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诗歌鉴赏.ppt
28页2012年高考诗歌鉴赏•吴松道中二首(其二)吴松道中二首(其二)2012高考语文试题山东卷高考语文试题山东卷•晓路雨萧萧,晓路雨萧萧, 江乡叶正飘天寒雁声急,江乡叶正飘天寒雁声急, 岁晚客程遥岁晚客程遥•鸟避征帆却,鸟避征帆却, 鱼惊荡桨跳孤舟宿何许?鱼惊荡桨跳孤舟宿何许? 霜月系枫桥霜月系枫桥•注:吴松:即吴淞,江名注:吴松:即吴淞,江名•((1)) 开头两句描写了怎么样的景色开头两句描写了怎么样的景色 ?? 营造了怎样的氛围?营造了怎样的氛围?((3分)分)•思路:诗歌开关两句写了诗人秋日早上乘舟在雨中赶路的情思路:诗歌开关两句写了诗人秋日早上乘舟在雨中赶路的情形天刚破晓,船又启航,头天傍晚下了一场大雨,这一天形天刚破晓,船又启航,头天傍晚下了一场大雨,这一天清晨依旧是秋雨霏霏,兼以风声萧萧,江南水乡便满天飘舞清晨依旧是秋雨霏霏,兼以风声萧萧,江南水乡便满天飘舞树叶营造了冷清萧条的氛围,后文抒发羁旅思乡做了铺垫营造了冷清萧条的氛围,后文抒发羁旅思乡做了铺垫——意境型(意象、再现、意境或情感)意境型(意象、再现、意境或情感)•((2)) 请结合全诗分析请结合全诗分析“孤舟孤舟”这一意象的作用。
这一意象的作用5分)分)•思路:孤舟,即写舟,又代指人;即写景,又写情运用孤思路:孤舟,即写舟,又代指人;即写景,又写情运用孤舟把航程中所见的景物雁、鸟、鱼、霜月、枫桥联系在一起,舟把航程中所见的景物雁、鸟、鱼、霜月、枫桥联系在一起,照应题目上文,表达情感结构)诗人寓情于景,表达了照应题目上文,表达情感结构)诗人寓情于景,表达了漂泊在外的孤独寂寞思念家乡之情内容)(两方面:结漂泊在外的孤独寂寞思念家乡之情内容)(两方面:结构、内容)构、内容)• 最爱东山晴后雪最爱东山晴后雪 杨万里杨万里• 只知逐胜忽忘寒,小立春风夕照间 只知逐胜忽忘寒,小立春风夕照间 • 最爱东山晴后雪,软红光里涌 最爱东山晴后雪,软红光里涌银山•简要分析这首诗中诗人的形象?简要分析这首诗中诗人的形象? •本诗塑造了一个人只顾着追逐寻觅胜景而本诗塑造了一个人只顾着追逐寻觅胜景而忘记了寒冷,偶尔在春风中站立,在夕阳忘记了寒冷,偶尔在春风中站立,在夕阳中放眼赏看美景最喜爱东山天晴之后的中放眼赏看美景最喜爱东山天晴之后的雪景雪景悠闲自在,陶醉于自然美景欣然忘我悠闲自在,陶醉于自然美景欣然忘我的形象 •(本诗塑造了一个(再现所在地方所见,(本诗塑造了一个(再现所在地方所见,所想)的(人物性格)的形象所想)的(人物性格)的形象“软”与“涌”的妙处•软,软,“柔软温和柔软温和”之意,之意,一个一个“软软”字,赋予夕字,赋予夕阳光芒以形象的触觉,阳光芒以形象的触觉,写出了夕阳的无限美好温写出了夕阳的无限美好温暖柔和的独特美感暖柔和的独特美感。
•而一个而一个“涌涌”字,涌出之意,更是化静为动字,涌出之意,更是化静为动,赋,赋予画面以动态之感,增添情趣予画面以动态之感,增添情趣写出了在春日的写出了在春日的傍晚,夕阳微弱柔软的红光普照在东山之上,皑傍晚,夕阳微弱柔软的红光普照在东山之上,皑皑白雪闪耀着点点光芒,那仿佛是座座银山在向皑白雪闪耀着点点光芒,那仿佛是座座银山在向我涌来的动态美我涌来的动态美•炼字(解释或手法、再现(手法如何运用,放在炼字(解释或手法、再现(手法如何运用,放在语言环境中解释)效果(特点情感)语言环境中解释)效果(特点情感)• 落 叶 落 叶 修睦注修睦注雨过闲田地,重重落叶红翻思向春日,肯信有秋风雨过闲田地,重重落叶红翻思向春日,肯信有秋风 几处随流水,河边乱暮空只应松自立,而不与君同几处随流水,河边乱暮空只应松自立,而不与君同•[注]修睦:晚唐诗人[注]修睦:晚唐诗人•(1)从写落叶的角度看,第二联与一、三两联的不同是(1)从写落叶的角度看,第二联与一、三两联的不同是如何体现出来的?这样写有什么作用?如何体现出来的?这样写有什么作用?答:第一、三联从旁观者的角度描写了秋雨之后落叶的情态,答:第一、三联从旁观者的角度描写了秋雨之后落叶的情态,第一联重在写静态的色彩美,第三联重在写落叶飘落的动第一联重在写静态的色彩美,第三联重在写落叶飘落的动态美,态美,而第二联中而第二联中“思思”与与“信信”的主体是落叶,使落叶人格化。
