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方经济学:第十章 凯恩斯模型.ppt
74页LOGO第三部分第三部分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 1微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第十章第十章 凯恩斯模型凯恩斯模型第十章第十章 凯恩斯模型凯恩斯模型本章提要本章提要重点:重点:凯恩斯收入决定论凯恩斯收入决定论 现代收入决定论现代收入决定论 IS-LM模型模型难点:难点:两市场(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两市场(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 四部门(家庭、企业、政府和国外)四部门(家庭、企业、政府和国外) 均衡收入模型均衡收入模型2第十章第十章 凯恩斯模型凯恩斯模型第二节第二节 消费和储蓄消费和储蓄-消费函数,消费倾向与消费曲线消费函数,消费倾向与消费曲线-储蓄函数,储蓄倾向与储蓄曲线储蓄函数,储蓄倾向与储蓄曲线-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的关系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的关系1910.2 消费和储蓄消费和储蓄一、消费函数一、消费函数-消费函数(消费函数(consumption function))指居民指居民的消费支出和决定消费的变量之间的关系的消费支出和决定消费的变量之间的关系。
C=f((Y)()(凯恩斯假定只有收入决定消费支出凯恩斯假定只有收入决定消费支出))-平均消费倾向平均消费倾向 (Average propensity to consume,(Average propensity to consume,简称简称APCAPC))消费总量在收入总量中所占的比例消费总量在收入总量中所占的比例2010.2 消费和储蓄消费和储蓄-边际消费倾向边际消费倾向 (Marginal propensity of consume ,MPC)(Marginal propensity of consume ,MPC) 指在增加的收入中用于消费支出部分所占的比例,指在增加的收入中用于消费支出部分所占的比例,也就是消费增量对收入增量之比也就是消费增量对收入增量之比 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人们收入的增加必然要人们收入的增加必然要带来消费的增加,但是消费的增加总是小于收入带来消费的增加,但是消费的增加总是小于收入的增加,这是由人们的心理本性决定的的增加,这是由人们的心理本性决定的2110.2 消费和储蓄消费和储蓄-消费函数与消费曲线消费函数与消费曲线 a a代表收入代表收入Y Y为为0 0时的消费,叫做时的消费,叫做自发消费自发消费((autonomous consumptionautonomous consumption)) bYbY是随着收入变化而变化的消费,叫做是随着收入变化而变化的消费,叫做引致消费引致消费((induced consumptioninduced consumption)。
b b的经济含义是每增加一单位收入所增加的消费的经济含义是每增加一单位收入所增加的消费量,因此量,因此b b被称为边际消费倾向被称为边际消费倾向取值在0 0与与1 1之之间2210.2 消费和储蓄消费和储蓄C=YC=a+bY10.2 消费和储蓄消费和储蓄二、储蓄函数二、储蓄函数 储蓄函数(储蓄函数(saving function))是指居民的储是指居民的储蓄和决定储蓄的变量之间的关系蓄和决定储蓄的变量之间的关系 S=Y-C 平均储蓄倾向平均储蓄倾向APS是指在某一收入水平上,储是指在某一收入水平上,储蓄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蓄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 边际储蓄倾向边际储蓄倾向MPS是指在增加的收入中用于储是指在增加的收入中用于储蓄部分所占的比例蓄部分所占的比例2310.2 消费和储蓄消费和储蓄v边际储蓄倾向递增规律:边际储蓄倾向递增规律:收入的增加必然带来储收入的增加必然带来储蓄的增加,但是储蓄增加的速度要大于收入增加蓄的增加,但是储蓄增加的速度要大于收入增加的速度v边际储蓄倾向递增和边际消费倾向递减相对应,边际储蓄倾向递增和边际消费倾向递减相对应,是西方经济学中的两个重要理论观点是西方经济学中的两个重要理论观点储蓄函数与储蓄曲线储蓄函数与储蓄曲线 -a -a 是自发储蓄(是自发储蓄(autonomous savingautonomous saving)) ((l-bl-b)) 是边际储蓄倾向(是边际储蓄倾向(MPSMPS)) 边际消费倾向与边际储蓄倾向之和等于边际消费倾向与边际储蓄倾向之和等于1。
