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荒地改有砟.pdf
10页1一、赵荒地线路所路基段无砟改有砟变更设计一、赵荒地线路所路基段无砟改有砟变更设计 (一)变更涉及范围(一)变更涉及范围 赵荒地线路所路基段无砟改有砟变更涉及的范围为: 1.客专左线:DK5+302.85~DK5+914.84; 2.客专右线:右 DK4+511.93~DK5+914.84; 3.京沈联络线:JSLDK5+232.63~JSLDK5+636.084 (二)变更前轨道设计标准(二)变更前轨道设计标准 变更前采用无砟轨道 岔区铺设轨枕埋入式无砟轨道和双块式无砟轨道,其余地段铺设 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 (三)变更后轨道设计标准(三)变更后轨道设计标准 变更后采用有砟轨道 1.正线左线 DK5+302.85~ DK5+636.084 和右线右 DK4+511.93~ DK5+636.084 段落(不含岔区) (1)钢轨 采用 100m 定尺长的 60kg/m 、U71MnG 焊接长钢轨 (2)轨枕和扣件 1)采用Ⅲa 型预应力混凝土枕(图号:专线 3393) ,每公里铺设 1667 根;配套采用弹条Ⅱ型扣件(图号:专线 3351) 2)与 42 号道岔相接的侧股岔后设 24m(40 根枕)过渡段,刚度分 5 级过渡,设置相应配套扣件。
(3)道床 道床采用特级道砟,道砟的物理力学性能应符合有关规定道砟2上道前应进行清洗,清洁度应符合有关要求 道床顶面应与轨枕中部顶面平齐单线碎石道床顶宽 3.6m,道床厚度为 35cm,道床边坡 1:1.75;砟肩堆高 15cm,双线道床顶面宽度分别按单线设计 道床应分层铺设、分层碾压和捣固线路开通前,道床密实度不得小于 1.70g/cm3, 支承刚度不得小于 100kN/mm, 纵向阻力不得小于12kN/枕,横向阻力不得小于 10kN/枕 2.正线 DK5+636.084~ DK5+914.84 和京沈联络线(不含岔区) (1)钢轨 采用 100m 定尺长的 60kg/m 、U71MnG 焊接长钢轨 (2)轨枕和扣件 1) 采用客运专线预应力混凝土有挡肩枕 (简称 IIIc 型枕, 图号:专线3451) , 每公里铺设1667根 配套采用弹条V型扣件 (研线0602) 2)与 42 号道岔相接的岔前、岔后设置过渡段,道岔直股前后各 48.6m(81 根枕) ,刚度分 5 级过渡,设置相应的配套扣件 (3)道床 道床采用特级道砟,道砟的物理力学性能应符合有关规定道砟上道前应进行清洗,清洁度应符合有关要求。
道床顶面应低于轨枕承轨面 40mm,且不应高于轨枕中部顶面单线碎石道床顶宽 3.6m,道床厚度为 35cm,道床边坡 1:1.75;砟肩堆高 15cm,双线道床顶面宽度分别按单线设计 道床应分层铺设、分层碾压和捣固线路开通前,道床密度不应小于 1.75g/cm3, 轨枕支承刚度不应小于 120kN/mm, 纵向阻力不应小3于 14kN/枕,横向阻力不应小于 12kN/枕 3. 有砟无砟过渡段 正线 DK5+914.84 处设置有砟无砟过渡段有砟无砟过渡段相关技术措施如下: (1)过渡段有砟轨道下设置钢筋混凝土搭板,厚 250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为 C40,搭板配置单层Φ12mm 钢筋网片混凝土搭板向有砟轨道延伸长度为 8m;过渡段无砟轨道端部第一块轨道板采用P5600A 型轨道板 (2)自无砟轨道终点向有砟轨道方向,45m 范围采用道砟胶对道砟进行全部粘结及部分粘结方式处理, 道砟胶各项技术指标应符合相关技术要求 (3)自无砟轨道到有砟轨道,扣件刚度分级过渡 (4)过渡段范围设置 25m 长的 60kg/m 辅助轨及配套扣件其中,5m 设置在无砟轨道上,20m 设置在有砟轨道上 其他有砟无砟过渡段设计按图纸《盘营客专施轨 02-29~31》执行。