的主体是落叶,使落叶人格化第二联插入一、三两联之间,使得全诗富于变化,别具情致 第二联插入一、三两联之间,使得全诗富于变化,别具情致 •(2)本诗最后一联为什么要写松?请简要分析•答:以松“立”与叶“落”二者的不同构成鲜明对比,来表达作者对松树不凋的赞叹,强化了对落叶飘零的感慨 参考答案•1、从写落叶的角度看,第二联和一、三两联的不同是如、从写落叶的角度看,第二联和一、三两联的不同是如何体现出来的,这样写有什么作用?何体现出来的,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2、本诗最后一联为什么要写松?请简要分析、本诗最后一联为什么要写松?请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1、、 第二联拟人手法对比写出落叶矛盾的心理状态,第一第二联拟人手法对比写出落叶矛盾的心理状态,第一联视觉描写,联视觉描写,“红红”字言简意深,第三联动态描写落叶飘字言简意深,第三联动态描写落叶飘零,无处着落的凄惨的处境零,无处着落的凄惨的处境 作用:呼应题目,为后文对比写松蓄势,营造凄凉的环境作用:呼应题目,为后文对比写松蓄势,营造凄凉的环境氛围。
氛围 2、借物抒怀,以物喻人写松树的四季常青的高贵品质,、借物抒怀,以物喻人写松树的四季常青的高贵品质,表现了作者洁身自好、不入世俗的孤傲清高品质和追求自表现了作者洁身自好、不入世俗的孤傲清高品质和追求自由、超凡脱俗的情感由、超凡脱俗的情感•• 望江南望江南 李纲李纲• 江上雪,独立钓渔翁箬笠但闻冰散响,蓑衣江上雪,独立钓渔翁箬笠但闻冰散响,蓑衣时振玉花空图画若为工时振玉花空图画若为工• 云水暮,归去远烟中茅舍竹篱依小屿,缩鳊云水暮,归去远烟中茅舍竹篱依小屿,缩鳊圆鲫入轻笼欢笑有儿童圆鲫入轻笼欢笑有儿童•问题:问题:“箬笠但闻冰散响,蓑衣时振玉花空箬笠但闻冰散响,蓑衣时振玉花空的精妙的精妙•1、此句运用细节描写其中的、此句运用细节描写其中的“箬笠箬笠”“蓑衣蓑衣”勾勒出钓翁雪天垂钓的外在形象,函面简约,意勾勒出钓翁雪天垂钓的外在形象,函面简约,意境空灵•2 “钓翁钓翁”时振玉花空时振玉花空”的动作,衬托出钓翁的凝的动作,衬托出钓翁的凝定但但”字写出了钓翁的心无旁骛字写出了钓翁的心无旁骛•3、以动写静,其中、以动写静,其中“冰散响冰散响”描写轻细的声音,描写轻细的声音,衬托出环境的寂静、钓翁的宁静。
衬托出环境的寂静、钓翁的宁静 下阕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请联系诗句简要谈谈• 下阕表现了诗人对钓翁简朴而自在生活的倾下阕表现了诗人对钓翁简朴而自在生活的倾慕之情•“云水暮,归去远烟中云水暮,归去远烟中”渲染环境的渲染环境的高远空高远空旷,暗示钓翁生活的闭适自在;旷,暗示钓翁生活的闭适自在;•“茅舍竹篱依小屿茅舍竹篱依小屿’描写钓翁生活的简朴与描写钓翁生活的简朴与环境的清幽;环境的清幽;•“缩鳊圆鲫人轻笼缩鳊圆鲫人轻笼”流露出钓翁生活的自得流露出钓翁生活的自得之情;之情;•“欢笑有儿童欢笑有儿童”凸现了钓翁生活的温馨和欢凸现了钓翁生活的温馨和欢乐 •(广东卷)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广东卷)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7分)分)• 余杭四月余杭四月 [元元]白珽白珽•四月余杭道,一晴生意繁朱樱四月余杭道,一晴生意繁朱樱①①青豆酒,绿草白鹅村青豆酒,绿草白鹅村•水满船头滑,风轻袖影翻几家蚕事动,寂寂昼门关水满船头滑,风轻袖影翻几家蚕事动,寂寂昼门关②②•【【注注】】①①朱樱:樱桃的一种朱樱:樱桃的一种②②昼门关:从蚕孵出到结茧昼门关:从蚕孵出到结茧期间,养蚕人家为防外人冲犯而终日紧闭门户。