24S=-a+(1-b)Y10.2 消费和储蓄消费和储蓄三、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的关系三、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的关系v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互补: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互补:C+S=YC+S=Yv平均消费倾向和平均储蓄倾向互为余数,平均消费倾向和平均储蓄倾向互为余数,二者之和等于二者之和等于1 1 APC+APS=(C+S)/Y=1APC+APS=(C+S)/Y=1v边际消费倾向和边际储蓄倾向互为余数,边际消费倾向和边际储蓄倾向互为余数,二者之和等于二者之和等于1 1 MPC+MPS=(ΔC+ΔS)/ΔY=1MPC+MPS=(ΔC+ΔS)/ΔY=125第十章第十章 凯恩斯模型凯恩斯模型第三节第三节 投资函数和乘数投资函数和乘数-投资的定义和分类投资的定义和分类-资本边际效率资本边际效率-乘数原理与投资乘数乘数原理与投资乘数-加速原理加速原理2610.3投资函数和乘数投资函数和乘数 一、投资的定义和分类一、投资的定义和分类 投资投资也叫资本形成,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也叫资本形成,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社会社会的实际资本的增加的实际资本的增加,表现为生产能力的扩大,表现为生产能力的扩大-投资与资本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投资与资本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经济学上的投资与日常投资概念不同经济学上的投资与日常投资概念不同 经济学上的投资经济学上的投资是指社会实际资本的增是指社会实际资本的增加,包括厂房、设备和存货,即资本的存量加,包括厂房、设备和存货,即资本的存量发生了变动。
发生了变动 2710.3投资函数和乘数投资函数和乘数 投资从不同角度考察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种类投资从不同角度考察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种类1)按照投资和资本存量的关系,可以分为)按照投资和资本存量的关系,可以分为重置投资,净投资和总投资重置投资,净投资和总投资v重置投资:重置投资:是指用来补偿已消耗的资本设是指用来补偿已消耗的资本设备的投资,即折旧,决定于原资本量、使备的投资,即折旧,决定于原资本量、使用期限及其构成用期限及其构成v净投资:净投资:是指为增加资本存量而进行的投是指为增加资本存量而进行的投资决定于收入水平及其变化决定于收入水平及其变化v总投资总投资= =重置投资重置投资+ +净投资净投资2810.3投资函数、乘数和加速数投资函数、乘数和加速数 2)按照引起投资的原因不同,可以分为自发投)按照引起投资的原因不同,可以分为自发投资和引致投资资和引致投资v自发投资:自发投资:是指由独立的非经济因素(或者外生是指由独立的非经济因素(或者外生因素)所引起的投资,此种投资于国民收入或消因素)所引起的投资,此种投资于国民收入或消费的变化无关,投资会保持一定水平费的变化无关,投资会保持一定水平。
v引致投资:引致投资:是指由于国民收入或者消费变化而引是指由于国民收入或者消费变化而引起的投资引致投资与国民收入或者消费水平存起的投资引致投资与国民收入或者消费水平存在依赖关系,国民收入或者消费水平较高必将导在依赖关系,国民收入或者消费水平较高必将导致较多的投资致较多的投资v二者在现实中很难区分二者在现实中很难区分2910.3投资函数、乘数和加速数投资函数、乘数和加速数 3)按照投资者是否参与经营,可以分为直接投资)按照投资者是否参与经营,可以分为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v直接投资:直接投资:是指投资者自己直接建立某种企是指投资者自己直接建立某种企业所进行的投资业所进行的投资v间接投资:间接投资:是指以资本输出形式的投资活动,是指以资本输出形式的投资活动,间接投资通常对被投资者负有债权关系间接投资通常对被投资者负有债权关系 - - 购买债券购买债券 - - 直接借贷直接借贷 3010.3投资函数和乘数投资函数和乘数4)按照投资内容,可以分为非住宅固定投资,住)按照投资内容,可以分为非住宅固定投资,住宅固定投资和存货投资,三者之和为总投资宅固定投资和存货投资,三者之和为总投资v非住宅固定投资非住宅固定投资是指厂商建造厂房,购置设备的是指厂商建造厂房,购置设备的投资,投资,随经济周期变化而波动随经济周期变化而波动。
