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教师招聘《小学教育心理学》通关试题每日练(2020年02月28日-4658).docx
7页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教师招聘《小学教育心理学》通关试题每日练(2020年02月28日-4658)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教师招聘《小学教育心理学》通关试题每日练(2020年02月28日-4658)1:采用两难故事法研究道德发展阶段的心理学家是( )单项选择题A、柯尔伯格B、皮亚杰C、斯金纳D、巴甫洛夫 2:加法的学习影响着乘法的学习,而乘法的学习反过来也促进对加法的重新理解,此现象属于( )单项选择题A、正强化B、负强化C、正迁移D、负迁移 3:从例子到规则的学习实质上是一种( )单项选择题A、接受学习B、下位学习C、并列结合学习D、上位学习 4:关于创造性与智力的关系的正确陈述是( )多项选择题A、高智力者其创造性也高B、高创造性者必有高于一般水平的智商C、创造性与智力是一种相对独立,在一定条件下又有相关的线性关系D、低创造性者其智商可能高也可能低E、高创造性者智商一定低 5:只有性格有可塑性,气质完全没有可塑性 )判断题对错 6:新教师有一套完善的维持学生注意的方法 ( )判断题对错 7:到工厂进行参观访问属于( )单项选择题A、模象直观B、形象直观C、感知直观D、实物直观 8: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度”,属于( )。
单项选择题A、策略性知识B、陈述性知识C、条件性知识D、程序性知识 9:自下而上的迁移被称为( )单项选择题A、正迁移B、垂直迁移C、负迁移D、水平迁移 10:一般在教学开始前使用,主要用来摸清学生的现在水平及个别差异,以便安排教学的评价属于( )单项选择题A、诊断性评定B、形成性评定C、配置性评定D、非正式评定 11:班杜拉认为,行为的结果因素就是通常所说的强化,并把强化分为( )多项选择题A、效果强化B、直接强化C、间接强化D、替代性强化E、自我强化 12:班级越大,情感纽带的力量就越强 )判断题对错 13: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下列选项中属于缺失需要的是( )单项选择题A、自我实现的需要B、自尊的需要C、认知的需要D、审美的需要 14:主张运用发现法进行教学的教育心理学家是( )单项选择题A、奥苏贝尔B、布鲁纳C、加涅D、班杜拉 15:最早研究群体动力的是心理学家( )单项选择题A、阿尔波特B、布鲁纳C、勒温D、艾宾浩斯 16:某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主要精力总是集中在对学生成绩的关注上,由此可以断定,他的成长可能处在( )阶段单项选择题A、关注生存B、关注情境C、关注学生D、关注自我感受 17:就一个测验的优劣而言,最为重要的指标是( )单项选择题A、信度B、效度C、区分度D、难度 18:( )心理特点是半成熟、半幼稚,充满着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的矛盾。
单项选择题A、童年期B、少年期C、青年期D、青年初期 19:技能形成的必要条件是( )单项选择题A、学校教育B、知识 C、迁移D、应用 20:( )的经验类化理论强调概括化的经验或原理在迁移中的作用单项选择题A、奥苏伯尔B、桑代克C、贾德D、格式塔心理学 21:知识学习是增长经验、形成技能、发展创造力的重要前提判断题对错 22:意义学习就是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 )判断题对错 23:与新教师相比,专家型教师的课时计划更简洁、灵活、以学生为中心并具有( )单项选择题A、系统性B、预见性C、结构性D、实效性 24:根据认知心理学理论,教学活动中学生学习的实质是内在的心理变化 )判断题对错 25: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6~11岁的儿童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 )单项选择题A、自主感对羞耻感B、主动感对内疚感C、勤奋感对自卑感D、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26:根据操作技能形成过程中的动作特点,可将操作技能的形成分为操作定向、操作模仿、操作整合和操作熟练四个阶段 )判断题对错 27:只能进行自我中心思维的儿童,其认知发展处于( )。
单项选择题A、前运算阶级B、感知运动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 28: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三阶段是( )单项选择题A、社会自我B、心理自我C、生理自我D、精神自我 29:在师生关系中,“亲其师而信其道”反映教师( )特征对学生的影响单项选择题A、知识B、认知C、人格D、技能 30:小学儿童思维发展的特点是( )单项选择题A、直觉行动思维B、具体形象思维C、抽象逻辑思维D、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 查看答案 1:答案A 解析 柯尔伯格研究道德发展的方法是两难故事法 2:答案C 解析 正迁移指一指学习活动对另一只学习活动的促进作用加法和乘法的学习之间都是相互促进的所以是正迁移现象本解析由张恩凯提供) 3:答案D 解析 4:答案B,D 解析 5:答案错误 解析 6:答案错误 解析 题干讲的是专家型教师吸引学生注意力的特征 7:答案D 解析 略 8:答案B 解析 陈述性知识主要说明事物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是个人可以有意识地回忆出来的关于事物及其关系的知识例如历史事实、数学原理、观点信念都属于陈述性知识 9:答案B 解析 垂直迁移又称纵向迁移,指处于不同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
垂直迁移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自下而上的迁移,二是自上而下的迁移本解析由张恩凯提供) 10:答案C 解析 11:答案B,D,E 解析 行为的结果因素就是通常所说的强化,强化分为三种即以上选项 12:答案错误 解析 班级越大,情感纽带的力量就越弱 13:答案B 解析 B马斯洛将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归为缺失性的需要,将自我实现需要归为成长性的需要后来新增的认知的需要、审美的需要也是成长性需要 14:答案B 解析 布鲁纳是美国著名的认知教育心理学家,他主张学习的目的在于以发现学习的方式,使学科的基本结构转变为学生头脑中的认知结构因此,他的理论常被称为认知-结构学习论或者认知-发现说本解析由恋上阳光味道提供) 15:答案C 解析 最早研究群体动力的是心理学家勒温 16:答案B 解析 美国学者费朗斯傅乐认为教师所关注的事物是依一定的顺序更选的,呈现为教学前关注、早期生存关注、教学情境关注、对学生关注四个阶段教学情境关注指对自己的教学表现的关注,教师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实际上是对自己教学表现的一种关注,故题干所述是教学情境关注 17:答案B 解析 18:答案B 解析 半成熟、半幼稚的时期为少年期,故选B。
19:答案D 解析 应用是技能形成的必要条件 20:答案C 解析 贾德提出了经验类化理论 21:答案正确 解析 22:答案正确 解析 略 23:答案B 解析 24:答案正确 解析 略 25:答案C 解析 由人格的发展阶段可知,6~11岁是勤奋感对自卑感 26:答案正确 解析 略 27:答案A 解析 自我中心是前运算阶段的儿童思维的典型特点 28:答案B 解析 29:答案C 解析 C“亲其师而信其道”反映的是教师的人格特征对学生的影响 30:答案D 解析 小学儿童的思维开始从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过渡到抽象思维为主要形式,但这时的抽象思维仍须以具体形象为支柱 第 7 页 共 7 页。






![河南新冠肺炎文件-豫建科[2020]63号+豫建科〔2019〕282号](http://img.jinchutou.com/static_www/Images/s.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