期间,养蚕人家为防外人冲犯而终日紧闭门户•((1)诗的颔联在写景上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指出其中)诗的颔联在写景上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指出其中一种并结合诗句简要分析一种并结合诗句简要分析3分)分)•色彩渲染:颔联选取了色彩渲染:颔联选取了“朱朱”、、“青青”,,“绿绿”,,“白白”,颜色明丽喜人,相为映衬,烘托出一种清新的四月乡间,颜色明丽喜人,相为映衬,烘托出一种清新的四月乡间独特的风貌,传达出诗人愉悦而闲适之情独特的风貌,传达出诗人愉悦而闲适之情 •颔联采用意象叠加的方式巧妙了将乡间独特物象樱桃,豆,颔联采用意象叠加的方式巧妙了将乡间独特物象樱桃,豆,草,鹅排列在一起,勾勒出一副生动的乡村春意盎然的图草,鹅排列在一起,勾勒出一副生动的乡村春意盎然的图景,烘托静谧的气氛,表达了诗人的闲适而悠游的情怀景,烘托静谧的气氛,表达了诗人的闲适而悠游的情怀•((2))“一晴生意繁一晴生意繁”是什么意思?体现在是什么意思?体现在诗中哪些地方?请简要分析诗中哪些地方?请简要分析4分)分)•四月乍晴,万物复苏,争奇斗艳,四月乍晴,万物复苏,争奇斗艳,一派生一派生机勃勃,乡下进入农忙时节机勃勃,乡下进入农忙时节。
•②②体现在:有樱桃绿草白鹅悦目,有青豆体现在:有樱桃绿草白鹅悦目,有青豆配酒爽口,船行水上,轻快疾驰,有春风配酒爽口,船行水上,轻快疾驰,有春风拂袖,诗人所见农户白天闭门,原是为了拂袖,诗人所见农户白天闭门,原是为了保养小蚕,由自然景物到社会场景,都呈保养小蚕,由自然景物到社会场景,都呈现出欣欣向荣的现出欣欣向荣的“生意生意”(生机) •6(湖北卷)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湖北卷)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分)• 送邹明府游灵武送邹明府游灵武 贾岛贾岛•曾宰西畿县,三年马不肥债多凭剑与,官满载书归曾宰西畿县,三年马不肥债多凭剑与,官满载书归•边雪藏行径,林风透卧衣灵州听晓角,客馆未开扉边雪藏行径,林风透卧衣灵州听晓角,客馆未开扉注注】】明府:对县令的尊称灵武:即灵州(治所在今宁明府:对县令的尊称灵武:即灵州(治所在今宁夏灵武县)夏灵武县)•((1)) 请概括邹明府这个人物形象的主要特点,并作简请概括邹明府这个人物形象的主要特点,并作简要分析4分)分)•答案:(答案:(1)诗中邹明府形象的主要特点是)诗中邹明府形象的主要特点是: 清正廉洁清正廉洁三年县令任满离去,马依旧瘦弱,随身相伴的还是那些三年县令任满离去,马依旧瘦弱,随身相伴的还是那些书。
如今冒雪远游朔方,前程艰险,单薄的衣衫哪抵得书如今冒雪远游朔方,前程艰险,单薄的衣衫哪抵得住透骨寒风住透骨寒风正是通过这些细节的刻画,展现了邹明府正是通过这些细节的刻画,展现了邹明府至清至廉的形象至清至廉的形象•((2)) 贾岛注重用字推敲,请对第三联中的贾岛注重用字推敲,请对第三联中的“藏藏”、、“透透”二字作简要赏析二字作简要赏析4分) 