v住宅固定投资住宅固定投资是指建筑住宅和公寓的投资这种是指建筑住宅和公寓的投资这种投资投资受利率变动影响大受利率变动影响大v存货投资存货投资是指存货是处于生产过程中的产品和待是指存货是处于生产过程中的产品和待出售的成品的存量,包括原材料、在产品和企业出售的成品的存量,包括原材料、在产品和企业暂时持有的待售的产成品存货投资可分为暂时持有的待售的产成品存货投资可分为计划计划存货(自愿存货)和计划外存货(非自愿存货),存货(自愿存货)和计划外存货(非自愿存货),它们对总需求状况具有不同的含义它们对总需求状况具有不同的含义3110.3投资函数、乘数和加速数投资函数、乘数和加速数二、资本边际效率二、资本边际效率1投资函数投资函数v国民收入国民收入Y Y国民收入越高,对投资的需求就越国民收入越高,对投资的需求就越高,因此高,因此投资需求与国民收入正相关投资需求与国民收入正相关v资本市场的利率资本市场的利率r r利率越高,成本越高,投资利率越高,成本越高,投资者进行投资的需求越低,因此者进行投资的需求越低,因此投资需求与利率负投资需求与利率负相关相关v短期理论,假设短期理论,假设Y不变,投资只同利率负相关。
不变,投资只同利率负相关32 10.3投资函数、乘数和加速数投资函数、乘数和加速数2、凯恩斯的资本边际效率、凯恩斯的资本边际效率--MEC 资本边际效率资本边际效率MECMEC,,Marginal Marginal Efficiency of Capital, Efficiency of Capital, 指的是预期增指的是预期增加一个单位投资可以得到的利润率,亦可加一个单位投资可以得到的利润率,亦可称之为称之为资本的预期利润率资本的预期利润率 凯恩斯认为,凯恩斯认为,MECMEC随着社会投资的不随着社会投资的不断增加而呈现递减趋势断增加而呈现递减趋势——凯恩斯第二大心凯恩斯第二大心理规律理规律3310.3投资函数、乘数和加速数投资函数、乘数和加速数资本边际效率递减规律资本边际效率递减规律 凯恩斯认为资本边际效率自身会随着投资量凯恩斯认为资本边际效率自身会随着投资量的增加而递减:的增加而递减: 一方面,随着投资的增加,使用资本设备的一方面,随着投资的增加,使用资本设备的成本会增加(资本设备的耗费越来越高,或者修成本会增加(资本设备的耗费越来越高,或者修理费用越来越高等),如果其他条件不变投资的理费用越来越高等),如果其他条件不变投资的预期利润率也将下降;预期利润率也将下降; 另一方面,资本设备所产物品的供给也会随另一方面,资本设备所产物品的供给也会随着投资的增加而增加,将导致产品滞销或者降价,着投资的增加而增加,将导致产品滞销或者降价,因而预期收益也会减少。
因而预期收益也会减少34凯恩斯假设资本品价格不变凯恩斯假设资本品价格不变10.3投资函数、乘数和加速数投资函数、乘数和加速数MECMEC递减规律在凯恩斯经济理论中的意义递减规律在凯恩斯经济理论中的意义v资本边际效率递减的规律,使得资本主义经济中资本边际效率递减的规律,使得资本主义经济中的私人投资需求是不足的的私人投资需求是不足的v资本边际效率递减规律对凯恩斯经济理论有着重资本边际效率递减规律对凯恩斯经济理论有着重要意义要意义——公共投资的必要性公共投资的必要性v凯恩斯对经济危机的论述认为,经济危机的主要凯恩斯对经济危机的论述认为,经济危机的主要原因在于原因在于MECMEC突然大幅度下降,引起社会投资的突然大幅度下降,引起社会投资的急剧减少,这样将导致经济危机甚至经济衰退急剧减少,这样将导致经济危机甚至经济衰退----心理危机论心理危机论 35 凯恩斯投资需求理论的不足凯恩斯投资需求理论的不足 --归咎于心理因素归咎于心理因素10.3投资函数、乘数和加速数投资函数、乘数和加速数三、乘数原理与投资乘数三、乘数原理与投资乘数1、乘数的概念与种类、乘数的概念与种类 西方经济学中的乘数理论是考察和分析在西方经济学中的乘数理论是考察和分析在社会经济活动中某一因素的变化或某一变量的增社会经济活动中某一因素的变化或某一变量的增减,所引起的一系列连锁反应的状态和结果,即减,所引起的一系列连锁反应的状态和结果,即研究一个因素或变量的变化对整个社会经济活动研究一个因素或变量的变化对整个社会经济活动的影响程度的影响程度 乘数原理运用于不同的领域和方面,就有不同的乘数原理运用于不同的领域和方面,就有不同的乘数乘数3610.3投资函数、乘数和加速数投资函数、乘数和加速数2、投资乘数、投资乘数v是指投资增加与国民收入增加的比例关系,表明是指投资增加与国民收入增加的比例关系,表明投资变动会引起国民收入数倍的变动。
投资变动会引起国民收入数倍的变动v当总投资增加当总投资增加ΔIΔI时,国民收入增量时,国民收入增量ΔYΔY将是投资将是投资增加量增加量ΔIΔI的若干倍(的若干倍(K K倍),倍),K K就是投资乘数就是投资乘数37 10.3投资函数、乘数和加速数投资函数、乘数和加速数v投资乘数是边际储蓄倾向的倒数,是投资乘数是边际储蓄倾向的倒数,是1 1减去边际减去边际消费倾向的倒数消费倾向的倒数v乘数大小同乘数大小同MPCMPC正相关 MPCMPC越大,越大,K K越大;越大;MPCMPC越小,越小,K K越小v乘数大小同乘数大小同MPSMPS反相关 MPSMPS越大,越大,K K 越小;越小;MPSMPS越小,越小,K K越大v投资乘数的作用具有两面性一方面投资的增加投资乘数的作用具有两面性一方面投资的增加会引起国民收入按会引起国民收入按K K倍增加,但是另一方面投资倍增加,但是另一方面投资的减少也会引起国民收入按照的减少也会引起国民收入按照K