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中国汽车市场景气分析.docx

29页
  • 卖家[上传人]:I***
  • 文档编号:191410467
  • 上传时间:2021-08-13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5.86MB
  • / 2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2008年中国汽车市场景气分析 汽车工业的发展态势直接影响国民经济的运行,同时汽车工业对宏观经济周期波动的反应也相当灵敏在经济扩张期,汽车工业的生产、价格及销售会迅速上升,而经济处于衰退阶段,这些活动均会随之下降因此,对汽车工业的景气运行状态进行监测、预测,对判断宏观经济形势也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报告(2008)》提出和设计的“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景气指数”的基本架构[1],通过多方面收集与汽车工业有关的经济指标,课题组进一步丰富和改善了以汽车产业总体景气状况为对象的“中国汽车产业景气指数”,并利用时差相关分析等方法从诸多指标中筛选出汽车工业的先行、一致和滞后指标,利用合成指数方法进行合并运算,以期对汽车工业总体的运行态势和景气状况进行刻画描述其他景气指标的分析,基本延续去年的分析框架,具体如表1所示表1 “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景气指数”基本内容(一)汽车市场景气指数的设计原理和方法1.汽车市场景气指标的选择除汽车行业自身的产业活动外,其相关的上游和下游产业的经济活动以及投资、贸易、物价、财政、金融等宏观经济领域广泛的经济活动均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反映汽车工业的景气波动状况。

      因此,要想制定能够全方位综合反映汽车工业景气波动状况的汽车工业景气指数,必须尽量全面地选取相关领域的经济指标我们收集了与汽车工业相关的月度宏观经济指标,汽车工业相关产业的经济指标以及汽车工业自身的各项指标这些指标覆盖了汽车工业及相关产业的生产、销售、效益、成本等各个方面通过对指标数据进行处理,经过季节调整并计算相应的增长率序列(见表2),然后利用时差相关分析法、峰谷对应法等方法,最终筛选出11个景气指标,由此构成了汽车工业景气指数体系,其中又分为先行、一致、滞后指标组表2 汽车工业景气指标体系(1)一致指标组确立指标体系的首要工作是找出一个能够敏感地反映我国汽车工业活动景气状况的指标作为基准指标一般而言,汽车工业总产值是最适合的基准指标,但是由于汽车工业总产值的统计数据欠缺,无法满足构建景气指数的需要考虑到汽车工业周期波动本质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反映汽车工业供求形势变化最明显的指标应该是销售收入的变化因此,我们选择汽车工业销售收入作为景气分析的基准指标一致指标的波动应与当前汽车工业的景气变动大体一致,我们所选出的一致指标除去汽车工业销售收入外,还包括汽车销量、汽车行业利润总额、汽车工业税金总额、汽车行业亏损面四项指标,均与基准指标的波动较为一致。

      从相关系数上来看,汽车产量、汽车销量、汽车行业利润总额、汽车工业税金总额与汽车工业销售收入的时差相关系数均在0.8以上,且时差均保持在2个月以内,波动情况有非常好的一致性汽车行业亏损面的景气指标是通过计算亏损企业比例的倒数的增长率得到的,当汽车行业处于景气下滑态势时,汽车行业亏损企业的比例也随之增大,这一指标也能很好地反映出当前汽车行业的景气运行情况2)先行指标组先行指标是在经济全面增长或衰退尚未来临之前就率先发生变动的指标,可以预示经济周期中的转折点和估计经济活动升降的幅度,推测经济波动的趋向目前许多国家都把先行指标作为短期预测的重要依据本课题组所选出的汽车制造业管理费用和钢材进口量这两个先行指标,总的来说,与基准指标的时差相关关系都较好其中汽车制造业管理费用是指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为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活动而发生的各项费用,制造业管理费用的增长导致生产效率的提高,最终带来行业销售收入的增长;而钢材进口量作为反映汽车工业需求原料的指标,其波动在一定程度上先行于汽车工业销售收入除上述两个指标外,汽车和汽车底盘进口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由我国改装汽车制造业、车身制造业和轿车制造业所拉动的汽车底盘的需求情况,而汽车和汽车底盘进口额的增长在时间上要先行于汽车制造业销售收入的增长,其作为先行指标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由于汽车进口量指标在2008年改变了统计口径,造成这一数据的缺失,无法用来构建景气指数。

