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如何应对理科综合和文科综合考试.doc

20页
  • 卖家[上传人]:灯火****19
  • 文档编号:135029493
  • 上传时间:2020-06-11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64.51KB
  • / 2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如何应对理科综合和文科综合考试一、理科综合(一)命题思路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命题总的指导思想是:以能力测试为主导,考查考生对所学有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为什么提“以能力测试为主导”?“以能力立意命题方式”有哪些特点?  传统的“以知识立意命题方式”着眼于知识结构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更多地考虑知识点覆盖面的要求而“以能力立意命题方式”是以“培养能力”为目标,在命题时结合现代认知心理学的观点及新成果,通过情境、设问及其他的命题技术,编制考查项目,旨在测试学生的学习潜能这种命题方式把注意力更多地放在考查学生对知识之间关系的把握及学生将原理运用于新情境之中的能力,是知识基础上的一种拔高(即能力)也就是说,就知识和能力的关系而言,综合能力测试涉及的知识呈现多样性、复杂性和综合性,强调学习能力,即选择、加工、提取信息的能力,以及运用多学科的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对“进一步加大对考生素质考查”的思考  目前这种以笔试为主的考试手段,除了能够考查学生的文化素质外,还可以通过国际、国内现实社会中的热点问题或世界历史与中国近现代史中的重大事件,让考生根据已有的文化科学知识,发挥自己的想象,用自己的价值观、世界观来分析判断是非,这样做实际是间接测试其思想素质,从而将二者内化为人的品格。

        例如1998年9月20日,有记者报道:连月来长江、嫩江、松花江等地发生的百年未遇的特大洪涝灾害,引发东北老人马永顺太多的感触从前由于超额完成伐木任务,他被评为全国劳模1982年,退休后,马永顺有感于森林资源过度采伐造成的恶果,决心向大山“还账”,带领全家老少植树46500余棵上述报道给你最大的一点启示是什么?  通过本题的考查,使考生明确任何生产活动不能只顾经济效益和眼前利益,而应在遵循生态平衡自身规律的前提下进行,以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否则将受到大自然的惩罚本题对考生“体现经济繁荣、社会公正、生态安全的可持续发展的价值取向”进行了有效的测试  3.对命题范围遵循相关各科《教学大纲》,但不拘泥于《教学大纲》的理解  主要是指编制试题所用的素材不一定来源于依据大纲编写的教材虽然考查的知识点不超出教学大纲的要求,但是在应用上要求考生不拘泥于大纲,利用已学的知识,去解决和分析问题  4.对“增加能力型、应用型试题比重”的理解  一是指命题取材更加联系我国和世界经济、科技、社会的发展当今人类面临生存与发展的诸多问题,如能源消耗、资源开发与配置等这些现实问题的产生和发展都涉及到多个学科,仅靠某一学科已无法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发挥各学科的综合优势,才能寻求合理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

      3+X”综合能力测试题也正基于这一事实,表现出以问题为中心,以人类所面临、所关心的重大社会问题与现实为素材,设置试题加强这方面考核的意义在于增强学生科学素养,有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是教育部明确反对新的“题海战术”,搞所谓的“综合能力测试应考”但鼓励并赞成开设综合性的专题讲座,进行研究性学习,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这类讲座能引导考生主动关注世界、关心人类的前途和命运,培养学生形成人与自然、社会协调发展的现代意识,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二)考试目标   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既要满足高校对理科新生科学文化素质的要求,又要与高中阶段的教学目标相适应   对自然科学基本知识的理解能力   理解自然科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定律定量描述自然科学的现象和规律了解自然科学的最新成果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设计和完成实验的能力   能解释实验现象和结果,能通过分析和推理得出实验结论能根据要求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   能读懂自然科学方面的资料   能理解图、表的主要内容及特征能读懂一般性科普类文章,并能根据有关资料得出相关的结论   对自然科学知识的应用能力   用自然科学的基本知识解释和说明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了解自然科学知识在社会中的应用能够运用自然科学知识对有关见解、实验方案、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 (三)考试内容和要求  在确定考试内容方面,理科综合依据原国家教委1990年物理、化学、生物三个学科的《全日制中学教学大纲》(修订本)进行,其中理、化、生内容比例与中学阶段课程计划规定的三个学科的总课时数比例大致为4∶4∶2。