K倍减少,因此我倍减少,因此我们说投资乘数具有们说投资乘数具有双刃剑效应双刃剑效应38第十章第十章 凯恩斯模型凯恩斯模型第四节第四节 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均衡收入与均衡条件均衡收入与均衡条件-消费消费- -投资法决定的两部门均衡收入投资法决定的两部门均衡收入-消费消费- -投资法决定的三部门均衡收入投资法决定的三部门均衡收入3910.4 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一、均衡收入与均衡条件一、均衡收入与均衡条件1、均衡收入、均衡收入就是处于均衡状态下的国民收入就是处于均衡状态下的国民收入-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水平不变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水平不变-整体经济处于小于充分就业状态且存在闲置资源,整体经济处于小于充分就业状态且存在闲置资源,国民收入的变化取决于资源利用情况狂国民收入的变化取决于资源利用情况狂-物价保持稳定,国民收入变化取决于实际产品与物价保持稳定,国民收入变化取决于实际产品与劳务数量的变化。
劳务数量的变化国民收入均衡是指实际国民收国民收入均衡是指实际国民收入的均衡入的均衡2、决定均衡收入的基本条件:、决定均衡收入的基本条件:总支出总支出= =总收入总收入 总需求总需求= =总供给总供给4010.4 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41二、消费二、消费-投资法均衡的两部门均投资法均衡的两部门均衡收入衡收入-凯恩斯均衡收入决定模型凯恩斯均衡收入决定模型-Y=C+I, Y=C+S Y=C+I, Y=C+S C+I=C+SC+I=C+S 其中,其中,Y Y表示总收入和总支出表示总收入和总支出 C C、、S S表示预期的消费和储蓄表示预期的消费和储蓄 I I表示厂商的预期投资表示厂商的预期投资- - 凯恩斯认为预期的凯恩斯认为预期的I I和和S S可能不相等,但是可能不相等,但是经过均衡调整的实际经过均衡调整的实际I I和实际和实际S S必定相等必定相等 10.4 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消费消费-投资法均衡的两部门均衡收入投资法均衡的两部门均衡收入42总支出总支出=C+I总收入总收入Y=C+S总支出总支出=总收入总收入Y=C+IOE总支出线总支出线=C+IFF充分就业的国民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水平收入水平Ye45ºY1Y2C线线10.4 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v均衡点均衡点E E是家庭部门是家庭部门预期消费预期消费和厂商和厂商预期投资预期投资支支出之和构成的总支出恰好等于总收入出之和构成的总支出恰好等于总收入v如果如果总收入大于总支出或者总供给大于总需求总收入大于总支出或者总供给大于总需求,,生产供大于求,存货增加,价格降低,厂商选择生产供大于求,存货增加,价格降低,厂商选择缩减生产规模,国民收入减少,一直达到均衡水缩减生产规模,国民收入减少,一直达到均衡水平。
平v如果如果总收入小于总支出或者总供给小于总需求总收入小于总支出或者总供给小于总需求,,生产供不应求,存货减少,价格上升,厂商选择生产供不应求,存货减少,价格上升,厂商选择扩大生产规模,国民收入增加,一直达到均衡水扩大生产规模,国民收入增加,一直达到均衡水平平v均衡状态不等于理想状态,均衡收入水平小于充均衡状态不等于理想状态,均衡收入水平小于充分就业时的国民收入水平分就业时的国民收入水平43政府政府10.4 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消费消费-投资法均衡的三部门均衡收入投资法均衡的三部门均衡收入44总支出总支出=C+I+G总收入总收入Y=C+S+T总支出总支出=总收入总收入Y=C+I+GOE总支出线总支出线=C+I+GFF充分就业的国民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水平收入水平Ye45ºC+I线线10.4 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v政府经济行为和主要作用是征税政府经济行为和主要作用是征税T T和进行和进行政府支出政府支出G Gv非均衡状态可以得到自发调整达到均衡状非均衡状态可以得到自发调整达到均衡状态态v政府经济行为的存在可以对私人投资与消政府经济行为的存在可以对私人投资与消费产生积极的作用,弥补社会私人投资不费产生积极的作用,弥补社会私人投资不足,增加国民收入,使整个社会向充分就足,增加国民收入,使整个社会向充分就业状态发展。