      因此我们最终选取汽车制造业管理费用、钢材进口量作为反映汽车工业景气状况的先行指标3)滞后指标组滞后指标是在经济波动发生之后才显示作用的指标,它是对总体经济运行中已经出现的峰谷的确认,可以对先行指标显示的信号进行验证,本课题组选取了三个滞后指标其中汽车工业产成品资金占用在一定程度上可看作是汽车工业存货增长的一种反应,在行业景气时期,存货一般较少,存货的积累并不会马上反映经济的衰退,常滞后几期才会得以显现,所以可以作为衡量经济发展的滞后指标汽车成本费用利润率与汽车工业平均从业人员是反映汽车工业发展状况的指标,具有一定的滞后性除上述指标外,汽车行业的投资、产能利用率及库存水平等指标,课题组在选择初期也曾将这些指标作为考虑对象但由于目前汽车行业的统计制度和范围尚未全面覆盖,在时间序列长度、统计口径等方面都存在一定不足,导致这些指标现有的数据质量都难以达到构建景气指数的要求,因此并未将这些指标纳入到景气指标体系中通过观测汽车工业景气指标的变化,我们可以比较全面地分析汽车工业的发展态势,较为准确地掌握汽车工业的发展态势但由于我国汽车工业景气指标的时间序列较短,同时部分具有典型经济意义的指标在统计上有所缺失,以致目前的景气指数还存在一定不足。

      随着今后行业基础数据的积累,课题组在指标的选取上还将继续改进和完善2.汽车市场景气指标的构建通过所选取的先行、一致、滞后指标组,计算出相应的景气指数目前国际上通用的景气指数主要有扩散指数与合成指数,不同的方法具有各自的特点与优劣合成指数与其他景气指数相比,不仅可以描绘出经济周期波动的转折点,在某种意义上还可以反映经济周期波动的振幅因此,课题组将采用合成指数法来构建汽车工业的景气指数合成指数的构建方法请参见技术附件图1 我国汽车工业一致指数与先行指数通过计算,最终得出我国汽车工业的景气指数,如图1、图2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先行、一致、滞后指数三者之间的时差关系体现得比较理想,其中先行指数平均超前4个月左右,滞后指数平均延后5个月左右图2 我国汽车工业一致指数与滞后指数我国汽车工业在2002~2003年内,出现了一轮井喷式的增长,而一致指数相应的表现为在2002年初开始快速上升,并在2003年3月份达到一个顶峰而后由于受SARS及宏观调控、市场供求关系波动等因素影响,市场需求出现下滑,景气指数一路处于下降通道,这一阶段持续了将近两年的时间,最终在2005年4月份达到谷底经过此番调整,我国汽车工业逐渐进入了一个健康、稳定、可持续的发展阶段,并开始了新一轮的景气上升阶段,景气指数也再次出现快速回升态势,并于2006年一季度重新达到周期顶部,此后在2006~2007年间,景气指数虽然仍处于短期的不断波动之中,但总体来看仍处于平稳的运行态势。

      二)2008年汽车市场总体景气状况分析在延续了自2006年开始的两年平稳波动运行的态势之后,2008年的汽车工业景气指数出现了较大幅度下滑,自5月达到了全年景气最高点95.60后,于2008年下半年再一次出现了较深幅度的下滑,下探至12月的88.65从下探深度来看,截至2008年12月,景气指数已经突破了2005年4月的历史最低点89.62从下滑速度来看,历史上上一次景气指数大幅下滑以2003年4月达到峰值为伊始,一路走低,于2005年4月达到最低点,下滑过程经历了整整两年时间而此次景气下滑,其起始标志可以认为自2007年8月开始,下滑趋势一直持续到2008年12月,下滑速度较2003~2005年的下滑更为迅速虽然此次景气指数出现了大幅度的下降,突破了历史上的最低水平,但从汽车工业景气指数体系中的先行指数来看,2008年下半年,先行指数的运行趋于平稳,下降势头逐渐减弱,且在2008年8月还出现了小幅回升从这一角度来判断,2009年年初的汽车工业景气指数将有可能放慢下降势头,逐渐企稳,出现缓慢回升的态势1.产销景气下半年出现明显下滑2008年,受国际环境和国内宏观调控的影响,我国汽车工业增长呈现前高后低的走势,尤其是进入下半年后,汽车产销量增速明显低于一、二季度(见图3、图4),从2008年8月份开始,汽车月度产销同比增速双双出现负增长,三季度后产销下滑加剧,特别是11月、12月产销同比快速下降,造成四季度产销同比双双呈现负增长,进一步加快了全年汽车产销增速回落。