分) •((2))①①“藏藏”字,运用拟人手法,描绘人行字,运用拟人手法,描绘人行之迹很快便为大雪覆盖的边塞雪景,写景之迹很快便为大雪覆盖的边塞雪景,写景生动,颇有画意;一个生动,颇有画意;一个“藏藏”字,已包含字,已包含大雪纷飞、道路莫辨、行人稀少等多重意大雪纷飞、道路莫辨、行人稀少等多重意蕴•②②“透透”字,字,”穿透穿透“之意极为传神地展之意极为传神地展现了林间朔风砭人肌骨的穿透力,同时还现了林间朔风砭人肌骨的穿透力,同时还隐含风急、天寒、衣单等内容,富有想象隐含风急、天寒、衣单等内容,富有想象力和感染力力和感染力•7:(湖南卷)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题目湖南卷)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题目8分)分)• 度破讷沙度破讷沙①①(其二)李益(其二)李益• 破讷沙头雁正飞,破讷沙头雁正飞, 鸊鹈鸊鹈bìtí泉泉②②上上战初归。
战初归• 平明日出东南地,平明日出东南地, 满碛满碛qì寒光生铁衣寒光生铁衣•【【注注】】①①破讷沙:沙漠名破讷沙:沙漠名②②鸊鹈泉:泉水名鸊鹈泉:泉水名•((1)从题材来看,这首诗属于)从题材来看,这首诗属于 边塞边塞 诗2分)分)•((2)请从意境营造的角度,赏析全诗请从意境营造的角度,赏析全诗6分)分)•答:全诗描绘了戍边将士战罢归来的图景答:全诗描绘了戍边将士战罢归来的图景•前两句写大漠辽远、大雁高飞,既有胜利者的喜悦,前两句写大漠辽远、大雁高飞,既有胜利者的喜悦,也有征人的乡思;后两句写日出东南、铁衣生寒,也有征人的乡思;后两句写日出东南、铁衣生寒,既表现了壮阔背景上军容的整肃,也暗含了军旅生既表现了壮阔背景上军容的整肃,也暗含了军旅生活的艰辛诗歌撷取极具边塞特色的含蕴丰富的意活的艰辛诗歌撷取极具边塞特色的含蕴丰富的意象,通过喜忧、暖冷、声色等的比照映衬,营造出象,通过喜忧、暖冷、声色等的比照映衬,营造出雄健、壮美的意境,抒写了征人慷慨悲壮的情怀雄健、壮美的意境,抒写了征人慷慨悲壮的情怀•8:8:(江苏卷)阅读下面这首词(江苏卷)阅读下面这首词, ,然后回答问题然后回答问题。
• 梦江南梦江南 温庭筠温庭筠•千万恨,恨极在天涯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千万恨,恨极在天涯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落眼前花 曳碧云斜曳碧云斜•词中词中““恨极在天涯恨极在天涯””的的““恨恨””是指什么是指什么?(2?(2分分) )•答案答案.(1).(1)思念远隔天涯的心上人的怅恨之情思念远隔天涯的心上人的怅恨之情•(2)(2)词中三、四两句刻画了一位什么样的主人公形词中三、四两句刻画了一位什么样的主人公形象象? ?请简要分析请简要分析4(4分分) ) •(2)(2)主人公满腹哀怨主人公满腹哀怨, ,对月怀远对月怀远, ,月却不解月却不解; ;临水看临水看花花, ,花自飘零花自飘零, ,无人怜惜刻画了一位孤独寂寞又无人怜惜刻画了一位孤独寂寞又自哀自怜的主人公形象自哀自怜的主人公形象•(3)(3)请简要赏析这首词的结句请简要赏析这首词的结句4(4分分) )•(3)(3)借景抒情把天涯之思投向无边天际借景抒情把天涯之思投向无边天际, ,以碧云以碧云摇曳表现心绪的不宁摇曳表现心绪的不宁, ,以碧云斜落表现心情的低沉以碧云斜落表现心情的低沉(江西卷)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江西卷)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分)• 江城子江城子 秦观秦观• 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犹记多 