业状态发展45第十章第十章 凯恩斯模型凯恩斯模型第五节第五节 IS-LM模型模型-ISIS曲线曲线-LMLM曲线曲线-IS-LMIS-LM模型模型4610.5 IS-LM模型模型一、一、IS-LM模型的由来模型的由来-英国经济学家希克斯英国经济学家希克斯 (John Hicks)(John Hicks) -- -- 《《凯恩斯先生和古典学派凯恩斯先生和古典学派》》 --IS-LL--IS-LL模型模型-美国经济学家汉森美国经济学家汉森 (Alvin Hansen)(Alvin Hansen) -- -- 《《货币理论与财政政策货币理论与财政政策》》 -- -- 《《凯恩斯学说指南凯恩斯学说指南》》 -- IS-LM-- IS-LM模型模型47注:产品市场:注:产品市场:I投资和投资和S储蓄;储蓄; 货币市场:货币市场:L货币需求和货币需求和M货币供给货币供给 消费函数:消费函数:C=CC=C((Y Y)) 投资函数:投资函数:I=II=I((r r)) 总需求:总需求:Y=CY=C((Y Y))+ I+ I((r r)) 储蓄函数:储蓄函数:S S=S=S((Y Y)) 消费函数:消费函数:C=CC=C((Y Y)) 总供给:总供给: Y=SY=S((Y Y))+ C+ C((Y Y)) 均衡条件:均衡条件: I I((r r)) = = S S((Y Y)) 商品市场均衡条件就是当投资等于储蓄时利息率商品市场均衡条件就是当投资等于储蓄时利息率和国民收入的组合点运动的轨迹,称为和国民收入的组合点运动的轨迹,称为ISIS曲线。
曲线 二、商品市场的均衡:二、商品市场的均衡:IS曲线曲线商品市场的均衡条件商品市场的均衡条件4810.5 IS-LM模型模型rI0I = I ( r )SY0S = S ( Y )SI0450rY0( a )( c )( b )( d )( a )图为投资函数,图为投资函数,( c )图为储蓄函数,图为储蓄函数,( b )图为储蓄等于投资的工具图图为储蓄等于投资的工具图在在450线线上上的的任任意意点点都都是是储储蓄蓄与与投投资资的的均均衡衡点点,,因因此此也也就就是是总总供供求求的的均均衡衡点点我们任意找一点我们任意找一点AASAIAYArA在在A点点,,投投资资为为IA,,储储蓄蓄为为SA;;投投资资要要达达到到IA的的水水平平,,利利息息率率必必须须为为 rA ;;储储蓄蓄要要达达到到SA的的水水平平,,实实际际国国民民收收入入必必须须达达到到YA的的水水平平显显然然,,在在图图((d))中中的的A’点点就就是是储储蓄蓄等等于于投投资资的的利利息息率率和和总总产产量量的的组组合A’用用同同样样的的方方法法可可以以找找到到图图((d))中中与与图图((b))中中B点点相相应应的的B’点点。
连连接接A’B’点点,,就是就是IS曲线BSBIBYBrBB’ISC ’D ’10.5 IS-LM模型模型49 ISIS曲线曲线v利率利率 R R1 ● A R2 ● B ISIS曲线曲线 0 Y1 Y2 YS
它只表明当间的关系并不是因果关系它只表明当利利息率和国民收入息率和国民收入存在着这样一种反方向变存在着这样一种反方向变动关系时,投资和储蓄保持相等,产品市动关系时,投资和储蓄保持相等,产品市场均衡的条件得到了满足场均衡的条件得到了满足52 (1)(1)货币的需求:取决于流动偏好货币的需求:取决于流动偏好 三个动机:三个动机:交易动机、谨慎动机、投机动机交易动机、谨慎动机、投机动机 三、货币市场的均衡:三、货币市场的均衡:LM曲线曲线1.货币的需求与供给货币的需求与供给L L1 1====L L1 1( (Y Y) )L L2 2====L L2 2( (r r) )L==L1+L2==L1(Y)+L2(r)10.5 IS-LM模型模型53 交易的货币需求交易的货币需求 用于交易目的的货币需求取决于人们交易的数用于交易目的的货币需求取决于人们交易的数量,交易数量随着收入的变化而变化,量,交易数量随着收入的变化而变化,所以交易的所以交易的货币需求货币需求是收入的函数是收入的函数 预防性货币需求预防性货币需求 人们持有货币的第二个动机是谨慎动机,即人人们持有货币的第二个动机是谨慎动机,即人们为了预防意外的支出而持有一部分货币的动机这们为了预防意外的支出而持有一部分货币的动机这部分货币需求称为谨慎的货币需求或预防性货币需部分货币需求称为谨慎的货币需求或预防性货币需求,与收入求,与收入Y密切相关。
密切相关10.5 IS-LM模型模型 交易动机和谨慎动机支配下所需货币量通称交易动机和谨慎动机支配下所需货币量通称为交易需求,都与为交易需求,都与Y Y相关54投机性货币需求投机性货币需求 人们为了抓住有利的购买生利资产等有价证人们为了抓住有利的购买生利资产等有价证券的机会而保持货币的动机为满足投机动机而券的机会而保持货币的动机为满足投机动机而持有的货币量取决于自己对该证券未来的价格水持有的货币量取决于自己对该证券未来的价格水平的预期这种预期与预期的利息率变动息息相平的预期这种预期与预期的利息率变动息息相关 由于利息率与债券价格反相关,所以,预期由于利息率与债券价格反相关,所以,预期利息率下降就是预期债券价格上升,预期利息率利息率下降就是预期债券价格上升,预期利息率上升就是预期债券价格下降上升就是预期债券价格下降10.5 IS-LM模型模型在投机支配下,对货币的需求量是利息率的函数在投机支配下,对货币的需求量是利息率的函数5510.5 IS-LM模型模型灵活偏好陷阱灵活偏好陷阱—凯恩斯陷阱凯恩斯陷阱 当利息率下降的足够低的时候,当利息率下降的足够低的时候,投机投机的货币需求将变得无限大,这意味着几乎的货币需求将变得无限大,这意味着几乎所有的人都会预期利息率将会上升,从而所有的人都会预期利息率将会上升,从而都抛出了手中的债券,都抛出了手中的债券,““全部资产全部资产””都以都以货币的形式存在。
