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健康评估课程标准.doc
13页《健康评估》课程标准延安职业技术学院 医学护理系《健康评估》课程标准【课程名称】 健康评估 【课程编码】 23000612【适用专业】 护理【课 时】 54学时【学 分】 3学分【课程性质、目标和要求】课程性质:健康评估是研究个体、家庭或社区对现存的或潜在的健康问题或生命过程的反应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临床思维方法的学科它既论述疾病的临床表现及其发生机制,个体对疾病的反应,又讲解问诊、体格检查的基本方法和技能,以及如何运用科学的临床思维方法去识别健康问题及其人们对它的反应课程的内容广泛,包括如何与患者交流,到学习问诊的内容和方法,体格检查的内容和方法,心电图、影像检查、实验室检查等辅助检查的内容和意义,以及如何运用诊断性推理,分析、综合资料,对资料进行分组,以发现其中的意义并得出合乎逻辑的结论教学目标:课程教学的目的在于了解个体在健康和生命过程中的经历,包括健康、疾病和康复;寻找促进健康评估或增进最佳身体功能的有利因素;识别护理需要、临床问题或护理诊断,作为选择护理干预方案的基础;评价治疗和护理的效果教学要求:通过教学,学生能独立进行会谈和身体评估,并能综合会谈、身体评估和实验室及其他检查的结果,作出初步护理诊断/合作性问题,写出完整的护理病历。
同时具备监测病人病情变化,预测疾病发展及危重并发发生可能的能力【教学时间安排】本课程计3学分,54学时, 学时分配如下:序号课程内容/实验名称实验类型课时备注1绪论22问诊143体格检查/体格检查实验16+44实验室检查35心电图/心电图实验6+36影像检查27健康评估记录28医院见习2合 计54【教学内容要点】 第一章 绪论一、学习目的要求了解健康评估的起源和发展,健康评估与护理程序的关系,健康评估的护理实践中的重要性健康评估与护理程序内在的关系及其主要任务和重要性;了解课程的主要内容、学习目标、方法与要求,确立以护理为重点,以病人为中心的,包括身体、心理和社会文化在内的整体评估观念二、主要教学内容1.学习健康评估的意义2.健康评估在护理实践中的地位和作用3.健康评估的内容:症状评估、检体评估、辅助检查以及护理病例的书写与护理诊断的步骤和思维方法等4.健康评估的学习方法和要求第二章 问诊一、学习目的要求掌握问诊的内容、方法及注意事项,掌握常见症状的病因、发生机理、临床特点及伴随症状,了解各症状的鉴别诊断;分析症状的一般方法和规律二、主要教学内容1.问诊概述问诊的目的:影响问诊的主要因素与问诊注意事项;问诊内容:一般资料、主诉、现病史、既往史、功能性健康型态.。
发热的概念与机理发热的病因与分类:感染性发热;非感染性发热.发热的临床表现及临床过程与特点常见热型与临床意义水肿的概念与发生机制水肿的病因与临床表现心源性水肿和肾源性水肿的鉴别要点3.咳嗽、咳痰、咯血咳嗽的性质、时间及伴随症状咳嗽与咳痰的原因和临床特点咯血的发生机理.病因和临床表现咯血与呕血的鉴别要点呼吸困难的概念、病因及发生机理呼吸困难的临床表现恶心与呕吐的发生机理、病因与分类恶心与呕吐的临床特点及对鉴别诊断的价值腹泻的概念与发生机理急慢性腹泻的常见原因及特点黄疸的概念及黄疸的病因分类与发生机理三种黄疸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特点三种黄疸的鉴别要点意识障碍的原因意识障碍的临床表现第三章 体格检查一、学习目的要求1.掌握体格检查的方法及注意事项掌握胸廓及肺部检查的内容、方法及顺序掌握心脏、血管视诊、触诊、叩诊、听诊检查的内容、方法及顺序掌握第一、二心音的产生机理及第一、二心音的鉴别要点,并了解第一及第二心音增强、减弱及其他心音异常改变的临床意义掌握心脏杂音的产生机理、听诊要点,掌握各种杂音的临床意义掌握动脉血压的测定方法,了解其正常值及异常改变的临床意义掌握腹部检查的内容简介、方法及顺序、掌握脊柱、四肢检查的方法及其正常状态、病理改变的临床意义。
