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江河湖海若等闲江河湖海.docx

6页
  • 卖家[上传人]:re****.1
  • 文档编号:528040306
  • 上传时间:2024-02-02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8.46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江河湖海若等闲江河湖海   在这个系列讲座的最终,再来汇总介绍部分水陆坦克的行驶原理,是为跋   两大难题 必需处理   水陆坦克要想在水中航行,必需要处理两大难题一是必需让水陆坦克“漂”起来;二是必需要水陆坦克在水上行起来  使水陆坦克能浮在水面,无非是阿基米德原理的一个应用原来,水陆坦克的浮力,是由密封车体的外廓排水体积来决定的,同时还要有足够的浮力贮备,通常为车重的20%~30%,道理不难了解假如水陆坦克的浮力贮备为0,那么,水陆坦克下水以后,水就要一直没到炮塔顶,当然没法打仗同时,还要考虑风浪的影响,有了浮力贮备,才能使水陆坦克在一定的风浪下航行,免遭灭顶之灾中国的63式水陆坦克,战斗全重为18吨,也就是说,它要排出18立方米的水才能浮起来,再加上它有28%~30%的浮力贮备,可想而知,它的排水体积是够大的了粗略算起来,排水体积起码要有23立方米之大水陆坦克的内部,在车体的最低处还要装上排水泵,方便能将渗透车体内的水不间断地排出去要知道,水陆坦克在水中,要想一点不渗水,几乎是不可能的由此能够知道,整个水陆坦克的密封,是必需处理的一大难题除此而外,水陆坦克的车体首上甲板上,还要有一个防浪板,预防水上航行时激起的浪花影响驾驶员的观察和操作。

        水陆坦克的另一个特点是要有水上推进装置没有水上推进装置,水陆坦克纵然能“漂”在水里,无法机动,自然也没法打仗有关水上推进装置,下面再具体加以介绍  三种方法 各有千秋  水陆坦克要在水中航行,离不开水上推进装置百年来,大家创造了三种水上推进装置,即履带划水式、螺旋桨式和喷水式水上推进装置当然,它们的共同点是利用发动机的动力转换成推进水的动力,靠水的反作用力来推进水陆坦克前进从性能上讲,以喷水式最为优秀,但三种水上推进装置也是各有千秋  最初的水上推进装置是履带划水式,靠转动的履带划水来推进坦克在水中行驶它的最大优点是结构较简单几乎对坦克的传动装置和行动装置不需作大的改动即可实现早期的水陆坦克通常采取履带划水式它的最大缺点是划水效率较低,因此,只能达成5~7千米/小时的最大航速为了尽可能提升履带的划水效率,往往要加大履带耙齿的高度最经典的就是美国LVT2“水牛”履带式登陆车上的“W”型耙齿,其突出的耙齿高得吓人当然,假如耙齿过高,在陆地上行驶时,不但会过多消耗动力,也会成为破坏路面的“罪魁祸首”  螺旋桨式水上推进装置和飞机上的螺旋桨和风扇的扇叶差不多,不过,前者是和水起作用,后二者是和空气起作用。

      装有螺旋桨式水上推进装置的水陆坦克,在水上航行时,要挂上“水上档”此时,发动机的动力带动螺旋桨旋转,水流被螺旋桨的叶片排出,产生反作用力,推进水陆坦克在水中行驶改变水上推进装置方向舵的舵角或螺旋桨反向旋转,可实现水陆坦克水上转向或倒车单个螺旋桨安装在车体后部的纵向中轴线上;采取两个螺旋桨时,分别安装在车体后部两侧这种螺旋桨式水上推进装置结构较简单,能量转换效率约为30%以下,能使水陆坦克达成7~12千米/小时的最大航速最大缺点是水上推进装置的防护性较差,能量转换效率不算高  喷水式水上推进装置,是三种水上推进装置中最优秀的一个它和喷气式飞机相同,其原理也是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和反作用力这种水上推进装置能够达成9~13千米/小时的最大航速,是现在水陆两栖战车中用得较多的一个水上推进装置喷水式水上推进装置由水泵、管道、吸口和喷水口等组成,通常在水陆坦克的车体后部两侧各安装一具水上航行时,先要竖起防浪板,同时要挂上“水上档”,使发动机的动力经分动箱带动水泵中的泵轮旋转,由吸口吸入的水流经泵轮搅动后,增大水的动能,以高速向后喷出,由水体的反作用力产生向前的推力,推进水陆坦克向前航行经过改变一侧的喷水方向,可实现水陆坦克的水中转向;经过改变两侧的喷水方向,可实现水陆坦克水中倒车。

