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稻-虾耦合养殖技术研究.docx

15页
  • 卖家[上传人]:ji****81
  • 文档编号:236095693
  • 上传时间:2022-01-06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9.44KB
  • / 1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稻虾”耦合养殖技术研究    雷晓中等摘要:在湖北省荆门市沙洋县毛李镇18.14 hm2的低洼稻田进行了“稻-克氏原螯虾”耦合养殖技术试验,在稻田中开挖环形沟、田间沟,并投放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亲虾,进行中稻(Oryza sativa L.)与克氏原螯虾同位耦合养殖技术试验结果表明,中稻单产量9 559.4 kg/hm2,单产与普通中稻种植产量持平;克氏原螯虾平均单产量1 003.8 kg/hm2,平均纯利润为11 831.8 元/hm2关键词:中稻(Oryza saliva L.);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耦合养殖:S511.3+2 :A :0439-8114(2014)06-1370-03Technologies of Coupling Cultivation “Middle Season Rice-Red Swamp Crayfish”LEI Xiao-zhong1,ZHANG Cong-yi1,LI Jin-zhong1,ZHU Yong-fu1,GUAN Zhang-quan2,LI Xu-chun2,ZHENG Pei-chang3(1.Hubei Institute of Frishery Science,Wuhan 430071, China; 2.Jingmen Institute of Frishery Science in Hubei Province,Jingmen 448000,Hubei,China; 3.Shayang County Pei-chang Rice Shrimp Aquaculture Professional Cooperatives in Hubei Province, Shayang 448257, Hubei, China)Abstract: Technologies of coupling“Middle Season Rice-Red Swamp Crayfish” were studied in 18.14 hm2 low-lying rice fields in Maoli town, Shayang county, Jingmen city of Hubei province. Annular groove and field ditch was excavated in the paddy field and the red crayfish shrimps parent shrimp was put to test rice and gram original crayfish with the coupling cultivatio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rice yield was 9 559.4 kg/hm2, the same as ordinary rice planting production. Original red swamp crayfish average yield was 1 003.8 kg/hm2, with average net income of 11 831.8 yuan/hm2.Key words:middle season rice; red swamp crayfish; coupling cultivation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在淡水螯虾类中属中、小型个体,原产于北美,现广泛分布于我国华中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我国克氏原螯虾的主产区,湖北省水稻(Oryza sativa L.)耕作面积约3 600万hm2,其中中稻面积约1 000万hm2。

      在稻田中进行适当田间工程后,进行鱼、虾等养殖,在不影响中稻产量的前提下,增加水产品的收入,社会、经济、生态效益十分明显,是广大稻农致富的一条途径2012年在湖北省荆门市沙洋县毛李镇18.14 hm2低洼稻田进行了“稻-克氏原螯虾”耦合养殖试验,在不影响稻谷产量的前提下,克氏原螯虾平均单产量1 003.7 kg/hm2,其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十分明显1 材料与方法1.1 供试材料试验克氏原螯虾亲虾为2012年7~9月投放,亲虾发育良好,规格为30~40 g/尾,于当地就近收集,繁育苗种供试验养殖栽种稻谷品种为中稻矮两优3113,株型稍松散,茎秆较粗,分蘖力较强,长势较旺稻-克氏原螯虾”耦合养殖试验稻田面积18.14 hm2,稻田地势较低,每年只种一季中稻后即被雨水自行浸泡,当地称之为冬泡田[1]1.2 稻田工程的建设沿稻田四周开挖环形沟,环形沟宽2.0 m、深1.5 m,沟壁与沟底面呈60°倾斜[1-8],便于克氏原螯虾攀爬,所挖土方用以加高、加固稻田田埂在靠近主干道的环形沟一边预埋水泥函管,方便农业机械进出和操作供试稻田面积为18.14 hm2,田块较大,为了在稻谷进行晒田、喷药和施肥等田间管理时增加克氏原螯虾的栖息区,还在田块中间开挖了宽1.5 m、深1.0 m的田间沟。

