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五年级语文女娲创造人类.pdf

2页
  • 卖家[上传人]:飞***
  • 文档编号:47518170
  • 上传时间:2018-07-02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4.93KB
  • / 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女娲创造人类》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熟悉课文,初步了解神话故事的特点感受本文联想和想像手法的运用,培养学生联想和想像的能力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文中洋溢着的人类诞生的喜悦感,女娲身上的母性和创造力激发学生探求未知领域的欲望3)过程与方法:合作学习,自主探究通过比较阅读,初步了解课文想像力丰富的特点通过探究阅读,清楚女娲形象神性与人性的统一,领会本文想像神奇合理的特点想像的训练贯串整节课堂教学重点:(1) 、体会神话故事中想像的魅力2) 、把握想像的特点,尝试运用大胆合理的想像教学准备:课件或挂图、小黑板、有关人类起源的神话小故事教学过程一、导入激思,揭示课题同学们,今天我们来探讨一个问题:我们都是人,但你们知道人类是从哪里来的吗?(是从猿猴变的、是女娲造的、是上帝造的、是神创造的,, )对于这个问题,古往今来,有神话的回答,也有科学的解释那么,在中国古代的神话中,人是如何诞生的呢?这归功于一个叫女娲的女神今天,就让我们领略一下我国古代神话的魅力吧!出示课题《女娲创造人类》,齐读二、初读课文,疏通字词1自由读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带有生字、新词的句子多读几遍。

      标出段落的序号2课件(或小黑板)检测掌握生字新词的情况3分小组读课文三、课文分析,探究质疑1出示女娲挂图这儿有一幅女娲的画像,美不美?我们也可以将她画得更美,传说中女娲是一个神,具有非凡的能力,她造人的手段和方法体现了“神”的威力,让我们一起步入神话的殿堂,走进“女娲创造人类”的故事2同学们随着音乐轻声朗读课文,读完后提出不懂的问题指名提问,有三到四个问题后,让同学们主动回答一下,再接着提问,接着讨论回答注意:教师适时引导学生结合课后一题,进行分析解答3那么课文中作者又是分几步展开叙写的呢?分三步:(1)女娲为什么造人?(2)造人的方法是什么?(3)怎样让人一直生存下去呢?分四步:(1)女娲为什么要造人?(2)女娲是怎样造出第一个人的?(3)怎样才能造更多的人呢?(4)怎样让人类自己繁衍生息?教师:我觉得两种分析都对:一是概括分,一是具体分,我们暂且按第二种分法吧谁能回答这四个问题呢?(课件出示问题,引导学生分析回答同学们跳读课文,在文中找到答案,并用喜爱的符号勾画出来,再全班交流自己学习的收获四、深入阅读,共同探究老师也有两个问题,我们共同探究一下可分组讨论 )第一个问题:女娲是神话传说中的人物,但作者又赋予她人的情感,人的生活体验,她又是一位母亲的化身,女娲创造了人,使她得到了做母亲的自豪和欣慰。

      晚霞里、星光下,女娲忙碌、疲倦的身影,正显露出一位的母亲勤劳、智慧、伟大我们姑且把她视为一个“人”吧,说说看,女娲是一个怎样的人?指名说,教师相机板书是一个神通广大、勤劳、大公无私、感情丰富、充满爱心、有智慧、极其聪明、手非常巧、慈祥,, )第二个问题是:我们学过或看过许多神话,如《西游记》《封神榜》《嫦娥奔月》《春光灿烂猪八戒》等,明知道都是虚构的,但为什么还喜欢看,还那么吸引人呢?归纳:就以《女娲创造人类》为例,它借助想象的翅膀,全文洋溢着一种喜悦感它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人类自身对获得生命的欢呼,二是女娲创造人类成功的高兴、安慰与满足借助想象的翅膀,女娲这个核心人物变得非常鲜明:她是神和人的结合体她有想象中的神才具备的非凡创造力,也有人类的许多美好品质,如质朴、勤劳、充满活力和智慧等从中我们也明白神话故事的情节是虚构的,但又是合乎现实生活的情理的这种大胆而奇特、合情又合理的想象就是神话故事中的亮点神话之所以有永恒的魅力,就是因为它文学性、艺术性、趣味性、思想性强,对我们有教育意义五、跳出课文,展开想象1我们的想象力是建立在见多识广的基础上的,我们要不断地提高想象力,就要不断扩展自己的视野。

      让我们放眼古今中外,世界各民族都有一些具有本民族特色的古代神话,表现远古近代人们对未知领域的探求,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等等关于人类的起源还有一些美丽的传说,课外去找一找,读一读教师推荐阅读《伊甸园里》,请同学们说说同样是神创造人类的神话,中西方有没有区别2神话既然是表现远古人民对自然及文化现象的理解与想象的故事,我们也可以对它的故事情节进行大胆的改造,请对课文的某一部分进行合理的想象,或许你的想法更高明,更有吸引力指名交流自己的想象3课文是根据《风俗通》有关“女娲造人”的记载改编的读一读《风俗通》中的原文思考:两篇文章,你更喜欢哪一篇,为什么?。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