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婴幼儿精细运动发育演示课件.ppt
102页婴幼儿精细运动发育,1,,第一节,精细运动发育规律,返回目录,2,,个体主要凭借手以及手指等部位的小肌或小肌群的运动; 在感知觉、注意等心理活动的配合下完成特定任务的能力精细运动能力,返回目录,3,,姿势和移动,精细运动,视觉功能,,,,,返回目录,4,,一、手功能发育,,返回目录,5,,人类的手是最复杂最精细的器官,是认识客观世界、与外界交往的一种重要器官返回目录,6,,7,正常手功能,,8,运动功能特点,手的基本动作 抓握动作 力性抓握 精细抓握 非抓握动作,,非 抓 握 动 作,抓 握 动 作,,,,,,,力性抓握,精细抓握,,,,,,,,,,,手 的 基 本 动 作,悬浮,托举,推,压,触,击打,球形抓握,柱状抓握,拉,三指捏,侧捏,指腹捏,指尖捏,,,,返回目录,9,,10,13种基本形式,悬浮 约束 推 压 触 勾状抓握,球形掌握 球形指尖握(拉) 柱状抓握 指尖捏 指腹捏 侧捏 三指尖捏,,,11,手的功能,托举,悬浮,,12,手的功能,推压(push and press),触摸(touch),,13,手的功能,球形掌握,击打,球形指尖握,,14,手的功能,动态操作,,15,手的功能,柱状抓握,,16,手的功能,勾拉(hook and pull),,17,手的功能,二指尖捏,三尖捏,,18,手的功能,侧捏,,精细动作,伸手取物 手掌大把抓握较大物品 拇指与其它手指分开取一些小的物品 拇指与食指分开准确捏取一些很小的东西(花生、纽扣、小豆子、小丸等,拿铅笔画画、翻书、搭积木、串珠子等)。
返回目录,19,,进行复杂精细运动前提,腕关节可在各个方向活动 将手伸向物体 抓握物体 随意放下物体,,,返回目录,20,,抓握动作发育规律,返回目录,21,,握持反射的消失,开始出现无意识的抓握 标志着手的动作开始发育,无意识抓握向随意抓握发育,3个月左右,,返回目录,22,,主要表现为:,拇指和其余四指对立的抓握动作 抓握动作过程中的手眼逐渐协调,6个月左右,婴儿注意到手的存在且能随意张开,开始出现随意抓握动作 标志手动作发展的飞跃,,,返回目录,23,,手掌的尺侧(小拇指侧)握物,全手掌抓握,手指握物 拇指、食指对指捏物,前臂旋转运动功能发育 桡侧抓握或抓捏,3月,5月,68月,9 10月,(2)尺侧抓握向桡侧抓握发育,返回目录,24,,(3) 由不成熟的抓握模式 (全手掌抓握模式) 向成熟的对指抓握模式发育,返回目录,25,,近端关节 生后7个月开始 远端关节 手指捏住物体,,稳 定 点,,返回目录,26,,逐步学会拇指与其余四指对立的 抓握动作人类操作的典型方式。
抓握动作过程中,逐步形成眼和手, 即视觉和运动觉联合的协调运动返回目录,27,,会抓握动作 逐渐学会张开手放开物体4)由抓握物体向放开物体发育,首先,然后,,返回目录,28,,2.抓握动作发育过程,,返回目录,29,,抓握动作的发育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肩、肘部运动,指尖活动,,返回目录,30,,婴儿在出生后 413个月的抓握动作发育过程 发现任何阶段的抓握动作: 视觉搜索物体 接近物体 抓住物体 放开物体,31,,,抓握动作发育的意义,通过抓握物体的动作来掌握使用物体的方法, 这就初步地体验了成人使用工具的方法和经验在抓握和使用各种物体的同时,因而使知觉 更加具有概括性,并为表象和概念的产生 准备条件返回目录,32,,(二)双手协调动作发育,返回目录,33,,指同时使用双手操作物体的能力 将物体从一只手中传递到另一只手中,同时使用双手进行游戏,双手协调(hand coordination),返回目录,34,,双手协调动作的发育规律,45个月: 能够有意识地控制伸手,可能会同时向物体伸出双臂, 并用双手抓住物体并保持在身体中线处6个月后: 能抓住物体。