二、路基防冻胀变更设计二、路基防冻胀变更设计 (一)变更涉及范围(一)变更涉及范围 路基防冻胀变更设计涉及范围为: 1.客专左线:DK5+914.84~改 DK89+274.326; 2.客专左线:DK5+914.84~改右 DK89+132.383; 3.海城下联:HCLDK0+000~改 HCLDK8+579.485; 4.海城上联:HCL(右)DK0+000~改 HCL 右 DK8+721.751 (二)变更前轨道设计(二)变更前轨道设计 采用无砟轨道铺设无砟轨道地段的客专正线、海城上下行联4络线一般地段采用 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车站两端咽喉区及线路所采用轨枕埋入式及双块式无砟轨道采用线间设置集水井进行排水 1.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 路基地段 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由钢轨、弹性扣件、轨道板、 自密实混凝土层、隔离层、底座等部分组成轨道结构高度为 842mm 路基地段底座分段设置, 每 2~3 块轨道板范围对应底座为一个单元,单元间设置 20mm 伸缩缝,伸缩缝处设传力杆并填充聚乙烯 泡沫塑料板,顶部采用聚氨酯材料密封 L1-1型底座P5600型轨道板P5600型轨道板凸台中心距扣件间距板长及板缝底座长及伸缩缝隔离层底座伸缩缝见详图底座伸缩缝见详图轨道板 自密实混凝土层底座钢轨 轨道板自密实混凝土层 底座路基盘锦方向营口方向路基地段(2-P5600)标准轨道单元平纵面布置图(单位:mm) 2.岔区无砟轨道 (1)轨枕埋入式无砟轨道 路基岔区轨枕埋入式无砟轨道由道岔部件、岔枕、道床板、底 5座等部分组成,轨道结构高度 954mm。
道床板顶面设置人字形横向排水坡 岔区轨枕埋入式无砟轨道断面图 (2) 双块式无砟轨道 双块式无砟轨道由钢轨、扣件、道床板、端梁、钢筋混凝土底座、支承层组成,结构高度 954mm道床板顶面设置人字形横向排水坡 双块式无砟轨道断面图 (三)变更后轨道设计(三)变更后轨道设计 根据盘营客专路基防冻胀加强设计方案审查会相关会议精神,轨道进行了相关的研究在原设计基础上,进行了如下变更设计 1.扣件预调高扣件预调高 6根据 2012 年 8 月 16 日部相关会议精神,路基发生冻胀时,可通过调整扣件高度来实现轨面的平顺性, 考虑在施工时采取对扣件预调高的方案拟在施工时,对盘营客专路基地段无砟轨道扣件下均增设 10mm 厚的调高垫板,以实现对扣件的预先调高,即路基地段轨面标高较原设计抬高 10mm同时在路基两端的桥梁上一定范围进行轨面的顺接过渡 2.双线路基地段轨道横向排水通道设计.双线路基地段轨道横向排水通道设计 根据《盘营客专路基防冻胀补强设计方案审查会纪要》等相关会议精神,进行了轨道结构上进行横向排水途径的研究和设计 (1)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地段 除DK81+996.17 ~ DK82+713.725和DK83+110.625 ~DK83+904.425 段维持原施工图设计(线间采用集水井)外,其余铺设 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的双线路基地段底座上设横向排水通道。
底座上设横向排水通道的具体设计如下: 1)为满足线间排水要求,沿线路纵向每隔不大于 4 块轨道板的范围的两线上分别设置一处排水通道,将线间水排到线路外侧 2)排水通道处两线底座单元端部与对应轨道板端部对齐设置,利用相邻底座间缝隙形成横向排水通道 3)排水通道处的底座板下设置C30钢筋混凝土搭板,搭板沿线路纵向长2m,横向与底座板等宽,搭板表面向线路外侧设置2%的横向排水坡 排水通道范围搭板表面应平整, 其平整度应满足3mm/1m底座施工前,搭板表面(除排水通道范围外)应进行凿毛处理,并通7过搭板与底座板间设置的连接钢筋,使两者紧密连接成为一体 4)底座板分段设置,除排水通道外,其他的底座伸缩缝宽20mm20mm 宽伸缩缝处设置传力杆结构,缝内填充聚乙烯泡沫塑料板,并用聚氨酯密封 5) 横向排水通道处搭板路上的具体设置位置应结合轨道板布板数据、 底座单元和排水通道的设置以及排水通道处搭板与底座的相对位置关系确定 6) 