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永遇乐元宵落日熔金.ppt

17页
  • 卖家[上传人]:xiao****1972
  • 文档编号:74217013
  • 上传时间:2019-01-27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1.67MB
  • / 1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永遇乐 元宵 (落日熔金),李清照,作者介绍,,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山东济南人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作家之一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漱玉词》 其词以南渡为界分前后两期 前期主要是伤春怨别和闺阁题材 后期则主要表现对故国往事的深情眷恋以及孤苦无依的愁苦李清照的前期词,,,闺阁生活,惜花伤春之情,李清照的前期词:对丈夫思念之情,,李清照的后期词:对故国往事的深情眷恋以及孤苦无依的愁苦本词的创作背景,词的具体写作时间、地点,难以准确考定但从作品所写的内容以及所表达的情感,却可以断定是靖康之变以后,词人流落江南所写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 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撚金雪柳,簇带争济楚 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朗诵,词的赏析,,落日熔金, 暮云合璧, 人在何处?,前两句描写元夕傍晚的景象 落日像熔化了的金那样夺目,晚霞像合围的璧玉那样艳丽这晴朗的暮景,预示着今晚的元宵将有一番繁华热闹的景象。

      “人在何处”,我如今又置身于何地哪边?四字,这是一声充满着迷惘和痛苦的长叹 飘泊异乡,无家可归,同吉日良辰形成鲜明对照以乐景抒写哀情,词的赏析,,染柳烟浓, 吹梅笛怨, 春意知几许?,从视觉着眼,初春柳叶才刚出芽,因为天气较暖,傍晚雾气低笼,柳便似罩在浓烟之中 从听觉落笔,梅花已开残了,听见外面有人吹起笛子,因想起古代羌笛有《梅花落》曲《梅花落》,汉乐府,人们在诗中常用“吹梅”表现聆听那余韵悠长的笛声,展现胜日寻芳的愉快心情,但由于自己心情忧郁,所以听起来笛声凄怨想起古代羌笛有《梅花落》曲,但由于自己心情忧郁,所以听起来笛声凄怨 不管有多少春意,自己还能去欣赏吗?这个疑问恰好反映了她垂暮之年的心境词的赏析,,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招,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但在这元宵佳节融和的天气,又怎能知道不会有风雨出现?那些酒朋诗友驾着华丽的车马前来相召,我只能报以婉言,因为我心中愁闷焦烦 “次第岂无风雨”,国事的变化,身世的坎坷,使得作者产生了“物是人非”、“好景不常” 之感 香车宝马:指贵族妇女所乘坐的、雕镂工致装饰华美的车驾 上片通过乐景反衬出作者的主观感受词的赏析,中州盛日, 闺门多暇, 记得偏重三五。

      中州”,北宋都城汴京,即今河南省开封市; “三五”,指正月十五日,即元宵节据《大宋宣和遗事》记载,“从腊月初一直点灯正月十六日”,真是“家家灯火,处处管弦”《东京梦华录》详细记录了北宋过元宵节的盛况,各式样的花灯及歌舞百戏表演,妇女穿戴一新,髻鬓上插满雪柳、玉梅等应时饰物《水浒传》中也多次描写到元宵节铺翠冠儿, 撚金雪柳, 簇带争济楚铺翠冠儿”是嵌插着翠鸟羽毛的女式帽子,当时富贵人家流行这样的穿戴 “撚金雪柳”是在素绢上加金线捻丝,这也是富贵人家才有的 “簇带”即插戴济楚”等于说整齐端丽 回忆当年自己和“闺门”女伴,心情愉快,盛装出游的情景词的赏析,花 冠,,如今憔悴, 风鬟霜鬓, 怕见夜间出去,“风鬟霜鬓”原出唐人小说《柳毅传》,形容落难的龙女在风吹雨打之下头发纷披散乱李清照借此说明自己年纪老了,头上出现白发,加上又无心打扮,因而也就“怕见夜间出去”词的赏析,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词的下片回忆“中州盛日”的元宵情景,用当年汴京繁华来反衬的今昔盛衰之感, 用当前游人笑语来对比诗人的伤感孤凄,而在这种反衬对比之中,渗透着作者深沉的故国之思一)对比手法的成功运用 1、今昔对比即现在的元宵和“中州盛日”的元宵的不同情景作对比。

      2、他人与“我”作对比,乐与悲作对比中州盛日”的元宵乐,今年的元宵悲在今年元宵中,别人欢乐,“我”伤悲 在对比中,抒写身世之悲和盛衰之慨的主题思想艺术特色,(二)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 词的上片,“落日熔金,暮云合璧”,“染柳烟浓,吹梅笛怨”,“元宵佳节,融和天气”,写的都是乐景,但作者所要表达的却都是哀伤的情感 王夫之《姜斋诗话》说:“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以倍增其哀乐艺术特色,这是一首描写元宵灯节的词但此词不是着意描写元宵节的繁华热闹欢乐,而是通过当前的元宵和过去的元宵的不同情景的对比,来抒发深沉的盛衰之慨、身世之悲和故国之思。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