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情,曾为系归舟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 韶华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飞韶华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絮落花时候、一登楼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注注]①①韶华:青春年华,又指美好的春光韶华:青春年华,又指美好的春光②②变变做:纵使做:纵使•((1)概括)概括“杨柳杨柳”“飞絮飞絮”意象的内涵,并分析意象的内涵,并分析这首词表达的情感这首词表达的情感4分)分)•答案:(答案:(1)意象内涵:杨柳代指初春季节,暗寓)意象内涵:杨柳代指初春季节,暗寓男女离别飞絮代指暮春季节,暗寓青春流逝男女离别飞絮代指暮春季节,暗寓青春流逝表达的感情:伤春伤别之愁,久别怀人之情表达的感情:伤春伤别之愁,久别怀人之情• •((2)词中)词中“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一句是从一句是从“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流”(李煜(李煜《《虞美人虞美人》》)化用而来,请比较两者)化用而来,请比较两者的异同。
的异同4分)分)•(2)相同点:相同点:1、写出了愁之深广绵长写出了愁之深广绵长2、比喻手、比喻手法及艺术效果:以水喻愁,比喻生动形象法及艺术效果:以水喻愁,比喻生动形象•不同点:不同点:1、愁情及其程度:李词表现的是家国之、愁情及其程度:李词表现的是家国之愁,秦词表达的是儿女之情,且秦词愁情的程度愁,秦词表达的是儿女之情,且秦词愁情的程度比李词有所加强比李词有所加强•2、表现手法:秦词是对李词的翻新,不是直接以、表现手法:秦词是对李词的翻新,不是直接以水喻愁,而是以春水比泪水,再以泪写愁,写法水喻愁,而是以春水比泪水,再以泪写愁,写法曲折•10(辽宁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辽宁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初见嵩山初见嵩山 张耒张耒【【注注】】•年来鞍马困尘埃,赖有青山豁我怀年来鞍马困尘埃,赖有青山豁我怀•日暮北风吹雨去,数峰日暮北风吹雨去,数峰清瘦清瘦出云来•【【注注】】张耒:北宋诗人,苏门四学士之一,因受张耒:北宋诗人,苏门四学士之一,因受苏轼牵连,累遭贬谪苏轼牵连,累遭贬谪•((1)作者初见嵩山是什么样是心情?这样的心情)作者初见嵩山是什么样是心情?这样的心情是怎样表现出来的?请结合全诗简析。
是怎样表现出来的?请结合全诗简析5分)分)•((1))【【答案答案】】初见嵩山,作者的心情初见嵩山,作者的心情惊喜惊喜而又而又亲亲切这种心情是这种心情是铺垫铺垫出来的:出来的:①①作者奔走风尘,作者奔走风尘,全靠青山开阔情怀,所以嵩山未露面就给作者一全靠青山开阔情怀,所以嵩山未露面就给作者一种期待感;种期待感;②②接着作者运用迂回之笔,一道雨幕接着作者运用迂回之笔,一道雨幕被拉开,最后嵩山从云层中耸现,惊喜和亲切之被拉开,最后嵩山从云层中耸现,惊喜和亲切之感扑面而来答出惊喜和亲切的,给感扑面而来答出惊喜和亲切的,给2分;答出分;答出铺垫来表现的,给铺垫来表现的,给1分;结合全诗加以分析,每答分;结合全诗加以分析,每答出一点给出一点给1分意思对即可意思对即可•((2))“数峰清瘦出云来数峰清瘦出云来”一句妙在何处?一句妙在何处?“清瘦清瘦”有何精神内涵?(有何精神内涵?(6分)分) •((2))【【答案答案】】①①高峻山峰在一片积云中突现,基高峻山峰在一片积云中突现,基于这种观感,于这种观感,作者运用了拟人手法作者运用了拟人手法,以,以“清瘦清瘦”形容山峰,突出山峰的高峻挺拔,造语新奇;一形容山峰,突出山峰的高峻挺拔,造语新奇;一个个“出出”字,作者运用了以动写静的手法,赋予字,作者运用了以动写静的手法,赋予山峰动感,使山峰与云层形成了尖耸与广阔、跃山峰动感,使山峰与云层形成了尖耸与广阔、跃动与静态相结合的画面。
