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汽车冲压零部件产业建议书.docx

12页
  • 卖家[上传人]:刘****2
  • 文档编号:349819866
  • 上传时间:2023-04-21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2.36KB
  • / 1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汽车冲压零部件产业建议书打造汽车行业知识产权协同运用服务平台发挥汽车行业知识产权组织平台优势,联合行业优势企业、高校及科研院所,围绕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等重点领域加强高价值专利的培育和应用开展汽车知识产权价值评估体系研究,推进高价值知识产权的筛选和运营推动汽车行业知识产权运营,盘活知识产权资产,打造集知识产权转让、许可、融资及产业化等服务于一体的汽车行业知识产权协同运用服务平台,为汽车产业创新营造良好知识产权环境加强跨部门协同,推动汽车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工程实验室等现有创新资源的统筹规划布局建立研发信息、成果、资源共享平台和推进组织,加强不同类型、不同性质的研究机构之间的研发协同完善对国家认定的各类研究机构的评估机制,委托第三方机构对其定期进行考核和评估,重点评估其对行业创新的引领、辐射和支撑效果一、 汽车零部件行业技术水平及特点汽车冲压零部件制造技术主要体现在模具开发技术、冲压技术、焊接技术等方面冲压是一种使金属板料在冲模中承受压力而被切离或成形的加工方法,而模具则是冲压制品生产工艺的核心设备,汽车上90%的零部件都需要依靠模具成形,制造一辆普通轿车一般需要约1,500个模具。

      焊接则是给冲压好的车身板件局部加热或同时加热加压而接合在一起形成车身总成模具是完成汽车零部件成形、实现汽车量产化的关键装备,在汽车开发、汽车换型中担负着不可或缺的重任因此模具开发是汽车零部件生产的重要前端工序,是汽车冲压零部件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模具设计和制造水平直接决定了汽车零部件的生产效率、制造精度、产品合格率和使用寿命模具制造在已有的复杂、精密等要求的基础上,继续向着信息与集成化、数字与精细化、高速与自动化的方向发展同时,模具协同设计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此模式下,模具开发人员协同整车制造商参与从新车开发的概念设计到样车制作的各个环节,将工艺问题解决于萌芽状态,这会大大缩短新车型的开发周期,也是模具企业延伸服务,形成核心竞争力的一个关键我国在模具设计开发领域起步较晚,但受下游机械加工等相关行业需求支撑,行业整体发展较快,规模也在不断壮大不过总体来看,大多数模具生产企业设计开发应用水平还比较低,在标准化程度、模具精度、开发效率及使用寿命等方面均与国外模具开发水平存在一定差距近年来,随着相关优秀人才的引进培养以及国家产业政策的大力支持,我国汽车模具开发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正逐渐缩小,CAD/CAE/CAM等计算机辅助软件、高速加工技术、复合加工技术、虚拟技术和信息化管理等新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

      冲压工艺是一种金属加工方法,它是建立在金属塑性变形的基础上,利用模具和冲压设备对板料施加压力,使板料产生塑性变形或分离,从而获得具有一定形状、尺寸和性能的零件(冲压件)冲压成形工艺在汽车车身制造工艺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特别是汽车车身的大型覆盖件,大多形状复杂,结构尺寸大,有的还是空间曲面,表面质量要求高,冲压加工方法可以实现以上生产要求目前汽车行业运用最多的依然为传统的冷冲压技术,冷冲压主要是在常温下利用压力机、模具对板材进行压力性加工,使其产生分离或者变形,从而获得所需的产品冷冲压的优点是产品尺寸稳定,精准度高、重量轻、刚度好、互换性好、高效低耗、操作简单、易于实现自动化随着低油耗、低排放的汽车日益成为节约型社会发展需求,新材料、新工艺的发展对冲压技术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未来通过计算机技术获取超高强度钢回弹系数使之满足冷冲压成形是行业技术发展趋势之一此外,近年来热冲压技术在冲压领域也得到了一定应用随着行业的快速发展,近年来部分国内企业逐步使用各类先进的冲压装备,如大型多工位机床、伺服机床热成型线、柔性冲压自动化生产线等与传统的人工生产线相比,自动化生产线实现了生产线上从板料拆垛开始的零件生产、搬运输送等环节的互联互通和自动化、无人化生产,拥有更高的生产效率、稳定的产品质量以及规模生产条件下更低的单件生产成本。