掌握各种神经反射的检查方法及临床意义2.熟悉一般检查的内容、顺序及方法,并能识别其正常状态与异常改变熟悉一般检查内容发生异常改变的临床意义熟悉头面、颈部检查的内容、方法与顺序熟悉视诊、触诊、叩诊、听诊四种基本方法在胸廓及肺部的应用能比较准确地叩出心脏相对浊音界及绝对浊音界,并熟悉心脏浊音界异常改变的临床意义熟悉正常心尖搏动及影响心尖搏动的生理及病理因素熟悉第三心音与舒张期奔马律的产生机理、临床意义熟悉血管检查的方法,血管体征及临床意义熟悉腹部检查的常见体征的发生机理、特点及临床意义熟悉肛门、直肠检查的方法及重要性3.了解正确系统体格检查的重要意义了解头面、颈部的正常状态、生理变异及异常改变的临床意义了解腹部体表划线、分区与腹腔内脏的对应关系了解循环系统常见病的主要症状及体征了解腹部常见疾病的主要症状和体征了解男性生殖器的检查方法及意义了解神经系统的检查内容(运动功能、感觉功能、植物神经功能与神经反射)及检查方法二、主要教学内容1.体格检查:体格检查的目的;体格检查的注意事项;基本检查方法:视诊、触诊、叩诊、听诊、嗅诊性别、年龄与疾病的关系生命征的内容、检查方法及临床意义发育及营养的判断方法,常见的意识障碍、精神状态、不同疾病的面容与表情、体位、步态与疾病的关系。
皮肤的颜色、温度、湿度、弹性、皮疹、压疮、皮下出血、蜘蛛痣、水肿的检查方法及临床意义淋巴结:检查部位、方法与顺序,正常状态及其肿大的临床意义2.头颅外部一般检查面部器官:眼、耳、口、鼻的检查内容、方法及临床意义颈部外形与运动的检查、甲状腺、气管及颈部血管的检查方法与临床意义 3.胸廓的体表标志、划线与分区胸壁、胸廓与乳房(胸壁血管、皮下气肿与胸壁压痛正常胸廓外形与异常胸廓乳房的检查方法及异常改变的临床意义)肺部检查(视诊:正常呼吸运动、呼吸频率与呼吸节律及其改变的临床意义触诊:呼吸动度、触觉语颤、胸膜摩擦感叩诊:叩诊方法及注意事项正常肺部叩诊音及影响因素肺界、肺下界移动度的叩诊方法及其临床意义肺部的异常叩诊音语音共振的检查方法、特点及临床意义胸膜摩擦音的发生机理、特点及病因听诊(听诊的方法与内容正常呼吸音:肺泡呼吸音、支气管呼吸音、支气管肺泡呼吸音的发生机理、听诊部位及特点异常呼吸音的发生机理、听诊特点及临床意义罗音:干、湿罗音的发生机理、分类、听诊特点及临床意义呼吸系统常见疾病的主要症状与体征4.心脏 视诊:心尖区外形、心尖搏动、心前区其他部位的搏动及临床意义触诊:心前区搏动、心前区震颤、心包磨擦感;叩诊:心脏叩诊方法、心脏浊音界、正常心界、心界的各部组成、心脏浊音界的改变;听诊:心脏听诊的目的与方法、心脏瓣膜听诊区、心脏听诊内容、心率、 心律、 正常心音、心音异常改变、心脏杂音、心包磨擦音;血管 视诊:手背浅层静脉充盈度、肝颈静脉回流征、毛细血管搏动。
触诊:脉搏的触诊方法及注意事项、脉搏的速率与节律、脉搏的紧张度与强弱或大小、脉搏的波形、动脉壁的情况及异常改变的意义听诊:动脉听诊、病理性动脉杂音动脉血压测定循环系统常见病的主要症状及体征5.腹部的体表标志及分区腹部检查:(视诊:腹部外形、呼吸运动、腹壁静脉曲张、蠕动波、皮肤及其他触诊: 触诊方法;触诊内容叩诊: 肝脾叩诊及肾区叩击痛 ;移动性浊音及波动感、腹水的叩诊听诊:肠鸣音、振水音、血管杂音)腹部常见病的主要症状及体征6.男性生殖器检查(阴茎与阴囊、前列腺、精囊)、肛门与直肠、脊柱(脊柱弯曲度、脊柱活动度、脊柱的压痛与叩击痛)、四肢(形态异常、运动功能障7.