动与静态相结合的画面•②②“清瘦清瘦”表现了作者清高独立、人格坚守的精神表现了作者清高独立、人格坚守的精神气质•(答出拟人手法并加以分析,给(答出拟人手法并加以分析,给2分;答出以动写分;答出以动写静并加以分析,给静并加以分析,给2分;答出分;答出“清瘦清瘦”的精神内涵,的精神内涵,给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见解,只要言之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见解,只要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成理,也可酌情给分•11(四川卷)(四川卷)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分) • 子子 规规 [元元]曹伯启曹伯启•蜀魄曾为古帝王,千声万血送年芳蜀魄曾为古帝王,千声万血送年芳•贪夫倦听空低首,远客初闻已断肠贪夫倦听空低首,远客初闻已断肠•锦水春残花似雨,楚天梦觉月如霜锦水春残花似雨,楚天梦觉月如霜•催归催得谁归去,唯有东郊农事忙催归催得谁归去,唯有东郊农事忙•【【注注】】子规:即杜鹃,又名蜀魄、蜀魂、催归,子规:即杜鹃,又名蜀魄、蜀魂、催归,相传为古蜀王杜宇所有相传为古蜀王杜宇所有•((1)本诗第二联中的)本诗第二联中的“空空”字极富韵味请结合字极富韵味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诗句简要赏析(3分)分)•答案:(答案:(1)答案要点:)答案要点:“空空”字既传神地描绘出字既传神地描绘出贪夫倦听却不得不听的矛盾之态,又形象地表达贪夫倦听却不得不听的矛盾之态,又形象地表达出了贪夫徒劳无奈、难以排遣的惆怅之情。
出了贪夫徒劳无奈、难以排遣的惆怅之情3分)分)•((2)本诗主要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任选能表现)本诗主要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任选能表现这种情感的两个意象简要分析这种情感的两个意象简要分析5分)分)•((2)答案要点:本诗主要表达了思乡难归的情感答案要点:本诗主要表达了思乡难归的情感意象分析示例:意象分析示例:•①①子规子规啼声凄切,年复一年催人归去,令子规子规啼声凄切,年复一年催人归去,令“贪夫贪夫”“远客远客”无不惆怅、无不惆怅、“断肠断肠”,足见思,足见思乡心切、归家不易乡心切、归家不易•②②贪夫、远客意指客居他乡之人无论贪夫、远客意指客居他乡之人无论“倦听倦听”还是还是“初闻初闻”,都在,都在“催归催归”声里声里“空低首空低首”、、“已断肠已断肠”,表达出了思乡难归之情表达出了思乡难归之情•③③锦水春残春已残,花飘零,黯然失色的锦水锦水春残春已残,花飘零,黯然失色的锦水春景,烘托出思乡难归的惆怅春景,烘托出思乡难归的惆怅•④④楚天月光异乡梦醒,月光如霜,烘托出凄清楚天月光异乡梦醒,月光如霜,烘托出凄清冷寂的氛围,表达了思乡难归之情冷寂的氛围,表达了思乡难归之情5分)分)12(天津卷)阅读下面这首律诗,按要求作答((天津卷)阅读下面这首律诗,按要求作答(8分)分)•野菊野菊 【【宋宋】】杨万里杨万里•未与骚人当糗粮未与骚人当糗粮①①,, 况随流俗作重阳。
