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乡镇新农保实施情况调研报告(一、调研背景).doc
6页乡镇新农保实施情况调研报告(一、调研背景)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是继“种地不交税,上学不缴费,看病不太贵”之后,推出的又一项惠农政策,其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她极大地解决了百姓老有所养的问题为全面深入了解我镇新农保的实施情况,为今后的新农保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一些参考,我对全镇6 个村的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实施的情况进行了实地调研经过深入各村调查走访,亲自参与筹资工作,现将调查情况、存在问题、对策和建议简要报告如下:一、调研背景农民老年生活无保障:目前大部分年老农民没有固定收入,大部分靠子女赡养,农村生活水平低,农民的老年生活得不到保障在此背景下,201X 年12月,《国务院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提出要按照加快建立覆盖城镇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的要求,逐步解决农村居民老有所养问题201X 年8 月,XX 县政府印发了《XX县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实施方案(试行)》彝政办发〔201X〕78 号文件, 钟鸣镇于201X年 10 月正式启动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经过三年的时间,群众逐渐对新农保相关政策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新农保筹资工作也逐步规范化、常态化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原本是国家的一项惠民工程,但是部分基层干部和群众对新农保筹资工作产生了强烈的不满,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筹资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调研的基本情况(一)全镇的基本情况钟鸣镇位于XX县西北部,东南与本县两河镇、龙安镇接壤,西与XX县天星镇毗邻,北与 XX 县柿子镇相连有国土面积 106.794平方公里,全镇有耕地面积24106.3 亩,林地面积 74398.76 亩,人均耕地1.2亩、林地3.6 亩镇政府驻地在钟鸣村街上组,距县城 30 公里辖钟鸣、木龙、庙林、扯炉、山河、麻窝等 6个村,共139 个村民小组201X 年末总人口5540户 201X8人(男性10663 人,女性 9455 人),其中农业人口5134户 19512人,占总人口的 95.5%,少数民族 477户 1908 人,占全镇人口的 9.3%,城镇人口606 人201X 年实现粮食产量1532 万斤,畜牧业现价产值 4189 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3940 元二)201X 年养老保险基本情况城乡居民人口中16——59周岁10794 人(不含在校生),参保9628人(其中:重度残疾人78人),参保率89%其中16——45周岁9443人,参保缴费8366人,参保率 88.6%;46——59 周岁 1351 人,参保 1262 人,参保率93.4%60周岁以上1993人,领证1993人,已发放养老金143.496 万元,发放38人丧葬费28万元。
三、现状分析(一)新农保积极作用1、调研发现,大部分的农民对于新农保政策持欢迎支持的态度,并且认为新农保制度的建立,可以使农民的老年生活得到一定改善,惠及许多家庭,解除农民的后顾之忧2、新农保设置了100、200、300、400、500、600、700、800、900、1000、1500、2000等十二个缴费档次,供农民自由选择,根据自己的承受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档次参保符合农村实际,充分尊重农民的参保意愿3、政府补贴调动了广大农民的参保积极性政府对参保人给予一定的补助,并计入个人账户另外,对农村重度残疾人等缴费困难群体,政府代其缴纳全部最低标准的养老保险费,受到农民的称4、新农保的实施,减轻了困难家庭子女对父母的赡养负担,对社会的和谐稳定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二)新农保现状1、群众参与的积极性不高调查发现,16至 45 岁之间,群众参保率88.6%,而且许多群众都不是自愿参保,有的是有60岁以上的父母享受待遇才被迫参保,有的是由于享受低保等优惠政策才勉强愿意参保,自愿参保的不到 70%自愿参保人口较多的主要集中在 50 岁至59 周岁之间2、新农保存在畸形性的问题调研发现,参保的农民当中,普遍存在缴费档次低,不愿缴高档次的现象。
全镇缴 100元档次的人数占总参保人员的 95%以上3、部分干部存在垫钱完成缴费任务的情况部分干部每年须为群众垫付几万元的筹资款,三年来,有的干部个人垫付资金多达数万元,导致部分干部对新农保筹资工作产生强烈不满情绪4、新农保制度的不健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社会一些不稳定因素的产生一方面由于新农保的管理不规范、人员不固定、经费保障不足等原因,导致参保缴费错、重、漏等现象的出现,此问题已经逐渐凸显,而群众对自己参保的情况不能随时随地掌握;另一方,由于部分干部每年都需垫钱完成任务,因此干部想方设法收取筹资款,导致一些群众被迫参保缴费,这样就更进一步激化了干群矛盾,造成干部和群众对新农保这一惠农政策的质疑四、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1、宣传力度不够,群众对政策的认识不深由于宣传广度和深度不够,使群众对新农保的相关政策了解不深不透,进而出现一部分群众不信任的现象,影响了农民参保的积极性2、干部工作不到位,影响筹资工作一是一些干部官本位思想严重,总是遥控指挥,坐等群众送钱上门;二是就是一些干部对群众乱表态,且不能及时兑现;三是一些干部工作方法单一、方式粗暴,不同程度都影响了筹资工作,且激化了群众矛盾,造成了干群关系的紧张局面。
3、农民经济状况决定了参保的情况由于我镇属于贫困山区,群众收入低,困难群众多,加之外出务工人员基本占了应参保缴费人员的40%,在家应参保困难对象又没钱参保缴费,部分外出务工人员又无法联系,因此严重影响了新农保筹资工作4、人户分离现象普遍存在,造成筹资困难 户在人不在的人员,绝大多数不愿回本地参保,人在户不在的人员又无法参保另外留守老人也占一定比例,其子女长期在外务工,筹资困难5、新农保的施行缺乏一支稳定的专业队伍目前从事新农保的工作人员是从镇政府各部门临时借调的,且都是兼职,没有专门的编制和人员对于新农保工作的长期开展,很大程度上会带来一些消极影响6、 关于基础养老金的领取问题大部分农民认为,将老人基础养老金和子女缴费捆绑不符合新农保的自愿原则不少农民认为,目前新农保的发放标准还是低水平的,对富裕的农民和年轻的农民吸引力不大,影响了参保积极性7、许多群众反映 16—59周岁人口的存折还未发放,钱收了但群众手上没有值得信赖的依据,群众怀疑政府在欺骗他们,严重影响下一步的筹资工作8、新农保基金保值增值具有不确定性随着农民纷纷参保,新农保的养老基金会越来越多现在农保基金主要由县管理,而县的经办机构缺乏投资经验、相关技术及人才,管理这么大的资金,风险较大。
而且,随着物价上涨,农民担心自己个人缴费会吃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