农民工工资的代价很小而无视法律的处罚;农民工所拖欠的工资也并没有因诉之法律而要回等《劳动合同法》作为另一部重要法律,它的出台没有改变劳动合同签订率低的状况,劳动合同的缺失成为解决欠薪问题的主要障碍此外,欠薪问题的法律规制存在立法层次底,体系不完善的问题;行政条例、地方部门条例等过多,没有形成种类齐全、层次分明、协调统一的立法规制体系2、行政规制方面,主要是劳动行政部门对用人单位进行的劳动执法 在我国,行政部门进行的劳动执法被称为“劳动监察”,指劳动行政部门代表国家对用人单位劳动法的遵守情况依法进行检查、纠举、处罚等一系列活动劳动监察的对象是用人单位和雇主,在解决农民工欠薪问题上发挥重要的作用但是,劳动监察制度却存在一系列问题:一是劳动监察存在政出多门、属地化管理的缺陷,从而导致监察部门执法力度不够,用人单位劳动违法成本低廉等问题;二是劳动监察队伍建设滞后,人员严重不足,内在素质低下。
这些缺陷导致现有的行政规制措施不能有效地惩罚和遏制用人单位的欠薪行为,不能全面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3、司法规制方面,司法救济制度不完善 劳动司法是保障农民工群体权益的重要屏障,遇到欠薪问题寻求法律援助是农民工群体的权力目前,我国在司法规制方面存在的问题有对农民工群体提供的法律援助等司法救济供给不足,对用人单位拖欠工资的很多行为没有法律上的明确规范;对欠薪引发的劳动争议司法解决程序复杂、冗长;农民工面临的诉讼成本过高;执法不严,执法难等这些问题导致了农民工欠薪后寻求法律救济困难重重,甚至丧失对司法的信心二、欠薪规制模式的改进建构 政府规制模式存在的缺陷使规制措施的效率大大折扣,不利于农民工欠薪问题的解决和权益的保障因此,必须改进现有政府规制模式,加强立法、行政、司法等三个方面的协调统一,构建行之有效的政府规制新模式1、立法规制 在立法上,首要工作是尽快完善现行的《劳动法》这部调节劳动关系的重要法律由于立法背景的改变及其他各方面的原因而存在很多漏洞,有必要对其进行修订,以更好的约束用人单位的行为和维护劳动者的权益在修订中,应改革繁琐的劳动争议处理程序;明确对欠薪行为的认定,加大对用人单位的违法惩罚力度。
目前,“恶意欠薪”在多方努力下已经正式列罪,对欠薪问题的解决将产生积极作用《劳动合同法》随着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需进一步改进完善,强化劳动合同的签订和违反的处罚力度等此外,立法机构也应加快工资立法,规范用人单位的工资支付行为,建立工资支付信用制度、工资保障制度等,杜绝欠薪问题的产生除上述法规外,还需要其他相关法律的配套作用,如《工会法》、《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等这些法律条例构成解决欠薪问题的法律体系,使解决欠薪问题时有法可依,有章可循2、行政规制 行政监督上,劳动行政部门要加强对用工双方劳动合同签订情况的监督劳动合同作为解决劳动争议的重要依据,只有规范劳动合同的签订才能加强对用人单位的行为约束,从根本上减少欠薪问题的发生针对劳动监察工作存在的问题,要强化劳动监察的执法职能,重新定位劳动监察保护劳动者基于法律规定所享有的权利的作用对用人单位的用工违法行为要严厉查处,对劳动合同中不合理不合法的条款要及时纠正在劳动监察制度自身建设上要加强队伍建设,实行劳动监察员的严格准入制度;加强培训,提高监察人员的业务水平等此外,劳动监察部门还要加强与其他政府部门的合作,联合执法机制必将对欠薪问题的解决起到重要作用。
3、司法规制 对农民工群体的司法保障是保护其合法权益的重要手段完善司法保障,需要从农民工群体和制度本身两个方面入手对于群体自身,要加大法制宣传力度,提高农民工的法律意识农民工群体在法律方面的知识较欠缺,很多农民工在发生欠薪问题后,多是通过找领导和上访的方式来进行讨薪,寻求法律帮助则是最后的手段,而往往因过了诉讼时效而失去作用所以,应该加大对农民工的法律培训,提高依法维权、依法讨薪的观念,在出现欠薪问题时,能尽快的通过法律途径来解决问题,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在司法制度上,司法机构应根据农民工对法院职能及诉讼程序不了解的现实情况,在起诉、审理、执行的过程中为农民工开辟“绿色通道”加大法律援助力度,改革诉讼程序以方便农民工参加诉讼;通过诉讼费的减、免、缓来降低诉讼成本,使农民工获取方便快捷、经济的司法保护另一方面,司法机构要采取有力措施,加大对欠薪引起的劳动争议的执行力度对用人单位等执行人不按执行通知履行义务的,要依法查封、冻结、拍卖被执行人的财产;对拒不执行的单位或个人要加大处罚措施,情节严重的要移交公安机关立案,追究其刑事责任等三、结语 解决农民工欠薪问题,需要将立法、行政、司法等三方面的规制措施统一起来,为欠薪问题的解决与根除提供完善的制度保障。
只有解决好农民工群体欠薪问题,才能更好的维护其最基本的权益,对经济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参考文献】:^p 】:^p : [1]周立英.论企业欠薪的规制[J].企业研究,20__6,(01).[2]张兴华.农民工工资拖欠的现状、根与治理[J].经济与管理,2022,(07).[3]张建明.根治农民工欠薪的政府责任及法律对策[J].法治研究,20__7,(08).[4]章辉.我国劳动监察制度的缺陷与对策分析^p ^p [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22,(02).[5]崔秀荣.论农民工劳动权益司法救济的路径选择[J].软科学,2022(04).作者简介:陈小军,山东财经大学社会保障专业2022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社会保障政策与管理;沈虎,山东财经大学社会保障专业2022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社会保障政策与管理第 7 页 共 7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