简要讲授感觉神经、运动神经与植物神经功能检查的方法及临床意义重点讲授神经反射的检查方法及病理反射的临床意义第四章 实验室检查一、学习目的要求1掌握检验标本的采集和处理以及影响检验结果的因素掌握尿液检验方法及临床意义掌握粪便检验方法及异常变化的临床意义掌握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测定、白细胞计数和白细胞分类计数的参考值及其增减变化的临床意义掌握止血与凝血障碍的检查掌握骨髓细胞学检查的内容和方法2.熟悉贫血的形态学分类 , 以及红细胞比积、红细胞各项平均指数的参考值及临床意义。
熟悉正常骨髓象特点及常见的血液病血象和骨髓象特点熟悉网织红细胞计数及红细胞沉降率测定 , 掌握其参考值及临床意义熟悉血型鉴定与交叉配血试验熟悉骨髓细胞学检查的临床应用范围 , 骨髓穿刺和骨髓活检的选择原则、标本采取以及送检要求熟悉常用肝功能试验的方法、各种黄疸的实验室鉴别要点、病毒型肝炎的抗原抗体检测、参考值及临床意义熟悉常用肾功能试验的方法与临床意义熟悉并掌握常用生化检查参考值及临床意义3.了解实验诊断在健康评估中的作用了解血细胞发育过程中的形态演变规律了解常用的细胞化学染色法及其在急性白血病鉴别诊断中的临床意义二、主要教学内容1.概述:现代实验诊断的主要内容与特点实验诊断在健康评估中的作用临床中常用检验标本的采集和处理影响检验结果的因素2.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测定白细胞计数和分类计数红细胞比积测定、红细胞平均指数计算的方法、参考值及临床意义贫血的形态学分类网织红细胞计数简介溶血性贫血实验室检查原则红细胞沉降率测定止血与凝血障碍的检查血型检查的方法及临床意义3.骨髓细胞学检查的选择原则及临床意义血细胞成熟过程中形态演变的一般规律,红系细胞、粒系细胞、巨核细胞、浆细胞和组织细胞的正常形态。
骨髓涂片检查方法及结果分析简述正常骨髓象 , 以及常见血液病血象和骨髓象特点简介常用的血细胞化学染色其临床意义4.尿液检验(尿标本的收集与保存、尿液检查的内容和临床意义)粪便检验(标本的采集、粪便检验方法及临床意义)5.肝功能检查(蛋白质代谢功能检查 、胆红素代谢功能检查、血清酶学检查、病毒性肝炎标志物检查)肾功能试验:(常用的肾功能试验及其临床意义;内生肌酐清除率测定;血清尿素氮和肌酐测定;浓缩稀释试验;尿渗量测定)6.血糖及其代谢物检测、血清脂质及脂蛋白检测、血清电解质检测、心肌酶和心肌蛋白检测第五章 心电图检查一、学习目的要求1.掌握心电图检查方法、常用心电图导联心电图检查的临床应用范围 掌握正常心电图各波的图像、正常值及其改变的临床意义掌握心电图机的正确操作 2.熟悉几种常见疾病的典型心电图特征3.了解心电发生原理及心电向量的关系二、主要教学内容1.心电发生原理与心电向量概念2.临床心电图(心电图各波段的形成与命名、导联体系)3.心电图的检测内容和正常数据( 心电图的描绘与检测、心电图各波段与心率的测量、平均心电轴的测量方法及临床意义、心脏循长轴转位、正常心电图波形特点与正常植、小儿心电图与老年人心电图特点)。
4.扼要介绍几种异常心电图的特征(心房肥大、心室肥大、心肌缺血与ST-T异常改变、心律失常) 第六章 影像学检查一、学习目的要求常用的影像检查手段及其临床应用二、主要教学内容1.放射学检查(概述、X线检查在人体各系统中的临床应用、新技术在临床的应用:CT、MRI)2.核医学检查(概述:核医学检查原理、放射性药物、核医学显像仪器、核医学发展简史核医学检查在临床中的应用)3.超声检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