线间封填及将线间水引入底座横向排水通道的相关设计详见路基专业设计资料 7) 施工时应注意做好搭板顶面排水坡度以及线间水引入底座排水通道的衔接处理,确保排水通畅 轨道板 自密实混凝土层底座平面布置图A-A 剖面A1:1001:100钢轨轨道板自密实混凝土层 底座A线间距L底座轨道板 自密实混凝土层轨道平纵面布置图(单位:mm) 8轨道板自密实混凝土层底座横向排水通道盘锦方向营口方向搭板排水通道处轨道立面细部图(单位:mm) 路基路基2%%2线间封闭层搭板搭板底座底座直线地段排水通道处轨道断面(单位:mm) 路基路基线间封闭层搭板底座搭板底座曲线地段排水通道处轨道断面轨道断面(单位:mm) 路基双线地段 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底座上设横向排水通道 的具体设计详见图纸《盘营客专施变轨 03-01~06》 。
(2)岔区轨枕埋入式无砟轨道及双块式无砟轨道地段 1 ) 除 盘 锦 站 左 线 DK27+712.859~DK27+820.699 、 右 线DK27+654.241~DK27+846.566以及中小线路所DK85+495.367~DK85+702.457 道床板已施工段落维持原设计外,其余正线岔区轨枕埋入式无砟轨道和双块式无砟轨道道床板顶面均设9置向线路外侧 1%的横向排水坡 2)DK27+475.771~DK27+534.389、DK27+846.566~ DK27+956.046 及 DK28+966.504~DK29+174.299 段取消线间集水井后,采用线间填平设计方案线间填筑矿物混合物,其顶面采取 C25纤维混凝土封闭,C25 纤维混凝土层厚度不小于 150mm 3)封闭层上每间隔5m设置一横向假缝,假缝深50~70mm,其中顶部缝宽度12mm,深度8mm范围采用聚氨酯密封处理封闭层与道床板间设置纵向缝, 纵向缝顶部宽度20mm、 深度12mm范围采用聚氨酯密封处理纵缝处除聚氨酯密封范围外,其余区域采用塑料薄膜隔离层对封闭层与道床板进行隔离 线间封闭层与岔区无砟轨道横向相接处采用同纵缝相同的处理方式。
岔区无砟轨道地段线间填平具体设计详见图纸《盘营客专施变 轨 03-07》 3.施工注意事项 (1)除排水通道处外,普通路基地段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结构设计、 绝缘及综合接地设计、 无砟轨道施工及施工注意事项等按 《盘营客专施轨03》执行除线间填平设计外,岔区无砟轨道结构设计、配筋设计、综合接地设计等设计按《盘营客专施轨05》执行 (2)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底座设横向排水通道地段,线间封闭及将线间水引入底座横向排水通道的相关设计详见路基专业设计资料施工时应注意做好搭板顶面排水坡度,以及线间水引入底座排水通道的衔接处理,确保排水通畅 10(3)岔区无砟轨道线间填平施工时注意做好横向排水坡、纵缝和横缝的处理,避免在接缝处积水和渗水 (4)路基双线DK27+534.389~DK27+846.566、DK81+996.17~DK82+713.725和DK83+110.625~DK83+904.425段维持原设计,线间采用集水井其他地段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铺设范围采用底座设横向排水通道方式、岔区采用线间填平方式进行排水施工时应做好不同线间防排水措施过渡处的顺接处理,确保排水顺畅 (5)无砟轨道施工应严格按照《铁路轨道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 (TB10305-2009)执行。
(6)本线轨道系统中混凝土结构所处环境类别为碳化环境,作用等级为T2 对材料的选定及耐久性措施应按 《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 (TB 10005-2010)等规范执行 (7)未尽事宜按相关设计图和规范执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