      少数汽车冲压零部件企业进一步实现了冲压线的线尾冲压件自动装箱、AGV冲压件自动搬运入库等冲压深度自动化,冲压生产自动化、数字化、信息化水平进一步提高汽车冲压零部件从单个零件到总成,焊接是必不可少的工序之一,具体是指通过加热或加压并辅以填充材料,使汽车零部件、车身之间永久连接的一种成形方法我国汽车零部件常用的焊接工艺为电阻焊电阻焊是指被焊接零部件在两个电极之间,以电流熔炼零部件实现车身融合的技术此类车身零部件在焊接中的电阻值相对较大,当电流经过此零部件的时候都会造成焊接部位临近区域产生电阻热,从而融化两个零部件,将其牢固地结合在一起当前,电阻焊主要包含了点焊、凸焊、缝焊和对焊四种类型在汽车车身焊接领域中通常运用最多的是点焊和凸焊技术由于电阻焊焊接工艺操作简单而且焊接成本也比较小,因此其在我国现代汽车零部件焊接工作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是汽车零部件行业的主要焊接方式,此外还有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电弧焊以及激光焊等目前,汽车行业正朝着节能环保、轻量化的方向发展,出于降低油耗和提高安全性等方面考虑,对车身结构提出了减少质量、增加强度、提高抗冲击性能、延长疲劳寿命和降低成本的要求汽车零部件材料从传统的低碳钢板向高强度材料,铝合金、镁合金等新型轻量材料转变。

      新材料的使用对机器人焊接、激光焊、柔性焊接生产线技术等新工艺技术提出了要求二、 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周期性、区域性和季节性特征(一)汽车零部件行业周期性汽车零部件行业作为汽车产业链中的重要一环,行业周期性与下游汽车行业的周期性呈正相关关系汽车行业容易受到国家宏观经济、产业政策及居民消费水平等因素影响,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也因此会出现周期性波动当宏观经济向好,汽车行业受消费带动增长较快,则直接带动汽车零部件制造业快速扩张;当宏观经济出现回落时,汽车消费放缓,对汽车零部件行业的产品需求也相应地减少因此汽车零部件行业具有比较明显的周期性特征二)汽车零部件行业区域性汽车零部件行业具有一定的区域性特征由于汽车零部件行业主要面向整车市场,为达到同步开发、供货及时、节约成本、快速响应、配套服务等目的,汽车冲压零部件供应商通常围绕整车制造商所在区域选址布局,目前已形成与长三角、西南、珠三角、东北、中部和环渤海六大汽车产业群对应的零部件产业集群三)汽车零部件行业季节性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季节性与下游汽车行业基本一致整车制造企业除因春节放假和夏季高温检修会相应调整生产计划外,无明显的季节性特征,作为整车制造企业的零部件配套厂商按照下游需求在全年均衡安排生产和销售。

      因此汽车零部件行业季节性特征并不明显三、 进行综合的政策和制度创新,营造有利于创新的环境和条件在国家相关的政策中,增加激励企业研发投入和能力建设的措施,推动国资委在对国企的考核中,增加企业自主创新绩效的权重在支持改制科研院所提升公共技术服务能力方面,研究在其每年上缴的利润中,进行一定比例的返还,定向支持行业公共创新能力建设在先进制造产业基金、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投基金等中,以母基金的方式,在遵循市场化机制的基础上广泛吸纳汽车及相关产业、金融机构、社会资本的基础上,多方参与成立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基金加大对企业创新的支持力度在企业所得税、技术成果转让所得税、政策性金融等方面,加大对企业研发的支持在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方面,适当提高研发销售占比方面的门槛,鼓励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四、 中国汽车行业发展概况自1957年建成投产第一家汽车制造厂以来,我国汽车行业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一直保持快速增长趋势2018-2019年受车辆购置税优惠政策退出、中美贸易摩擦、消费信心回落等因素的影响,国内汽车产量和销量有所下滑,产业逐步进入调整阶段2020年第一季度新冠疫情爆发导致汽车产销量持续下滑。

