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微课案例作品登记表.doc

3页
  • 卖家[上传人]:壹****1
  • 文档编号:555654874
  • 上传时间:2022-10-07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74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重庆市信息技术应用案例作品登记表带有*标记项为必填项场景案例/情景案例*资源名称《合并同类项》探究教学案例描述*应用的场景通过简易多媒体技术支持,创设情境进行探究教学,让学生探索合并同类项的过程、利用苹果求和的模式理解内容、帮助学生理解合并同类项的方法资源主题类别一: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类别二:应用信息技术转变学习方式□T1信息技术引发的教育教学变革□T2多媒体教学环境认知与常用设备使用□T3学科资源检索与获取T4素材的处理与加工□T5多媒体课件制作□T6学科软件的使用□T7信息道德与信息安全T8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下的学科教学□T9交互多媒体环境下的学科教学□T10学科教学资源支持下的课程教学T11技术支持的课堂导入T12技术支持的课堂讲授□T13技术支持的学生技能训练与指导T14技术支持的总结与复习□T15技术支持的教学评价□T16网络学习空间的构建与管理□T17网络教学平台的应用□T18适用于移动设备的教学软件应用□T19网络教学环境中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T20移动学习环境中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T21技术支持的探究学习任务设计□T22技术支持的学习小组的组织与管理□T23技术支持的学习过程监控□T24技术支持的学习评价*学 科数学*学 段初中*申 报 人中学数学第三组张元其*所在省份重庆市万盛经开区*所在单位重庆市第106中学校*职 称中一*手 机13500345122*电子邮件445649328@.com*教材或课标依据案例涉及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二章《整式的加减》之《同类项》。

      课标依据是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之“掌握合并同类项的方法”教师简介(≤200字)张元其教师工作三十多多年,一直从事初中数学的教学工作,对待工作认真负责,积极参加各类培训和比赛,并且取得过市、区级比赛的荣誉善于研究教材教法,对制作课件有较高好的水平内容简介在七年级上册第二章《整式的加减》第三节《同类项》中,上一节课学习了同类项的概念,本节课学习怎样合并同类项,为进一步学习整式的加减打好基础背景描述(≤300字)七年级学生的生活经验还不够丰富,对用字母代替数字仍然存在抽象思维上的困难,因此想用课件来展示,因为课件容易通过直观地观察苹果的加法来转化为字母的加法这样学生从具体图片到字母转化就容易获得直观的感知并通过动画的模式让学生知道“只把系数相加,字母连同它的指数都不变”是很容易理解的事情前期准备(≤200字)为了达到学生掌握合并同类项的方法,提前制作了苹果相加的课件并配上提问,学生容易区别同类项是可以合并的,不是同类项是不能合并的为了突出“只把系数相加,字母连同它的指数都不变”这个合并的方法,制作了数字的动画,产生的效果更好实施过程(≤200字)直接说明学习目的就是合并同类项。

      然后通过苹果的相加,转化成字母的相加通过苹果和梨子不能相加,转化成不是同类项不能相加再进一步通过简单例子的训练,学生基本掌握了合并同类项的方法就是只把系数相加,字母连同它的指数都不变的方法再特别用数字的动画来加强只把系数相加的方法最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总结方法,用标准的语言叙述结束效果描述(≤200字)采用课件学习后,学生们从苹果相加,能够直观感受苹果的个数在变,苹果本身不变的道理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合并同类项的方法,并能够正确解答简单的合并同类项你的建议/思考(≤300字)对于未来可能的教师观众,针对这个案例涉及的信息技术应用,各位同行还可以做得更精彩,还可以用学生自己的互动来掌握合并同类项的方法专家点评(≤500字)其他补充*环境描述(≤300字)本校已经在各班使用了白板教学,有录播室进行了小组合作学习课改目前学生还没有直接使用多媒体教师已经掌握常规的课件制作和多媒体的使用,能够熟练应用多媒体技术手段辅助提高教学质量有关申明该资源为本人原创,若涉及知识产权纠纷等问题,本人自行承担如审核通过,本人同意授权中国教师研修网展示、分享申报人(签字):张元其附件2线下研修活动评价量表工作坊: 万盛经开区初中数学坊 坊主签字: 犹广江 学员姓名单位评价指标总分出勤(20分)作业交流(10分)作品设计(10分)最终作品(40分)坊主评价(20分)张林重庆市第一〇四中学校代世永重庆市第一〇四中学校王冠华重庆市第一〇四中学校赵正东重庆市第一〇四中学校傅洪英重庆市第一〇四中学校陈永林重庆市第一〇四中学校冉光静万盛经开区丛林学校谢丹凤万盛经开区丛林学校张元其重庆市第一〇六中学校说明:考核指标 1、考勤: 集中研修考勤20分 2、作业交流:完成作业并交流10分(校本研修) 3、作品设计:《信息技术应用案例作品登记表》:10分(集中研修提交) 4、最终作品:打磨完善后作品提交:40分 5、坊主评价:20分 (针对线下研修从参与度、活跃度、贡献度方面进行评价)。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