        题量和题型比例:选择题与非选择题比例为1∶1   试题难易比例大致为:容易题∶中等难度题∶难题=3∶5∶2   试卷结构与组卷原则题量和题型比例:试卷原始分为30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入选的试题主要按题型、内容和难度进行安排,选择题在前,非选择题在后;同一题型中同一学科的试题相对集中,同一题型中的不同题目应尽量按从易到难的顺序排列   现在的题型主要有选择题、计算题、问答题、论述题等,从教育测量学的角度来说,可以分为客观题和主观题所谓客观题就是答案惟一的,比如选择题、填充题,而问答题、论述题等的答案是不唯一的,要求考生有创见地答题在高考复习中,教师要加强对开放性试题的讲解和训练 (四)复习策略  转变教学观念,实施素质教育建议教师将纯知识的课堂传授转到注重对学生思维方法和能力的培养上来,使学生从“学会知识”升华为“会学知识”   在教学中将培养学生对基本知识的理解能力作为首要任务2000年苏、吉、浙理科综合卷中考查对基本知识的理解能力的试题占总分的87.1%   实验教学不可放松物理、化学、生物学科的实验是中学理科教学的基础,加强实验教学有助于对理、化、生知识的认识和理解,有助于提高实验设计能力和对实验方案的评价能力。

        在打好各学科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加强学科间的渗透、综合这包括理、化、生三门学科在方法体系上的结合点(包括认识规律、实验方法、研究方法、思维方法和教学规律上的结合)、在知识体系上的结合点(如物质的微粒性、物质的运动性、人与自然等方面的契合),以及社会热点事件和学科的结合点(如同位素、能量、环保、克隆技术、二恶英事件、纳米技术等)   训练科学的思维方法,重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师要不断指导学生从书内到书外,从课内到课外,走进图书馆和实验室,走向社会的方方面面,进行科学实践   总之,高三理科综合迎考复习中,要以“考纲、考点、考题”为导向,围绕“基点、重点、热点”抓主干,贯通“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促综合,不断提高教学效率   命题依据的是相关学科的教学大纲,因此,考生复习时也应依据按教学大纲编写的教材进行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的目标之一是考查学生对自然科学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的理解能力,比较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求学生能够知道自然科学相关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建议考生在复习中要重视这方面的能力培养,注意学科内知识的融会贯通   加强“建模”训练,提高理科综合解题能力必须学会从大量的题目信息(包括显性的、隐性的)中,捕捉相关的学科信息,排除无效信息的干扰,再归纳成学科中的问题(即“建模”),最后利用中学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通过对知识点的串联、并联、迁移、转换、综合以及抽象问题具体化、具体问题抽象化等方法灵活加以解决。

      五)理科综合考试分析及改革趋势实践证明,“理科综合能力测试”促进了理科三学科的教学,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有利于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为适应“理科综合能力测试”,需根据“理综”的特点转变教学观念,调整教学方法,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为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作出更大的努力1.遵循教学大纲而不拘泥于教学大纲遵循教学大纲而不拘泥于教学大纲是各学科都适用的命题基本原则,但对“理综”来说,“遵循”而又“不拘泥”表现得更为突出,主要表现为:   教学大纲和教材是教学的依据,也是各学科命题的依据从这两年的理综卷来看,各学科的一些重要双基、主干知识和核心内容是理综卷考查的重要内容,特别是Ⅰ卷选择题,主要考的是大纲所规定的基本内容,只是由于题量较少,不可能将主要知识点都覆盖到,只能选考其中的一部分   “理综”以现实问题立意命题,特别是Ⅱ卷填空、简答题,许多试题都提供了现实问题的背景材料,由于背景的限制,有些重点、核心知识无法编入试题,而有的非重点知识与背景有一定关联,则被编入了试题中因此,“理综”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核心、主干和重点内容,更无热点、考点之说   “理综”比分学科考试更注重对能力的考查理综卷以能力测试为主导,考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因此试题往往提供较多文字的背景材料(信息),这些信息可能是大纲和教材中未涉及的知识,但可根据试题提供的信息迁移、推理、演绎或直接应用来解题因此理综卷中有部分试题不再拘泥于大纲的知识范围人们对“不拘泥于大纲”的认识也逐步提高,试题提供的信息,可能含有并非直接有用的信息,甚至可能含有一些干扰信息,这样就更有利于对学生自学能力和思维能力的考查   2.提高对学科能力和综合能力的要求   各学科均有自己的知识体系,也有自己的学科能力化学科常指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这些能力在大纲和《考试说明》中都有具体的说明   “理综”有部分试题不拘泥于大纲,侧重于能力的考查,这种考查首先是学科能力的考查,因此,必须重视学科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理科综合能力是以物理、化学、生物三学科能力为基础的理科综合能力常指:对自然科学基本知识的理解能力;设计和完成实验的能力;能读懂自然科学方面的资料;对自然科学基本知识的应用能力   从目前学生学习的状况来看,不少学生不善于重组学科知识,教师对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教学活动缺乏必要的方法和力度,难以提高到相应层次上,而对综合能力的培养可能更缺乏相应的教学方法。