      直接导致了全年产销增速的大幅下滑从各季度产销同比情况看:一季度汽车产销251.93万辆和257.87万辆,同比增长14.89%和21.42%;二季度产销268.03万辆和260.36万辆,同比增长18.40%和15.71%;三季度产销211.35万辆和204.69万辆,产量同比增长2.95%,销量下降1.79%;四季度产销203.20万辆和215.13万辆,同比下降14.37%和7.80%图3 2008年汽车产量月度走势图4 2008年汽车销量月度走势课题组根据汽车产销量构建了产销景气指数,以此反映汽车工业的生产与销售的景气走势(见图5)图5 汽车工业产销景气指数从历史表现来看,生产景气指数和销售景气指数两者之间具有非常强的同步性除2003年下半年两者出现一次短暂的时滞外,其余时间内均保持着同步增长与下降的趋势2008年下半年,产销景气指数的下滑态势十分明显,且下跌幅度已突破了历史上的最低点12月份,生产与销售景气指数分别为85.71和92.43,与2008年年初相比,分别下降了31.66点和23.16点,跌幅明显2008年我国汽车行业增速显著放缓和产销景气下滑,主要是因为受到各种不利因素的综合影响。

      尽管全球次贷危机和特大自然灾害等外部突发事件造成了一定负面影响,但影响程度有限其中,由于出口只占我国汽车整体销量非常小的比例,因此次贷危机对我国汽车市场的直接影响不大年初南方的冰冻灾害和5月份四川汶川的特大地震灾害,从事后月度的销售数据看,影响主要在局部市场,对全国的影响同样比较有限课题组认为,2008年国内汽车市场增速的大幅放缓,很大程度上与国内经济增长放缓的趋势相吻合,具有非常强的周期性特征2002~2007年,我国GDP增长率从9.1%开始逐年加快,2007年达到最高的11.9%国民经济景气周期的上升阶段,带动了同期国内汽车市场平均以超过GDP增长一倍的速度高速增长而2008年宏观经济走势掉头向下,比2007年下滑超过2个百分点,照此计算,影响汽车市场销量增速下滑超过10个百分点,与全年汽车市场增幅下滑的幅度基本接近2.利润景气指数下滑快于收入景气指数在宏观调控、特大自然灾害、股市财富效应消失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下,我国汽车行业经济效益增速明显减缓汽车销售放缓,直接导致了行业销售收入增速的下滑(见表3)2008年1~11月,全国汽车制造业累计实现产品销售收入20832.03亿元,同比增长19.15%,比上年同期降低了12.32个百分点,下滑幅度较大。

      表3 汽车制造业累计产品销售收入情况汽车行业景气持续下滑,利润增速出现大幅下降(见表4)1~11月,全国汽车制造业累计实现利润总额1239.03亿元,同比增长12.36%,比上年同期降低51.71个百分点多数企业实现利润低于上年同期,企业赢利水平下滑严重其中汽车工业重点企业(集团)2008年全年累计实现利润总额655.60亿元,同比下降7.06%,增幅同比下降64.8个百分点自2008年11月份开始,汽车工业重点企业(集团)工业增加值、利润总额出现负增长,其中12月份,汽车工业重点企业(集团)主营业务收入同比下降10.53%,利润总额同比下降了103.27%表4 2007、2008年汽车制造业。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