能够区分出物体的大小特别喜欢感受物体 仰卧位时会抓住自己的脚,再将其放到口中 会抓住给他的一个方块,会扔掉第一块,去接第二块返回目录,35,,双手协调动作的发育规律,7个月后:开始摆弄抓到的物体; 能同时摆弄两个物体,并用种种不同的方式来摆弄各种物体1215个月:可一只手固定容器, 另一只手从中取或向其中放物体;会打开瓶盖810个月:开始学习操作动作用手探索所有的东西 可以准确地把大多数固体物质放入口中返回目录,36,,(三)生活自理动作发育,返回目录,37,,基本日常生活活动,更衣、进食、 保持个人卫生( 入厕、洗漱、修饰),返回目录,38,,(四)书写与绘画动作发育,返回目录,39,,(1)手掌向上的握笔 (2)手掌向下的握笔 (3)手指握笔,1.握笔姿势与动作发育 前提 (26岁是儿童握笔动作技能迅速发育阶段),返回目录,40,,握笔动作发育特征,握笔部位逐渐靠近笔尖 随着运笔动作的不断成熟, 身体坐位姿势趋于垂直,返回目录,41,,2.绘画动作发育 (1)乱涂阶段(scribbling stage) (2)组合阶段(combining stage) (3)集合阶段(aggregate stage) (4)图画阶段(pictorial stage),返回目录,42,,2.绘画动作发育,,,返回目录,43,,(五)手的知觉功能发育,,返回目录,44,,触觉识别,人类单凭用手触及物体而无需用眼看就能识别物体的能力,手指的精细感觉。
发育初期触觉识别能力优先发育, 功能完善后通常通过视觉功能弥补45,,(六)婴幼儿精细运动发育顺序,返回目录,46,,(七)婴幼儿精细运动发育的关键年龄,返回目录,47,,二、视觉功能发育,返回目录,48,, 婴幼儿视觉功能发育的 关键期是出生后前半年, 眼球运动的自由控制能力在 出生后6个月左右完成 1岁前是婴幼儿视觉发育的黄金时期,返回目录,49,,(一)视觉发育过程,返回目录,50,,02个月,1.视觉信息反馈处理阶段,2.物体辨认阶段,3 6个月,3.精细辨认物体阶段,7个月,返回目录,51,,(五)婴儿视觉功能发育顺序,新生儿:有分辨人面孔能力;出生1周内视力0.010.02,即正常人的1/6 1个月:能看见面前20cm左右的物体;能辨识红、黄、蓝三原色; 4个月:双眼辐辏协调得好,开始会辨别颜色,能对双眼的视线进行调整;,,返回目录,52,,三、手眼协调能力发育,返回目录,53,,手眼协调 是指在视觉配合下手的 精细动作的协调性手眼协调能力的发育随 神经心理发育的成熟 而逐渐发展起来 ---标志着发育的成熟度,手 眼 协 调,,返回目录,54,,(二)手眼协调能力发育特征,,返回目录,55,,当眼球运动与上肢功能发育稳定后,进一步向精细化发育。
由最初的手腕整体运动逐渐向手指的精细运动分化发育1.整体运动向分离运动发育,,返回目录,56,,首先 手的外旋抓握 其次 手内旋抓握 再次 三指的静态抓握促进了手指关节的运动发育, 手指关节的运动需要肘部和前臂的稳定,2.抓握的稳定点由近端逐渐向远端发育,,返回目录,57,,眼和手的顺序性发育过程: 无目的(random) 到达(reach) 操作(manipulation) 抓握(grasp) 6个月以前,手的活动范围与视线不交叉,多数情况下,眼睛看不见手上的物体,,,,,3.眼和手发育的共同形式,,返回目录,58,,当手遇到危险刺激时会做出防御反应,从最初只具有感觉、防御的手向具有探索、功能的手方向发育4.从防御向功能发育,返回目录,59,,发育早期手活动主要有回避反应、握持反应,由本体感觉和触觉刺激诱导产生,逐渐发育到由视觉刺激诱导,最终发育成为触摸物体后就能像看见物体一样感知物体,5.从手到眼的发育,,返回目录,60,,对称姿势的获得促进双手动作发育,当手能越过中线伸展时,不论哪只手都可作为利手优先使用,而另一只手作为辅助手使用6.利手(handedness)的发育,返回目录,61,,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通过眼睛才能真实地了解周围的事物。