      在亲虾投放之前,沿稻田田埂四周安装防逃拦网,防止克氏原螯虾逃逸稻田中开挖的环形沟、田间沟的总面积1.72 hm2,占整个稻田面积9.5%1.3 克氏原螯虾亲虾的投放试验所选田块中有4.80 hm2在2011~2012年进行过克氏原螯虾养殖,其中留存有繁殖用亲虾及小规格虾苗在2012年中稻收割后,将相邻的13.34 hm2稻田进行了工程改造,与先前养殖田块相通,进行克氏原螯虾养殖2012年7月26日~9月18日分批次投放规格为30~40 g/尾的克氏原螯虾亲虾2 720 kg,平均149.9 kg/hm2,雌雄比例保持在2∶1~3∶1[1,4]克氏原螯虾亲虾在当地就近收集挑选,挑选的亲虾要求体身呈深红色,规格在30 g/尾以上,附肢健全,亲虾在投放时未进行药物消毒 1.4 稻谷的栽插稻谷在种植之前,先缓缓降低稻田中的水位,使克氏原螯虾全部进入环形沟和田间沟后,再将田面与田间沟相连处人工垒起一道小埂,防止机械整田时泥浆进入田间沟,影响克氏原螯虾的存活2013年6月5日开始整田,到6月10日插秧工作完成种植的水稻品种为中稻矮两优3113,栽插的原则是宽行窄株、沟边密植,株行距为16.7 cm×26.7 cm,每穴插2粒谷苗;在靠近环形沟和田间沟的边界区,充分利用边界效应,要适当密植,株行距为16.7 cm×20.0 cm[8-12]。

      1.5 日常管理1.5.1 田间管理 稻田在秧苗栽插前要施足基肥,以农家肥为主在秧苗正桩后要及时人工铲去田块与田间沟之间的小埂,并适时加注田水,让克氏原螯虾进入稻田活动和觅食晒田时要注意每天适当向田间沟中补充新水;施追肥时采用分片施肥的方法;期间在2013年7月8日和30日共用药两次,喷施药物为“康宽”在稻谷喷药时了加深稻田水位,喷药均在晴天上午进行,喷施时喷嘴向上其他日常管理工作与普通中稻管理相同[9,11,12]1.5.2 克氏原螯虾的管理 克氏原螯虾亲虾在2012年投放入稻田后,让其自行交配产卵孵化,不用过多人工干预,但需注意在稻谷收割完后立即要开始加水并淹没田面加水时不能一次性将稻茬全部淹没,而是采取渐进式加水,直至水温下降到10 ℃以下,将稻田水位加深至30~50 cm[1,2,7]2013年3月上旬,白天水温上升到18 ℃,开始向靠近田间沟的田面上投撒麸皮、三等粉以及粉碎过的豆粕,每隔1~2 d投撒量在20~25 kg/hm2,至4月下旬停止投喂,18.14 hm2稻田共投喂麸皮、三等粉及豆粕3 800 kg2 结果与分析2013年9月4日收割稻谷,18.14 hm2的稻田共收稻谷173 407.0 kg,平均9 559.4 kg/hm2;克氏原螯虾从2013年3月24日开始起捕,捕大留小,商品虾按12~20 g/尾、25~30 g/尾和35~40 g/尾分规格出售。

