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中考近几年命题情况 牛尔为.doc
19页“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知我罪我,其惟春秋下民易虐,上天难欺■河南中考近几年命题情况 牛尔为作者:ABC321 时间:2013-4-19 河南中考近几年命题情况牛尔为河南中考近几年命题情况牛尔为一、作文1.最美丽的 2.话题作文:以“课外阅读”为话题作文(2005)3.长大的路上,他(她)牵着我的手 4.话题作文:以“交流”为话题作文(2006)5.那一次,我很 (快乐、内疚、受启发)(限制性半命题作文)6.我是一只渴望飞翔的鸟(2007)7.那个故事的主角是我8.新材料作文:①一花不成春,独木不成林 ②如果你想走得远,请和大家一起走 ③一只蚂蚁来搬米,搬来搬去搬不起;两只蚂蚁来搬米,身体晃来又晃去;三只蚂蚁来搬米,轻轻松松进洞里2008)9.逆耳忠言助我行10.新材料作文:小姑娘把橘子皮剥去,看见里面有很多小瓣,就问:“橘子,你为什么长这么多小瓣呢?”“是为了让你能和大家一起分享啊橘子回答说小姑娘又问苹果:“苹果,你为什么没有长成小瓣呢?是为了让我一个人独吃吗?”“不!”苹果回答,“是为了让你能完整地把我奉献出去。
2009)2004 年作文题:1.我与 (小草、春天、智者、母亲……)的对话(请补全题目再写作)2.请以“学会爱自己”为话题作文3.我找回了 (自尊、自信、友谊、母爱……)(请补全题目再写作)4.请以“信念与成功”为话题作文作文评分情况(略)二、阅读材料及命题情况(一)记叙文体1.宝石项圈(2005)2.六个馒头 妹妹扮演的角色(2006)3.让我看着你(2007)4.梨一样的苹果(2008)5.前方遭遇塌方(2009)2004 年选文题目:乡韵自多情 改变一生的闪念命题情况1.分析理解句子的含义或作用如:2005 年第 12 题,2006 年(1)第 10 题、第 11 题,2006 年(2)第 8 题、第 9 题,2007 年第 9 题、第 11 题,2008 年第9 题、第 10 题2.分析人物如:2006 年(1)第 10 题、第 12 题,2006 年(2)第 6 题、第9 题,2007 年第 10 题、第 12 题,2008 年第 8 题、第 9 题、第 10 题2009 年第 10 题3.分析情节如:2005 年第 13 题,2007 年第 8 题,2008 年第 7 题。
4.分析语言如:2005 年第 11 题,2008 年第 9 题5.开放性试题如:2005 年第 14 题,2006 年(1)第 13 题,2006 年(2)第10 题,2009 年第 11 题6.概括内容,分析作用2009 年第 7 题其他:1.结合全文回答如:2005 年第 10 题,2006 年(2)第 6 题、第 7 题2.分析题目如:2006 年(1)第 9 题3.作批注如:2008 年第 11 题4.根据上文补写相关内容2009 年第 8 题5.写修辞手法,并结合文意分析其作用2009 年第 9 题二)说明文1.钧瓷(2005)2.谈汉字 说窗(2006)3.奥运飞人的追风战靴(2008)4.没给题目(2009)命题情况1.采集信息(特点、用途等)如:2005 年第 15 题、第 17 题,2006 年(二)第 11 题,2008 年第 13 题2.说明方法及作用如:2006 年(二)第 13 题,2008 年第 14 题,2009 年第13 题3.语言特点及分析如:2005 年底 18 题,2006 年(一)第 15 题,2006 年(二)第 12 题2009 年第 14 题(词语能否删去)。
4.句子及内容分析如 2005 年底 15 题,2006 年(二)第 14 题、第 15 题,2008 年第 12 题2009 年第 15 题(句子间的关系)5.说明的对象及特征分析2009 年第 12 题(用加标题的形式出现)其他:1.填词语如:2005 年第 16 题,2006 年(一)第 14 题2.开放性试题如:2005 年第 19 题,2006 年(一)第 16 题3.探究性试题如:2008 年第 15 题4.材料分析如:2006 年(一)第 17 题三)议论文年轻人要更善于反省(2007 年)命题情况:1.论点如:2007 年第 13 题2.分析段落、句子(作用)如:2007 年第 14 题、第 16 题3.采集信息如:2007 年第 15 题4.论据选择如:2007 年第 17 题三、古诗文阅读及命题情况(一)文言文1.三峡 马说(2004 年)2.记承天寺夜游 醉翁亭记(2005 年)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陋室铭(2006 年)4.邹忌讽齐王纳谏 曹刿论战(2007 年)5.鱼我所欲也(2008 年)(该文 2003 年曾出过)6.醉翁亭记(2009 年)(该文 2005 年非课改区曾出过)命题情况1.解释加点的词语。
如:2005 年第 20 题,2006 年(一)第 18 题,2006 年(二)第 16 题,2007 年第 18 题,2008 年第 16 题2009 年第 16 题2.用现代汉语写出句子在文中的意思有时会加上“注意加点的词”进行提示)如:2005 年第 21 题,2006 年(一)第 19 题,2006 年(二)第 17 题,2007 年第 19 题,2008 年第 18 题2009 年第 17 题3.分析理解课文如:2005 年第 22 题,2006 年(一)20 题,2007 年第 20 题4.用课内文段中的内容回答有关课外文段的问题如:2006 年(一)第 21 题,2008 年第 19 题5.课内外文段对比,回答问题如 2006 年(二)第 19 题,2007 年第 21 题6.结合文段分析原因2009 年第 18 题7.概括文章内容2009 年第 19 题其他:1.理解填空如:2006 年(二)第 18 题2.参考材料分析理解如:2005 年第 23 题3.得到的启示(两个文段的共同点)如:2007 年第 22 题4.论证方法及作用如:2008 年第 18 题二)诗歌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钱塘湖春行(2005 年)2.天净沙 秋思 望岳(2006 年)3.次北固山下 (2007 年)4.游山西村(2008 年)5.江城子 密州出猎(2009 年)命题情况1.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