      第二季度以来行业进入复苏期,在刺激内需的大背景下,国家层面陆续出台延续新能源车补贴、放开限购、汽车下乡、小排量车购置税调整等政策稳定汽车消费,汽车行业整体重回周期性通道2020年度不同于全球汽车产销量受新冠疫情影响大幅下降的情形,我国汽车产销量基本保持稳定,产销量分别为2,532.50万辆和2,531.11万辆2021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均有增长,产销量分别为2,608.30万辆和2,627.50万辆,结束了自2018年以来汽车产销量连续三年的下降趋势在我国传统汽车销量下滑的同时,新能源汽车销量逆势快速增长随着经济的发展,环保新能源已成为多个国家的战略选择确定低碳经济成为我国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之后,我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在政策的扶持下顺势而生并快速发展通过多年来对新能源汽车整个产业链的培育,各个环节逐步成熟,丰富和多元化的新能源汽车产品不断满足市场需求,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国内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从2011年的0.84万辆和0.82万辆增长至2021年的354.49万辆和352.05万辆,年均复合增长率分别达到83.03%和83.35%随着新能源汽车产销量的快速增长,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逐步形成了四大主力阵营:以比亚迪、广汽乘用车、上汽乘用车等为主的传统自主品牌,以上汽通用五菱、一汽大众等为主的合资品牌,以特斯拉、宝马为主的豪华品牌,以蔚来、理想为主的造车新势力。

      2021年度,受益于比亚迪汉、五菱宏光Mini、特斯拉Model3/Y等车型热销,比亚迪、上汽通用五菱、特斯拉销量均超过30万辆,以较大优势位居2021年度我国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前三位2022上半年,比亚迪、上汽通用五菱、特斯拉中国销量继续排名前三,其中比亚迪销量共计63.38万辆,同比增长317.60%;上汽通用五菱卖出20.80万辆,同比增长18.00%;特斯拉中国销量19.76万辆,同比增长50.80%细分市场方面,乘用车是拉动我国汽车行业发展的重要力量2015年至今,乘用车市场销量一直保持在2,000万辆以上的规模2021年,我国乘用车销量稳定增长,占整体汽车市场的比例达到81.76%商用车市场方面,受国Ⅲ汽车淘汰、治超加严以及基建投资等因素的拉动,2020年商用车销量呈现大幅增长,全年销量达到513.33万辆,较2019年增长18.70%2021年由于重型柴油车国六排放法规切换导致商用车销量略有下降,全年销量为479.30万辆品牌方面,上汽、吉利、长安作为较早进入我国市场的整车厂商,经过多年的发展形成了较高的品牌知名度和市场认可度,2021年销量位列行业前三从区域布局来看,我国已逐步形成了六大汽车产业集群:以上海为代表的长三角产业集群,以重庆为代表的西南产业集群,以广东为代表的珠三角产业集群,以长春为代表的东北产业集群,以武汉为代表的中部产业集群,以及以北京、天津为代表的环渤海产业集群,对于我国汽车产业链体系化建设有着积极的作用。

      五、 建立汽车行业管理部门与中国汽车创新理事会的对接机制在建立健全中国汽车创新理事会的组织架构、战略咨询能力、行业桥梁纽带等方面的职能的基础上,积极推动汽车行业相关管理部门在汽车产业发展规划、汽车产业政策、汽车及相关交叉领域各类创新项目立项和评估等方面,建立与中国汽车创新理事会的衔接渠道和采信机制六、 建立中国汽车创新理事会,增强顶层设计和战略咨询能力凝聚行业专业力量打造汽车领域高端智库面向汽车强国建设对顶层设计和战略咨询的需求,联合跨行业、跨学科、跨领域的专业力量,官产学研共同参与,联合组建中国汽车创新理事会理事会主要任务包括汽车创新战略高端研究与咨询,开展自下而上的国家汽车创新项目立项方向建议和重大项目评估,促进汽车技术与相关产业的跨产业、跨学科、跨领域的系统融合发展,积极推动汽车产业体制机制改革联合相关国家高端智库,按照小实体、大联合、网络化的模式,联合推动中国汽车工程科技创新发展战略研究院建设,增强战略研究能力和智库实体化建设,为汽车创新理事会研究决策提供支撑。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