      2013年6月27日停止捕捞,余下的克氏原螯虾作为亲本留田,全年共捕捞克氏原螯虾18 208.8 kg克氏原螯虾与稻谷的收获情况见表1,克氏原螯虾稻田耦合养殖成本核算表见表2从表1和表2可以看出,稻-克氏原螯虾耦合养殖稻谷均产量达到9 559.4 kg/hm2,单产与普通中稻种植产量基本持平;克氏原螯虾平均单产达到1 003.8 kg/hm2,总利润214 628.5元,平均纯利润为11 831.8元/hm2(总收入313 486.5元减总成本98 858元,除以总面积18.14 hm2),在未计算留田的亲虾与稻田工程改造折旧的情况下,平均增收10 000元/hm2以上3 结论与讨论1)克氏原螯虾亲虾的选择与运输处理技术是获得虾苗的关键亲虾选择的要求为[1,7]:个体规格在30~40 g/尾,甲壳呈暗红色,附肢齐全,特别是雄虾的两个大螯足不能缺失;亲虾在收集装运过程中,要注意不能堆压过多,保持每个虾筐只装一半的高度即可,防止亲虾过度挤压而伤到大螯足和其他附肢,影响亲虾的交配;在运输过程中,要求尽可能缩短运输时间,并且要在虾筐外裹上湿帆布或盖上水草,防止阳光暴晒和过度通风,致使亲虾腮腔中的水分缺失而引起死亡。

      亲虾的投放最好选择在清晨或下午阳光较弱时进行,投放地点应选择在离稻田田间沟较近的田面,便于亲虾快速适应稻田深、浅水区域环境笔者2012年在荆门市沙洋县毛李镇高兴村和洪湖市黄家口镇长河村进行“稻-虾耦合”养殖试验过程中,曾出现亲虾投放不久就死亡的现象,这与亲虾装运时挤压、阳光直射和过度通风,以及将亲虾直接投入稻田环形沟的深水区中不无关系2)稻田日常管理工作稻田在机械整田插秧时,一旦田面的泥浆进入环形沟中,对克氏原螯虾的存活会产生影响[9,10,12]2012年在进行“稻-黄颡鱼”耦合养殖试验的田块中,由于机械整田时泥浆水进入环形沟中,结果造成黄颡鱼大量死亡因此,在机械整田插秧时,要在田面与环形沟、田间沟之间人工垒起一道小埂,在秧苗正桩后再去除,方便排灌水及虾自由进入田面活动摄食;另外,在整个试验生产期,除采取缓放水晒田、分区域施追肥、生态制剂防治病虫害外,其他管理与普通稻谷种植管理一致3)稻谷单产整个试验田总面积为18.14 hm2,田间工程环形沟、田间沟面积1.72 hm2,占整个稻田面积的9.5%如果除去环形沟、田间沟的面积,稻谷种植的实际面积为16.42 hm2,平均单产10 560.7 kg/hm2,较当地部分常规稻谷种植产量还略高,说明“稻-虾”耦合养殖技术开挖的环形沟、田间沟,虽然占用了稻谷的种植面积,但稻田边界效应的优势得以凸显,开展“稻-虾”耦合养殖,使稻谷和克氏原螯虾互利共生,起到生态增效的作用,同时对粮食生产不会产会负面影响[1,2,7]。

      参考文献:[1] 舒新亚.淡水小龙虾与中稻轮作[J].养殖与饲料,2011(9):21.[2] 周 鑫.克氏原螯虾与水稻连作高产技术[J].当代水产,2011(12):13.[3] 杨玉松,邱丛芳,王 彬.稻田养殖小龙虾技术[J].中国水产,2010(11):39-41.[4] 吕耀平.稻田养虾技术初探[J].北京水产,2001(3):18.[5] 许幼青,寿绍贤,谢金木,等.“稻-虾”作高效生态种养模式的探讨[J].中国稻米,2012(6):17.[6] 周兵飞.浙江省稻田养鱼技术研究[J].河北渔业,2013(5):22-23.[7] 杜业金,姚述坤,陶忠虎,等.普通中稻田和低洼冷浸中稻田养殖克氏原螯虾试验[J].渔业致富指南,2007(7):48-50.[8] 苏 靖,梁秀杰.淮北地区稻田养鱼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2(18):279-280.[9] 黄洪政,黄小柱.稻田养鱼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2(8):337.[10] 王。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