        因此,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一是强化将基础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教学活动;二是将学科能力提高到综合能力层次上培养,以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强调与生活、生产、科技和社会的联系   联系实际是科技和教育发展的必然学生在中学学习的知识如果不与生活、生产实际相联系,必然会感到枯燥乏味,也无法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近几年理科教学中习题越来越难,与实际越来越远的“深挖洞”现象已引起了广大师生的反感,“理综”应重视四个联系:   (1)强调知识的应用性,“理综”的不少试题是以现实问题立意命题的以现实问题为背景的应用型习题和试题涉及的不应是十分专业的深层次的技术问题,强调的应是具有普遍性的综合运用双基知识的能力例如2001年以啤酒酿制为背景,试题提供的并不是啤酒厂的具体工艺过程,而是简化处理后的基本原理,然后再与化学、生物学科的基础知识联系起来这样,学生通过解题,知道了啤酒生产原理,也明白了所学的生、化知识的重要性,还学会了对课本知识的灵活应用如果我们以水体污染为背景,也可以编制相应的例题、习题,将化学学科的氧化还原反应知识,中和滴定实验操作,关于溶液的化学计算以及生物科的富营养化的水体,对生态平衡的影响等实际问题和学生所学知识联系起来,既巩固了双基,又联系了实际,对于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科学素养都是大有好处的。

        (2)联系实际,以现实问题立意命题,一定要注意协调各学科的关系在选择背景时,尽可能照顾到相关学科的主干知识和核心内容但在实际操作中,确定了某一现实问题的背景后,对各学科知识的考查点,并不一定都能保证是该学科的主干知识和核心内容,有时对某一学科来讲考查的可能是该学科的非重点知识因此实行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确定以现实问题为背景,寻求各学科知识的生长点时,更强调学生要全面地掌握中学教学的双基,不能留有明显的知识缺陷和漏洞   (3)作为理科综合能力的测试,理、化、生三学科的学科知识交叉点可以是命题。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礼仪讲授教案.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5部分 传统文化阅读·名句名篇默写.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11部分 写作 任务组五 微任务 作文书写——比天还大的事儿.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4部分 传统文化阅读 古诗词 任务组二 真题研练.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3部分 传统文化阅读 文言文(考点部分) 任务组三 任务四 仔细比对准确提取概括分析文意.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1部分 语言策略与技能 任务组二 任务五 看准对象因境设辞做到语言得体.docx 高考化学 1.传统文化与STSE 答案解析.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现代文阅读 专题16 Ⅱ 真题研练.docx 高考化学 专项拔高抢分练 9.反应热与反应历程.docx 高考化学 专项拔高抢分练 1.传统文化与STSE.docx 高考物理 板块三  气体实验定律和热力学定律的综合应用.docx 高考化学 二题型3 无机化工生产流程题.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4部分 写作 专题17 Ⅲ 突破二 绘声绘色巧用细节描写生动丰满.docx 高考数学 中档大题练1.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5部分 教材文言文点线面教材文言文复习综合试卷.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4部分 传统文化阅读 古诗词 任务组三 微任务一 聚焦诗意准确选择.docx 高考数学 创新融合4 数列与导数.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5部分 教材文言文点线面 教材文言文点线面 必修5课文1 归去来兮辞 并序.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11部分 写作 任务组五 任务二 “三管”齐下美“言”有术文采抢眼养颜.docx 高考数学 满分案例三 立体几何.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