资产货币需求曲线的利货币的形式存在资产货币需求曲线的利息率弹性变得无限大,这时利息率也将停息率弹性变得无限大,这时利息率也将停止下降5710.5 IS-LM模型模型vL1L1表示交易需求,表示交易需求,L2L2表示投机需求,表示投机需求,vL1=L1(Y), L2=L2(i)L1=L1(Y), L2=L2(i)vL1+L2L1+L2的全部货币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全部货币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56L1=L1(Y)L2=L2(i)iLiLL=L1(Y) + L2(i)凯恩斯陷阱凯恩斯陷阱10.5 IS-LM模型模型((2 2)货币的供给)货币的供给v狭义的货币供给就是指硬币(辅币),纸币,银狭义的货币供给就是指硬币(辅币),纸币,银行活期存款行活期存款v广义的等于狭义货币供给加上银行的定期存款广义的等于狭义货币供给加上银行的定期存款v货币供给是一个存量,是指一个国家在某一个时货币供给是一个存量,是指一个国家在某一个时点上保持的不属于政府和银行所有的硬币,纸币点上保持的不属于政府和银行所有的硬币,纸币和银行存款的总和和银行存款的总和v货币供给量决定于国家经济政策,中央银行按照货币供给量决定于国家经济政策,中央银行按照货币政策来控制货币供给量的大小。
货币政策来控制货币供给量的大小5810.5 IS-LM模型模型v名义货币量名义货币量是指用货币票面价值计算而不考虑实是指用货币票面价值计算而不考虑实际购买力变化的货币量际购买力变化的货币量mvM代表实际货币量代表实际货币量,,P代表价格水平代表价格水平 M=m/Pv实际货币供给量实际货币供给量M分为两个部分:分为两个部分: 满足交易需求的满足交易需求的M1 满足投机需求的满足投机需求的M2 M=M1+M2v均衡均衡 M=m/P=L1(Y)+L2((i))59货币供给等于货币需求货币供给等于货币需求时时的收入和利息率的所的收入和利息率的所有组合点组成有组合点组成LM曲线曲线rM20投机需求投机需求M2 = L2 ( r )M1Y0交易需求交易需求M1 = L1 ( Y )M1M20货币供给货币供给 M=M1+M2rY0( a )( c )( b )( d )M1BM2AYBrA在在A点,点,交易需求交易需求为为M1A,,对对应应的的国国民民收收入入为为YA;;投投机机需需求求为为M2A,,对对应应的的利利息息率率为为 rA ;;这这说说明明,,要要满满足足货货币币供供给给等等于于货货币币交交易易需需求求与与投投机机需需求求之之和和,,实实际际国国民民收收入入必必须须达达到到YA的的水水平平的的同同时时,,利利息息率率必必须须达达到到rA 。
显显然然,,在在图图((d))中中的的A’点点就就是是货货币币需需求求等等于于供供给给的的利利息息率率和和总产量的组合总产量的组合A’用用同同样样的的方方法法可可以以找找到到图图((d))中中与与图图((b))中中B点点相相应应的的B’点点连连接接A’B’点点,,就是就是LM曲线M1AM2BYArBB’LMC ’D ’10.5 IS-LM模型模型60ABLMRYLM曲线曲线L﹤ML﹤ML﹥ML﹥M10.5 IS-LM模型模型6110.5 IS-LM模型模型LM曲线小结曲线小结v货币市场的均衡意味着利率与收入水平同货币市场的均衡意味着利率与收入水平同方向变动方向变动v该关系由向右上方倾斜的该关系由向右上方倾斜的LMLM曲线表示曲线表示v 注意:注意:LMLM曲线所表示的利率与国民收入之曲线所表示的利率与国民收入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因果关系它只表明当利间的关系并不是因果关系它只表明当利息率和国民收入存在着这样一种同方向变息率和国民收入存在着这样一种同方向变动关系时,货币需求和货币供给保持相等,动关系时,货币需求和货币供给保持相等,货币市场均衡的条件得到了满足货币市场均衡的条件得到了满足 6310.5 IS-LM模型模型四四. IS——LM模型模型v商品市场的均衡和货币市场的均衡相结合,就达商品市场的均衡和货币市场的均衡相结合,就达到了两个市场的共同均衡,又称双重均衡,这就到了两个市场的共同均衡,又称双重均衡,这就是是IS-LMIS-LM模型模型。
v横轴表示收入,纵轴表示利率横轴表示收入,纵轴表示利率v向下倾斜的向下倾斜的ISIS曲线上任何一点对应着商品市场的曲线上任何一点对应着商品市场的均衡向上倾斜的均衡向上倾斜的LMLM曲线上对应的任意一点对应曲线上对应的任意一点对应着货币市场的均衡只有在着货币市场的均衡只有在E E点,两个均衡条件点,两个均衡条件都满足即都满足即E E点上对应的产出点上对应的产出Y Y和利率和利率I I为均衡产为均衡产出和均衡利率,在出和均衡利率,在E E点上,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点上,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达到均衡达到均衡6410.5 IS-LM模型模型65IS区域产品市场货币市场ⅠⅡⅢⅣis 有超额产品需求i>s 有超额产品需求L