况随流俗作重阳•政政②②缘在野有幽色,肯为无人减妙香?缘在野有幽色,肯为无人减妙香?•已晚相逢半山碧,已晚相逢半山碧, 便忙也折一枝黄便忙也折一枝黄•花应冷笑东篱族,花应冷笑东篱族, 犹向陶翁觅宠光犹向陶翁觅宠光•【【注注】】①①糗粮:干粮首句典出屈原糗粮:干粮首句典出屈原《《离骚离骚》》“夕餐秋菊之落英夕餐秋菊之落英”句 ②②政:通政:通“正正”•((1)颔联描绘了怎样的野菊形象?()颔联描绘了怎样的野菊形象?(2分)分)•答案(答案(1)野菊生长于山野,花色清淡,香气清馨,)野菊生长于山野,花色清淡,香气清馨,不因无人欣赏而自减其香,不为外部环境而改变不因无人欣赏而自减其香,不为外部环境而改变内心的高洁内心的高洁• •((2)请自选角度赏析颈联请自选角度赏析颈联3分)分)•((2)修辞:对偶、借代;炼字:)修辞:对偶、借代;炼字:“逢逢”“忙忙”等;色彩:碧与黄映衬;情感:喜爱等;色彩:碧与黄映衬;情感:喜爱之情 •3)尾联化用了陶渊明那句诗?表达了作者)尾联化用了陶渊明那句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志趣?(怎样的志趣?(3分)分)•((3)采菊东篱下)采菊东篱下 率性自然,超凡脱俗率性自然,超凡脱俗。
•13:(重庆卷)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重庆卷)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6分)分)• 鹧鸪天鹧鸪天 [金金]王王 寂寂• 秋后亭皋秋后亭皋①①木叶稀,霜前关塞雁南归晓云散木叶稀,霜前关塞雁南归晓云散去山腰瘦,宿雨来时水面肥去山腰瘦,宿雨来时水面肥 吾老矣,久忘机吾老矣,久忘机②②,沙鸥相对不惊飞,沙鸥相对不惊飞③③柳溪父老应怜我,荒却柳溪父老应怜我,荒却溪南旧钓矶溪南旧钓矶• [注注] ①①亭皋:水边的平地亭皋:水边的平地②②忘机:消除机心忘机:消除机心机心,巧诈之心机心,巧诈之心③③沙鸥相对不惊飞:白居易诗沙鸥相对不惊飞:白居易诗云云“有喜鹊频语,无机鸥不惊有喜鹊频语,无机鸥不惊”•((1))“晓云散去山腰瘦,宿雨来时水面肥晓云散去山腰瘦,宿雨来时水面肥”两句两句写出了山水的变化,请分析其巧妙之处写出了山水的变化,请分析其巧妙之处4分)分)•答案:答案:(1)运用比拟写出了山水的变化运用比拟写出了山水的变化晓云散晓云散去山腰瘦去山腰瘦”,写出了晓云散去后山峰的清秀暗含,写出了晓云散去后山峰的清秀暗含晓云弥漫时想象中山峰的壮阔;晓云弥漫时想象中山峰的壮阔;“宿雨来时水面宿雨来时水面肥肥”,既表现出夜里下雨之后水面的宽阔,又暗,既表现出夜里下雨之后水面的宽阔,又暗含着下雨之前水面的窄狭。
含着下雨之前水面的窄狭•((2)作者为何说)作者为何说“荒却溪南旧钓矶荒却溪南旧钓矶”??((2分)分)•(2)因为钓鱼是有机心之事,作者已忘机而因为钓鱼是有机心之事,作者已忘机而不再钓鱼,所以说荒弃了旧钓矶不再钓鱼,所以说荒弃了旧钓矶•14.(浙江卷)(浙江卷)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1-2题7分)分)• 未展芭蕉未展芭蕉 同儿辈赋未开海棠(其一)同儿辈赋未开海棠(其一)• (唐)钱珝(唐)钱珝 (金)元好问(金)元好问 冷烛无烟绿蜡干,芳心犹卷怯春寒冷烛无烟绿蜡干,芳心犹卷怯春寒 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 一缄书札藏何事,会被东风暗拆看一缄书札藏何事,会被东风暗拆看 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1)这两首诗描写的都是)这两首诗描写的都是 状态的植物,均以状态的植物,均以 一词表一词表达诗人的爱怜之情达诗人的爱怜之情2分分)•答案:(答案:(1)还未展开)还未展开 芳心芳心•((2)简要分析这两首诗的表现手法。