      当然,这三种水上推进装置的转向半径全部相当大,道理不难了解喷水式水上推进装置的最大优点是能量转换效率较高,可达成30%以上,操纵灵活,防护性也很好它的缺点是结构稍复杂,占用车内的空间较大  经过这么简单的比较能够看出,从优秀性来看,喷水式最好,螺旋桨式其次,履带划水时最差但全方面来看,三者是各有千秋总体上讲,喷水式渐成主流  兼顾水陆 以陆为主  值得注意的是,水陆坦克是水上和陆地上全部能打仗的战车它是“车”,不是“船”它关键是在陆地上使用,只是在必须时才下水一试身手认识这一点很主要  从水陆坦克的发展史能够看出,最初的两栖战车中,好多更像船,最经典的便是美国的LVT1履带式登陆车简直就是一个平底船日本的内二火艇,挂上前后浮箱后,简直就是一条船;去掉前后浮箱后,才“变身”为坦克美国的两栖战车,越到以后就越像坦克,其中的道理不难了解  不妨说,水陆坦克关键还是在陆地上作战的水中航行只是表明它含有克服水障碍的能力,在从舰到岸的过程中冲击一下,赢得战机想让水陆坦克关键在水中作战,是不现实的  在水陆坦克的设计上,还要考虑很多问题,如浮心和稳性的问题,摇摆周期的问题,全车重量的分配和平衡等浮心和重心的相对位置,关系到水陆坦克是否轻易倾覆。

      摇摆周期过长,会使乘员有晕船的感觉全车重量分配不合理,便可能产生水中“扎头”或“沉尾”的现象至于各个舱口,门窗及旋转炮塔处的密封问题,其主要性自不待言可见,若想设计一歉性能优良,结构合理的水陆坦克,并不是一件轻易的事  滑行车体 独领风骚  20世纪90年代以后,美国开始研制AAAV优秀两栖突击车到了新世纪,更名为EFV远征战车能够毫不夸张地说,EFV的出现,开创了两栖战车的新纪元而其中最突出的技术,便是滑行车体技术  滑行车体技术,是建立在广泛试验基础上的一项新技术,利用水动力学特征,极大地减小水的阻力,从而可实现水中高速行驶就像摩托艇,高速开起来,像在水上飞起来一样,自然水的阻力大大减小,这不是静力学的阿基米德原理所能解释的EFV远征战车在水中的最大航速高达千米/小时,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滑行车体技术、三模式动力装置技术、车体变形技术,履带装置伸缩技术等,引领着两栖战车发展的新时尚,昭示着两栖战车将迎来一个新的大发展的时期  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  水陆坦克有它的优点,也有它的短处只有利用适当,才能扬长避短,充足发挥它的战斗力大致上讲,应该注意以下多个方面  第一,归根到底,水陆坦克属于轻型装甲车辆,在火力和防护性上受到很大限制,所以,在通常情况下,水陆坦克不能作为主战车辆使用。

      即使是最新型的EFV远征战车,防护性差也是它的突出弱点  第二,即使是在水中行驶,水陆坦克也有它的不足如,水中的最大航程也就是100~150千米的样子,通常抗三级风浪,所以,水陆坦克最适于内陆的江河湖沼及水网稻田地使用,如在大海上使用,只能用于近海,且在风浪不太大的情况下使用前面已经谈到,63式水陆坦克横渡琼州海峡已是“壮举”,想单单靠水陆坦克本身来横渡台湾海峡是不现实的  第三,渡海作战,要有强大的海空优势,取得制空权和制海权在登陆舰的配合下,将水陆坦克运抵到近海岸10千米以内,然后,水陆坦克下舰提议冲击,抢滩登陆  第四,通常情况下,水陆坦克要集群使用,单靠几辆水陆坦克冲一下发挥不了大的作用  [相关链接]多个和水陆坦克相关的名词术语  浮力贮备 水陆坦克在战斗全重情况下浮停在静水中,其吃水线以上部分的水密容积所能提供的浮力,通常以浮力贮备系数来表示  浮心 水陆坦克在静水中处于平衡状态时,承受浮力的作用点处于车体所排开的水体积的形心,其位置取决于水下部分排开水体积的形状通常,重心在浮心之下的水陆坦克,处于稳定状态  稳性 在静水中处于平衡状态的水陆坦克,受外力作用产生倾斜,当外力消失后,能自动恢复原来平衡状态的能力。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