收收入入= =生生产产多多少少最最终终产产品而不是售出多少产品品而不是售出多少产品 ASAS产产品品价价值值实实现现的的过过程程价价值值实实现现= =卖卖了了多多少最终产品而不是生产多少少最终产品而不是生产多少 ADAD宏观经济学中最基本的概念:宏观经济学中最基本的概念:总供给总供给ASAS((Aggregate SupplyAggregate Supply))总需求总需求ADAD((AggregateDemandAggregateDemand ))v总供给总供给是以货币表示的一国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是以货币表示的一国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的价值总和的所有最终产品的价值总和, ,或者说总供给是各或者说总供给是各种要素的种要素的收入收入总和总和v总需求总需求是以货币表示的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全社是以货币表示的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全社会对商品和劳务的需求总量,或者说总需求是会对商品和劳务的需求总量,或者说总需求是各项各项支出的总和支出的总和vAS=ADAS=AD,社会生产达到均衡状态,社会生产达到均衡状态4第十章第十章 凯恩斯模型凯恩斯模型第一节第一节 “凯恩斯革命凯恩斯革命”-古典宏观经济模型古典宏观经济模型-对传统理论的批判与凯恩斯革命对传统理论的批判与凯恩斯革命-凯恩斯就业理论体系凯恩斯就业理论体系510.1 凯恩斯革命凯恩斯革命一、古典宏观经济模型一、古典宏观经济模型(一)基本观点(一)基本观点1 1、假设前提:完全竞争和充分就业、假设前提:完全竞争和充分就业2 2、古典宏观经济模型的特点是把经济体系所有市、古典宏观经济模型的特点是把经济体系所有市场划分为四个市场:劳动市场、货币市场、资本场划分为四个市场:劳动市场、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和产品市场。
把经济行为主体分为两类:家市场和产品市场把经济行为主体分为两类:家庭和企业庭和企业3 3、萨伊定律、萨伊定律SaySay’’s Laws Law:供给创造需求:供给创造需求4 4、整个社会经济的常态是充分就业均衡、整个社会经济的常态是充分就业均衡 610.1 凯恩斯革命凯恩斯革命v充分就业(充分就业(full employment)) 所有愿意工作的人都处于受雇佣或自我雇佣状态所有愿意工作的人都处于受雇佣或自我雇佣状态v自愿失业(自愿失业(voluntary unemployment)) 由于不愿意按照现行货币工资水平和工作条件就业而引起的失业由于不愿意按照现行货币工资水平和工作条件就业而引起的失业v非自愿失业(非自愿失业(involuntary unemployment)) 劳动者愿意按照现行货币工资水平和工作条件就业,但却找不劳动者愿意按照现行货币工资水平和工作条件就业,但却找不到工作,包括:到工作,包括: - -摩擦性失业(摩擦性失业(frictional unemploymentfrictional unemployment)) 由于劳动者变换工作以及由于工作的季节性而引起的失业。
由于劳动者变换工作以及由于工作的季节性而引起的失业 - -结构性失业(结构性失业(structural unemploymentstructural unemployment)) 现有劳动者素质不能适应经济变化后岗位的要求而引起的失业现有劳动者素质不能适应经济变化后岗位的要求而引起的失业 - -周期性失业(周期性失业(cyclical unemploymentcyclical unemployment)) 由于经济衰退、总需求不足而引起的失业由于经济衰退、总需求不足而引起的失业 不能接受不能接受810.1 凯恩斯革命凯恩斯革命(三)货币市场(三)货币市场 货币数量货币数量M M仅仅决定的是货币的价格水平仅仅决定的是货币的价格水平P P,,对实际对实际ASAS不产生任何影响,因此在古典经济学中,不产生任何影响,因此在古典经济学中,有关货币市场的研究只能处于次要地位有关货币市场的研究只能处于次要地位 货币市场的货币量变动货币市场的货币量变动M M只与总价格水平只与总价格水平P P有有关,且关,且M M的变动是因,的变动是因,P P的变动是果,充分就业下的变动是果,充分就业下的的Y Y0 0不随不随M M的变动而变动。