简要分析这两首诗的表现手法5分)分)•((2)第一首巧妙运用比喻,如将未展芭蕉比作未燃的蜡烛、)第一首巧妙运用比喻,如将未展芭蕉比作未燃的蜡烛、未拆封的书札,又把它比拟成芳心未展的少女,用未拆封的书札,又把它比拟成芳心未展的少女,用“东风暗东风暗拆拆”想象芭蕉终于展开,不仅传神,而且传达出美好的情思想象芭蕉终于展开,不仅传神,而且传达出美好的情思第二首运用衬托、比拟、对比等手法,不仅表现了海棠的天第二首运用衬托、比拟、对比等手法,不仅表现了海棠的天然之美,更赋予海棠一种沉稳独立、自主自爱的品格然之美,更赋予海棠一种沉稳独立、自主自爱的品格•15(北京卷)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北京卷)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柳堤柳堤•春江水正平,密树听啼莺十里笼睛苑,千条锁故营春江水正平,密树听啼莺十里笼睛苑,千条锁故营•雨香飞燕促,风暖落花轻更欲劳攀折,年年还自生雨香飞燕促,风暖落花轻更欲劳攀折,年年还自生•1、(、(7分)分)•①①下列对本事的赏析,不正确的是(下列对本事的赏析,不正确的是(3分分•A.. 一二句点题,写一二句点题,写“春江春江”暗含江边之暗含江边之“ 堤堤”,写,写“密密树树”点出堤上之点出堤上之“柳柳”。
•B.. 三四句承题,三四句承题,“十里十里”承承“春江春江”,写堤长;,写堤长;“千条千条”承承“密树密树”,状柳茂•C.. 三四句写柳堤晴日的静景,五六句写雨天的动景,以三四句写柳堤晴日的静景,五六句写雨天的动景,以静写动,借静衬动静写动,借静衬动•D.. “啼莺啼莺”“飞燕飞燕”“风暖风暖”“落花落花”具体生动的描绘具体生动的描绘出暮春世界的美丽景色出暮春世界的美丽景色C))•②②雨本无香味,但诗人在雨本无香味,但诗人在“雨香飞燕促雨香飞燕促”中却说雨中却说雨“香香”,这是用嗅觉来表达触觉和视觉的修辞方法下列诗句中,这是用嗅觉来表达触觉和视觉的修辞方法下列诗句中“香香”字的运用与本诗类似的两项是(字的运用与本诗类似的两项是(4分分•A.. 花经宿雨香难拾,莺在豪家语更娇花经宿雨香难拾,莺在豪家语更娇 唐•郑谷郑谷《《阙阙下春日下春日》》))•B.. 蒹葭影里和烟卧,菡萏香中带雨披宋蒹葭影里和烟卧,菡萏香中带雨披宋•杨朴杨朴《《莎莎衣衣》》))•C.. 几经夜雨香犹在,染尽胭脂画不成宋几经夜雨香犹在,染尽胭脂画不成宋•刘子翚刘子翚《《海棠花海棠花》》))•D.燕子来时春雨香,燕子去时秋雨凉。
宋.燕子来时春雨香,燕子去时秋雨凉宋•杨维桢杨维桢《《燕燕子辞子辞》》))•E.. 映日暖云流似水,浥尘香雨润如膏明映日暖云流似水,浥尘香雨润如膏明•邱睿邱睿《《都都城春日城春日》》))•2、这首诗运用了由景及理的写法,这种写法在王之涣、这首诗运用了由景及理的写法,这种写法在王之涣《《登鹤雀楼登鹤雀楼》》(白日依山尽)、白居易(白日依山尽)、白居易 《《赋得古原草送别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苏轼(离离原上草)、苏轼《《题西林壁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横看成岭侧成峰)等诗中也有体现任选上述诗歌中的一首,也可选取其他等诗中也有体现任选上述诗歌中的一首,也可选取其他诗作,具体说明其中景和理的内容,并分析景理之间的关诗作,具体说明其中景和理的内容,并分析景理之间的关系不少于系不少于150字)(字)(10分)(略)分)(略)((D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