如:2005 年第 24 题,2006 年(一)第 22 题,2007年第 23 题2009 年第 21 题2.理解诗句的含义如:2005 年第 25 题,2006 年(二)第 21 题其他:1.分析诗句的作用如:2006 年(一)第 23 题2.写出所描写景物的特点如:2006 年(二)第 20 题3.赏析诗句如:2007 年第 24 题4.概括诗歌描写的内容如:2008 年第 20 题2009 年第 20 题(场面)5.有关名句的运用如:2008 年第 21 题2001 年以来考过的文言文:2001 年《愚公移山》 2002 年《陈涉世家》 2003 年《上枢密韩太尉书》《送董邵南游河北序》《鱼我所欲也》 2004 年《马说》《三峡》 2005 年《记承天寺夜游》《醉翁亭记》 2006 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陋室铭》2001 年以来考过的古诗词:2001 年《出塞》 2002 年《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2003 年《题破山寺后禅院》《望岳》《次北固山下》2004 年《钱塘湖春行》《左迁蓝关示侄孙湘》2005 年《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钱塘湖春行》2006 年《天净沙 秋思》《望岳》四、积累与运用(一)必出的基础知识题1.字音 2.字形3.书写4.古诗文默写5.名著阅读6.修改病句7.材料分析(综合性学习)(二)每年变化的题型1.微型阅读(2005 年)2.基础知识综合题(2006 年)3.解说汉字(2006 年)4.排序(2007 年)5.读图谈感想(2008 年)6.多词造句加修辞。
2009 年)(三)没有出过的题型1.词语的运用(包括成语)2.选词填空3.语句填空(句子的连贯)4.仿句5.对对联6.按要求改句子7.多词造句8.标点9.文学常识记叙文体常考内容一、字词1.解释词语的含义、作用2.写出词语的表达效果3.筛选词语4.写出词语的好处在哪里二、句子(这是记叙文考查的重点)1.概括句子的含义(包括:言外之意,难理解的句子的解释等通常和文章的中心或人物的性格品质有关)2.句子的作用:①结构②内容(内容包括:词语和语句词语又包括,形容词和副词;语句又包括,写景物的句子、写人物的句子、带修辞的句子、抒情句、议论句和叙述句等)3.从语言的角度评析句子4.句子的表达效果一般从修辞的角度去分析)5.对句子作批注6.赏析句子的语言7.句子的仿写8.写出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三、段落1.从内容、结构分析段落的作用2.理解段落的含义3.写出段落在表达上的特点4.分析为什么要写某一段5.段落的比较6.能否删去某一段?为什么?7.对开头段的作用的分析四、文章(这是记叙文考查的另一个重点)1.关于行文的思路2.筛选信息3.总结内容和中心4.分析理解5.概括情节(或补充情节)6.分析人物的思想感情。
7.分析文章的特色及写作意图8.关于记叙的顺序(分析插入内容的作用)五、分析人物1.分析总结人物的性格特点及品质2.揣摩人物的心理3.人物描写的方法及作用4.对人物进行评价5.分析人物的思想感情变化六、语言特点1.举例分析语言特点及其用意2.写出修辞方法及作用3.从语言表达的角度分析文章的优点4.有关表现手法通常指象征、托物言志、借物抒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等)七、题目1.正确理解题目及作用2.为什么以某某为题3.题目的妙处4.关于命题的用意八、开放性试题1.如何理解文章所写内容2.文章带给我们的启示思考等)3.联系实际谈感受感悟)4.谈认识5.填写读书卡片练习课外阅读)6.自拟题目并给出答案7.写读书笔记九、其他1.谈对引文的理解2.分析引文的作用3.有关文学常识4.写出有关名言或诗词说明文常考内容:一、说明的要素1、说明的对象 2、说明的方法及作用:列数字(准确、清楚地说明);举例子(具体地说明);打比方(生动形象地说明);作比较(清楚、突出地说明);分类别(简洁、明了地说明);下定义(准确地说明);配插图(使-----一目了然)作诠释(解释说明);摹状貌(形象地说明);引用(有力地说明)。
回答时一般要:基本作用加原句或前、后句的解说 3、说明的顺序:空间顺序(建筑物或建筑群)常见词语:前、后、左、右、上、下、内、外、东、西、南、北、中 时间顺序(发展变化、过程、程序)一般要说出变化的结果 逻辑顺序(事物本身内在规律或人们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常见顺序:从现象到本质、从抽象到具体、从原因到结果、从整体到局部、从主要到次要、从特点到用途二、说明的内容1、总结概括文章(段)的内容注意题干的问法,注意整体和局部的区别)总结时一定要完整,不要漏掉内容2、对内容的理解3、内容填空三、说明文的语言1、词语的作用修饰限制)2、句子的作用一般包括结构和内容两方面)3、对比不同点对象、方法、顺序、内容)4、词语的指代作用包括代词和有指代作用的词语)5、句子间的关系因果、递进、对比、解说、补充、目的、并列)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