手也是认识事物的重要器官,手的活动可以促进脑的发育 眼睛的单独活动与手的单独活动对小儿的成长没有特别的意义, 只有手眼协调活动才能真正有效地促进小儿各项能力的全面发展三)手眼协调能力发育的意义,,返回目录,62,,影响精细运动发育的因素及异常发育,个别小儿早在3个月时便可以随意握物,也有正常足月儿到6个月时还不会随意握物 相同智力水平的小儿,手的操作技能不一定相同 精神发育迟滞、失明、严重肌张力低下或增高(如脑性瘫痪)都会导致精细运动发育迟缓或异常返回目录,63,,1.性别 女婴精细运动优于男婴 2.父母文化程度 3.抚养人非父母抚养者,更多考虑的是婴儿的安全,导致运动发育水平偏低 4.围生期危险因素 5.感觉输入、姿势控制(身体稳定)以及粗大运动模式 6.视觉发育异常,,(一)影响因素,返回目录,64,,1.运动功能的特殊发育障碍 (specific developmental disorder of motor function, SDD-MF) (1)概念:存在于儿童发育早期,在完成精细与粗大运动时的动作协调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同龄儿童水平的协调困难 发育性协调障碍(developmental coordination disorder, DCD)。
二)异常发育,返回目录,65,,(2)类型: 共济失调(ataxic)主要表现: 动作不稳及轻微震颤,下肢无此表现 手眼协调问题 动作运用障碍主要表现:无法完成流畅、完整的动作技能 张力减退主要表现:在清醒状态下眼睛呈半闭半睁的困倦状态; 出现写、绘画困难,第四章 第一节 精细运动发育规律,返回目录,66,,(3)主要表现: 肌张力不足或过高; 动作的计划性不足; 动作控制性失调; 运用持久性障碍; 动作稳定性缺失; 动作协调性缺陷返回目录,67,,(4)诊断标准: 动作技能水平低于同年龄常模两个标准差 除外神经系统的器质性病变 智力正常,返回目录,68,,2.脑性瘫痪 (1)精细运动发育落后 (2)精细运动发育障碍,返回目录,69,,3.精神发育迟滞(mental retardation, MR) 4.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ADHD) 5.学习障碍(learning disabilities, LD) 6.其他 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福山型肌营养不良等神经肌疾病,急性脊髓 性进行性肌萎缩病、遗传性运动感觉神经病等,,返回目录,70,,第三节,精细运动发育评定,,返回目录,71,,一、评 定 的 目 的,,返回目录,72,,1.评定儿童精细运动发育的水平。
2.及时发现精细运动发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缺陷 3.为确定产生问题与缺陷的原因和环境因素提供客观依据 4.对实施的干预效果进行评价返回目录,73,,二、手功能发育评定方法,,返回目录,74,,(一)不同年龄手功能发育评定方法 精细运动年龄评价 年龄范围 4个月6岁, 检查项目 42个 总分 72分 得分越少,说明精细运动发育水平越低 可用于正常儿与患儿返回目录,75,,按精细动作发育顺序进行评定,,,返回目录,76,,新生儿,握持反射存在,1个月内攥得很紧(拇指放在其它手指的外面) 2个月,用拨浪鼓柄碰手掌,能握住拨浪鼓23秒钟不松手 3个月,握持反射消失,将拨浪鼓柄放在小儿手掌中,能握住数秒钟1.抓握动作,,返回目录,77,,3个月,仰卧位能用手指抓自己的身体、头发和衣服 4个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