的变动而变动9M M的变动最终改变的是的变动最终改变的是ADAD,与,与ASAS无关无关10.1 凯恩斯革命凯恩斯革命(四)资本市场(四)资本市场-储蓄储蓄S S是利率是利率R R的增函数的增函数-投资投资I I是利率是利率R R的减函数的减函数I I↑↑=I=I((R R↓↓))S S↓↓=S=S((R R↓↓)) 利率的灵活变动可以使资本市场上的资本利率的灵活变动可以使资本市场上的资本供求达到均衡供求达到均衡 I IS S,意味着储蓄全部转为,意味着储蓄全部转为投资,使得投资,使得AD=ASAD=AS1010.1 凯恩斯革命凯恩斯革命(五)(五)产品市场产品市场 萨伊定律萨伊定律 SaySay’s Laws Law 供给创造它自身的需求供给创造它自身的需求((Supply create its own demand.Supply create its own demand.))-商品和劳务的供求在总体上完全平衡商品和劳务的供求在总体上完全平衡-不存在生产过剩导致的经济危机不存在生产过剩导致的经济危机-市场的充分就业为常态市场的充分就业为常态v萨伊定律说明,产品市场的供需关系可以自动达到均衡萨伊定律说明,产品市场的供需关系可以自动达到均衡1110.1 凯恩斯革命凯恩斯革命二、对传统理论的批判与凯恩斯革命二、对传统理论的批判与凯恩斯革命v新古典(特别是萨伊定律)认为不存在产品过剩的危机且新古典(特别是萨伊定律)认为不存在产品过剩的危机且充分就业为常态。
凯恩斯否认充分就业的常态,认为充分就业为常态凯恩斯否认充分就业的常态,认为小于小于充分就业的均衡才是经常状态充分就业的均衡才是经常状态,因此经济危机和失业不可,因此经济危机和失业不可避免v新古典否认周期性失业的存在凯恩斯认为,新古典否认周期性失业的存在凯恩斯认为,周期性失业周期性失业确实存在,且由有效需求不足造成确实存在,且由有效需求不足造成,只有消除周期性失业,,只有消除周期性失业,才能达到充分就业,因此提出了著名的有效需求理论才能达到充分就业,因此提出了著名的有效需求理论v新古典认为工资水平的变化能够自动消除失业凯恩斯认新古典认为工资水平的变化能够自动消除失业凯恩斯认为,现实生活中真实工资为,现实生活中真实工资W/PW/P水平即使下降,工人依然选择水平即使下降,工人依然选择受雇而不退出市场,所以受雇而不退出市场,所以工资水平的变化不能降低劳动量工资水平的变化不能降低劳动量的供给1310.1 凯恩斯革命凯恩斯革命v新古典认为利息率的自动调节可以使储蓄永远等于投资新古典认为利息率的自动调节可以使储蓄永远等于投资凯恩斯认为,凯恩斯认为,储蓄和投资储蓄和投资时不同人分别作出的不同决策,时不同人分别作出的不同决策,不能简单地自动联系在一起,更不能简单地自动联系在一起,更不可能永远相等不可能永远相等。
v新古典认为货币数量的变化对产出不具影响新古典认为货币数量的变化对产出不具影响凯恩斯认凯恩斯认为为M M的变化对产出的变化对产出Y Y和就业和就业N N有直接的影响有直接的影响凯恩斯革命的实质凯恩斯革命的实质v以低于充分就业的理论替代充分就业以低于充分就业的理论替代充分就业v以国家干预主义反对自由放任主义以国家干预主义反对自由放任主义v以宏观经济分析取代微观经济分析以宏观经济分析取代微观经济分析 以国家干预经济学替代自由放任经济学以国家干预经济学替代自由放任经济学1410.1 凯恩斯革命凯恩斯革命三、三、 凯恩斯就业理论体系凯恩斯就业理论体系 一个核心三个规律一个核心三个规律核心:有效需求理论核心:有效需求理论 有效需求是指市场上有支付能力或有购买能力的有效需求是指市场上有支付能力或有购买能力的需求需求. .有效需求决定整个社会收入水平、产量水平有效需求决定整个社会收入水平、产量水平和就业水平和就业水平三个基本心理规律:三个基本心理规律: 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 资本边际效率递减规律资本边际效率递减规律 流动偏好流动偏好1510.1 凯恩斯革命凯恩斯革命v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边际消费倾向递减 在增加的收入中,用于消费的部分越来越少,用在增加的收入中,用于消费的部分越来越少,用于储蓄的部分越来越多,必然造成消费需求不足于储蓄的部分越来越多,必然造成消费需求不足。
v资本边际效率递减资本边际效率递减 投资的不断扩大导致投资成本上升,投资回报因投资的不断扩大导致投资成本上升,投资回报因价格下降而递减,投资者信心不足,必然造成投价格下降而递减,投资者信心不足,必然造成投资不足资不足v流动偏好流动偏好 人们倾向于以货币形式保持一部分财富,以满足人们倾向于以货币形式保持一部分财富,以满足日常开支、意外开支和进行投机的需要,也是造日常开支、意外开支和进行投机的需要,也是造成投资需求不足的一个主要原因成投资需求不足的一个主要原因1610.1 凯恩斯革命凯恩斯革命凯恩斯就业理论体系凯恩斯就业理论体系v有效需求不足造成失业有效需求不足造成失业17消费倾向消费倾向递减递减商品滞销商品滞销 价格下降价格下降消费需求消费需求递减递减缩减生产缩减生产裁退工人裁退工人厂商收益厂商收益降低降低失业失业10.1 凯恩斯革命凯恩斯革命v有效需求不足造成低于充分就业的状态为有效需求不足造成低于充分就业的状态为社会经济的经常状态社会经济的经常状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